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一种自动直线式空心杯定子组装装置,包括工作台,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机壳滑道、压磁钢机构、压轴承机构、振动盘、排料板、机壳移位机构、送磁钢机构、送上轴承机构、送下轴承机构及出料槽;所述机壳滑道呈直线型且依次穿过压磁钢机构及压轴承机构,所述振动盘的出口端与所述机壳滑道的左端连接,所述排料板的出口端与所述送磁钢机构连接,所述机壳移位机构包括若干机械手及平移气缸,所述平移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机械手连接,所述若干机械手沿所述机壳滑道长度方向等距分布且伸入在所述机壳滑道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可实现空心杯定子直线式左右平移,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及能量转化率。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自动直线式空心杯定子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机壳滑道、压磁钢机构、压轴承机构、振动盘、排料板、机壳移位机构、送磁钢机构、送上轴承机构、送下轴承机构及出料槽;所述机壳滑道呈直线型且依次穿过压磁钢机构及压轴承机构,所述振动盘的出口端与所述机壳滑道的左端连接,所述排料板的出口端与所述送磁钢机构连接,所述送磁钢机构的一端伸入在所述压磁钢机构内,所述送上轴承机构与送下轴承机构的一端伸入在所述压轴承机构内,所述机壳移位机构包括若干机械手及平移气缸,所述平移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机械手连接,所述若干机械手沿所述机壳滑道长度方向等距分布且伸入在所述机壳滑道内,所述出料槽连接在所述机壳滑道的右端。
设计方案
1.一种自动直线式空心杯定子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机壳滑道、压磁钢机构、压轴承机构、振动盘、排料板、机壳移位机构、送磁钢机构、送上轴承机构、送下轴承机构及出料槽;
所述机壳滑道呈直线型且依次穿过压磁钢机构及压轴承机构,所述振动盘的出口端与所述机壳滑道的左端连接,所述排料板的出口端与所述送磁钢机构连接,所述送磁钢机构的一端伸入在所述压磁钢机构内,所述送上轴承机构与送下轴承机构的一端伸入在所述压轴承机构内,所述机壳移位机构包括若干机械手及平移气缸,所述平移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机械手连接,所述若干机械手沿所述机壳滑道长度方向等距分布且伸入在所述机壳滑道内,所述出料槽连接在所述机壳滑道的右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直线式空心杯定子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磁钢机构包括磁钢压入气缸、磁钢压入杆及上缓冲套,所述磁钢压入气缸与所述磁钢压入杆连接,所述上缓冲套与所述磁钢压入杆间隔设置且位于所述磁钢压入杆的正上面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直线式空心杯定子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磁钢机构包括送磁钢气缸及磁钢出料架,所述送磁钢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磁钢出料架连接,所述磁钢出料架与所述排料板的出口端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直线式空心杯定子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轴承机构包括轴承穿针、轴承压头及轴承气缸,所述轴承气缸与所述轴承穿针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压头与所述轴承穿针间隔设置且位于所述轴承穿针的正上面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直线式空心杯定子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上轴承机构包括送上轴承气缸及上轴承输送架,所述送上轴承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上轴承输送架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直线式空心杯定子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下轴承机构包括送下轴承气缸及下轴承输送架,所述送下轴承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下轴承输送架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直线式空心杯定子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铰孔机及点油机,所述铰孔机设置在所述压轴承机构与出料槽之间的机壳滑道一侧,所述点油机设置在所述铰孔机与出料槽之间的机壳滑道一侧。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心杯组装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自动直线式空心杯定子组装装置。
【背景技术】
空心杯电动机属于直流永磁的伺服、控制电动机,也可以将其归类为微特电机。空心杯电动机具有突出的节能特性、灵敏方便的控制特性和稳定的运行特性,技术先进性十分明显。作为高效率的能量转换装置,在很多领域代表了电动机的发展方向。
空心杯部分作为空心杯电动机的核心部件,其一般由空心杯定子、空心杯磁钢、上轴承及下轴承组成。现有的空心杯组装装置都是先将上轴承及下轴承分别或同时安装在空心杯磁钢内,再将空心杯磁钢装入空心杯定子内,但是由于上轴承及下轴承是现在空心杯磁钢内,在将空心杯磁钢装入空心杯定子内的时候,上轴承及下轴承会发生异位,导致同心度发生改变,进而空心杯电动机在工作时摩擦力变大,转动噪音很大,能量转化率变低,使用寿命也会变短。而且空心杯组装时都是转盘式,即将空心杯定子固定在转盘的周围进行组装,该方式对于转空心杯定子每次旋转得到位置的精确度难以控制,并且转盘上能固定的空心杯定子有限,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比较低下。
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自动直线式空心杯定子组装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直线式空心杯定子组装装置,旨在实现提高移动动作精确度及生产效率;旨在实现防止上承轴与下轴承发生异位,保证空心杯定子、空心杯磁钢、上承轴及下轴承之间的同心度,旨在实现降低空心杯电机工作时的能量损耗及噪音,提高能量转化率及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直线式空心杯定子组装装置,包括工作台,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机壳滑道、压磁钢机构、压轴承机构、振动盘、排料板、机壳移位机构、送磁钢机构、送上轴承机构、送下轴承机构及出料槽;
所述机壳滑道呈直线型且依次穿过压磁钢机构及压轴承机构,所述振动盘的出口端与所述机壳滑道的左端连接,所述排料板的出口端与所述送磁钢机构连接,所述送磁钢机构的一端伸入在所述压磁钢机构内,所述送上轴承机构与送下轴承机构的一端伸入在所述压轴承机构内,所述机壳移位机构包括若干机械手及平移气缸,所述平移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机械手连接,所述若干机械手沿所述机壳滑道长度方向等距分布且伸入在所述机壳滑道内,所述出料槽连接在所述机壳滑道的右端。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磁钢机构包括磁钢压入气缸、磁钢压入杆及上缓冲套,所述磁钢压入气缸与所述磁钢压入杆连接,所述上缓冲套与所述磁钢压入杆间隔设置且位于所述磁钢压入杆的正上面位置。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送磁钢机构包括送磁钢气缸及磁钢出料架,所述送磁钢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磁钢出料架连接,所述磁钢出料架与所述排料板的出口端连接。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压轴承机构包括轴承穿针、轴承压头及轴承气缸,所述轴承气缸与所述轴承穿针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压头与所述轴承穿针间隔设置且位于所述轴承穿针的正上面位置。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送上轴承机构包括送上轴承气缸及上轴承输送架,所述送上轴承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上轴承输送架连接。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送下轴承机构包括送下轴承气缸及下轴承输送架,所述送下轴承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下轴承输送架连接。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自动直线式空心杯定子组装装置还包括铰孔机及点油机,所述铰孔机设置在所述压轴承机构与出料槽之间的机壳滑道一侧,所述点油机设置在所述铰孔机与出料槽之间的机壳滑道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直线式空心杯定子组装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机壳滑道配合机壳移位机构,可实现空心杯定子直线式左右平移,有效提高了移动动作精确度及生产效率;采用压磁钢机构及送磁钢机构可先将空心杯磁钢压入空心杯定子内,采用压轴承机构、送上轴承机构及送下轴承机构可再将上轴承与下轴承压入空心杯磁钢内,可有效防止上承轴与下轴承发生异位,保证了空心杯定子、空心杯磁钢、上承轴及下轴承之间的同心度,降低了空心杯电机工作时的能量损耗及噪音,提高了能量转化率及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直线式空心杯定子组装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A区域的放大图。
图3为图1所示送磁钢机构、压磁钢机构及排料板的立体图。
图4为图1所示送上轴承机构、送下轴承机构及压轴承机构的立体图。
图5为通过本实用新型组装完成后的空心杯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直线式空心杯定子组装装置。
请参阅图1及图2,所述自动直线式空心杯定子组装装置包括工作台10,设于所述工作台10上的机壳滑道20、压磁钢机构30、压轴承机构40、振动盘 50、排料板60、机壳移位机构70、送磁钢机构80、送上轴承机构90、送下轴承机构100及出料槽110。
所述机壳滑道20呈直线型且依次穿过压磁钢机构30及压轴承机构40,所述振动盘50的出口端与所述机壳滑道20的左端连接,所述排料板60的出口端与所述送磁钢机构80连接,所述送磁钢机构80的一端伸入在所述压磁钢机构 30内,所述送上轴承机构90与送下轴承机构100的一端伸入在所述压轴承机构 40内,所述机壳移位机构70包括若干机械手71及平移气缸72,所述平移气缸 72的输出端与所述机械手71连接,所述若干机械手71沿所述机壳滑道20长度方向等距分布且伸入在所述机壳滑道20内,所述出料槽110连接在所述机壳滑道20的右端。
进一步地,同时请参阅图3,所述压磁钢机构30包括磁钢压入气缸31、磁钢压入杆32及上缓冲套33,所述磁钢压入气缸31与所述磁钢压入杆32连接,所述上缓冲套33与所述磁钢压入杆32间隔设置且位于所述磁钢压入杆32的正上面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送磁钢机构80包括送磁钢气缸81及磁钢出料架82,所述送磁钢气缸81的输出端与所述磁钢出料架82连接,所述磁钢出料架82与所述排料板60的出口端连接。
进一步地,同时请参阅图4,所述压轴承机构40包括轴承穿针41、轴承压头42及轴承气缸43,所述轴承气缸43与所述轴承穿针41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压头42与所述轴承穿针41间隔设置且位于所述轴承穿针41的正上面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送上轴承机构90包括送上轴承气缸91及上轴承输送架92,所述送上轴承气缸91的输出端与所述上轴承输送架92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送下轴承机构100包括送下轴承气缸101及下轴承输送架 102,所述送下轴承气缸101的输出端与所述下轴承输送架102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直线式空心杯定子组装装置还包括铰孔机(图未示),所述铰孔机设置在所述压轴承机构40与出料槽110之间的机壳滑道20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直线式空心杯定子组装装置还包括点油机(图未示),所述点油机设置在所述铰孔机与出料槽110之间的机壳滑道20一侧。
必须说明的是,同时请参阅图5,所述振动盘50用于储存空心杯定子201,并将空心杯定子201输送至机壳滑道20内的机械手71上,所述平移气缸72用于驱动所述机械手71左右平移,所述排料板60用于存储空心杯磁钢202,并将空心杯磁钢202输送至磁钢出料架82上,所述送磁钢气缸81用于驱动磁钢出料架82于所述压磁钢机构30内,当所述机械手71右移至所述压磁钢机构30 内时,所述磁钢压入气缸31驱动所述磁钢压入杆32上升,在所述上缓冲套33 的配合下将空心杯磁钢202压入空心杯定子201内;当所述机械手71右移至所述压轴承机构40内时,送上轴承气缸91驱动装载有上轴承203的上轴承输送架92移动至该空心杯定子201的正上方,送下轴承气缸101驱动装载有下轴承 204的下轴承输送架102移动至该空心杯定子的正下方,所述轴承气缸43驱动装载有所述轴承穿针41上升,在所述轴承压头42的配合下将上轴承与下轴承同时压入空心杯磁钢202内,得到组装完成的空心杯20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直线式空心杯定子组装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机壳滑道配合机壳移位机构,可实现空心杯定子直线式左右平移,有效提高了移动动作精确度及生产效率;采用压磁钢机构及送磁钢机构可先将空心杯磁钢压入空心杯定子内,采用压轴承机构、送上轴承机构及送下轴承机构可再将上轴承与下轴承压入空心杯磁钢内,可有效防止上承轴与下轴承发生异位,保证了空心杯定子、空心杯磁钢、上承轴及下轴承之间的同心度,降低了空心杯电机工作时的能量损耗及噪音,提高了能量转化率及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53874.1
申请日:2019-01-1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4(深圳)
授权编号:CN209419439U
授权时间:20190920
主分类号:H02K 15/03
专利分类号:H02K15/03
范畴分类:37P;
申请人:深圳市鑫科德自动化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深圳市鑫科德自动化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大浪街道高峰社区钓鱼台威灵达工业区A栋3楼西分割体
发明人:曾赞杨;银伟雄;徐东明
第一发明人:曾赞杨
当前权利人:深圳市鑫科德自动化有限公司
代理人:郭晓宇
代理机构:44545
代理机构编号:深圳众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45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