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握好语文教学中的“空白”

要把握好语文教学中的“空白”

关键词:语文教学;空白;教师;学生

在国画艺术中,高明画家在作品中往往故意留下大片的空间,让欣赏者的想象和主观体验参与其中,使作品意韵深远含蓄,从而收到“恰似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淼满目前”的艺术效果。这就是空白艺术。语文教材是一座内容丰富多彩的乐园,在其精彩的舞台角落中也存在着许多值得深究的空白处。语文教师就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点击空白,以激发学生想象创新,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从而使课堂教学产生“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艺术效果。

一、读懂空白,领悟内容

“欣赏文学作品,是从形象感受开始的。”读优美的诗文,就是体验语言文字所创造的情境,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联想和想象是读者进入作品情境的必经之路;阅读教学必须从联想和想象入手。更况且,课文是例子,更是艺术品,有着许多“空白”“留白”之处。所谓“空白”,是指文学作品写得含蓄、留给读者充分想象空间和回味余地的地方,如人物描写、场景描写的简略处,故事情节的省略处。其字里行间往往蕴涵着非常丰富的内容,言有尽而意无穷。教师要指导学生透过文字去想象去思考,去探究、去发掘隐在其中的内容或情感。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设问:这里是不是做了艺术省略或高度简写?能不能补充出省略的情节或详细说出当时的情景?这里是不是最终的结局?它后来的发展究竟会怎么样?如课文《我的叔叔于勒》文中写到“我”给于勒10个铜子的小费时,母亲暴跳如雷直骂“我”,后来却“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使了个眼色。大家都不再说话。”这里的两处“空白”大有嚼头——1.“使眼色”是一个含蓄的表达,到底是什么意思,表示什么内容呢?2.“大家都不再说话”并不等于无话可说,内心肯定波涛滚滚。“我”和父母内心的波涛分别是怎样的呢?引导学生探究这些含蓄的说法,把“空白”填补出来,有助于深入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特点,透彻把握小说的主题。

实践证明,读懂文中空白,通过空白的想象,学生意识到课文也是一种学习材料,可进行再创造,可进行个性化阅读。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

二、制造空白,比照训练

“制造空白”是指针对课文内容,把一些知识形成过程的典型材料,设计为空白。这些材料,可以是课文情节等关键处的联结点,可以是字词的删除、改换、比较,可以是文章精彩部分的咀嚼、内容微瑕的辨正。教师依据文本,制造出空白,以促使学生惊喜地发现、兴味盎然地创造,然后让学生比照阅读。如学习《变色龙》课文时,不布置学生预习,直接对故事的开端和结局进行分析,把发展和高潮设为空白,让学生掩卷沉思,悬念读书,进行多层次哲理性动态思考,这样小说主人公对事物前后截然相反的态度必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强烈的反差空白区,学生必然会带着强烈的求知欲,进行探索思考。思考之后阅读原文,既使学生豁然开朗,又能激发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体现了学生有创意表达的落实。实践表明,教学过程中善于制造空白,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充满对阅读的期待、思索和探究,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兴趣,又能有效地训练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三、借助空白,激发探究

一篇文章所涉及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存在着许多知识空白。如果我们换一种眼光去看待文本,借助这些空白,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探究,那么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并且能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和探究能力。如《陈涉世家》一文,并未说明陈涉是怎样的一个人。笔者在教学时,就借助并挖掘这个空白,让学生根据文本提供的内容去讨论推敲。这一问题果真激起了千层浪,学生饶有兴趣地在文本中挖掘起来,有着许多“发现”。有的从“鸿鹄之志”的比喻,看出他的非凡个性和远大抱负。有的从“天下苦秦久矣”的分析、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悟出陈涉善于斗争的智谋以及他洞察时局的能力。有的从置书鱼腹、篝火狐鸣的舆论准备,悟出他的组织领导才干。有的从并杀两尉后召令徒属的步骤,悟出他计划周密。有的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话语,悟出反抗决心和叛逆性格。文本中片言只语的分析汇成了陈涉的初步形象。笔者又启发学生从文本中从资料中说说陈涉的欠缺。一学生说,陈涉把雇农比作燕雀,有一种蔑视的思想。另一学生查到资料,说陈涉立为王后斩杀一起佣耕的故人,说明他称王后忘了本,丢失了诚信,导致丧失民心,丢失政权。这一点击,激发了学生探幽发微的兴趣,增强了其探究的能力,也较完整地理解了人物形象。再如学习《岳阳楼记》,我们可在理解字词语句和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可以挖掘文中的空白——岳阳楼作为一处著名的风景名胜,它有哪些景点呢?能不能根据课文内容写一段说明性文字来简要介绍呢?这一空白无疑会促使学生深入钻研课文,激发学生探究热情,有效地激活了学生思维,丰富和弥补了教材的不足,达成了课堂教学的活跃开放。

“水至清则无鱼”。语文教材中的空白,言有尽而意无穷。点击空白,读出空白,实在是一种透视、一种反想、一种远瞻,能最大程度地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思考想象的空间。“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笛”(帕斯卡尔)。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我们要让各种美妙的笛声充满语文课堂,要让“空白”美丽起来精彩起来,从而使我们的教学更富有成效。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同里中学215000)

标签:;  ;  ;  

要把握好语文教学中的“空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