仇明春:藏传佛教教义中蕴含的生态理念论文

仇明春:藏传佛教教义中蕴含的生态理念论文

摘 要:生态问题已成为世界性话题,围绕这一话题产生的各种生态文化也在全球范围内展开,探讨人与自然如何互利共生。在我国,青藏高原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相对恶劣,但却保存了比较完好的生态环境,究其根源,除了自然因素,大多要归于“人为”功德,藏传佛教就是诸功德之根本,它所蕴含的理念、主张的思想、对万法的认识无不在方方面面影响着当地的藏族人民,他们以虔诚信仰的生活方式,让这片“佛化”净土永保草绿天蓝。

关键词:藏传佛教;生态环境;因果轮回;缘起

藏族主要居住在我国青藏高原,分布于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等地。海拔高、气候寒冷的地域特点,造就了这一区域相对“与世独立”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也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雪域高原文化,这一特殊的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藏文化的核心和主体就是藏传佛教。藏传佛教产生于藏地,但并非藏族独有的信仰,它正逐步走向“藏外”,并发展成国际性的宗教,所以,其影响范围也是全球性的。当前,全球生态问题日趋严峻,而青藏高原却保存有较好的生态环境,这一“无量功德”很大程度上要归于藏传佛教中所含的诸多生态思想。

待锚固螺栓达到承载强度后,方可安装新托架。安装时,确保托架竖向角钢与梁体密贴,托架横向角钢与人行道板密贴,需要时用铁垫片进行调整。拧紧螺栓,保证安装牢固。

一、藏传佛教生态理念的渊源

公元7世纪,藏王松赞干布迎娶了唐朝文成公主和尼泊尔的尺尊公主,两位公主分别从各自国度随身带去了佛经、佛像等佛教物品,自此佛教在藏区开始了漫长的传承和发展过程。在一千四百多年的演变中,佛教与当地的原始宗教苯教相融合,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藏传佛教。在佛教没有传入藏区之前,藏区的土著文化苯教已经植根于藏民心中。作为藏族传统文化的源头,苯教的产生使藏族祖先走向文明社会,也深远地影响着藏民的价值观和伦理观。佛教要想在藏区生存发展,不能完全排斥苯教理论,必须明智的进行“扬弃”,所以藏传佛教有了不同于汉地佛教的某些特点。对于“藏外”人士而言,藏文化整体都散发着神秘色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藏传佛教的存在。遍及雪域高原上的寺庙、佛塔、经幡,随处可见的“六字真言”和玛尼堆,雄伟的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小昭寺,这些还都只是藏传佛教的外在标志,从另一层面讲,由于藏传佛教在发展中融合了印度佛教、汉地佛教和苯教的思想,使其更加独树一帜,知识含量异常丰富,三藏典籍浩如烟海,同时也带来了无量的普世价值,诸多现世难题都能在佛典中得到明白“开示”。

了解藏传佛教的生态理念,必须结合苯教的相关内容。藏族先民对生存环境和大自然的认识,孕育出“万物有灵”的思想,苯教就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产生的。苯教崇拜自然,崇拜对象包括日月星辰,山川湖河,牛羊牲畜等,认为这些都是大自然的馈赠,对自然的崇拜就是对生命延续的保护。相信“万物有灵”让藏民对自然充满敬畏,那里的人们视巍峨高山,如梅里雪山、贡嘎山为“圣山”;视高原上的湖泊如纳木错湖、羊卓雍错湖为“圣湖”,“万物皆圣”观点令藏区成了神圣化的自然生态圈。有的藏民还用自然界物体来命名,以寄托情感,如:达娃(月亮)、尼玛(太阳)、措姆(大海)、白玛(莲花)。佛教传播者为了使佛教易于接受,融合贯通了苯教的某些教义理论和仪轨,产生了一系列宗教禁忌,使藏传佛教生态理论非常严格。可以说藏族的生态观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从原始的有意识行为到今天的无意识习惯的日常生活态度,它影响并规定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事原则,凡事顺从“天意”,不违背自然法则。藏民用自己与生俱来的信仰使这片佛菩萨“广行净化”的人间道场没有被世俗所染,依旧是原生态的被圣山圣湖环绕的雪域高原。

受地理位置和气候的影响,西藏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生态最脆弱却又是全球原生态保护得最好的地方。那里的藏民普遍爱惜生命、爱护自然,生活简朴,不谋奢华,这种厚于仁爱的思想令这片土地充满洁净与祥和,而这种思想的来源,要归功于藏区主导文化藏传佛教,正是藏传佛教中的生态理念使这里成为生态最和谐的地方,了解这些思想,会为世人构建全球生态文明指明合理的选择方向,也是藏传佛教在生态方面做出的最大贡献。

在藏传佛教缘起论的体系中,整个大千世界,自然与自然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存在于“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的相互依存关系中,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整体共生”的世界图景。在这种“关系网”中,没有孤立存在的个体,万物之间相互含摄、相互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整个宇宙就是一个因缘和合的聚合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人若伤及自然界中非“我”之外的其他部分,或是有情生命或是无情物体,最终都会伤及自身,所以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从某种意义讲,人是社会的,更是自然的。佛教对万物“民胞物与”的慈悲,遍及法界一切众生。缘起论让我们认识到万物的统一性,认识到整体与部分之间的紧密联系性。佛教的这种整体观念,与中国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和道家的“道法自然”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在告诫人类要尊顺自然、爱护环境才能达到互利共生,也可以说这是一种完美的自我保护系统。

“理念与规划”和“学习习惯”两个评价要素的认可度分别为中下和低。笔者通过访谈了解到,调查对象认为这两个评价要素属于主观因素,不便于对它们做出客观化评价,也难以以它们为尺度评价教师专业发展的水平,因此对它们的赋值较低。

二、“因果轮回”说对生态理念的影响

佛教将世界分为“三界六道”,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六道即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生命以这六种形式在三界中像车轮一样不停的运转,永无止境的循环投生,这也是藏传佛教活佛转世体系的理论依据。六道中,天、人、阿修罗为三善道,畜生、饿鬼、地狱为三恶道,有情众生投生何处取决于自身业力。藏区原始苯教信奉“自然轮回”说,即各类生命都处于自然先定的轮回规律中,与人的意志行为无关。藏传佛教将这种自然轮回说发展成“因果轮回”说,即各类生命,根据自己意志行为所造的“业力”,投生于相应的“道次”,也就是说今生的行为“业”直接影响并导致来世的状态“果”。这一重大演化把轮回的果报归结为自身因素,即来世的“果位”取决于个体内在心念带来的善恶行为,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使人从被动的轮回转向为主动的“选择”投生,未来“我”的命运就掌握在今生“我”的手中。轮回导致生存——死亡——再生无限的循环流转,在轮回中获得人身是极为殊胜难得的,即为人身,就要利用这难得的因缘,于此身此世修习佛法,以求出离轮回得到解脱,这种思想指导着藏民的人生取向。传统意义上,藏民不热衷于功利,不过多开垦,更不会随意伤害生灵为自己造业,日常所需,维生即可,多余钱财用以布施寺院,广积福田,修得来世果报。

生命是在客观环境中存在,是在宇宙空间中存在,不仅人类如此,地球上的一切都是宇宙中的一部份,都是一个巨大的生命整体中的一部份。从客观现象来说,生命主体与生存环境是彼此独立的“二体”,但从彼此依存的本质看又是“一体”。这种“一而二”“二而一”的辩证关系契合了佛教的“圆融”思想。佛教宣扬的“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也是这种思想的体现,庄严国土,主要就是针对自然而言。藏区居民长期恪守佛教戒律,让佛法理论落实于具体生活行为中,并演变成伦理规范,正是这种社会生活大背景,维护出雪域高原生态环境的生机盎然。

不挣钱,谁在海上漂,船也是要喝油的。李老鬼说着,锤子凿的木船嘭嘭响。给了你两天时间,让你寻摸个好差使,是个啥情况,你小子给我说说嘛?

三、藏传佛教生态思想的核心——“缘起论”

藏传佛教缘起理论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六大”聚集和合而成,即:地、水、火、风、空、识。这“六大”构成了自然界的一切。无论有情众生还是无情众生(没有情识的山河大地、草木瓦砾等)都遵循缘起法则,这种认识使众生平等成为必然。佛教的众生平等超越了“人”的范围,是宇宙间一切生命的平等。生命对于人类和其他动物甚至植物同样宝贵,人类因为有思想意识而在“六道”中位居高贵,但并不能因此而唯“我”独尊,去伤害他物。《楞严经》云:“清净比丘及诸菩萨,于歧路行,不踏生草,况以手拔”。大乘佛教主张“无情有性”,即无情众生同有情一样具有佛性,皆可成佛。只要有众生平等的思想,就会对其他“非人类”心存尊重与关爱,就不会有太多的人为伤害与杀戮,也就能维护原生态的自然。

本世纪以来,生态环境倍受世界关注,各种思想、各种力量都在重视并着力解决这一问题,因此不同领域都从不同视角形成了关于生态的不同观点,佛教作为世界性宗教,对生态的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范围规定,它与缘起、业力、轮回、平等、慈悲等佛教教义息息相连。

藏传佛教的“缘起”思想是在印度佛教“缘起论”基础上继承发展起来的。缘起中的“缘”是因缘的简称。“因”指内在原因,即内因,“缘”是外在条件,即外因。可见“因”是产生事物的最主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缘”起到助推和促进作用。缘起意为待缘而起,也就是说,任何事物的形成和发展都必须依赖于因缘,没有因缘,事物的产生就失去了根据和条件,失去因缘,也就没有了相应的“果”。万法依因缘而生灭是缘起论的基本思想。

四、藏地居民生态观的启示

从“因果轮回”层面上讲,所有生命都具有“血缘关系”,所以佛教中,把“不杀生”列为戒律之首。这里的“生”不仅指人的生命,也包括所有生物。因为处于轮回中的每一生命的前世都可能是人类,还有可能是杀生者的眷属,曾有恩于己,所以,对于其他生命,此生之“人身”有责任和义务助他或它早得解脱。佛教这种戒杀护生、众生平等理念经过祖师大德的弘扬,已逐渐深入到每一个藏民心中,并潜移默化地规范着人们的日常行为,在民众中自然形成了放生、护生等维护生态环境的习俗。从先祖到现代,藏民以感恩之心对待自然的生活态度已演变成一种人文精神,这种精神的核心价值来自于佛教的慈悲济世思想以及与一切有情众生平等依存的缘起关系,同时,这种精神经历代延续,已经沉积成藏族人民血液中流淌的因素。

(三)实现高端文艺演出“零”突破。投资1.2亿元建成天上黄水大剧院,造型美观,大气恢弘,充分突出了“天上黄水”歌舞主题,由国家级艺术团队倾力打造的一部土家大型歌舞。是一部以石柱山水文化为“点”,以土家儿女追求美好生活为“魂”,以唯美浪漫的现代高科技舞台为“景”的大型演出,极具民族性、艺术性、震撼力的土家大型歌舞。

佛教注重来生来世,以“业报轮回”说明人的行为的果报,这一理论强调个人所思、所言、所为决定自己当下和未来的命运,抛开这种学说的宗教意义,它所包含的因果关系原理,对个人的身心修养和社会的持续发展都有积极的作用。如果不遵顺自然,我们的来世很可能会成为其他生命形式,如果破坏了后代人生存的环境,也就是毁灭了我们的来世家园,所以,本着现在的“我”为后代子孙或来世的“我”负责的态度,也要保护好当下的生存环境,珍惜自然所赐。这是一场认识论上的“革命”,我们只有在意识和行为上做一番全方位的彻底改变,才能确保绿色地球不会像金星一般变成焦土。

面对轮回的理论,寄托于彼岸才是藏民的价值取向,生命的目的也不是乐享今生,而是为了超越生死,不再轮回。在这种价值观引领下,人与自然以及其他生命的关系不是对抗,而是一体相怜,不应为了满足“小我”的欲望向“大我”无度索取。藏民在无意识中向世人展现一种天然和谐的“绿色生活方式”,与生俱来的信仰滋生出他们协调万物的观念,不使每一物失去其存在于宇宙间的意义和价值。在藏区,人们普遍讲求修身修心、虔诚朝拜的生活质量,不攀比奢华的生活标准,这样的境界人生需要用理想或是信仰来支持,而这信仰的源泉就是藏传佛教。藏民们的物质生活是很简单的,酥油茶、青稞糌粑、牛羊肉构成了日常饮食结构。最为重要的是水、草、牲畜,这三种东西使藏民在高原上得以生存,可以说是藏民的安身立命之本。自然环境为当地提供了有限的物质财富,牧民所以能长期生活在这方土地,并且保持大自然的馈赠延年不息,正是因为这种“有理、有利、有节”的索取价值观。

从某些方面讲,藏传佛教的一些主张和当今世界主流文化所倡导的价值取向有相异之处,但也许正是这些没有被“同化”的“异处”,成就了雪域高原的圣洁。如今,在国家宗教方针的引领下,藏族地区向世界敞开了大门,人们在观望神奇的同时,更应该深思使其所以然的智慧,让这种智慧觉醒每个人的生态意识,使我们的生存空间一派祥和。

参考文献:

[1]杜继文.佛教史[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2]李德成.藏传佛教史(当代卷)[M].中国藏学出版社,2014.

[3]索甲仁波切.西藏生死书[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4]杨曾文,方广錩.佛教与历史文化[M].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

[5]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6]方立天.佛教哲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7]净海.南传佛教史[M].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

Abstract: The ecological problem has become a worldwide topic, the eco-culture around this topic thus produced globally to discuss the mutual existence between man and nature.In our country, the geographical position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of Tibetan plateau are relatively under disadvantage condition, but bette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eserved.Besides the reason of natural factors,man’s merits and virtues function more.Tibetan Buddhism is the root of these achievements, its concept involved, thoughts advocated and understanding for everything has affected the local people in all aspects.Living a life of devout faith, the Tibetan has kept this holy Buddha Land forever pure and green.

Key words: Tibetan Buddhism; ecological environment; karma and rebirth; dependent arising

中图分类号:B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079(2019)02-0084-04

收稿日期:2019-01-15

作者简介:仇明春(1968-),女,河北旅游职业学院旅行社管理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佛教哲学。

通讯作者:赵非(1962-),女,河北旅游职业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责任编辑 :赵 非)

标签:;  ;  ;  ;  ;  ;  ;  ;  ;  ;  

仇明春:藏传佛教教义中蕴含的生态理念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