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兰(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广西南宁530023)
【摘要】随着中医对崩漏的认识和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有关崩漏的辩证论治及护理已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笔者认为,崩漏的病理过程实质上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使子宫藏泻失常,本文从常见病因与辩证论治的几种证型来加以阐述。
【关键词】崩漏中医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R2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7-0345-02
崩漏,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发生严重失常的病证。因肾虚、脾虚、血热、血瘀,而使冲任不能制约经血所致。以月经周期紊乱,子宫出血如崩似漏为主要临床表现。中医药治疗本病效果颇佳,而配合正确的中医护理方法,则疗效更显著。笔者现将近年来护理此类患者的体会介绍如下。
1观察内容及一般护理
注意观察患者的一般状况,做好护理记录,观察包括患者的神色、精神状态、体温、脉搏、血压、呼吸、汗出等变化。注意观察阴道出血的量、色、质、气味以及有无组织物及粘液等排出,慎起居,多休息,少活动。血崩时绝对卧床休息,必要时采取去枕平卧位,遵医嘱给予止血药;并安慰患者,解释病情,消除其恐惧和顾虑,鼓励患者产生战胜疾病的信心,使之配合治疗。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内裤及卫生垫,每日用温水冲洗外阴,禁盆浴、坐浴,崩漏者一般不作妇科检查,如必须做检查,要进行严格消毒,以防感染。若患者出现面色苍白、精神淡漠、汗出不止、肢冷、脉细数及血压下降等症状,是气随血脱之征,应立即报告医生配合治疗。
2观察舌、脉象
在中医护理过程中,应正确观察舌、脉象变化。
2.1肾阳亏虚证
表现为经期无乱,出血量多或淋漓不尽,或停经数月后又暴下不止,血色淡红或淡黯质稀,面色晦黯,肢冷畏寒,腰膝酸软,小便清长,夜尿多,眼眶黯,舌淡黯,苔白润,脉沉细无力。
2.2肾阴亏虚证
表现为经乱无期,出血量少淋漓累月不止,或停闭数月后又突然暴崩下血,经色鲜红,质稍稠,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夜寐不宁,舌红,少苔或有裂纹,脉细数。
2.3血热内扰证
表现为经来无期,经血突然暴崩如注,或淋漓日久难止,又或量少淋漓不尽,血色深红,质稠,舌红,苔少或苔黄,脉滑数或细数。
2.4瘀滞胞宫证
表现为经血非时而下,量时多时少,时出时止,或淋漓不断,或停闭数月又突然崩中,继之漏下,经色暗有血块,舌质紫黯或尖边有瘀点,脉弦细或涩。
2.5气不摄血证
表现为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日久不尽,血色淡,质清稀,面色晄白,神疲气短,或面浮肢肿,小腹空坠,四肢不温,纳呆便溏,舌质淡胖,边有齿印,苔白,脉沉弱。
3对症护理
3.1肾阳亏虚证
护理措施:(1)以卧床休息为主,室温适宜,注意保暖,切勿感冒受凉,加重病情。(2)加强饮食调护,食用桂圆、红枣、莲肉、羊肉等补益气血;忌食生冷、苦寒、酸涩之品。(3)用药护理:治法为温肾益气,固冲止血;汤药宜温服,注意观察服药后阴道出血情况。
3.2肾阴亏虚证
护理措施:(1)注意休息,避免疲劳。(2)饮食宜滋润益气之品。(3)用药护理:治法为滋阴益肾,固冲止血;汤药宜温服,注意观察服药后阴道出血情况。
3.3血热内扰证
护理措施:(1)密切观察阴道出血的量、色、质及气味、神色、血压、呼吸等变化。必要时以绝对卧床休息为主。(2)饮食宜清淡,忌辛辣食品,宜清热、凉血之品。多食水果、瓜果、蔬菜等。(3)用药护理:治法为养阴清热凉血,固冲止血;汤药宜冷服,注意观察服药后阴道出血情况。
3.4瘀滞胞宫证
护理措施:(1)注意保暖,卧床休息,少活动。(2)观察腹痛的部位、性质、出血量、色、质。(3)饮食上宜活血化瘀。(4)用药护理:治法为活血化瘀,固冲止血;汤药宜温热服,注意观察服药后阴道出血情况。
3.5气不摄血证
护理措施:(1)以卧床休息为主,切勿疲劳和精神紧张。(2)注意饮食调养,多食健脾益气、易消化饮食。(3)用药护理:治法为补气摄血,固冲止崩;汤药宜热服,注意观察服药后阴道出血情况。
4心理护理
加强心理支持,崩漏的复发以及各种并发症使患者处于恐惧、紧张、焦虑、易怒、情绪低落状态,护理人员要耐心、细致的解释和开导。积极主动与患者交谈,耐心解答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解释崩漏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可供选择的几种治疗方案及预后,要努力消除患者对崩漏的疑虑、紧张不良的心理状态,使患者及家属了解病情,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疾病,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使其以愉快的心情接受治疗。
5出院指导
劳逸结合,勿过度劳累,损伤心脾,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可常灸足三里、肾俞穴,能健脾益肾,固摄冲任,生化气血,预防崩漏复发;指导患者正确服用药物;做好计划生育,避免房劳多产;视经期卫生,尽量避免或减少宫腔手术;及早治疗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月经先期等出血倾向的月经病,以防发展成崩漏。注重个人卫生防感染,加强饮食调护,调情志,尤其对更年期妇女,应避免不良因素的刺激。
参考文献
[1]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06—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