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积求解方法研究

表面积求解方法研究

一、曲面面积求解方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辉,吴传生,刘俊,刘文[1](2021)在《基于梯度曲面面积与稀疏约束的图像平滑方法》文中指出针对纹理图像在平滑过程中低对比度边缘易丢失和纹理细节抑制不彻底等问题,提出基于梯度曲面面积与稀疏约束的图像平滑方法。首先,将图像视作三维空间中的二维嵌入曲面,再在此基础上分析图像的几何特征并提出梯度曲面面积约束正则化项,以提高纹理抑制性能;其次,根据图像的统计特性,建立L0梯度稀疏与自适应梯度曲面面积约束的混合正则化约束图像平滑模型;最后,采用交替方向乘子法对非凸非光滑的优化模型进行高效求解。通过纹理抑制、边缘检测、纹理增强和图像融合等方面的实验结果可知,所提出的图像平滑算法克服了L0梯度最小化平滑方法易造成的阶梯效应和欠滤波等缺陷,能够在去除大量纹理信息的同时保持并锐化图像显着的边缘轮廓。

顾少强[2](2020)在《隐式曲面图像分割的变分水平集模型及其求解算法》文中研究表明图像分割作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图像处理难题分析到解决的必要环节,而且也为图像信息辨识和机器视觉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图像分割在安全信息识别、交通控制系统、卫星图像定位、医学影像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基于偏微分方程的变分水平集方法日益成熟和完善,该方法的高效性使其逐渐成为图像分割的主流方法之一,并且其在隐式曲面图像分割中的扩展和应用也成为研究的难点和热点。图像分割变分水平集Chung-Vese模型使用一个水平集函数分割多个区域,相较于用数个特征标识函数标记多个区域的传统图像分割方法,只需要求取一个函数的极值,提高了效率,减少了计算量。通过引入内蕴梯度和内蕴散度,本文设计了三维曲面图像分割的Chung-Vese模型,并结合辅助变量构造了相应的交替方向乘子法(ADMM: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s),通过分析简单的子问题来求解原问题,具有较好的高效性。隐式曲面上的图像处理,与曲面的形状和特性息息相关。传统曲面构建方法结合水平集函数和复杂的隐式方程,难以构建真实山体的等比例模型,而且山体表面的植被会因海拔高度变化而形成不同层次的分布。本文借助遥感图像中的高程数据,通过在三维矩阵中设置中心点、选取平均值、调节比例等操作,构造山体曲面模型,进行分割,不仅可以获得真实山体的整体面积,也可以求得不同层次植被的面积。文末,通过数值实验,验证了该模型的高效性和鲁棒性。

张乐[3](2020)在《Crofton公式在全息纠缠熵和全息复杂性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旨在利用闵氏Ad S3时空的Crofton公式理解全息复杂性,丰富全息字典,并为复杂性有界提供了合理解释。本文分别介绍了纠缠熵和复杂性在量子力学和量子场论中的定义和性质。Ryu-Takayanagi关系建立了边界上纠缠熵与特定余维2极值曲面面积的联系,从而提供了纠缠熵的全息定义。在态/曲面对偶建立起Ad S时空中余维2的超曲面Σ与CFT中量子态|ψΣ对应关系的基础上,本文说明了路径积分复杂性作为更一般的场论复杂性是自然合理的。其中,量子态|ψΣ的复杂性特指以Σ为边界条件的最优面的路径积分复杂性。对于一组特定半平面,本文比较了CV猜想与路径积分复杂性的结果,在允许门的多项式的误差下两者保持一致,在这个意义下,CV猜想提供了合理的全息复杂性定义。将Crofton公式应用于欧氏Ad S2时空能使bulk中一般曲线获得纠缠熵诠释,利用这一结论可以进一步从bulk视角解释纠缠熵的基本性质。借鉴纠缠熵的研究思路,在闵氏Ad S3时空上,我们探究了的另一量子信息概念———复杂性。CV猜想已经建立了复杂性与bulk中余维1类空曲面的等量关系。针对一般闵氏时空中仅类空测地线有全息意义这一特点,本文首次给出闵氏Ad S3时空上Crofton公式的精确形式并进行严格证明,结果表明bulk中余维1的任意类空凸闭曲面面积是该曲面的类空测地线通量,其中,运动学空间的测度由纠缠熵的二次微分给出。特别地,我们将修正因子κ表示为U(1)空间和Ad S3空间体积之比。最后,复杂性与纠缠熵的联系允许我们利用张量网络的手段研究复杂性的性质,本文论证了复杂性的下界由低能标下希尔伯特空间的尺度决定。

毛喆[4](2020)在《飞机装配几何特征三维测量模型构建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数字化测量技术集成于飞机装配是实现飞机全数字量、高精度、高效率装配过程的关键技术之一。数字化测量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飞机装配中,但鉴于装配环节多、协调性复杂等因素,两者之间的融合度较低,应用效果逊于预期。为此,本文以飞机装配过程中的现实需求为出发点,展开飞机装配几何特征三维测量模型构建技术研究。全文研究内容如下:(1)构建了装配几何特征三维测量模型。分析了飞机装配过程中的关键测量特征,并将其向下分解为具备可测性的装配几何特征,研究了待测特征与测量设备的适配性,提出了测量信息快速提取和标注方法。(2)提出了零部件装配关系匹配方法。研究了零部件待测特征的表达形式,将其转化为数据库可存储的模式,并作为装配关系匹配依据,开发了法向匹配法、重叠性匹配法和包围盒匹配法等装配关系匹配算法,结合静电场理论实现曲面装配关系的精确匹配。(3)研究了大尺寸零部件测量点差异性规划方法。构建了精确表达待测特征的参数模型,基于参数模型提出了融合测量不确定度和曲率特性的布点方法,建立了完整、高效的测量点规划策略。(4)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基于CAA技术开发了三维测量模型快速构建系统,并以翼盒实验件为应用对象,验证了该系统的有效性。

顾少强,马玉梅,潘振宽,魏伟波[5](2020)在《一种隐式曲面多相图像分割的变分水平集模型》文中研究说明隐式曲面上的图像处理,与曲面的性状和特征息息相关,运用多个函数标记不同区域来进行图像分割计算量大。针对上述问题首先借助遥感图像提出了一种隐式曲面构建方式,利用图像中的高程数据来构建山体曲面模型,进而计算山体区域的曲面面积。其次将基于一个水平集函数的多相图像分割的模型推广到隐式曲面上,并设计了相应的交替方向乘子法,通过求解一个函数的极值实现对图像多个区域的分割,最后多个数值实验对该方法和模型的高效性和鲁棒性进行了验证。

李扬[6](2020)在《基于红外热成像的板式蒸发器流体分配现象研究》文中指出板式换热器高效、紧凑,在食品、化工、冶金、暖通空调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制冷用板式换热器的流体分配均匀性是影响换热效果和制冷系统运行稳定的重要因素。作为蒸发器使用时,板式换热器入口处的制冷剂多为两相状态,气液相之间存在较大的速度滑移,可导致明显的流量分配不均现象发生,严重影响总体换热性能,甚至引起局部冰堵,损坏换热器。为避免该问题,目前生产厂商的普遍做法是:(1)在板片入口处安装分配器以达到均衡各流道间流量的目的;(2)在板片上设计导流区以使单个流道中流体分配更加均匀。分配器或导流区的改善效果一般通过测试换热器整体换热性能来评判,由于缺乏对流道内部流体分配状况的掌握,针对性优化设计开展难度较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借助红外热像仪,围绕板式蒸发器内流体分配现象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1.搭建了板式蒸发器红外监测实验台,进行了红外测温的校正,在此基础上,实验研究了带小孔环状分配器和流体流动方向对换热器内流体分配均匀性的影响,利用红外热像仪分别拍摄了蒸发器稳定工况下的侧面和端面热图。2.建立了板式蒸发器波纹表面热图处理方法。通过邻域平均和替代的图像算法对端面热图中板片接触点及附近图像进行了平滑处理,并基于侧面和端面热图,推算了制冷剂侧流体两相区体积占比以及相区分界面面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帮助判断流体分配均匀性的参数;针对交错型流动,提出了依据端面热图推算板片上载冷剂单相流质量流速分布的数学模型。3.根据对热图处理结果的分析,观察到如下流体分配现象:(1)加装分配器使板式蒸发器中制冷剂两相区体积占比增大,总传热系数也相应增大,相区分界曲面面积减小。分配器带来的均匀性改善效果与制冷剂流量大小有关,在一定制冷剂流量范围内,分配器的改善效果非常显着,表现为换热器中制冷剂两相区的体积占比增加,总传热系数增大,两相区体积占比与总传热系数变化有良好的一致性。(2)对于载冷剂进出口均在同侧的单相流动,板片上质量流速分布总体呈现出沿宽度方向两边大、中间小的变化规律;根据侧面和端面热图推算制冷剂侧两相区体积,逆流比顺流的换热效果更好,反映在制冷剂两相区体积占比更大。本文提出的板式蒸发器红外热图测量及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协助推测换热器内部流体的分配状况,为板式换热器厂家改进产品设计、制冷系统设备厂家判断板式蒸发器运行状况提供了测试新手段。

宋桂林[7](2020)在《固化前锥壳的自动铺丝铺层厚度计算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在自动铺丝过程中,多根预浸丝通过铺放头被集束成一条预浸丝束铺放到芯模表面,但由于芯模形状的复杂性,并不能保证相邻铺放中心轨迹间的距离总是恒定的,相邻预浸丝束边缘部分会出现局部的间隙和重叠现象,丝带间隙或者重叠超过允许值工艺上不被接受,影响构件的性能。本文选取典型的锥壳结构,针对路径间的间隙/重叠进行单层铺层和多层铺层厚度计算和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复合材料锥壳铺层厚度的计算。基于自动铺丝机工作原理阐明铺放路径间的间隙/重叠产生原理,通过对铺放中心轨迹离散化,比较离散点处相邻铺放中心轨迹丝束数量和轨迹间距离进行间隙/重叠情况的判断,获取单层铺层厚度分布情况。讨论多层铺层的变换原理和铺放特征,得到所有铺层间隙/重叠区域,并对芯模铺放曲面进行网格化处理,将多层铺层厚度的求取转化为网格单元铺层厚度的求取,结合不同铺层的间隙/分布情况得到最终的多层铺层厚度分布情况。(2)对铺层厚度分布情况进行影响因素的探讨。对于单层铺层间隙过大或重叠过多的情况,对比不同丝束重叠控制参数和丝束宽度下相邻铺放中心轨迹间间隙/重叠区域的大小,结果表明随着丝束重叠控制参数的增加,丝束中心轨迹间的重叠区域面积也随之增加,间隙区域面积不断减小,间隙与重叠区域面积之和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变化。丝束宽度增加,单个间隙/重叠面积增大,间隙/重叠数量减小,总间隙/重叠面积增加。对于多层铺层间隙/重叠局部堆积的现象,针对曲面变化很小的构件,采用铺层整体偏移的方式避免了间隙/重叠区域的局部集中,针对曲面变化较大的构件,提出单侧断送纱方式和双侧断送纱方式进行铺层的铺放,尽量减小复材构件尺寸精度出现超差的问题。(3)运用CATIA二次开发技术进行算法的验证。通过搭建的工作平台设计铺丝路径的轨迹生成模块、单层铺层厚度计算与显示模块、多层铺层厚度计算与显示模块,进行不同铺层铺丝路径的生成,并验证了单层铺层厚度和多层铺层厚度计算算法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卢越[8](2019)在《果蔬物料干燥过程中外观品质检测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水果和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有机酸等营养成分,是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但新鲜果蔬由于季节性强、易腐烂,往往损耗率较大,发展果蔬加工产业能有效的缓解这一问题。干燥作为果蔬加工的一种重要手段,已广泛应用于果蔬加工产业,其方法一般是通过降低果蔬含水率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延长物料的货架期。但干燥过程中经常发生褐变反应并在形态上产生收缩和卷曲现象,严重影响物料的外观品质。因此,研究果蔬物料干燥过程中外观品质的检测方法对干燥工艺的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设计了一套果蔬干燥装置和色泽实时检测系统,并提出了两种果蔬干燥过程中三维形态检测的新方法。论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了一套可控温控湿的隧道式果蔬干燥装置,装置内部采用热风气流循环流通的方式以降低能耗并提升温湿度控制精度。通过统计不同温湿度梯度下控制器的控制范围可知,低温高湿(50℃、50%RH)时,温度控制效果最佳,控制范围可达到±0.58℃;高温低湿(80℃、10%RH)时,温度控制效果最差,控制范围为±2.05℃。高温低湿(80℃、10%RH)时,湿度控制效果最佳,控制范围可达到±2.96%RH;低温高湿(50℃、50%RH)时,湿度控制效果最差,控制范围为±5.11%RH。2.设计了一套色泽实时检测系统。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编写,并使用基于多项式回归的色泽校正方法。为了验证色泽实时检测系统的可行性,以片状杏鲍菇为对象进行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干燥时间的推移,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物料的色差值(35)E均增大;温度或湿度越高,干燥终点的(35)E值越高,50、60、70、80℃条件下物料干燥终点的(35)E值分别为2.09、3.26、5.93、8.15,10、20、30、40%RH条件下物料干燥终点的(35)E值分别为1.72、4.49、5.69、8.90。3.提出果蔬物料干燥时形态检测的新方法——使用Kinect V2传感器搭建图像采集平台获取物料的深度图像和彩色图像,根据两者位置的对应关系提取出深度图像中物料的区域,再通过图像处理方法求出物料正投影面积、深度均值和标准差等参数,并以此为特征参数反映物料干燥时的形态变化规律。以薄片状马铃薯作为试验对象,试验表明:低温(50℃、60℃)与高温(70℃、80℃)对物料干燥过程中的收缩率和卷曲程度均具有显着影响(P<0.05)。温度越高,马铃薯薄片的收缩率越大,而干燥温度与物料卷曲程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关系,60℃时卷曲度最大,深度均值达到27.81 mm,80℃时降低到18.86 mm。四组温度下,物料的平整度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50℃时马铃薯片深度值的标准差为7.99 mm,80℃时降低至5.71 mm,说明平整度随着干燥温度升高而增加。4.为了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提出另一种果蔬物料干燥时形态检测的方法——使用Gocator3210传感器搭建点云数据采集平台获取物料的点云图像,通过布料模拟滤波去除图像背景,统计滤波和半径滤波去除噪声数据,再使用贪婪投影算法和拉普拉斯平滑算法重建物料的三维曲面模型。计算物料的曲面面积和表面粗糙度反映三维形态变化规律,并通过经游标卡尺校验过的已知曲面验证该方法的精度,得出长宽高及曲面面积的平均偏差分别为0.75%、0.86%、0.59%、0.81%。以片状杏鲍菇为对象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温度(50、60、70、80℃)和湿度(10、20、30、40%RH)条件下,杏鲍菇曲面面积的收缩率和表面粗糙度均随着干燥时间的延长而增大,且温度和湿度越高,物料形变越剧烈,即收缩率和粗糙度越大。

呼军印[9](2019)在《基于曲率流的离散极小曲面生成算法》文中研究说明极小曲面是一类特殊的曲面,平均曲率处处为零,且除去有限点外高斯曲率恒为负.独特的的几何性质和曲面造型,使得极小曲面在建筑外观设计、飞机轮船制造、材料科学、3D打印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基于曲率流研究了一种新的离散极小曲面生成算法.Plateau问题是一个十分经典的曲面造型问题,给定空间闭合曲线C,寻求以C为边界的面积最小的曲面.以往的求解方法大多是从面积泛函和Dirichlet能量函数入手建立模型求解,通常得到参数形式的分片多项式曲面.不同于这些方法,本文对平均曲率方程引入时间参数,形成平均曲率流模型,利用平均曲率流的面积缩减性求解离散形式的极小曲面.对于给定的闭合曲线C,利用Coons插值等方法形成初始曲面.在离散网格曲面上对平均曲率流方程进行离散化,根据方程右端平均曲率向量的不同离散形式,我们得到显式格式和预估-校正格式两类模型求解方法,并且基于顶点度数分别为4,6,8三种1-环邻域形式实现了上述两种算法.在理论上,我们对显式迭代格式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分别给出3种显式迭代格式的稳定性条件,并且得到在网格曲面满足一定条件时,预估-校正格式的系数矩阵的非奇异性结论.最后,用具体的数值算例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和相关理论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朱雨凡[10](2019)在《CAD中基于对角曲线的曲面造型方法研究》文中指出CAD中曲线和曲面造型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在工业设计、服装设计、航空航天等方面应用非常广泛。基于已知端点的Bezier曲线造型问题,和基于己知边界的Bezier曲面的造型问题都是十分热门的科研课题。张量积类型曲面的对角曲线是衡量曲面特性的重要度量,对曲面的几何形状有很大影响。对角曲线控制顶点和曲面控制顶点之间存在某种约束关系。目前在与对角曲线相关的Bezier曲面造型问题上鲜少有工作发表。针对这种情况,本文研究了基于对角曲线的曲面造型方法,主要包括:1.在本文中,提出了给定边界情况下,构造具有极小对角曲线能量的Bezier曲面的方法。以能量极小曲线和曲面为理论基础,根据曲面对角曲线控制顶点和曲面控制顶点之间的线性关系,以曲面两条对角曲线能量之和作为目标函数,选定曲面内部未知的控制顶点为自变量,通过满足目标函数梯度为零,提出了具有极小对角曲线能量的Bezier曲面的内部控制顶点应满足的充分必要条件。本文主要考虑了对角曲线的拉伸能量和弯曲能量,在实际研究中,仅通过推导出的充分必要条件无法唯一确定Bezier曲面,于是结合拉格朗日乘数法和曲面内部能量极小的特性,提出了构造具有极小对角曲线能量的Bezier曲面的一般框架,通过设计相应的造型实例,对比一般的内部能量极小Bezieir曲面,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2.为满足借助Bezier曲面的对角曲线构造曲面的实际需求,本文研究了插值给定对角曲线和边界曲线的Bezier曲面构造方法。首先根据曲面对角曲线和边界曲线控制顶点之间的约束关系,修正用户输入的对角曲线及边界曲线的几何信息;然后运用拉格朗日乘数法,将曲面内部能量函数作为目标函数,将对角曲线和曲面控制顶点间的线性关系作为约束条件,求解待定的内部控制顶点,构造曲面。最终形成的曲面不仅插值修正后的对角曲线和边界曲线,而且具有极小内部能量,可满足曲面造型方面的相关需求。

二、曲面面积求解方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曲面面积求解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梯度曲面面积与稀疏约束的图像平滑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本文平滑算法
    1.1 正则化约束的图像平滑模型一般框架
    1.2 多约束的图像平滑算法
2 数值求解算法
3 实验结果分析
    3.1 图像平滑实验结果与分析
        3.1.1 图像平滑定性评价实验结果
        3.1.2 图像平滑定量评价实验结果
    3.2 图像平滑应用
        3.2.1 边缘检测实验结果
        3.2.2 纹理增强实验结果
        3.2.3 图像融合实验结果
4 结语

(2)隐式曲面图像分割的变分水平集模型及其求解算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变分水平集方法和图像分割经典TV模型
    2.1 水平集方法
    2.2 变分水平集方法
    2.3 图像分割的经典TV模型
        2.3.1 求解TV模型的对偶算法
        2.3.2 求解TV模型的Split Bregman交替迭代优化方法
        2.3.3 求解TV模型的交替方向乘子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平面图像分割的变分水平集模型
    3.1 两相图像分割模型
        3.1.1 平面图像分割的二值标记函数模型及求解算法
        3.1.2 平面两相图像分割的Chan-Vese模型及求解算法
        3.1.3 平面图像分割的Mumford-Shah模型及求解算法
    3.2 多相图像分割模型
        3.2.1 变分水平集多相图像分割的基本模型
        3.2.2 用n个水平集函数分割n个区域的分割方案
        3.2.3 用n-1个水平集函数分割n个区域的分割方案
        3.2.4 用n个水平集函数分割2~n个区域的分割方案
        3.2.5 多相图像分割变分水平集模型的求解算法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隐式曲面图像分割的变分水平集模型
    4.1 隐式曲面图像分割的Chan-Vese模型及求解算法
    4.2 隐式曲面图像分割的Potts模型及求解算法
    4.3 隐式曲面图像分割的Mumford-Shah模型及求解算法
    4.4 隐式曲面图像分割的Chung-Vese模型及求解算法
        4.4.1 曲面的构建
        4.4.2 水平集划分方案
        4.4.3 模型求解
    4.5 隐式曲面图像分割模型数值试验
        4.5.1 山体曲面实验
        4.5.2 对比实验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5.1 本文的工作总结
    5.2 今后的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Crofton公式在全息纠缠熵和全息复杂性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现状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价值
    1.4 文章结构安排
第二章 全息原理
    2.1 共形场论
    2.2 AdS时空
    2.3 GKP-W关系
第三章 纠缠熵与复杂性
    3.1 纠缠熵
        3.1.1 量子力学中的纠缠熵
        3.1.2 其他纠缠度量
        3.1.3 全息纠缠熵
    3.2 复杂性
        3.2.1 量子力学中的复杂性
        3.2.2 态/曲面对偶
        3.2.3 全息复杂性
第四章 Crofton公式在全息纠缠熵中的应用
    4.1 Crofton公式
        4.1.1 2维欧氏平直时空的Crofton公式
        4.1.2 2维欧氏反德西特时空上的Crofton公式
    4.2 运动学空间与全息纠缠熵
        4.2.1 条件互信息
        4.2.2 运动学空间的因果律与原空间的基本几何元素
        4.2.3 纠缠熵性质在运动学空间的诠释
第五章 Crofton公式在全息复杂性中的应用
    5.1 3维闵氏反德西特时空上的Crofton公式
    5.2 运动学空间与全息复杂性
        5.2.1 运动学空间因果律
        5.2.2 CV猜想与全息复杂性性质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AdS2时空与Ad S3时空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飞机装配几何特征三维测量模型构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数字化测量国内外应用现状
        1.2.2 测量点规划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装配几何特征三维测量模型定义
    2.1 引言
    2.2 测量模型定义总体路线
    2.3 测量信息规划
        2.3.1 装配几何特征梳理
        2.3.2 待测特征提取及命名
        2.3.2.1 待测特征提取
        2.3.2.2 待测特征命名
        2.3.3 待测特征与测量设备适配
        2.3.4 基准信息提取
    2.4 测量信息标注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飞机零部件装配关系匹配
    3.1 引言
    3.2 零部件信息提取与维护
        3.2.1 数据库的选择
        3.2.2 孔孔或孔轴配合信息提取
        3.2.3 平面配合信息提取
        3.2.4 曲面配合信息提取
    3.3 飞机零部件装配关系匹配
        3.3.1 孔孔或孔轴配合匹配方法
        3.3.2 平面配合匹配方法
        3.3.3 曲面配合匹配方法
    3.4 曲面装配关系匹配优化
        3.4.1 曲面静电场化
        3.4.2 曲面离散点编码
        3.4.3 基于局部区域的曲面配合区域配准
        3.4.4 曲面配合区域配准应用验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尺寸零部件测量点差异性规划方法
    4.1 引言
    4.2 测量点规划总体路线
    4.3 待测特征确定性表达构建
        4.3.1 曲线方程求解
        4.3.2 曲线方程优化
        4.3.2.1 曲线方程局部优化
        4.3.2.2 曲线方程整体优化
    4.4 待测特征测量点布设
        4.4.1 曲线测量点布设
        4.4.1.1 曲率极值点求解
        4.4.1.2 测量不确定度评估
        4.4.2 曲面测量点布设
    4.5 测量点规划实验验证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三维测量模型构建系统设计与应用
    5.1 引言
    5.2 开发平台及开发工具
    5.3 系统框架
        5.3.1 系统总体架构
        5.3.2 系统功能架构
    5.4 系统运行流程
    5.5 系统功能实现及应用示例
        5.5.1 测量信息提取模块
        5.5.2 测量信息标注模块
        5.5.3 装配关系匹配模块
        5.5.4 测量点规划模块
        5.5.5 数据存储及报告输出模块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5)一种隐式曲面多相图像分割的变分水平集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曲面的构建
3 两相和多相分割
    3.1 两相分割
    3.2 多相分割
4 数值实验
    4.1 山体曲面实验
    4.2 对比实验

(6)基于红外热成像的板式蒸发器流体分配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板式换热器基本结构
        1.1.2 板式换热器内流体分配不均现象
        1.1.3 传热逆问题概述
        1.1.4 红外热成像技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板式换热器流体分配不均问题的研究
        1.2.2 红外热像仪在换热设备监测中的应用
    1.3 研究意义及本文工作
        1.3.1 研究意义
        1.3.2 本文主要工作
2 基于红外热成像的板式蒸发器性能测试实验
    2.1 实验装置
        2.1.1 平台整体介绍
        2.1.2 红外测温装置的设计与搭建
        2.1.3 被测蒸发器的基本参数
    2.2 实验内容
        2.2.1 研究对象
        2.2.2 测试工况
    2.3 实验步骤
    2.4 本章小结
3 数据处理方法及模型
    3.1 红外热图预处理
        3.1.1 温度校正
        3.1.2 相区划分
    3.2 单流道中流体质量流速分布的计算模型
    3.3 蒸发换热过程总传热系数的计算模型
    3.4 换热器两相区体积占比的计算模型
    3.5 本章小结
4 板式蒸发器流体分配性能的研究结果
    4.1 分配器对流体分配性能的影响
        4.1.1 红外热图的定性分析
        4.1.2 两相区体积占比及相区分界曲面面积的对比
        4.1.3 换热量及总传热系数的对比
    4.2 流动方向对流体分配性能的影响
        4.2.1 红外热图的定性分析
        4.2.2 单流道中流体质量流速分布的计算结果
        4.2.3 两相区体积及总换热性能的对比
    4.3 本章小结
5 全文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及奖励

(7)固化前锥壳的自动铺丝铺层厚度计算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自动铺丝技术概况
        1.1.1 先进复合材料及其低成本制造技术
        1.1.2 复合材料自动铺丝成型技术
    1.2 自动铺丝技术国内外应用研究现状
        1.2.1 自动铺丝设备及其发展
        1.2.2 自动铺丝CAD/CAM软件技术
    1.3 课题选题背景、意义及研究内容
        1.3.1 课题选题背景及意义
        1.3.2 课题研究内容
第二章 锥壳单层铺层厚度计算与分析
    2.1 丝束铺放重叠、间隙产生机理
    2.2 单层铺层厚度的计算
        2.2.1 丝束中心轨迹关键点的标识
        2.2.2 相邻中心轨迹间的距离求解算法
        2.2.3 截面相交法判断原则
        2.2.4 面积等效法计算原则
    2.3 单层铺层厚度的分析与优化
        2.3.1 基于丝束重叠控制参数的优化
        2.3.2 基于丝束宽度的优化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锥壳多层铺层厚度计算与分析
    3.1 多层铺层的特征
        3.1.1 铺层的等距变换
        3.1.2 铺层的铺放特征
    3.2 多层铺层厚度的计算
        3.2.1 芯模铺放曲面的网格化与拓扑优化
        3.2.2 铺层间隙/重叠区域的曲面化
        3.2.3 特征点判断原则
    3.3 多层铺层厚度的分析与优化
        3.3.1 基于铺层整体偏移的铺层厚度优化
        3.3.2 基于断送纱方式的铺层厚度优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算法与编程的实现
    4.1 CATIA及 CPD模块介绍
    4.2 CATIA二次开发技术
        4.2.1 CATIA Automation二次开发技术
        4.2.2 CATIA CAA二次开发技术
    4.3 本文开发的模块功能介绍
        4.3.1 工作平台的搭建
        4.3.2 软件模块的所用接口
        4.3.3 软件用户界面与功能实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工作总结
    5.2 后续工作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8)果蔬物料干燥过程中外观品质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果蔬干燥过程中外观品质检测方法
        1.2.1 色泽检测方法
        1.2.2 形态检测方法
    1.3 机器视觉技术在果蔬加工产业中的研究与应用
    1.4 机器视觉技术在果蔬干燥中的研究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1.6 三种检测技术的优缺点
    1.7 本章总结
第二章 果蔬干燥装置系统组成
    2.1 果蔬干燥装置硬件组成
        2.1.1 离心风机的选择
        2.1.2 蒸汽加湿器的选择
        2.1.3 排湿风机的选择
        2.1.4 温湿度传感器的选择
        2.1.5 电加热管、干燥室及控制箱
    2.2 干燥装置控制方案
        2.2.1 温湿度控制器
        2.2.2 温湿度控制方法和流程图
    2.3 干燥装置使用流程及温湿度控制精度
        2.3.1 干燥装置使用流程
        2.3.2 温湿度控制精度
    2.4 本章总结
第三章 色泽实时检测系统设计及试验分析
    3.1 引言
    3.2 色泽实时检测系统搭建
        3.2.1 装置主体设计
        3.2.2 工业相机和镜头选型
        3.2.3 光源及打光方式
    3.3 相机颜色校正
        3.3.1 图像采集设备对颜色失真的影响
        3.3.2 光源对颜色失真的影响
        3.3.3 颜色校正方法
        3.3.4 颜色校正步骤
    3.4 色泽实时检测系统软件设计
        3.4.1 软件概述
        3.4.2 软件功能及操作流程
        3.4.3 颜色空间转换
    3.5 结果与分析
        3.5.1 试验设计
        3.5.2 试验数据处理
        3.5.3 结论与分析
    3.6 本章总结
第四章 马铃薯薄片干燥过程形态变化三维成像
    4.1 引言
    4.2 试验材料和方法
        4.2.1 图像采集平台及检测精度
        4.2.2 试验设计
        4.2.3 图像处理方法
        4.2.4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温度对马铃薯薄片干燥时收缩率的影响
        4.3.2 温度对马铃薯薄片干燥时表面卷曲的影响
        4.3.3 温度对马铃薯薄片干燥时平整度的影响
    4.4 结论
    4.5 本章总结
第五章 基于Gocator的物料干燥过程中曲面重建研究
    5.1 引言
    5.2 试验材料及方法
        5.2.1 搭建点云采集平台
        5.2.2 点云处理方法
        5.2.3 Gocator点云采集平台测量精度
        5.2.4 试验设计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温度对杏鲍菇物料干燥时形态的影响
        5.3.2 湿度对杏鲍菇物料干燥时形态的影响
        5.3.3 三维曲面模型
    5.4 结论
    5.5 本章总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专利申请

(9)基于曲率流的离散极小曲面生成算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极小曲面应用背景
    1.2 极小曲面基本理论
    1.3 CAGD中极小曲面的研究简介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2 预备知识
    2.1 微分几何相关知识
    2.2 三角网格基本知识
    2.3 离散平均曲率向量计算方法简介
3 离散极小曲面显式格式生成算法
    3.1 Plateau问题的几何偏微分方程描述
    3.2 显式格式生成算法
    3.3 顶点1-环邻域形式和三角剖分
    3.4 迭代的终止准则
        3.4.1 全局终止准则
        3.4.2 局部终止准则
    3.5 迭代格式的稳定性
        3.5.1 Mayer方法迭代格式的稳定性
        3.5.2 Desbrun方法迭代格式的稳定性
4 离散极小曲面预估-校正格式生成算法
    4.1 预估-校正格式生成算法
    4.2 预估-校正格式系数矩阵分析
5 数值实验
    5.1 算例1
        5.1.1 顶点1-环邻域度为4 情形
        5.1.2 顶点1-环邻域度为6 情形
        5.1.3 顶点1-环邻域度为8 情形
    5.2 算例2
        5.2.1 顶点1-环邻域度为4 情形
        5.2.2 顶点1-环邻域度为6 情形
        5.2.3 顶点1-环邻域度为8 情形
    5.3 算例结果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10)CAD中基于对角曲线的曲面造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详细摘要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CAD技术背景介绍
    1.3 能量极小曲线曲面造型研究
        1.3.1 能量极小曲线造型研究
        1.3.2 能量极小曲面造型研究
    1.4 能量极小曲线曲面的应用
    1.5 本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预备知识
    2.1 Bezier曲线及其性质
        2.1.1 Bezier曲线的定义
        2.1.2 Bezier曲线的性质
    2.2 Bezier曲面及其性质
        2.2.1 Bezier曲面的定义
        2.2.2 Bezier曲面的性质
    2.3 能量极小Bezier曲线
        2.3.1 曲线能量
        2.3.2 曲线能量模型
        2.3.3 能量极小Bezier曲线的充分必要条件
    2.4 能量极小Bezier曲面
        2.4.1 Dirichlet能量极小Bezier曲面
        2.4.2 弯曲能量极小Bezier曲面
        2.4.3 拟调和能量极小Bezier曲面
        2.4.4 能量极小Bezier曲面的掩模形式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给定边界构造具有极小对角曲线能量的Bezier曲面
    3.1 引言
    3.2 张量积Bezier曲面对角曲线
        3.2.1 Bezier曲面对角曲线的定义
        3.2.2 Bezier曲面对角曲线能量
    3.3 具有极小对角曲线能量的Bezier曲面的充分必要条件
    3.4 Bezier曲面的几何构造
        3.4.1 拉格朗日乘数法
        3.4.2 具有极小对角曲线能量的Bezier曲面的几何构造
    3.5 Bezier曲面的构造实例
        3.5.1 三阶Bezier曲面造型实例
        3.5.2 四阶Bezier曲面造型实例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对角曲线约束的能量极小Bezier曲面构造方法
    4.1 引言
    4.2 输入对角曲线和边界曲线控制顶点的调整方法
    4.3 插值给定对角曲线和边界曲线能量极小Bezier曲面构造方法
    4.4 基于对角曲线约束的Bezier曲面构造实例
        4.4.1 三阶Bezier曲面构造实例
        4.4.2 四阶Bezier曲面构造实例
        4.4.3 五阶Bezier曲面构造实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工作总结
    5.2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曲面面积求解方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梯度曲面面积与稀疏约束的图像平滑方法[J]. 李辉,吴传生,刘俊,刘文. 计算机应用, 2021(07)
  • [2]隐式曲面图像分割的变分水平集模型及其求解算法[D]. 顾少强. 青岛大学, 2020(01)
  • [3]Crofton公式在全息纠缠熵和全息复杂性中的应用[D]. 张乐. 西北大学, 2020(02)
  • [4]飞机装配几何特征三维测量模型构建技术研究[D]. 毛喆.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
  • [5]一种隐式曲面多相图像分割的变分水平集模型[J]. 顾少强,马玉梅,潘振宽,魏伟波. 计算机仿真, 2020(03)
  • [6]基于红外热成像的板式蒸发器流体分配现象研究[D]. 李扬. 浙江大学, 2020(08)
  • [7]固化前锥壳的自动铺丝铺层厚度计算与分析[D]. 宋桂林.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
  • [8]果蔬物料干燥过程中外观品质检测方法研究[D]. 卢越. 江苏大学, 2019(02)
  • [9]基于曲率流的离散极小曲面生成算法[D]. 呼军印.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10]CAD中基于对角曲线的曲面造型方法研究[D]. 朱雨凡.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表面积求解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