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采用现行有效的标准方法对脊尾白虾"科苏红1号"的肌肉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脊尾白虾"科苏红1号"中含肉率、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分别为47.32%±0.14%, 78.88%±0.18%, 20.22%±0.32%,0.15%±0.03%和1.76%±0.11%。检测了脊尾白虾"科苏红1号"肌肉中的17种常规氨基酸,其氨基酸总量为17.76%±0.18%,其中EAA/TAA的值为36.47%, EAA/NEAA的值为84.93%,符合FAO/WHO的理想模式,且其鲜味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例为42.96%。脊尾白虾"科苏红1号"肌肉中含有21种脂肪酸,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比为69.23%±0.23%, DHA+EPA含量占比为29.26%±0.24%。结果表明"科苏红1号"脊尾白虾是一种含高蛋白质的水产品。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史文军,蒋葛,沈辉,乔毅,徐锦忠,万夕和
关键词: 脊尾白虾,科苏红号,营养分析
来源: 食品工业 2019年07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轻工业手工业
单位: 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基金: 江苏省农业重大新品种项目(PZCZ201747),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青年基金项目(SQ201703)
分类号: TS254.1
页码: 304-308
总页数: 5
文件大小: 1898K
下载量: 63
相关论文文献
- [1].蒽对脊尾白虾存活、免疫和能量分配的影响[J]. 河北渔业 2020(03)
- [2].脊尾白虾“科苏红1号”[J]. 海洋与渔业 2018(09)
- [3].脊尾白虾“科苏红1号”[J]. 中国水产 2018(11)
- [4].脊尾白虾“黄育1号”[J]. 中国水产 2019(04)
- [5].脊尾白虾养殖技术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 2019(15)
- [6].脊尾白虾养殖研究进展[J]. 现代农业科技 2019(16)
- [7].脊尾白虾淡水驯化养殖试验[J]. 山东畜牧兽医 2017(12)
- [8].脊尾白虾引种及多品种混养集成与示范[J]. 科学养鱼 2018(01)
- [9].脊尾白虾“红”起来了 亩产可达五百斤![J]. 农家之友 2018(07)
- [10].脊尾白虾在套养池塘中的病害及其防控对策[J]. 科学养鱼 2015(07)
- [11].脊尾白虾养殖技术[J]. 农家致富 2008(12)
- [12].科技动态[J]. 农家致富 2020(17)
- [13].脊尾白虾肌球蛋白重链和肌球蛋白轻链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1)
- [14].脊尾白虾池塘生态育苗及养殖技术[J]. 科学养鱼 2019(02)
- [15].中科院海洋所“脊尾白虾新品种培育”项目取得重要进展[J]. 水产科技情报 2018(01)
- [16].盐碱水质套养脊尾白虾三种模式对比试验[J]. 科学养鱼 2018(03)
- [17].配合饲料在拟穴青蟹-脊尾白虾混养模式中的应用效果初探[J]. 水产科技情报 2017(05)
- [18].温度对脊尾白虾胚胎及幼体发育的影响研究[J]. 海洋科学 2013(10)
- [19].适宜池塘混养的优良虾种——脊尾白虾[J]. 科学种养 2010(09)
- [20].脊尾白虾秋冬季养殖技术[J]. 科学种养 2010(11)
- [21].脊尾白虾的行为学观察研究[J]. 海洋科学 2010(10)
- [22].脊尾白虾生物学特性及利用塑料大棚延时养殖技术[J].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1)
- [23].脊尾白虾“黄育1号”[J]. 海洋与渔业 2018(09)
- [24].河北省首次引进“科苏红1号”脊尾白虾新品种[J]. 河北渔业 2019(04)
- [25].脊尾白虾“黄育1号”养殖前景好[J]. 农村新技术 2019(02)
- [26].脊尾白虾C-型凝集素基因cDNA全长的克隆和表达分析[J]. 海洋科学 2016(08)
- [27].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vasa基因cDNA克隆及其在卵巢发育中的表达分析[J]. 海洋与湖沼 2014(03)
- [28].脊尾白虾自繁混养技术[J]. 齐鲁渔业 2009(03)
- [29].螺旋藻粉对脊尾白虾存活和生长的影响[J]. 科学养鱼 2017(12)
- [30].脊尾白虾与梭子蟹混养高产中的肥水问题[J]. 当代水产 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