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艾迪:从“吾丧我”论庄子回归本心的齐物思想论文

陈艾迪:从“吾丧我”论庄子回归本心的齐物思想论文

 从“吾丧我”论庄子回归本心的齐物思想

从“吾丧我”论庄子回归本心的齐物思想

陈艾迪

(苏州科技大学 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0)

摘 要:《齐物论》首段中“吾丧我”开启该本篇的基本思想——齐物,万物不齐既是一种物理状态,更是人的心理状态,即“成心”。我的“成心”将是非、彼此、物我对立,从而发生冲突、斗争,生命之本心因此丧失。为回归本心、游心于道,《齐物论》提出“明”“庸”的概念,以一种哲学思辨的方式解除“我”与万物的对立关系,从而达到精神上的绝对自由。

关键词:《齐物论》;吾丧我;成心;本心

《齐物论》的主旨不管是“齐物”还是“物论”,都是由“我”引起的。“是篇先说丧我,终明物化,泯绝彼此,排遣是非,非专为统一异论而作也。”[1]“我”通过物对于我的价值体现出来,从而产生物与我的界限,冲突、斗争也随之而来,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

2.4 初生窝重 第一胎3个类型间的初生窝重相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为15.20 kg。第二胎长白猪和长大二元猪的初生窝重与大白猪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长白猪与长大二元猪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胎大白猪的初生窝重与长白猪和长大二元猪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长白猪和长大二元猪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一、“我”的表现形态

首段中,南郭子綦的“吾丧我”在全篇中有开门见山的作用——“齐物”需“丧我”,明确了“吾”与“我”的不同指向。“吾、我二字,学者多以为一义,殊不知就己而言则曰吾,因人而言则曰我。”[2]41很显然,“我”是为了和他人有所区分而设置的,体现的是一种界限,一种分割,其主观性表现在对外物的取舍、爱憎。

水平托辊安装在左、右支板两侧,由于左、右支板固定托辊轴孔为封闭孔。每次更换任一水平托辊时,均需拆卸左、右支板的固定螺栓,将左、右支板及全部托辊从电动铲运后尾架取出,然后再进行更换安装。

《庄子•人间世》云:“知出于争,知也者争之器。”道家对“知”持否定的态度,认为那是斗争之“器”。《庄子•庚桑楚》云:“知者,接也;知者,谟也。”知识出自心与外物的应接,智慧出自内心的谋划,知识与智慧通过“言”表达,“知言”的产生来源于“我”想要利用物的动机,物与我是对立存在的,所以才会产生焦虑、不安、冲突、斗争的状态,“喜怒哀乐,虑叹变慹,姚佚启态”,本心也因此逐渐丧失。

在这里《齐物论》提出了一个质疑:是非彼此真的存在吗?答案是否定的。“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我”接受了一物的观念就会将它与他物区别开来,所以桌子对“我”来说不是椅子,把桌子说成椅子就是“非”;“我”接受父母的教导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私生活检点,所以玩物丧志、夜不归宿这些对“我”来说就是不应该的,是“非”。一切都是基于自己所处的特定时空观念作的判断,然而,“我”就一定是“是”?“我”并没有依据自己本身作判断或选择,那“我”一定就是“非”吗?当“我”需要桌子的时候心里不会想着椅子的,当“我”坚持自己的观念生活的时候,其他与“我”不同的生活方式就是“不可”,是“非”。“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如果没有一物的指称,也就不需要为另一物命名,如果没有不同于己的价值观念,就不会标榜自我,排斥他人,或者说,如果“我”没有接受外来的东西,“我”与物没有发生关系,一切依“本心”,“照之于天”,那还会有是非彼此吗?

刚来芜湖的最初几年,常常被妈妈差遣着走水路回乡下。在船舷边,吹着江风,观瞻沿岸风景,江畔寥落的芦苇湿地间,偶有白鹭飞起……慢慢地,荻港到了,铜陵到了,大通到了,然后就是终点站桂家坝码头。

“我”在物的世界里磕磕绊绊,争名夺利,一番辛苦之后发现追求到的是与我有别的物,物对我的价值只是暂时的、表面的,形体与心于是成为物的奴隶,更何况是那些没有成功的人呢,岂不是更加悲哀吗?

“我”本身带有负面的意义,“自我”“我行我素”“唯我独尊”等等,这些词也表现了“我”有所待,即需要通过他人他物显现,通过与外物的关系构成,“与物相耦谓之我。”[3]69因“我”而产生主客体之分,“我”的主体特性是相对于作为客体的物而言的,表现为对物的要求与限制。以“我”为中心,与物既有区别又有关联,即通过物达到“为己”的目标。在“我”与物相交的过程中,常常因为站在自己立场考虑问题,对物有所取有所不取,“日以心斗”,因而产生种种不和谐,喜怒无常,心力交瘁,茫然不知所措。

二、“成心”与“本心”

“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非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庄子•齐物论》)

万物当然是实际存在着的,我们无法从物理形态上使之齐一,但是脱离物我的界限,超出时代的影响,却可以让我们从更高的视角来审视我们所处的社会,以及我们自身。以否定自己的方式达到“内心自由”的状态,这时候,齐物就是一种境界了。

贵州是世界公认的沉积岩王国、喀斯特王国、古生物王国和民族风情王国,这些已为大家所熟知。然而,贵州更是一个观赏石王国,却不太为人们所了解。

“我”的各种形态皆出自“成心”,即成见、偏见。处在不同的环境中人们受到的价值观念各不相同,不同的阶级、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身份对于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看法,都是由于他们站在各自的立场判断事物,所以看到的只是片面的东西,是非之争由此产生。

“成心”出,大道隐。儒家讲厚葬崇礼,墨家主张节用薄礼,彼此争论不休,各有说辞,从一个角度看好像儒是墨非,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好像墨是儒非。而儒墨却都执着于自己的观点,认为那才是天理、大道。究其根本,儒墨各取事物的一方面与另一方面展开而论,放大有益于自己主张的部分,不仅割裂事物的完整性,也把自己和外物的界限建立起来,看到一面而忽视于己不益的另一面。

宁夏十年九旱,是我国极度干旱缺水的地区之一。多年平均降水量289 mm,蒸发量1 250 mm。当地水资源量少质差、时空分布不均。全区水资源总量11.63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9.49亿m3。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依赖于国家限量分配的黄河水,全区水资源可利用量41.5亿m3,人均占有量687m3,不足全国平均值的1/3。按自然地理特点、经济状况,全区大体分为北部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

《齐物论》并没有提到“本心”这一概念,但道家注重个体生命的自在逍遥、内心世界的超脱是不可否认的,所以暂且将“自由”当作“本心”的存在状态,以区别“成心”。

道无处不在,但是当“我”带着“成心”观看世界、改变世界的时候,心中的道就会被隐藏,也就照见不到万物之道,不仅分割万物、对立物我,甚至自身也是矛盾冲突的,口是心非、眼耳不通等。“本心”就是内心虚空的状态,“虚”则无对、丧耦(偶)、丧我,可以叫作“无”,即没有自我意识,也就没有与物对立的“成心”,“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无”是“本心”的状态,也是万物的本源,是道,“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道通为一。”可、然之物为多,可、然为一,一是本质,道的不得不说的本质,“无”是无物我之“无”。

“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愚者与有焉。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日适越而昔至也。”(《庄子•齐物论》)

“与物相刃相靡,其行进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庄子•齐物论》)

三、回归“本心”的方法论

《齐物论》是一篇充满思辨的哲学论文,力求人心在乱世中返璞归真,当时代偏离大道的时候,往往会迸发出伟大的思想。《齐物论》以“我”为开端,引出“我”的“成心”所造成的是非、物我、彼此对立的状态,继而提供了“莫若以明”“不用而寓诸庸”的思维方式,使得人们回归“本心”成为可能,从而齐物成为可能。

依成心做判断,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标准,但是“本心”未成而有“是非”岂不荒谬。道家推崇的是处于虚空状态的心,“心该是虚的,像面镜子,万物在其中都可以呈现,却不留下任何痕迹。”[4]75成心不同于本心之处在于,它有自己的价值判断,或者说,它接受了外界给予它的信息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观念、观点,于是就会依据自己的价值观念体系对万物进行取舍,换言之就是“我”执着于一己之偏见,与人相斗的过程就是是非、彼此产生的过程。

(一)莫若以明

站在儒家的立场,墨家提倡的是“非”,站在墨家的立场,儒家的言论是“非”,儒墨基于彼此的观点,自以为是,以人为非,争论不止。“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明,阴阳平衡,照也。对待自是者,有是有非,他是者亦然,这里的是与非就不再是对立冲突的了,而是对“我”的“成心”的超越,“各师成心则芒,知化则明矣。”[5]12“本心”开始被照见。但是超越是非并不等于无是无非,因为是非尽管是流动的,界限不再明显,但在特定的情况下还存在着。

“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果且有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庄子•齐物论》)

圣人照之于天,这里的天即“本心”,在道学中,不仅心物不二,而且天人合一。是也是非,非也是是,执着于我见就不需要了,彼此的相对也消失了,道在心中显现,“本心”得以回归。这里的思辨可以看成是对人自身不断否定的过程,被动的接受是最开始对自己的否定,执着于已经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念,与物对立,否定他人,日以心斗,茫然无措,便开始一步步肯定已否定的、否定已肯定,反反复复,最终回归最初的、无相对待的状态,从而置身于是是非非之中而又不为其所累。

值得一说的是,是非如万物一样是实际存在的,消除是非对立、彼此相待只是一个思辨的过程,“本心”是一种境界,是通过废除既有的思维方式达到的。莫若以明也可以理解为道的无法解释,言不尽意,只能体会。“语言的作用有时候是告诉人们语言的不可信,辩论的目的在庄子这里是告诉人们辩论的无用。”[4]75

(二)不用而寓诸庸

庸,用也,这里讲的是“自用、自得”。在世之人以心追物,以偏见区分万物,为己所用,形神俱疲。有分,则有成与不成,用与不用,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主人之雁以不材死,不材者以其不用成也,材者以其用毁也。《齐物论》提出“不用而寓诸庸”的概念,“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适得而几矣。”“不用”是说不出来而硬说出来的“用”法,即不分,超越成与毁、用与不用、材与不材的“成心”,心通万物,物我一齐,以此为用,自得其道。

“……唯其好之也,以异于彼,其好之也,欲以明之。彼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坚白之昧终。……若是而可谓成乎?虽我亦成也。若是而不可谓成乎?物与我无成也。是故滑疑之耀,圣人之所图也。为是不用而寓诸庸,此之谓以明。”(《庄子•齐物论》)

这里举了昭文、师旷、惠施的例子,三者皆以精技流传于后世。精于己之技艺,是因为有成与亏,成也,则可异于人,此非明也,以非明为明,执着一生,茫然一生。“是”者成则“我”成,“是”者不成,物我无成。成与不成在于是否存是非之心,在于自己的思维方式,“不用”就是摒弃一成不变的想法、执着的想法,即“成心”。既然万物全无定论,用便是无用,以无用为用,所谓“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得其法者,万物一齐,物我一齐,明也,“本心”归也。

《齐物论》体现了一种怀疑的精神,但不是为了怀疑而去怀疑,看似矛盾,实则是出于对自由、逍遥的追求,这种具有哲学思辨的思维方式让人回归生命本身,游心于道,从而达到精神绝对自由的境界。

这里首先说明一下为什么采用多轮清点来执行清点任务。对于无源标签来说,标签工作的能量需要由阅读器发送的电磁信号来提供,由于电磁场在空间的分布不是均匀的,因此有的地方信号强,有的地方信号弱,那么标签在信号弱的地方,就可能得不到足够的能量工作,这样该标签就无法被阅读器识别。在每一轮清点中,电磁场分布会因阅读器发送的电磁信号参数改变而改变,因此每一轮能够清点到的标签和不能清点到的标签都可能不同。采用多轮清点,可以增加覆盖范围内标签的识别率。

夜访南方印务,虽还未到开机时刻,但一座座高耸的轮转印刷机整齐地排列于车间之中,亦有一番气势所在。行于车间之中,聆听着张军的介绍,南方印务政治站位、致力精品的形象逐渐清晰。

参 考 文 献

[1] 章太炎. 齐物论释[M]. 武汉: 崇文书局, 2016.

[2] 朱桂曜. 庄子内篇证补[M]//载严灵峰编. 无求备斋庄子集成初编(第26册). 台北: 艺文印书馆, 1972.

[3] 周拱辰. 南华真经影史卷二[M]//严灵峰编. 无求备斋庄子集成初编(第22册). 台北: 艺文印书馆, 1972.

[4] 王博. 庄子哲学[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5] 钱穆. 庄子纂笺[M]. 台北: 东大图书公司, 1993.

On Chuang-Tzu’s Thought of Returning to the Conscience from the Sentence of “Losing Myself”

CHEN Ai-di

(School of Education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zhou Jiangsu 215000, China)

Abstract: In the first part of On the Uniformity of All Things, the sentence: “I have lost myself” reveals the basic idea of the essay, that all things in the world are in equality. The inconformity of the things is not only a physical state, but also a human psychological state, that is “prejudice”. My “prejudice” recognizes the opposite of right from wrong, there from here, world from me, which result in conflicts and struggles, and the conscience of life lost. In order to return to the conscience and to realize the truth, On the Uniformity of All Things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Ming”(明)and “Yong”(庸), which mean the opposition between “I” and all things is removed in a philosophical way, so that spiritual freedom can be achieved absolutely.

Key words: On the Uniformity of All Things; I have lost myself; prejudice; conscience

收稿日期:2018-12-26

作者简介:陈艾迪(1992—),女,江苏启东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B2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249(2019)02-0049-03

〔责任编校:吴侃民〕

标签:;  ;  ;  ;  ;  ;  ;  ;  ;  ;  ;  ;  

陈艾迪:从“吾丧我”论庄子回归本心的齐物思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