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英:老子“有无观”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论文

谢英:老子“有无观”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论文

摘 要:老子“有无观”蕴含着精微深邃、极富哲思的思想,有着极大的超前性和前瞻性。现下解剖和弘扬老子“有无观”的精髓思想,能够做到以古鉴今,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非常深刻而重大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老子 有生于无 有无相生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人,道家学派创始人。纵观老子一生,其“有无观”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著作《道德经》之中,其内容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极大的借鉴之意。

一、老子之“有”与“无”

“有无观”是老子从日常生活经验中提炼出来的一对重要哲学范畴,而“有”“无”这对范畴,将“道”视为统一体。[1]在老子辩证法思想中,“有”“无”是一对非常重要的概念,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指现实界的“有无”,其中“有”是指存在之物,是可以观察到的。“无”是指空间,“有”与“无”相配合才能产生大作用;二是指本根界的“有无”,是以抽象的方式来描绘“道”的运作,是属于形而上的、思辨的“有”“无”。在老子看来,所谓“无”即指“道”的形而上性,“有”乃是指形而上之道蕴涵着无限未显现的生机,最终要由形而上的世界落向形而下的世界而创生万物。[2]

而在老子《道德经》一书中,“有”通常是作为哲学名词而表“存在”之意与实在之物。这就是“有名万物之母”、“天下万物生于有”。所谓“无”,从哲学范畴来讲,便同本意,指无形、虚无等,也可表达物质的隐微之态。老子认为,相较之于“有”,“无”便是与之相对应的“非有”,相对于“存在”的“非存在”,即无形无像的“虚无”。但是,这“无”并非无所作为,它是“万物之始”,是世间万千事物产生的根源。诸如“故常无,欲以观其妙”、“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等,也皆可看出老子对“无”的重视。

二、老子“有生于无”与“有无相生”

(一)老子“有生于无”

在老子看来,世间万物都来自于本已存在之“有”。这就是“天地万物生于有”,正因为“有”能衍生出世间万物,世界才得以存在。这一切之“有”又皆来自于“无”,即“天下万物产生于‘有’,‘有’产生于‘无’。”[3]换言之,“无中生有”,“无”不能直接产生万物,只有到“有”这个时候才能产生万物。也就是“无中生有,有从无中生。”事物只有经过量的不断积累,达到一定的临界点时,才会出现质的飞跃,于是便产生了“有”。譬如自然界所有的物种都是不断从上辈中传承而来,即从看得见的“有”中一代又一代地延续繁衍,生生不息。其实,这“有”又要追溯到世界最初之“无”的状态。由此可见,的确是“有生于无”。

同时,老子也认为,“无”并非是真正空泛之“虚无”,而是能够产生“有”,继而衍生出世间万物,即“有生于无”。因此,“无”具有更为根本的意义,“道”兼具“有”“无”,“无”是道范畴中最新锐的成分。

(二)老子“有无相生”

从《道德经》中可看出,老子认为“有”与“无”之间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又相共相生的关系。如果离开了“无”,则不会有“有”,离开了“有”,“无”也无从显现。“有无相生”是辩证的,没有一个对立面,就不会产生另一个对立面。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的转换过程。纵观大自然之下的食物链,看似无关的两类生物,实则缺少哪一方,都会令整个自然界失去固有的平衡。犹如大自然的食物链一样,有无之间的关系便是相互依存而又互为转化的。正是通过“有”与“无”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老子阐发了其对于世界观、历史观和人生观的深刻洞悉。也因老子“有无观”具有深邃的辩证睿智,因此他往往能透过事物的表象,而直探其底蕴,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本质。

3.1活动开展成效。通过合理膳食村村讲、健康红包存存送活动的开展和一项项惠民政策的落地,让农村留守老人特别是贫困户真切感受到了党的温暖,达到了让老百姓听得懂,听得进,喜欢听,宣传了防病治病知识,增强农村留守老人健康意识,提升农村留守老人特别是贫困人口自我保健能力,有效防止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

当前,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现在的“有”与“无”之间的相互关系。从本质上来讲,中国现今取得的“有”之成就,亦是在此前之“无”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当然,现在之“无”亦会成就未来之“有”。因此,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仍旧可以用老子的“有生于无”和“有无相生”来加以理解。从新中国的发展历程来看,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带领人民艰苦奋斗,才能有今日之辉煌,真正实现了从反帝反封建的站起来到改革开放的富起来,再到如今的强起来。我们在认识一个时代时,不能孤立而又片面地来看待。现“有”之成就,也不是几个人谈天说地就能够实现的,而是在前人无数次探索的基础之上,才找到了这条最适合我国现阶段发展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亦逐渐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员工适应性指员工以一种与情境相匹配的方式,对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与人际行为进行有意识地调整,以满足所感知到的顾客需求。本研究采用Gwinner等[29]开发的服务情境下的量表,包含10个项目。该量表综合考虑了服务互动过程中人际适应性以及服务提供适应性的双重重要性,如“我通常会调整我说话的语气、语调以适应不同类型的顾客”测量人际适应性,而“根据顾客的需要,我向顾客建议和提供不同的服务”测量服务提供适应性。

在现今看得见的“有”里,我国在诸多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使我们的综合国力日渐增强,在国际上也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和参与权。但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今日之“无”。在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背景下,我们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在“有”的基础上,加强对“无”的高度重视。

三、老子“有无观”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一)认识新时代下的“有”与“无”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背景下,纵观当下之“有”,可谓硕果累累,成绩斐然。但尽管我们当下在“有”的范围内成绩非凡,亦有诸多未“有”之物,需要我们在“有”的基础之上,继续创造出更多“无”的事物。唯有如此,才能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如“有”与“无”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生相连的,我国的当下之“有”与未来之“无”也不是毫无联系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也并非是孤立存在的一个时空。它是在过去“有”基础上,我们党带领人民创造出更多新的“无”。故此,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有”与“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是具有内在关联性的。

“大搬快治”工作开展以来,市、县两级调整完善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市、县四套领导班子亲自挂帅,并抽调人员进行集中办公。市级建立了“日排名、周报告、月通报、季点评、年考核”的工作机制,县级落实了“县领导联系督办、乡镇领导具体负责、工作人员具体落实”的推进机制。同时,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不断创新宣传形式,营造“大搬快治”浓厚氛围,为工作推进创造了良好环境。2017年以来,丽水市在《中国国土资源报》《浙江日报》《丽水日报》等各类媒体刊发相关报道1000余篇。

(二)透析“有生于无”的内在本质

可见,老子 “有无观”的内涵是包罗万象而又浩瀚无边的,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治世之法。站在新时代的高度,用老子“有无观”来观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应该是一个新颖的视角,将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清晰地认识中国社会发展现状,继而增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为全面实现小康,建设美丽中国而努力奋斗。

如今对于我国取得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有”,以及还未实现或是即将实现的“无”,我们都要给予理性而又合理的认知。我们所看到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义建设的累累硕果,都是建立在过去之“无”的基础上,通过艰苦奋斗而获得的现“有”成就。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今日之“有”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攻克一道又一道难关,不断积累了更多的量变之后才发生的质变。为了在未来看到更多更精彩的超越现今之“无”的成果,我们决不能有丝毫懈怠。

(三)把“有无相生”哲学深入到新时代建设之中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有”之成就,不仅仅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的奋斗成果,而且也是超越当下之“无”、实现未来之“有”的重要基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建立在现“有”的基础之上不断地发展壮大起来。也就是说,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并不是毫无关联的存在,而是唇齿相依与相生相克的关系。未来之强大,必须立足当下苦干实干,才能有所建树。如果我们不能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不注重加紧壮大自身实力,而仅满足于当下之“有”,那么我们的伟大梦想亦无从实现。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具有敢于担当、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中华文化更是博大精深而又璨若星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定能够创造出更多现今之“无”而将来之“有”的伟大成就。不论是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还是国家富强与人民富裕,都体现了我们对未来之“无”所做的憧憬。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建设中,只要全体中华儿女志存高远、不断奋进,把当下之“有”与未来之“无”有机结合起来,便能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梦想。

当寻求新方法的需求产生时,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使学生产生“把未知量当成已知的,进而把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直接表示出来”的想法至关重要。以简化后的丢番图的墓志铭为例,分析如何引导学生产生“表示未知量”的意识,产生问题转化的意识。

参考文献:

[1]陈鼓应,白奚.老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112.

[2]马恒君.老子正宗[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14:114.

[3]张其成,张其成全解道德经[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2:99.

作者简介:谢英(1994-),女,土家族,重庆酉阳人,硕士研究生,西华大学人文学院,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官性根(1965-),男,汉族,四川威远人,硕士生导师,西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宋史。

标签:;  ;  ;  ;  ;  ;  ;  ;  ;  ;  ;  ;  

谢英:老子“有无观”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