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以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为氧化引发剂,逐级研究氧化对大豆蛋白结构、乳液稳定性及乳液消化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MDA浓度的升高,蛋白羰基及席夫碱含量明显升高而巯基含量显著降低。同时,MDA可促进蛋白聚集并诱导β-伴大豆球蛋白(7S)组分形成二硫键和非二硫键诱导的共价交联。进一步制备O/W型乳液,发现不同浓度MDA处理蛋白对乳液的形成影响较小,但可以显著改变界面蛋白组成。其中经中高浓度(2.5~10 mmol/L)MDA氧化后,更多7S组分以聚集状态参与界面组成。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实验进一步表明,乳液消化主要在肠道进行,氧化诱导的蛋白交联/聚集可延缓或降低胆盐在界面的替代,进而减缓乳液消化并降低脂质释放率。
论文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2 仪器与设备 1.3 方法? 1.3.1 SPI制备 1.3.2 MDA储备液及氧化SPI的制备? 1.3.2. 1 MDA储备液的制备 1.3.2. 2 MDA氧化SPI的制备 1.3.3 氧化SPI的结构表征 1.3.3. 1 羰基含量的测定 1.3.3. 2 巯基含量的测定? 1.3.3. 3 席夫碱荧光光谱扫描 1.3.3. 4 氧化SPI等电点的测定 1.3.4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1.3.5 乳液制备 1.3.6 乳液体外消化模型 1.3.7 乳液的结构表征 1.3.7. 1 乳液粒径的测定 1.3.7. 2 乳液界面蛋白含量测定 1.3.7. 3 非界面蛋白组成 1.3.7. 4 乳液电势分析 1.4 数据统计分析2 结果与分析 2.1 MDA氧化对蛋白结构的影响 2.2 MDA氧化对蛋白亚基组成的影响 2.3 MDA氧化蛋白对乳液结构的影响 2.3.1 乳化活性及乳液表面电势 2.3.2 界面蛋白含量分析 2.3.3 MDA氧化蛋白对乳液非界面蛋白组成的影响 2.4 MDA氧化蛋白对乳液消化特性的影响 2.4.1 乳液消化动力学 2.4.2 乳液消化稳定性3 结论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沈鹏辉,樊诗堃,赵谋明,周非白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丙二醛,蛋白氧化,乳液,模拟消化
来源: 食品科学 2019年14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轻工业手工业
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1701539)
分类号: TS201.21
页码: 7-14
总页数: 8
文件大小: 1500K
下载量: 600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大豆分离蛋白论文; 丙二醛论文; 蛋白氧化论文; 乳液论文; 模拟消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