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破坏模式论文_龙雪

导读:本文包含了冰破坏模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模式,承载力,灾区,直线,不均匀,有限元,准则。

冰破坏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龙雪[1](2019)在《海洋结构物作用下海冰破坏模式及冰载荷的离散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类在寒冷地区的资源开发活动日益频繁,海冰与海洋结构物的相互作用会对结构稳定性和人员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为此,人们开展了针对海冰的物理力学性质及结构冰载荷的大量研究,其主要研究手段包括现场监测、模型试验和理论分析等。近年来,数值模拟方法在海冰与海洋结构相互作用过程的冰载荷计算中也得到了发展。由于海冰具有脆性材料的力学特性,传统的有限元方法难以准确描述海冰的破坏模式。离散元方法被广泛用于岩石、陶瓷、玻璃等脆性材料的破碎过程分析中,而采用具有粘结和失效功能的离散元方法可对海冰破碎、重迭和堆积等动力过程进行有效模拟。此外,采用基于GPU的并行计算技术可提高离散元模拟的计算效率和规模,使该方法可应用于海冰工程的大规模数值模拟中。目前,在离散元方法中建立合理的粘结模型和失效准则以描述海冰在与海洋结构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力学行为,并揭示海冰破坏模式与结构冰载荷之间的关系,是离散元方法在海冰工程中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采用面向海冰工程的离散元数值方法模拟海冰与海洋结构物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开展了离散元方法的粘结和失效准则、针对海冰材料的宏微观参数关系、基于GPU的并行算法等研究,重点分析了不同海洋结构类型和海冰参数下结构冰载荷特性及海冰破坏模式的变化规律。具体的研究工作可分为以下几点:(1)通过具有粘结功能的球体单元构造了海冰模型,分别对球体单元的平行粘结模型、拉剪分区断裂准则、混合断裂准则、线性接触模型和运动方程进行了详细说明,提出了基于GPU并行的离散元算法及其在工程海冰应用中的改进方法。(2)通过模拟海冰单轴压缩试验和叁点弯曲试验,建立海冰强度与微观离散元参数之间关系,提出了由海冰的压缩强度和弯曲强度确定离散元颗粒单元间粘结强度及内摩擦系数的计算方法,并根据正交试验原理分析离散元参数对模拟结果的敏感性,确定重要参数的合理取值范围。(3)针对海冰与锥体结构作用过程进行模拟,将结构冰载荷和海冰破坏模式与渤海实测数据及汉堡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离散元参数选取方法的可靠性。研究发现海冰与锥体结构相互作用时主要发生弯曲破坏,其破坏过程受到锥体倾斜角度、锥体直径、冰速、冰厚及冰锥作用位置等因素影响,可导致结构冰载荷的变化;从宏观海冰破碎裂纹的产生和扩展及微观颗粒单元间的粘结失效模式两个方面,对海冰破坏模式变化过程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锥体静冰力的计算公式。(4)采用拉剪分区断裂准则和考虑损伤的混合断裂准则分别模拟海冰与直立结构作用时海冰的破碎过程,对比结果表明混合断裂准则更适用于海冰挤压破碎过程的模拟。采用该方法研究冰速对其挤压破碎的影响,结果表明海冰在较高冰速下发生脆性挤压破坏,使结构产生随机振动:而在较低冰速下则会发生韧性挤压破坏,使结构产生稳态振动。结合冰载荷、结构振动、海冰与结构的相对运动速度及单元间粘结失效次数的变化特征,揭示了较低冰速下海冰韧脆转变的物理过程。由此说明海冰的挤压破坏过程不仅与自身力学性质有关,还受到结构振动的影响,从而验证了较低冰速下结构稳态振动具有自激振动特性。此外,在海冰与直立结构相互作用过程的离散元模拟中分析了结构上的冰压力分布特性,并深入研究了高压区的产生机理。(5)对核电站取水口浮冰的堆积作用及海冰与核动力浮式平台的相互作用过程进行离散元模拟。根据浮冰的形状特点构建其离散元模型,同时考虑了风和流作用下浮冰在取水口处的堆积过程。采用离散元方法分析了海冰的平均尺寸、密集度及流速叁个因素对海冰堆积过程的影响,从而对海冰堆积高度进行了合理预判,降低了核电站取水口浮冰堆积造成的阻塞危险。核动力浮式平台在冰区作业时需要具有良好的抗冰性能,采用离散元方法模拟了海冰与其作用过程并分析了平台结构的冰载荷,为结构的抗冰设计提供了合理参考。最后,对海冰与海洋结构物相互作用的离散元分析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后续工作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1)

韩军科,杨靖波,杨风利[2](2011)在《输电线路覆冰破坏模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浙江省500kV桐凤线输电线路在电网冰灾中发生了覆冰倒塔事故.以该线路中的典型耐张段为背景,建立包含导、地线及绝缘子在内的整个耐张段的叁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对其进行不同覆冰厚度下耐张段导地线受力状态、导地线不平衡张力及铁塔受力状态的分析,通过计算确定整个耐张段在覆冰荷载作用下受力的薄弱点,从而探寻出整个耐张段的覆冰破坏模式.研究结果为我国冰灾区输电线路加固补强提供参考和依据.(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1年S1期)

史巍,黎燕霞,李正达[3](2011)在《220kV直线塔覆冰破坏模式及极限承载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我国南方电网2008年初大规模直线塔在不平衡张力下的倒塌、损毁过程及更好加固、增强双回路鼓形塔抗冰设计,借助TTA与ANSYS软件,分析了220 kV双回路鼓形塔在不均匀覆冰工况下的受力情况,确定了鼓形塔的受力薄弱区、破坏模式及极限承载力。(本文来源于《水电能源科学》期刊2011年04期)

冰破坏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浙江省500kV桐凤线输电线路在电网冰灾中发生了覆冰倒塔事故.以该线路中的典型耐张段为背景,建立包含导、地线及绝缘子在内的整个耐张段的叁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对其进行不同覆冰厚度下耐张段导地线受力状态、导地线不平衡张力及铁塔受力状态的分析,通过计算确定整个耐张段在覆冰荷载作用下受力的薄弱点,从而探寻出整个耐张段的覆冰破坏模式.研究结果为我国冰灾区输电线路加固补强提供参考和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冰破坏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1].龙雪.海洋结构物作用下海冰破坏模式及冰载荷的离散元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9

[2].韩军科,杨靖波,杨风利.输电线路覆冰破坏模式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11

[3].史巍,黎燕霞,李正达.220kV直线塔覆冰破坏模式及极限承载力分析[J].水电能源科学.2011

论文知识图

不同回弹系数下海冰破坏模式4.22锥角对海冰破坏模式的影响...冰厚为IOmc的破坏模式分布典型破坏模式下按预测的极限冰压力与...不同回弹系数的冰载荷时程曲线主材、斜材的应力比

标签:;  ;  ;  ;  ;  ;  ;  

冰破坏模式论文_龙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