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45例竹叶青蛇咬伤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鹤[1](2021)在《竹叶青蛇咬伤临床诊治新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竹叶青为我国常见毒蛇之一,其毒液成分复杂,主要以血液毒素为主。近年来,竹叶青蛇咬伤发生率逐年上升,尤其在我国南方地区比较常见,给人民群众的健康带来较大危害。随着竹叶青蛇咬伤的临床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竹叶青蛇咬伤的临床诊疗技术亦在不断发展,疗效得到了提高。本文就近年来对竹叶青蛇咬伤临床治疗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复习并作一综述。
崔思奇,石隆珂,赵立雯,菅向东[2](2021)在《竹叶青蛇咬伤中毒治愈一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竹叶青蛇咬伤在我国北方地区较为罕见, 本文对1例北方地区竹叶青蛇咬伤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方法及病情的转归进行分析。患者以局部肿胀和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 入院后立即进行伤口清创和负压吸引, 给予抗蝮蛇蛇毒血清、抗五步蛇蛇毒血清、抗感染、保护脏器、补液、利尿等治疗后, 康复出院, 随诊患者状况良好。提示北方地区区域性中毒救治中心应当储备各类抗蛇毒血清, 同时应加强对蛇咬伤规范救治知识的普及。
韩建,钟桂红,詹安南[3](2021)在《不同蛇毒血清对竹叶青蛇咬伤后凝血功能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比较不同抗蛇毒血清对竹叶青蛇咬伤后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龙岩市第二医院2017年9月至2020年11月期间收治的50例竹叶青蛇咬伤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25例。A组给予抗五步蛇毒血清,B组给予抗蝮蛇毒血清。观察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分析诊疗过程及诊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凝血功能平均恢复时间为(3.68±1.41)d,短于B组患者的(5.56±2.26)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治疗后第2、4天,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时间(TT)均短于B组,纤维蛋白酶原(Fib)水平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竹叶青蛇咬伤患者时采用抗五步蛇毒血清具有较好的效果,与抗蝮蛇毒血清相比,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异常情况,缩短治疗时间,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沈芳华,张勇,张美吉,杨尾莲[4](2021)在《黄连解毒汤合犀角地黄汤治疗竹叶青蛇咬伤致凝血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探究黄连解毒汤合犀角地黄汤治疗竹叶青蛇咬伤致凝血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2例竹叶青蛇咬伤致凝血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连解毒汤合犀角地黄汤治疗。比较两组PLT、凝血功能指标、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PLT、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7 d,两组FIB、PT、TT、APTT、PL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为100%(31/31),高于对照组的70.97%(2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解毒汤合犀角地黄汤治疗竹叶青蛇咬伤致凝血功能障碍的效果确切,可提高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王艳丽,李春莲,黄翼,刘杰,张菊红[5](2021)在《白唇竹叶青蛇咬伤致严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一例报告》文中指出全世界范围内蛇类超过3 300种,毒蛇超过660种,致命性毒蛇近200种[1]。中国已知蛇类有200余种,毒蛇60余种,剧毒类有10余种。蛇咬伤多发生在每年4~10月,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则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42万~184万例毒蛇咬伤患者,其中死亡人数可高达2万~9万余例[2]。毒蛇在我国各省市分布不同,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地区,有80多个种类,其中常见毒蛇有11种,其中竹叶青蛇占第4位[3]。
许淑贞[6](2021)在《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在竹叶青蛇咬伤中的价值探讨》文中指出目的:对竹叶青蛇咬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的动态变化特点,探讨其凝血功能相关指标与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强度(抗蛇毒血清的使用剂量,血制品的使用剂量)、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的相关性。方法:第一部分:收集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收治的竹叶青蛇咬伤患者病例资料81例,对其一般资料及入院第一次抽血中的凝血功能相关指标中的异常率(超出参考值正常范围的例数占比)进行分析。第二部分:收集81例竹叶青蛇咬伤患者中,入院后前4天均进行凝血功能相关指标检测的患者38例的病例资料。1.对其一般资料及入院第一次抽血的凝血功能相关指标中的异常率进行分析,并探讨第一次凝血功能相关指标与患者的血清使用剂量、冷沉淀使用剂量、血浆的使用剂量、血小板的使用剂量、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的相关性。2.观察入院前是否进行局部切开或伤口清创对竹叶青蛇患者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探讨局部伤口切开患者凝血功能相关指标与患者的血清使用剂量、冷沉淀使用剂量、血浆的使用剂量、血小板的使用剂量、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的相关性;3.对38例竹叶青蛇咬伤患者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开始出现异常时间及达到峰值时间进行统计分析;4.分析38例竹叶青蛇咬伤患者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前四天的变化规律,统计38例竹叶青蛇咬伤患者在入院后追加使用抗蛇毒血清血液制品的例数及占比。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首先进行正态性检验,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25%~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以频数与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使用卡方检验(χ2检验)或Fisher切确概率法,P值<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分析或spearman相关性分析,P值<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异常,其中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s,FDP)异常率最高,为81.48%;血小板的异常率最低,为8.64%。2、FDP与血小板使用剂量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T(Prothrombin Time,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FDP与冷沉淀使用剂量呈现出正相关关系,FIB与冷沉淀使用剂量呈现出负相关关系,APTT、TT、FDP与治疗费用呈现出正相关关系,FIB与治疗费用呈现出负相关关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12例竹叶青蛇咬伤患者在院前进行局部伤口有创处置后局部伤口血流不止8例(66.67%),明显多于不进行有创处置的患者,需要重复使用冷沉淀的有9例(75%);进行伤口切开或局部清创患者的PT、TT较不进行伤口切开或局部清创的延长时间均大于5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FDP开始出现异常的中位时间的7.50h,并较早达到峰值,达到高峰的中位时间为11.50h。TT开始出现异常的时间最晚也最晚达到峰值,开始异常中位时间是11.50h,达到峰值中位时间是46.50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PT、INR、TT从第一天到第四天的中位数水平呈现出第一、第二天下降,第三天较第二天稍有升高,但在第四天又逐步下降的趋势;FIB呈现出第一天至第三天逐步下降,第四天上升的趋势;APTT逐步下降至正常,FDP有逐步下降的趋势,但在四天内均高于正常水平。6、本次回顾性研究发现治疗竹叶青蛇咬伤在当时仍是以追加使用冷沉淀为主(78.75%),其次为追加抗蛇毒血清(31.58%)。结论:1、竹叶青蛇咬伤后进行局部伤口有创处置可能加重凝血功能障碍,据此不建议对竹叶青蛇咬伤患者进行局部伤口有创处置。2、在竹叶青蛇咬伤早期,FDP可作为较理想的病情预警指标。3、在竹叶青蛇咬伤患者治疗过程及治疗终点的评估中,FDP更优于其他凝血功能指标。
黄宜谋,罗焕荣,王杰伟[7](2021)在《竹叶青蛇咬伤51例临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总结竹叶青蛇咬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救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2020年7月广东省汕尾逸挥基金医院急诊科诊治的51例竹叶青蛇咬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1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无1例出现严重后遗症及死亡。28例患者出现凝血功能障碍,使用抗蛇毒血清后,凝血功能恢复,未知凝血功能是否异常即应用抗蛇毒血清者的平均在院时间明显短于知晓凝血功能异常后再应用抗蛇毒血清者,P<0.05。结论:对竹叶青蛇咬伤患者应避免伤口二次伤害,尽早使用抗蛇毒血清、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心理辅导等综合治疗措施,可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者在院时间。
莫财锋,程晓阳,廖明,何冬凌,黄智[8](2021)在《竹叶青蛇咬伤广西巴马小香猪动物模型的构建与评价》文中研究说明背景:目前国内外对竹叶青蛇咬伤病理机制的研究方法不多,有关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较少。目的:构建并评价竹叶青蛇咬伤广西巴马小香猪的动物模型,为竹叶青蛇咬伤的病理机制及诊治提供理想动物模型。方法:以竹叶青蛇蛇毒对小鼠肌肉注射的LD50值为依据,通过等效剂量系数折算法和体表面积换算法,计算竹叶青蛇毒对巴马小香猪的理论半数致死量。12只巴马小香猪随机分为正常组6只和模型组6只,模型组以竹叶青蛇毒对巴马小香猪的理论半数致死量的1/3即0.643 mg/kg为注射量,0.2 mL/kg肌肉注射建立竹叶青蛇伤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注射蛇毒后观察巴马小香猪的中毒症状,在注射蛇毒前、注射蛇毒后6 h及24 h采集2组动物血液,检测血常规、凝血四项、血生化和电解质;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心脏组织、脑组织、肺组织、肝组织、肾组织和注射部位肌肉组织病理学变化。实验方案经广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为201909013)。结果与结论:①模型组小猪伤口处出现肿胀并伴有血水泡,患肢和周围红肿,迅速向近心端蔓延,小猪常因疼痛难忍一直走动,实验期间未见动物死亡;②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猪红细胞计数升高、白细胞计数升高、血小板计数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增加、纤维蛋白原减少、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D-二聚体升高;③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猪肺组织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有充血水肿现象;注射处肌肉组织可见水肿、出血、变性坏死的改变;其他器官组织未见明显异常;④结果说明,该方法可以较好地建立竹叶青蛇咬伤小猪动物模型,能够反映竹叶青蛇咬伤的病理生理过程,具有较好的操作性及可重复性,可用于竹叶青蛇咬伤的病理生理等机制研究。
伍建炜[9](2020)在《蛇伤胶囊治疗竹叶青蛇伤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IL-8、MCP-1、ICAM-1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蛇伤胶囊治疗竹叶青蛇伤火毒证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清炎症相关趋化因子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和黏附因子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ICAM-1)水平的影响,结合课题组前期研究,进一步阐明蛇伤胶囊治疗竹叶青蛇伤的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竹叶青蛇伤火毒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30)与对照组(n=30)。对照组予基础药物治疗,试验组予基础药物治疗联合蛇伤胶囊口服治疗。分别在治疗前以及治疗7天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证候积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IL-8、MCP-1与ICAM-1的含量,通过五分类血球计数仪测定白细胞、单核细胞与血小板的数量,通过血凝测试仪测定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生化仪测定血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素氮、血肌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IL-8、MCP-1、ICAM-1、白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素氮、血肌酐水平的差异。结果1.治疗前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2.治疗前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7天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试验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清IL-8、MCP-1、ICAM-1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7天后对照组患者血清IL-8、MCP-1、ICAM-1水平均较前降低(P<0.05),试验组患者血清IL-8、MCP-1、ICAM-1水平均较前降低(P<0.01),且试验组患者血清IL-8、MCP-1、ICAM-1水平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治疗前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血白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天后,对照组患者血白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血白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试验组减少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治疗前后均处于正常范围内,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血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素氮、血肌酐治疗前后均处于正常范围内,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蛇伤胶囊能够改善竹叶青蛇伤火毒证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2.蛇伤胶囊可以降低竹叶青蛇伤火毒证患者血清IL-8、MCP-1、ICAM-1、白细胞与单核细胞水平,该药具有改善炎症损伤从而治疗竹叶青蛇伤的作用。3.蛇伤胶囊对患者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无不良影响,使用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
张燕[10](2020)在《中药联合两种抗蛇毒血清治疗竹叶青咬伤对比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抗五步蛇毒血清与抗蝮蛇毒血清对竹叶青蛇咬伤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别,确定哪种抗蛇毒血清对竹叶青咬伤疗效更佳;观察对比在使用抗蛇毒血清的情况下,使用或不使用中药制剂蛇伤凉血合剂的疗效差别,证实蛇伤凉血合剂对竹叶青咬伤的疗效。在常用治疗竹叶青蛇咬伤方案中,找到最佳方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被竹叶青蛇咬伤3小时以内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A、B、C、D组,每组各20例。A组为抗五步蛇毒血清治疗组,B组为抗蝮蛇毒血清治疗组,C组为抗五步蛇毒血清+蛇伤凉血合剂组,D组为抗蝮蛇毒血清+蛇伤凉血合剂组。分别观察对比入院第1天和第4天A组与B组、A组与C组、B组与D组、C组与D组的凝血五项指标:包括血小板(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g)、凝血酶时间(TT);对比其第4天整体疗效,对比其局部肿胀完全消退时间。结果:1.在治疗前A组与B组、A组与C组、B组与D组、C组与D组的凝血五项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治疗后,A组与B组PLT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PT、APTT、TT、Fg对比有显着差异(P<0.05),A组优于B组。两组的整体疗效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优于B组。A组的肿胀完全消退时间短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A组与C组对比,组间凝血五项有统计学差异(P<0.05),C组优于A组;两组整体疗效、肿胀完全消退时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C组优于A组。4.治疗后B组与D组对比,组间凝血五项有统计学差异(P<0.05),D组优于B组;两组整体疗效、肿胀完全消退时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D组优于B组。5.治疗后C组与D组对比,组间凝血五项有统计学差异(P<0.05),C组优于D组;两组整体疗效、肿胀完全消退时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C组优于D组。结论:1.抗五步蛇毒血清治疗竹叶青蛇咬伤的疗效优于抗蝮蛇毒血清。2.蛇伤凉血合剂对竹叶青蛇咬伤有明显疗效,抗蛇毒血清联合蛇伤凉血合剂对竹叶青蛇咬伤的治疗有较好效果。3.蛇伤凉血合剂联合抗五步蛇毒血清是治疗竹叶青蛇咬伤的最佳方案。
二、145例竹叶青蛇咬伤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45例竹叶青蛇咬伤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竹叶青蛇咬伤临床诊治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竹叶青蛇咬伤的诊断进展 |
2 竹叶青蛇咬伤的临床治疗进展 |
2.1 局部处理 |
2.1.1 伤口局部处理 |
2.1.2 患处包扎 |
2.1.3 消肿处理 |
2.2 全身处理 |
2.2.1 抗蛇毒血清的应用 |
2.2.2 预防破伤风 |
2.2.3 糖皮质激素 |
2.2.4 血制品 |
2.2.5 中医药 |
2.2.6 防治并发症 |
3 小结 |
(3)不同蛇毒血清对竹叶青蛇咬伤后凝血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1.1 纳入标准 |
1.1.2 排除标准 |
1.2 方法 |
1.2.1 抗蛇毒血清应用 |
1.2.2 伤口处理 |
1.2.3 抗菌药物治疗 |
1.2.4 中药治疗 |
1.2.5 其他治疗 |
1.3 检测方法及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 果 |
2.1 两组患者凝血功能平均恢复时间比较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指标情况比较 |
3 讨 论 |
(4)黄连解毒汤合犀角地黄汤治疗竹叶青蛇咬伤致凝血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PLT、凝血功能指标对比 |
2.2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
3 讨论 |
(5)白唇竹叶青蛇咬伤致严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一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病历资料 |
二、讨论 |
(一)中国境内竹叶青蛇种类及本案例特点 |
(二)两种常见竹叶青蛇种临床表现及抗蛇毒血清使用情况分析 |
(6)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在竹叶青蛇咬伤中的价值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第一部分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资料分析 |
2.2 入院当天凝血功能相关指标 |
第二部分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资料与凝血功能 |
2.2 院前伤口处理与凝血功能 |
2.3 凝血功能指标异常时间分析 |
2.4 凝血功能指标动态分析 |
2.5 后续治疗结果分析 |
3 讨论 |
3.1 流行病学分析 |
3.2 竹叶青蛇咬伤中毒机制 |
3.3 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分析 |
4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竹叶青蛇咬伤中毒机制及临床研究新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得的科研成果 |
(7)竹叶青蛇咬伤51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临床表现及临床分型 |
1.3治疗方法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竹叶青蛇咬伤致病机制 |
3.2 竹叶青蛇咬伤的治疗 |
3.3 竹叶青蛇咬伤的预防 |
(8)竹叶青蛇咬伤广西巴马小香猪动物模型的构建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文题释义: |
0引言Introduction |
1 材料和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
1.1 设计 |
1.2 时间及地点 |
1.3 材料 |
1.3.1 实验动物及饲料 |
1.3.2主要试剂与仪器 |
1.4 实验方法 |
1.4.1 竹叶青蛇毒对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的测定 |
1.4.2模型制备 |
1.4.3 小猪动物行为学观察 |
1.4.4血液指标检测 |
1.4.5病理苏木精-伊红染色 |
1.5 主要观察指标 |
1.6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Results |
2.1 实验动物数量分析 |
2.2 竹叶青蛇毒的小鼠LD50 |
2.3 竹叶青蛇毒中毒猪生物学行为变化 |
2.4 血液学指标检测结果 |
2.5 竹叶青蛇毒中毒猪组织病理分析 |
3 讨论Discussion |
(9)蛇伤胶囊治疗竹叶青蛇伤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IL-8、MCP-1、ICAM-1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 病例来源 |
2 诊断标准 |
2.1 竹叶青蛇咬伤诊断及中医辨证 |
2.2 竹叶青蛇咬伤严重程度评估 |
3 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5 剔除标准 |
6 脱落标准 |
7 中止试验标准及处理 |
8 研究方法 |
8.1 样本量估算 |
8.2 分组方法 |
8.3 干预措施 |
9 观察指标及观察时点 |
9.1 基线指标 |
9.2 炎症相关指标 |
9.3 中医证候疗效 |
9.4 临床疗效 |
9.5 安全性指标 |
9.6 观察时点 |
10 指标检测 |
10.1 样本采集 |
10.2 主要试剂 |
10.3 主要设备 |
10.4 ELISA检测方法 |
10.5 临床检验指标采集 |
11 统计学方法 |
研究结果 |
1 一般临床资料 |
2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 |
3 中医证候疗效 |
4 治疗前、后IL-8、MCP-1与ICAM-1 表达水平 |
5 治疗前、后血白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情况 |
6 安全性评价 |
讨论 |
1 竹叶青蛇伤的流行病学 |
2 IL-8、MCP-1、ICAM-1 是竹叶青蛇伤后介导炎症损伤的重要因子 |
2.1 IL-8与竹叶青蛇伤 |
2.2 MCP-1与竹叶青蛇伤 |
2.3 ICAM-1与竹叶青蛇伤 |
3 中医对竹叶青蛇伤的认识 |
3.1 古文献相关记载 |
3.2 病因病机 |
3.3 中医治疗 |
4 蛇伤胶囊组方分析 |
5 实验结果讨论 |
5.1 蛇伤胶囊治疗竹叶青蛇伤的前期临床与基础研究 |
5.2 蛇伤胶囊治疗竹叶青蛇伤的临床疗效与实验结果 |
6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竹叶青蛇咬伤相关炎症因子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中药联合两种抗蛇毒血清治疗竹叶青咬伤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西医对毒蛇咬伤的研究概况 |
一、毒蛇的分类 |
二、竹叶青蛇咬伤的致病机制 |
三、毒蛇咬伤的西医治疗 |
第二节 祖国医学对竹叶青蛇咬伤的研究概况 |
一、毒蛇咬伤的历史源流 |
二、毒蛇咬伤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 |
三、毒蛇咬伤的中医治疗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病例来源 |
第三节 诊断标准 |
一、西医诊断标准 |
二、中医诊断标准 |
三、纳入标准 |
四、排除标准 |
五、脱落、剔除标准 |
第四节 临床实施方案及研究 |
一、分组方法 |
二、治疗方案 |
三、观察指标 |
四、疗效标准 |
五、统计学分析 |
第五节 研究结果 |
一、一般情况比较 |
二、临床疗效比较 |
第六节 讨论 |
一、抗五步蛇毒血清与抗蝮蛇毒血清对竹叶青蛇咬伤的疗效对比 |
二、蛇伤凉血合剂对竹叶青蛇咬伤的疗效 |
三、蛇伤凉血合剂联合抗五步蛇毒血清方案与蛇伤凉血合剂联合抗蝮蛇毒血清方案对竹叶青蛇咬伤的疗效对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四、145例竹叶青蛇咬伤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竹叶青蛇咬伤临床诊治新进展[J]. 李鹤. 蛇志, 2021(04)
- [2]竹叶青蛇咬伤中毒治愈一例[J]. 崔思奇,石隆珂,赵立雯,菅向东.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21(11)
- [3]不同蛇毒血清对竹叶青蛇咬伤后凝血功能的影响[J]. 韩建,钟桂红,詹安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21)
- [4]黄连解毒汤合犀角地黄汤治疗竹叶青蛇咬伤致凝血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J]. 沈芳华,张勇,张美吉,杨尾莲. 中外医学研究, 2021(29)
- [5]白唇竹叶青蛇咬伤致严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一例报告[J]. 王艳丽,李春莲,黄翼,刘杰,张菊红.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21(03)
- [6]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在竹叶青蛇咬伤中的价值探讨[D]. 许淑贞. 右江民族医学院, 2021(01)
- [7]竹叶青蛇咬伤51例临床分析[J]. 黄宜谋,罗焕荣,王杰伟.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1(01)
- [8]竹叶青蛇咬伤广西巴马小香猪动物模型的构建与评价[J]. 莫财锋,程晓阳,廖明,何冬凌,黄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11)
- [9]蛇伤胶囊治疗竹叶青蛇伤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IL-8、MCP-1、ICAM-1的影响[D]. 伍建炜.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4)
- [10]中药联合两种抗蛇毒血清治疗竹叶青咬伤对比研究[D]. 张燕.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