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属于建筑技术领域的一种建筑结构设计墙柱脚快速连接装置,包括墙柱、预埋板和混凝土,所述墙柱底部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限位板,所述预埋板上固定有若干角钢,且所述角钢上设有若干角钢孔,所述底板在限位板边缘开设有底板孔,且所述角钢可通过底板孔穿过底板,所述限位板上设有限位孔,所述角钢和限位板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提前固定在预埋板上的带孔等边角钢连接预埋板和墙柱脚处的底板,底板上部设限位板,通过穿过角钢孔和限位板上限位孔的螺钉固定连接角钢和底板,保证底板水平,墙柱脚更加稳固且无需在混凝土上穿孔来预埋锚栓,达到节省工作时间,墙柱脚连接更加快速的目的。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建筑结构设计墙柱脚快速连接装置,包括墙柱(1)、预埋板(2)和混凝土(11),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柱(1)底部设有底板(3),所述底板(3)上设有限位板(6),所述预埋板(2)上固定有若干角钢(4),且所述角钢(4)上设有若干角钢孔(5),所述底板(3)在限位板(6)边缘开设有底板孔(13),且所述角钢(4)可通过底板孔(13)穿过底板(3),所述限位板(6)上设有限位孔(12),所述角钢(4)和限位板(6)通过螺钉(7)固定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建筑结构设计墙柱脚快速连接装置,包括墙柱(1)、预埋板(2)和混凝土(11),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柱(1)底部设有底板(3),所述底板(3)上设有限位板(6),所述预埋板(2)上固定有若干角钢(4),且所述角钢(4)上设有若干角钢孔(5),所述底板(3)在限位板(6)边缘开设有底板孔(13),且所述角钢(4)可通过底板孔(13)穿过底板(3),所述限位板(6)上设有限位孔(12),所述角钢(4)和限位板(6)通过螺钉(7)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设计墙柱脚快速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钢(4)为带孔等边角钢构件,且若干角钢孔(5)上下等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设计墙柱脚快速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6)设置在底板(3)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设计墙柱脚快速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12)与角钢孔(5)位置一一对应且处于同一垂直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设计墙柱脚快速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7)贯穿角钢孔(5)与限位孔(12)重叠形成的孔隙,且所述螺钉(7)上设有螺母(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设计墙柱脚快速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柱(1)上设有若干加劲肋(9)和若干锚钉(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设计墙柱脚快速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板(2)与底板(3)之间填充有混凝土(11)。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结构设计墙柱脚快速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柱脚的作用是把柱固定于基础,并把柱的内力传给基础。在建筑钢结构中,刚接钢柱脚形式通常分为外露式、外包式、埋入式和插入式(杯口),实际工程中根据柱脚的内力情况合理选用柱脚形式。外露式钢柱脚与基础连接常用的连接方式为预埋锚栓连接。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1、当锚栓较长时,其底端没有紧固装置,基础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容易发生移位或倾斜,预埋锚栓的安装精度情况将影响到整体钢结构的安装质量;2、浇筑的墙体与地面之间没有伸缩缝,很容易出现裂缝等问题。
虽然在中国专利CN201820323045.6公开的一种墙柱脚连接装置(公告号:CN208235746U,公告日:20181214)中公开了一种建筑结构设计墙柱脚快速连接装置,其包括墙体外壳、沥青灌层、锚钉、定位板、螺母垫、底座、工字钢、锚栓、第三混凝土灌层、加劲肋、模板、螺母、锚栓套筒、第二混凝土灌层和第一混凝土灌层,所述底座放在预设的地面,浇灌第一混凝土灌层,向第一混凝土灌层的孔内放入锚栓套筒,锚栓通过与锚栓套筒内壁的螺纹配合贯穿定位板和第一混凝土灌层与底座连接,锚栓穿过钻孔与底座连接;通过锚钉将模板固定在墙体外壳侧面下方周围,从模板的外侧面浇筑第二混凝土灌层,向模板的内侧灌入沥青灌层,等第二混凝土灌层和沥青灌层凝固后再向墙体外壳内部灌入第三混凝土灌层。
但其存在结构复杂,需对混凝土灌层多次打孔、扫灰等多道工序才能放入锚栓套筒、拧紧锚钉与预埋件固定,多次重复装配工作影响工作效率,没有达到柱脚快速连接的目的,且存在锚钉底端与底座连接面小,不稳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结构设计墙柱脚快速连接装置,具有墙柱脚与预埋件固定稳固且无需对混凝土打孔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结构设计墙柱脚快速连接装置,包括墙柱、预埋板和混凝土,所述墙柱底部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限位板,所述预埋板上固定有若干角钢,且所述角钢上设有若干角钢孔,所述底板在限位板边缘开设有底板孔,且所述角钢可通过底板孔穿过底板,所述限位板上设有限位孔,所述角钢和限位板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角钢为带孔等边角钢构件,且若干角钢孔上下等距。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板设置在底板上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孔与角钢孔位置一一对应且处于同一垂直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钉贯穿角钢孔与限位孔重叠形成的孔隙,且所述螺钉上设有螺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墙柱上设有若干加劲肋和若干锚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预埋板与底板之间填充有混凝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角钢固定连接预埋板和底板,角钢所能承受力度大,且保证底板水平,墙柱脚更加稳固。
2、本实用新型中角钢与底板通过穿过角钢孔和底板上部的限位板上限位孔的螺钉固定连接,与在混凝土上穿孔来预埋锚栓或提前固定在预埋板上的锚栓套筒易进水泥的已有方法相比更易操作,加快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预埋板与底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墙柱;2、预埋板;3、底板;4、角钢;5、角钢孔;6、限位板;7、螺钉;8、螺母;9、加劲肋;10、锚钉;11、混凝土;12、限位孔;13、底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以插入式柱脚施工为例,一种建筑结构设计墙柱脚快速连接装置,包括墙柱1、预埋板2和混凝土11,墙柱1底部一体成型有底板3,底板3上表面提前焊接有4个限位板6,预埋板2上提前焊接固定有4个角钢4,角钢4位于预埋板2四角处,且角钢4上设有若干角钢孔5,底板3在限位板6边缘开设有4个底板孔13,且角钢4可通过底板孔13穿过底板3,限位板6上设有限位孔12,角钢4和限位板6通过螺钉7固定连接。
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角钢4固定连接预埋板2和底板3,角钢4所能承受力度大,墙柱1脚部更加稳固。角钢4与底板3通过穿过角钢孔5和底板上部限位板6上限位孔12的螺钉7固定连接,保证底板3水平,避免在预埋板上灌注混凝土后重新穿孔预埋锚栓的麻烦。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对于上述角钢4来说,角钢4为带孔等边角钢构件,且若干角钢孔5上下等距;采用该方案角钢更加与预埋板和底板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且保证要使用的角钢孔5都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进而保证底板3水平。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对于上述限位板6来说,限位板6设置在底板3上表面;采用该方案灌注第一道混凝土11后将底板3放在混凝土灌层上时直接利用螺钉7固定连接角钢4和限位板6即可,不用钻孔预埋锚栓,节省工作时间。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对于上述限位孔12与角钢孔5来说,限位孔12与角钢孔5位置一一对应且处于同一垂直线上;采用该方案确保角钢孔5与限位孔12能重叠形成孔隙,方便固定角钢4和限位板6。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对于上述螺钉7来说,螺钉7贯穿角钢孔5与限位孔12重叠形成的孔隙,且螺钉7上设有螺母8;采用该方案通过螺钉7固定的角钢4和限位板6间连接更紧密。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对于上述墙柱1来说,墙柱1柱脚处上设有若干加劲肋9和若干锚钉10;采用该方案增加墙柱1的稳固程度,方便灌浆。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对于上述预埋板2来说,预埋板2与底板3之间填充有混凝土11;采用该方案使插入式柱脚埋于地下,增加基础深度。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在施工坑底放入预埋板2,灌注第一道混凝土11,将底板3放在混凝土灌层上并保证预埋板2上的角钢4都穿过底板3上4个底板孔13,用螺钉7贯穿角钢孔5与限位孔12重叠形成的孔隙,利用螺钉7和螺母8固定连接角钢4和限位板6,此时底板3位置固定,可对墙柱1柱脚处若干加劲肋9和若干锚钉10进行混凝土11的第二道浇筑,直到施工坑完工。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24643.8
申请日:2019-01-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1(河南)
授权编号:CN209339334U
授权时间:20190903
主分类号:E04B 1/58
专利分类号:E04B1/58;E04B1/41
范畴分类:36C;36D;
申请人:张伟伟
第一申请人:张伟伟
申请人地址:471900 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城关镇首阳路付15号
发明人:张伟伟
第一发明人:张伟伟
当前权利人:张伟伟
代理人:任毅
代理机构:11340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