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初霜天气学特征及短期预报流程设计

本溪初霜天气学特征及短期预报流程设计

论文摘要

利用本溪地区4个国家气象观测站逐日地面观测数据及NCPE再分析数据、历史天气图等资料,对本溪地区初霜出现时天气学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在两槽一脊和一槽一脊有涡及冷空气配合的形势下容易出现初霜,不同路径冷空气会给本溪带来不同范围的初霜,并据此进行短期时效内预报流程设计。

论文目录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域概况
  •   1.2 资料来源与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初霜环流背景特征分析
  •   2.2 冷空气路径与初霜关系分析
  •   2.3 短期时效内初霜预报流程设计
  • 3 小结与讨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寇思聪,高艳波,魏海宁,唐秋艳,吴荷

    关键词: 初霜,天气学特征,预报流程设计

    来源: 农业灾害研究 2019年05期

    年度: 2019

    分类: 农业科技,基础科学

    专业: 气象学,农业基础科学,植物保护

    单位: 本溪市气象局

    基金: 本溪市气象局科研课题(BXSQXJ201607)

    分类号: S425;S165.25

    DOI: 10.19383/j.cnki.nyzhyj.2019.05.024

    页码: 60-61+114

    总页数: 3

    文件大小: 2755K

    下载量: 5

    相关论文文献

    • [1].关于“高等天气学”精品课程建设的若干思考[J]. 教育教学论坛 2015(13)
    • [2].研究型教学在“高等天气学”课程中的探讨与实践[J]. 课程教育研究 2015(11)
    • [3].冷空气对台风外围暴雨的增幅作用[J].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7(11)
    • [4].安庆市近十年短时强降水特征及其天气学模型[J]. 中低纬山地气象 2019(06)
    • [5].两则风向谚语的天气学意义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 2008(14)
    • [6].足球天气学[J]. 足球俱乐部 2009(01)
    • [7].高校专业课程慕课建设实践——以气象类专业课《天气学》为例[J]. 课程教育研究 2018(50)
    • [8].3种数值模式对2008年5~8月辽宁降水预报的天气学检验(英文)[J].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10(08)
    • [9].基于微课主导型翻转课堂模式在“天气学”教学中的实践探讨[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9(08)
    • [10].天气学和天气预报的研究进展[J]. 科技资讯 2013(36)
    • [11].3种数值模式对2008年5~8月辽宁降水预报的天气学检验[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21)
    • [12].梅雨锋的天气尺度研究综述及其天气学定义[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1)
    • [13].MOOCs模式下的教学改革《天气学》课程的教学体会[J]. 教育教学论坛 2015(41)
    • [14].关中初夏一次连阴雨过程的天气学特征分析[J]. 陕西气象 2008(06)
    • [15].太行山东麓焚风增温的天气学特征和预报方法[J]. 吉林气象 2012(04)
    • [16].数值预报产品与天气学结合的体会[J]. 内蒙古气象 2009(02)
    • [17].菲茨罗伊与《天气学手册》[J]. 气象学报 2016(04)
    • [18].1604号登陆台风“妮妲”的特点及其成因分析[J]. 广东气象 2018(05)
    • [19].中国MCC时空分布与天气学特征分析[J]. 高原气象 2013(06)
    • [20].东南风气流对夏季北京局地暴雨的影响[J]. 广东气象 2009(06)
    • [21].军校士官学员“天气学基础”实习课教学的改革探索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 2016(28)
    • [22].辽宁省水稻低温冷害发生规律及天气学成因[J]. 现代农业科技 2016(14)
    • [23].中国近海局部海域低空大气波导的天气学特征分析[J]. 电子学报 2010(09)
    • [24].利用大尺度环流确定2006年南海夏季风爆发日期[J]. 热带气象学报 2009(06)
    • [25].《天气学诊断分析》课程教学实践与尝试[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1(06)
    • [26].2008年6月6日暴雨降水过程漏报原因分析[J].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8(S2)
    • [27].《综合地基观测系统——在气候、天气学和灾害防御中的应用》评介[J]. 气象科技进展 2012(01)
    • [28].梅县酸雨与气象条件的关系[J]. 广东气象 2010(06)
    • [29].一次雷击事故的天气形势及成因[J]. 广东气象 2008(01)
    • [30].“9.16”广东旱区罗定特大暴雨灾害天气成因分析[J]. 广东气象 2013(03)

    标签:;  ;  ;  

    本溪初霜天气学特征及短期预报流程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