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低度白酒稳定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白酒,稳定性,货架,质量,浓香型,胶体溶液,电解质。
低度白酒稳定性论文文献综述
齐一潇,李升福,席玉松,段蕊[1](2019)在《浅谈低度白酒质量稳定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低度白酒发展至今,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本文针对低度白酒质量稳定性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通过对低度白酒从生产到销售的一系列过程的分析,得出了影响低度白酒质量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从低度白酒的主要生产流程方面阐述了提升低度白酒质量稳定性的方法。从不同方面探索提升低度白酒质量稳定性的新措施。(本文来源于《饮料工业》期刊2019年03期)
吕辉,杨平,涂荣坤,敖宗华,秦辉[2](2014)在《低度浓香型白酒货架期酯类物质稳定性判定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代表性38%vol高档、中档、低档的多种酒样进行色谱分析和感官评定,由国家级白酒评委对所分析酒样的酯类物质稳定性进行评分,最终得到不同酒样酯类物质稳定性的评分;对不同酒样中的17种香味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使用前的3个主成分与评分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由此生成的回归方程为38%vol白酒酯类物质稳定性的评价模型T=1.84f3-0.972f2-0.364f+0.8550,使用以往数据以及改变酒样中的香味物质对此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的有效率达85%。(本文来源于《酿酒科技》期刊2014年12期)
何静,阳小成,张宿义,李云辉,周军[3](2014)在《低档低度浓香型白酒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适当提高酒中总酸含量可以改善低度白酒质量。在低度白酒中添加不同含量的酸后,选取口感较好的酒样观察其在货架期内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酒体中添加适量的酸后,能提高酒体质量且能增加其货架期稳定性,添加适量的己酸可使酒体的稳定性达到最好。(本文来源于《酿酒科技》期刊2014年01期)
何静[4](2013)在《低度新工艺浓香型白酒酸酯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消费者消费习惯的变化及保健意识的提高,在我国,白酒低度化正日趋明显。低度白酒不仅有利于人体健康,具有舒经活血,消除疲劳的作用;同时,在低度白酒的生产过程中,经过对原酒的吸附、过滤等处理,白酒中的甲醇、杂醇油等有害成分含量大大减少,更有利于饮者的健康。新工艺白酒是以符合国家标准的食用酒精为基酒,经合理勾兑、串香蒸馏和调香调味等工艺方法生产的白酒[1]。因其具有出酒率高,节约粮食,降低成本等优势,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但是由于低度新工艺白酒中乙醇含量相对减少,酒体中呈香呈味物质不够丰富,低度白酒并不像高度白酒那样,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而变得口感更好,反之,随着贮存时间的增加,低度白酒易出现口味变淡,酸涩味严重、沉淀、颜色发黄等现象,使白酒品质严重下降,给企业和经销商带来了严重的负担。酸、酯含量及其对应的比例与白酒口感及风格有很大的关系,如何使低度新工艺浓香型白酒酸、酯含量保持稳定,是所有白酒行业的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以浓香型白酒为研究对象,完成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通过向两种不同的38%vol酒体中添加不同含量、不同类型的主成分酸,请国家级尝评对酒体进行感官评价,在每种酒样中,选取口感最好的叁个酒样密封保存,记录添加酸的种类和范围分别为A、B酒样:50-70mg/L己酸,乙酸5-21mg/L丁酸5-19mg/L、乳酸5-17mg/L2)测定实验酒样在货架期的口感和酸酯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实验酒样在储存一年后,口感和贮存前基本保持一致,添加酸后A酒样为基酒的实验酒样中稳定性优劣顺序为己酸<丁酸<乙酸<乳酸,B酒样为基酒的实验酒样优劣顺序为己酸<乙酸<丁酸<乳酸。3)添加不同含量的大分子酯到低度浓香型成品酒中,研究总酯、主要酯类物质含量变化和添加大分子酯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0.2%的市购酯化液效果最好,自制酯化液D浓度为6%时效果最好。4)添加不同类型、不同含量的金属离子到低度新工艺浓香型成品酒中,结果表明,添加适宜的Mg2+时对维持酸酯稳定性最好。(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13-05-01)
马燕红,张生万,陈婷,乔华,畅功民[5](2012)在《低度白酒稳定性的研究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白酒生产过程中加浆用水对低度白酒稳定性的影响入手,分别测定自来水、软化水、纯净水及其配制的低度白酒的电导率、介电常数及白酒中主要香味成分含量随贮存时间的变化规律,并探讨白酒胶体溶液胶核、胶粒和胶团的组成以及影响白酒胶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加浆用水中含有适量的金属离子,可有效提高白酒胶体的稳定性、降低体系的介电常数、抑制酯类化合物的水解、提高低度白酒的稳定性。同时,通过使用酒体中富含酯对应酸的有益微量元素的羧酸盐调整金属离子浓度后的加浆用水,配制的低度清香型白酒(38°),放置一年,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含量总和比对照样提高了31.0%,低度浓香型白酒(38°)放置一年,己酸乙酯、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含量总和比对照样提高了10.2%。(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2年03期)
吕辉,张宿义,吴华昌,赵金松,常丽荣[6](2011)在《金属离子对低度浓香型白酒货架期稳定性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浓香型白酒贮存过程中主要香味物质的变化,研究浓香型白酒贮存过程中主要香味物质的变化规律;同时利用扫描探针显微镜对添加金属离子的酒体进行微观形态研究,发现可以通过添加适量的金属离子来改善低度白酒的酒体质量,提高低度白酒货架期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酿酒科技》期刊2011年03期)
吕辉,张宿义,吴华昌,赵金松,常丽荣[7](2011)在《低度浓香型白酒货架期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浓香型白酒贮存过程中主要香味物质变化研究,发现低度高档酒稳定性较低度低档酒稳定性好,低度低档浓香型白酒在贮存过程中不稳定,主要表现为"酸增酯减";同时对不同的稳定剂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可通过增加酒体中微量成分的绝对含量、添加大分子酸酯类物质等措施改善低度白酒酒体质量,此外提高酒瓶密封性也可达到增强低度白酒货架期稳定性的目的。(本文来源于《食品与发酵科技》期刊2011年01期)
史静霞[8](2008)在《低度清香白酒质量稳定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清香白酒微量香味成分分子间相互作用与酒体的诸多变化行为的关系的研究,找出了降度清香白酒在贮存过程中香味成份随着酒度的变化规律;同时对不同的加浆用水作了系统的研究;为稳定和提高低度白酒质量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酿酒》期刊2008年03期)
沈才洪,张宿义,卢中明,林天学[9](2007)在《低度白酒货架期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低度白酒货架期的抽样分析和质量追踪,得出低度酒在货架期中,存在质量不稳定的现象,理化指标主要表现为"酸增酯减",感官上表现为酸味增加。质量档次高的酒较低档次酒稳定。(本文来源于《酿酒科技》期刊2007年08期)
尚宜良,王延龙[10](2006)在《己酸乙酯的溶解特性和低度浓香型白酒的工艺稳定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论述了对低度浓香型白酒工艺稳定性的要求;生产中遇到的各种技术、质量问题,具体原因及解决办法;特别对冷混浊,指出其真正原因是由于己酸乙酯而非高级脂肪酸酯;提出己酸乙酯在低度浓香型白酒中的最高允许量。(本文来源于《酿酒》期刊2006年04期)
低度白酒稳定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选取代表性38%vol高档、中档、低档的多种酒样进行色谱分析和感官评定,由国家级白酒评委对所分析酒样的酯类物质稳定性进行评分,最终得到不同酒样酯类物质稳定性的评分;对不同酒样中的17种香味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使用前的3个主成分与评分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由此生成的回归方程为38%vol白酒酯类物质稳定性的评价模型T=1.84f3-0.972f2-0.364f+0.8550,使用以往数据以及改变酒样中的香味物质对此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的有效率达85%。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低度白酒稳定性论文参考文献
[1].齐一潇,李升福,席玉松,段蕊.浅谈低度白酒质量稳定性[J].饮料工业.2019
[2].吕辉,杨平,涂荣坤,敖宗华,秦辉.低度浓香型白酒货架期酯类物质稳定性判定模型[J].酿酒科技.2014
[3].何静,阳小成,张宿义,李云辉,周军.低档低度浓香型白酒稳定性研究[J].酿酒科技.2014
[4].何静.低度新工艺浓香型白酒酸酯稳定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
[5].马燕红,张生万,陈婷,乔华,畅功民.低度白酒稳定性的研究及应用[J].食品科学.2012
[6].吕辉,张宿义,吴华昌,赵金松,常丽荣.金属离子对低度浓香型白酒货架期稳定性影响研究[J].酿酒科技.2011
[7].吕辉,张宿义,吴华昌,赵金松,常丽荣.低度浓香型白酒货架期稳定性研究[J].食品与发酵科技.2011
[8].史静霞.低度清香白酒质量稳定性的研究[J].酿酒.2008
[9].沈才洪,张宿义,卢中明,林天学.低度白酒货架期稳定性研究[J].酿酒科技.2007
[10].尚宜良,王延龙.己酸乙酯的溶解特性和低度浓香型白酒的工艺稳定性[J].酿酒.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