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非甲一庚型肝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肝炎,病毒,序列,组织,核苷酸,免疫性,原位。
非甲一庚型肝炎论文文献综述
赵华,蒋道荣,姚登福,邰伯军,张弦[1](2008)在《非甲-庚型肝炎患者TTV DNA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在非甲-庚型肝炎患者中TTV的感染状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178例非甲-庚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TTV DNA。结果:178例肝炎患者中TTV DNA阳性64例(36.0%)。结论:TTV感染与急、慢性肝炎有关,可能是非甲-庚型肝炎的病因之一。(本文来源于《交通医学》期刊2008年06期)
苏桂华[2](2006)在《非甲-庚型肝炎可能原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临床上有些肝功能异常的患者经常多次病原学检查不能明确甲、乙、丙、丁、戊、庚嗜肝病毒的感染,对此种病例的可能致病原因进行分析,便于更准确诊断疾病、及时治疗、判断预后。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自2001年~2005年收治非甲—庚型肝炎肝功能异常住院病例(本文来源于《农垦医学》期刊2006年02期)
李穗芬,谭奕洲,唐漾波,刘丽儿[3](2006)在《非甲-庚型肝炎患者血清输血传播病毒的检测及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输血传播病毒(transfusiontransmittedvirus,TTV)的实验室诊断及临床特点。方法用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72例非甲—庚型肝炎患者血清中TTV-DNA。结果72例非甲—庚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有18例检出TTV-DNA。TTV感染者病情有轻有重,表现为急性无黄疸性肝炎、急性黄疸性肝炎及轻度慢性肝炎。结论非甲—庚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存在TTV的感染,并可能是致病原因。临床表现为急性或轻度慢性肝炎,组织学上可见肝细胞变性、坏死和肝组织淋巴细胞浸润、纤维增生、汇管区炎症。TTV除血传播外,可能存在其它的传播方式。(本文来源于《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期刊2006年08期)
谭奕洲,李穗芬,唐漾波,刘丽儿[4](2005)在《PCR法检测非甲-庚型肝炎患者血清输血传播病毒及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输血传播病毒(transfusiontransmittedvirus,TTV)的实验室诊断及临床特点。方法:用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50例非甲-庚型肝炎患者血清中TTV-DNA。结果:50例非甲-庚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有11例检出TTV-DNA。TTV感染者病程有轻有重,表现为急性无黄疸性肝炎、急性黄疸性肝炎及轻度慢性肝炎。结论:非甲-庚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存在TTV的感染,并可能是致病原因。临床表现为急性或轻度慢性肝炎,组织学上可见肝细胞变性、坏死和肝组织淋巴细胞浸润、纤维增生、汇管区炎症。TTV除血传播外,可能存在其他的传播方式。(本文来源于《实用医技杂志》期刊2005年12期)
谭奕洲,李穗芬,唐漾波,刘丽儿[5](2005)在《PCR法检测非甲-庚型肝炎患者血清输血传播病毒及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输血传播病毒(transfusion transmitted virus,TTV)的实验室诊断及临床特点。方法用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50例非甲-庚型肝炎患者血清中TTV-DNA。结果 50例非甲-庚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有11例检出TTV-DNA。TTV感染者病程有轻有重,表现为急性无黄疸性肝炎、急性黄疸性肝炎及轻度慢性肝炎。结论非甲-庚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存在TTV的感染,并可能是致病原因。(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05-05-01)
马洪波,郎振为,黄德庄,阎惠平,惠威[6](2005)在《免疫组化法检测非甲-非庚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输血传播病毒》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检测非甲-非庚型肝炎患者肝组织输血传播病毒(TTV)感染状况,TTV感染与肝组织炎症程度 及与血液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2例非甲-非庚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TTV,并经原位 杂交证实;对TTV阳性和阴性组的血液学生化指标,诸如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 清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γ 球蛋白(γ G)、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及组织学活动指数(HAI)进行了比较。 结果 非甲-非庚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TTV抗原(TTVAg)阳性15例,检出率为28.8%;阳性物质主要定位于肝细 胞浆内,呈棕黄色细小颗粒,偶见肝细胞核内有表达;TTV阳性表达细胞呈单个、散在或片簇状分布;TTVAg阳性的 组织切片经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可观察到病毒性肝炎的一些病理变化,如肝细胞胞浆疏松化、气球样变、嗜酸 样变、灶性坏死、凋亡、小叶内及汇管区炎细胞浸润;从15例TTVAg阳性病例中任选10例进行TTV DNA原位杂交 检测,结果8例阳性,二者符合率80.0%;同时对5例免疫组化TTVAg阴性肝组织进行TTV DNA原位杂交检测,结 果5例均为阴性,二者符合率100%;TTVAg阳性组ALT、AST、TBIL、γ G均值均高于TTVAg阴性组,ALB、PTA 均值均低于TTVAg阴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本文来源于《临床荟萃》期刊2005年06期)
林佳佳,谢雯,何忠平,刘安澜,段雪飞[7](2003)在《非甲~庚型肝炎患者中TTV感染的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TTV在我院非甲-庚型肝炎患者中的感染状况。研究TTV感染对非甲-庚型肝炎临床表现的影响,探讨TTV在病毒性肝炎中的致病作用。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斑点杂交法对我院108例非甲-庚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进行TTV DNA检测。结果非甲-庚型肝炎患者TTV DNA阳性率为14.8%(16/108),急、慢性肝炎及重型肝炎患者中TTV DNA的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TTV阳性组与TTV阴性组肝脏临床及生化指标无显着性差异。结论TTV可能并非是导致肝脏功能损害的真正病原。(本文来源于《实用肝脏病杂志》期刊2003年02期)
周小平,邓明德,李爱月,李向霞,李瑾革[8](2003)在《TTV在非甲~庚型肝炎患者中的检测及序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TTV在非甲-庚型肝炎患者中的感染状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套式PCR法检测50例非甲-庚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中TTV DNA,并对其中一株TTV的部分基因序列进行了测定。结果 在50例肝炎患者中,TTV DNA阳性检出率为28.0%(14/50)。TTV序列分析与日本株的同源性为98%。结论TTV感染可能是非甲-庚型肝炎的病因之一。(本文来源于《实用肝脏病杂志》期刊2003年02期)
刘宏伟,李宁,崔兆麟,王哲[9](2003)在《TTV在非甲至非庚型肝炎中感染的检测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新近报导的1种与输血后肝炎有关的病毒(TTV)在中国郑州地区非甲至非庚型肝炎患者中的感染和基因序列变异情况。方法采用TTV基因组ORF1区的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PCR)方法对非甲至非庚型肝炎患者和正常人血清标本进行检测,并对非甲至非庚型肝炎患者中的TTV分离株进行序列测定。结果 TTVDNA在40例非甲至非庚型肝炎患者中检出18例,阳性率为45%,在96例正常人中检出17例,阳性率为17.7%,两组阳性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TV分离株序列与日本株(CLON22)相对应位置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9.1%。结论 TTV在非甲至非庚型肝炎患者中的感染率较高,可能是非甲至非庚型肝炎的主要致病因子。TTV分离株与日本株可能属同一基因型。(本文来源于《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期刊2003年01期)
周建芳,张素惠,裘晓梅,杨珊明,朱彪[10](2003)在《TT病毒在老年人非甲-庚型肝炎中的检测及序列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研究分析老年人TT病毒 (TTV)感染情况和基因序列变化。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对 98例老年人非甲 -庚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清TTVDNA检测 ,并对其中 2例进行TTVDNA部分基因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 98例非甲 -庚型肝炎中 43例 ( 43.9% )TTVDNA阳性 ,对其中 2株TTV部分基因克隆测序后 ,与日本株相比 ,其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 98%。结论 本研究提示TTV存在非血源性的感染途径 ,TTV感染可能是老年人非甲 -庚型肝炎的病因之一(本文来源于《中国热带医学》期刊2003年01期)
非甲一庚型肝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临床上有些肝功能异常的患者经常多次病原学检查不能明确甲、乙、丙、丁、戊、庚嗜肝病毒的感染,对此种病例的可能致病原因进行分析,便于更准确诊断疾病、及时治疗、判断预后。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自2001年~2005年收治非甲—庚型肝炎肝功能异常住院病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甲一庚型肝炎论文参考文献
[1].赵华,蒋道荣,姚登福,邰伯军,张弦.非甲-庚型肝炎患者TTVDNA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交通医学.2008
[2].苏桂华.非甲-庚型肝炎可能原因分析[J].农垦医学.2006
[3].李穗芬,谭奕洲,唐漾波,刘丽儿.非甲-庚型肝炎患者血清输血传播病毒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
[4].谭奕洲,李穗芬,唐漾波,刘丽儿.PCR法检测非甲-庚型肝炎患者血清输血传播病毒及临床意义[J].实用医技杂志.2005
[5].谭奕洲,李穗芬,唐漾波,刘丽儿.PCR法检测非甲-庚型肝炎患者血清输血传播病毒及临床意义[C].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05
[6].马洪波,郎振为,黄德庄,阎惠平,惠威.免疫组化法检测非甲-非庚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输血传播病毒[J].临床荟萃.2005
[7].林佳佳,谢雯,何忠平,刘安澜,段雪飞.非甲~庚型肝炎患者中TTV感染的调查[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3
[8].周小平,邓明德,李爱月,李向霞,李瑾革.TTV在非甲~庚型肝炎患者中的检测及序列分析[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3
[9].刘宏伟,李宁,崔兆麟,王哲.TTV在非甲至非庚型肝炎中感染的检测和分析[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3
[10].周建芳,张素惠,裘晓梅,杨珊明,朱彪.TT病毒在老年人非甲-庚型肝炎中的检测及序列分析研究[J].中国热带医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