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超声速旋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超声速,分离器,喷管,数值,天然气,激波,露点。
超声速旋流论文文献综述
张卫兵[1](2016)在《前置式超声速旋流分离器设计与凝结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天然气在长距离管道输送过程中,所含水蒸汽杂质会凝结成液态水的问题,通过运用动力学原理与液滴成核生长理论,开发设计了一种全新的前置式超声速旋流脱水装置。利用CFD中的用户自定义接口建立了含湿天然气的凝结流动模型,数值分析了装置内部的马赫数、过冷度、液滴成核率、液滴半径和湿度等关键凝结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叁维含湿天然气的凝结流动模型可以真实描述超声速旋流分离器中的流动变化规律,为以后装置的工业应用和下一步提高分离效率提供了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当代化工》期刊2016年08期)
胡大鹏,王荧光,任文文,赵健华,刘培启[2](2016)在《导流锥式超声速旋流分离装置流动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二维轴对称模型,以理想空气为介质对超声速旋流分离装置内的流场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同时搭建实验平台,对小压比条件下影响流场特性和分离性能的结构和操作参数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进出口压比为1.4同时排液通道外壁张角小于12°时,超声速喷管扩张段内在面积比达1.27的情形下仍不存在气动激波,同时对扩张段内存在激波产生的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其原因为在排液口内产生反向压缩波,并向喷管上游移动。通过实验研究得出,压比为1.4,面积比为1.27时超声速旋流分离器分离效率最高,达到20.5%。(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杨文,曹学文,赵联祁,吴兰杰[3](2015)在《超声速旋流分离器内天然气液化过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关于超声速旋流分离器内天然气凝结液化过程的研究较少,为此,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对Laval喷管内气体凝结液化过程进行研究,并分析喷管结构对凝结液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甲烷气体在喷管内发生了自发凝结现象,但凝结冲波现象并不明显,这与甲烷气体凝结过程液滴生长较慢且凝结潜热较小有关;随着喷管膨胀率的增大,气体过冷度增加越快,其能更早达到凝结液化条件(Wilson点);喷管内最大成核率、液滴数目及湿度(液化率)均随膨胀率的增大而增大,膨胀率从6 000 s-1增大到12 000 s-1,成核率最大值增加154.8%,液滴数目增加79.5%,喷管出口湿度增加51.7%,较大程度提高了液化率;对于扩张段长度固定的喷管,过大膨胀率将导致气体温度或压力低于叁相点而无法液化;不同膨胀率及不同入口条件下液化率均较低,需进一步开展多级液化研究。(本文来源于《石油机械》期刊2015年05期)
常春,吕孝飞,白博峰[4](2012)在《天然气超声速除湿器旋流分离数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壁面型线决定了超声速除湿器的内部流场特征,进而对组分凝结特性和分离效率等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借助数值方法研究了内扩张型超声速除湿器流场径向分布特性以及组分凝结特性。计算结果表明除湿器内气流的周向速度、压力、温度在不同截面呈现出不同的径向分布特征。加速流道内壁面侧的气流温度低于外壁面侧,使组分凝结首先发生于流道内侧,为达到气液分离效果必须增加分离段长度。因此需要对除湿器加速段流道进行优化设计,以改善除湿器工作性能。(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文闯,曹学文,杨燕,张玉蛟,张静[5](2012)在《一种先旋流后膨胀型超声速分离器脱水性能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角动量守恒原理,设计加工了一套包含中心体的先旋流后膨胀型超声速旋流分离装置,并搭建室内实验系统对该分离装置的脱水性能进行研究,主要分析了压力恢复系数对露点降的影响和旋流对分离器过流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先旋流后膨胀型超声速旋流分离器分离后,分离器干气出口的水露点可达到-2.8℃,露点降可达34.9℃,且露点降随着压力恢复系数的增加而减小;保持分离器的压力恢复系数小于70%时,干气出口的水露点降最少达18℃,分离器可正常工作;在不同入口压力条件下,分离器的水露点降基本相同,分离器的流量适应能力较强,脱水性能稳定;旋流强度增加将减小通过分离器的流体质量流量,只有来流的质量流量达到设计的临界流量时,分离器才可正常工作。(本文来源于《石油学报》期刊2012年02期)
文闯,曹学文,杨燕,张静,杨涛[6](2011)在《超声速旋流分离器内气液两相流流动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考虑颗粒碰撞的欧拉-拉格朗日数值方法对超声速旋流分离器内部复杂的气液两相流场进行数值计算。在数值模拟中,采用RNG k-ε模型模拟气相流动,采用离散相模型(DPM)追踪颗粒运动轨迹。以湿空气为介质,测量超声速分离器的轴向压力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和测量值较为一致;气体进入超声速喷管后发生膨胀形成低温(-70℃),使天然气中的水凝结为液滴,同时气体经旋流叶片产生旋流,经中心体的收缩形成较大的离心加速度(300000 g);在巨大的离心场作用下极少部分液相颗粒随气相从扩压器流出,大部分液相颗粒与旋流分离段壁面碰撞被吸附或直接进入积液槽空间被排出,达到气液分离的目的。(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1年04期)
文闯,曹学文,张静,杨燕,张文敬[7](2011)在《基于旋流的天然气超声速喷管分离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来流为旋流的拉伐尔喷管内的流场,考察了喷管的收缩比、收缩半角、喉部圆柱段长度和扩张半角对天然气超声速喷管旋流分离性能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增加喷管收缩比和收缩半角可以提高喷管旋流分离性能。喷管喉部圆柱段长度对喷管旋流分离性能影响较小。当喷管扩张半角小于2°时,喷管旋流分离性能较差;扩张半角在2~6°时,喷管旋流分离性能较好;继续增加扩张半角,喷管旋流分离性能下降。(本文来源于《石油学报(石油加工)》期刊2011年01期)
文闯,曹学文,吴梁红[8](2010)在《新型超声速旋流分离器设计及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一种静态导向叶片安装在拉伐尔喷管之前,使流体经旋流后再进入拉伐尔喷管进行膨胀降温的新型超声速旋流分离器。新型超声速旋流分离器中气流的旋转发生在亚声速段,使得分离器内的激波更容易控制,降低能量损失,使液滴的再蒸发影响程度减小,从而提高分离器的分离性能及压力恢复能力。对新型超声速旋流分离器内流体的流动规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升压比的增大,激波位置由扩压器向喷管方向移动,升压比控制在40%~73%内,超声速旋流分离器可正常工作;气流在拉伐尔喷管出口处形成低温、低压区,马赫数达到2.0,静温达-98.82℃,静压达82.945 kPa;新型分离器内旋流场离心加速度可达243 558g(g为重力加速度),能够实现良好的超声速气液旋流分离。(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4期)
曹学文,陈丽,杜永军,林宗虎[9](2007)在《超声速旋流天然气分离器的旋流特性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与传统的低温分离工艺相比,超声速旋流天然气分离器是天然气处理工艺技术的一大创新。在超声速旋流天然气分离器中,气流经过拉伐尔喷管绝热膨胀形成带液滴的超声速低温混合气流,在超声速翼的作用下混合气流由轴流转换成旋流,实现超声速旋流分离。超声速翼是实现气液分离的关键部件。设计了叁角薄板型超声速翼,并利用CFD软件对超声速翼段内气流温度、压力、马赫数等特性参数的变化规律和翼段沿主流方向切向速度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所设计的超声速翼段内,气流能始终保持超声速,翼段出口马赫数为1.4,翼前无激波产生;分离器的旋流加速度最高在572000g,可实现良好的超声速气液旋流分离。(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7年06期)
曹学文,陈丽,林宗虎,杜永军[10](2007)在《超声速旋流天然气分离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超声速旋流分离是天然气处理工艺技术的一大突破。超声速旋流分离器依靠喷管膨胀形成低温超声速流动,依靠超声速翼形成旋流实现水及重烃分离。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研究了超声速旋流分离器内的流体物性及流场特性,分析了超声速旋流分离器内温度、压力、速度等特性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了凝析液滴在超声速旋流分离器内的运动轨迹及不同粒径尺寸的液滴在分离器内的停留时间。研究表明,超声速旋流分离器水分及重烃分离效率高,能够替代传统的低温分离工艺。(本文来源于《天然气工业》期刊2007年07期)
超声速旋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二维轴对称模型,以理想空气为介质对超声速旋流分离装置内的流场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同时搭建实验平台,对小压比条件下影响流场特性和分离性能的结构和操作参数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进出口压比为1.4同时排液通道外壁张角小于12°时,超声速喷管扩张段内在面积比达1.27的情形下仍不存在气动激波,同时对扩张段内存在激波产生的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其原因为在排液口内产生反向压缩波,并向喷管上游移动。通过实验研究得出,压比为1.4,面积比为1.27时超声速旋流分离器分离效率最高,达到20.5%。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超声速旋流论文参考文献
[1].张卫兵.前置式超声速旋流分离器设计与凝结特性分析[J].当代化工.2016
[2].胡大鹏,王荧光,任文文,赵健华,刘培启.导流锥式超声速旋流分离装置流动特性[J].化工学报.2016
[3].杨文,曹学文,赵联祁,吴兰杰.超声速旋流分离器内天然气液化过程研究[J].石油机械.2015
[4].常春,吕孝飞,白博峰.天然气超声速除湿器旋流分离数值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2
[5].文闯,曹学文,杨燕,张玉蛟,张静.一种先旋流后膨胀型超声速分离器脱水性能实验[J].石油学报.2012
[6].文闯,曹学文,杨燕,张静,杨涛.超声速旋流分离器内气液两相流流动特性[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7].文闯,曹学文,张静,杨燕,张文敬.基于旋流的天然气超声速喷管分离特性[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11
[8].文闯,曹学文,吴梁红.新型超声速旋流分离器设计及数值模拟[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9].曹学文,陈丽,杜永军,林宗虎.超声速旋流天然气分离器的旋流特性数值模拟[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10].曹学文,陈丽,林宗虎,杜永军.超声速旋流天然气分离器研究[J].天然气工业.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