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朴归真,还语文教学一个原生态的本色

返朴归真,还语文教学一个原生态的本色

◆李新华江苏省滨海县东坎实验小学224500

语文课从有效走向高效、走向优效,这是语文课堂的一条光明道路。而“有效教学”已成为教学的“永恒主题”,也是高效、优效教学的基础。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必须要追求语文教学的反璞归真:真实、朴实、扎实,真正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水乳交融,实现教师引导和学生主体的和谐统一,实现充分预设和精彩生成的相得益彰。

一、有效的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水乳交融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然而,对这句话的理解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关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把握仍如“雾里看花”,尤其是对“人文性”的领会更如“水中望月”。

语文学习,需要给予学生人文关怀,但不是通过这种花俏的形式来实现,而应渗透在语言文字的体悟过程中。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执教的《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就淋漓尽致地实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窦老师在课堂上设计了“走近圆明园”、“走进圆明园”、“走出圆明园”三个环节,借助多个文本的补充阅读,形成一种深深浸润在文化中的开放的语文课堂。通过熏陶与体验、理解与扬弃、感悟与反思,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学习中获得质的提升,从而夯实了学生语言文化的根基。所以,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教师需要引领学生经历一个认识由浅入深、体验逐渐丰富的真实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扎扎实实地品味语言,实实在在地训练语言。在此基础上,再引领学生凭借自身的知识、阅历去体味、感悟文本,多角度、多层面地理解、鉴赏文本,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语言美的认同和赞赏,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美感,在丰厚学生文学底蕴的同时丰富其精神世界,真正使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语言与精神协同发展。

二、有效的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实现教师引导和学生主体的和谐统一

肖川博士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词》一书中对“有效教学”下了这样的定义:有效教学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所有学生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之中,学生在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感到获得成功的满足,学生在情感、思想、态度等方面有所触动或提升的教学。特征是:学生的实质性参与,主动建构,积极探究,多向互动,积极体验,自我反思。由此可见,有效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科学合理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素养发展。

应该说,在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上,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了关注,正在逐步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但在很多时候,它还只是一句口号:充分自主成了放任自流,小组合作只是高耗低效,探索研究缺少思维挑战,从而造成了一种“假主体行为”。老师只是追求形式上的变革,却没有真正思考这种新的教学行为的目的与实效。我们的老师不能在课堂上迷失自己,更不能削弱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

虽然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但教师依然是语文学习的组织者、点拨者,是平等对话中的首席:对于精彩句段,教师应引导学生细细品味,体悟作者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精妙;当学生学有疑惑时,教师要适时点拨,让其茅塞顿开;对于学生没有或无法深入研读的地方,老师要及时引导,让学生的学习、思维活动向纵深延展;当学生发表精彩见解时,教师要及时到位地作精辟评述,让学生的认识得以升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师引导和学生主体的统一。

三、有效的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实现充分预设和精彩生成的相得益彰

课程专家余文森在谈及预设与生成时曾说过:“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预设体现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由此可知,预设和生成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两者的关系。

《新课标》告诉我们,只有以预设为基础,才能提高生成的质量和水平;只有以生成为导向,才能提高预设的针对性和开放性;也只有这样,课堂才会收获“一地不可预约的精彩”。

【案例】《夜宿山寺》课堂教学:

初读、再读、三读课文后,教师请学生说说诗句中写了哪些事物,并说说自己的理解,有兴趣的可以进行小组交流。但教师很快发现许多学生并没有参加小组交流,而是饶有兴趣地在画画,并发现其中一幅有问题的画,那是一张画有星星、月亮和一座倾斜的厉害的高楼。教师默许并支持了这一学习方式,并请学生对那幅画作出评价,学生很快纠正了错误,从而让学生正确地掌握了诗句中“危”字的正确解释不是“危险”而是“高”。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不再死抱“预设”,而是及时关注到了课堂的“生成”,灵活地变“节外生枝”为“点睛之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并在过程与方法中融入新知识的学习指导,使课堂闪烁智慧、富有灵性,让课堂真正因为教师对生成的及时、有效调控而活起来了。看似随意、无心,但如果教师不是有备而来,课堂上怎能这样游刃有余地顺势而导?怎能有这真正的“生成”?只有教师的这种弹性“预设”越充分,动态生成才越有可能,越有效果。可以说,预设就是对生成的丰富、拓展、延伸、超越,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

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奠基工程,任重道远,需要我们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在倾注热情的同时,理性审视自己教学行为的目的性和实效性,寻找到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的结合点,从而改进教学行为,构建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标签:;  ;  ;  

返朴归真,还语文教学一个原生态的本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