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低激发态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激发态,光谱,动力学,组态,乙炔,相互作用,结构。
低激发态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鲍曼[1](2018)在《对原子核基态和低激发态结构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原子核结构是原子核物理学的一个重要领域,主要研究原子核基态和低激发态的能谱、电磁跃迁和衰变(如α衰变、β衰变和奇异衰变)等性质。本文主要研究原子核结构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对原子核结构中系统规律的研究,包括对原子核质量、α衰变能和电荷半径的描述及预言;另一方面是对原子核壳模型的理论研究,包括壳模型的一个基础性问题(单轨道上的全同粒子给定总角动量的组态空间维数)和在壳模型的配对近似理论框架下研究N=80的原子核的低激发态。核质量(或结合能)是原子核的一个基本物理量,对核质量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是原子核物理以及核天体物理的一个重要问题。截止到2016年实验上已经合成了3000多种核素,其中测得质量的原子核大约有2500个。根据理论研究,自然界处于束缚态的核素种类有8000到10000个,因此许多核素的质量都是未知的。宇宙中重元素的合成过程是当代物理学研究的重要问题(被列为“物理学11个未解之谜”之一),而在合成重元素的核反应路径中起重要作用的许多丰中子核的质量在短期内还无法测量,只能依赖理论的预言。对这些未知原子核质量的研究不仅可以大幅拓展核素版图,对我们理解强相互作用下的多体问题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原子核质量的描述和预言是当今受到重视的前沿课题。现有的原子核质量的理论工作一般分为两类:全局型(global)和局域型(local)。在本文中我们推广了Garvey-Kelson局域质量关系,研究了这些关系的系统偏差,得到了这些质量关系在中重原子核质量区的最佳外推路径;对于轻核质量区,我们研究了镜像核之间的质量差与库仑能之间的关系,并由此预言了部分丰质子核的质量;基于Garvey-Kelson质量关系的系统偏差,我们进一步构造了原子核α衰变能的局域关系式,并预言了部分重核和超重核的α衰变能;作为这些局域关系式的一个副产品,我们研究了电荷半径局域关系的预言能力,为判断原子核是否具有质子晕结构提供了新的途径。利用壳模型研究原子核的低激发态是原子核结构理论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本文研究了原子核壳模型理论的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关于壳模型组态空间的维数。壳模型的哈密顿量具有转动不变性,因此原子核的状态具有确定的总角动量。构造具有给定总角动量(自旋)的、线性独立的多粒子态是壳模型理论的一个基础性问题,一般需要事先知道组态空间的维数。然而组态空间的维数问题是一个复杂的数学问题;传统上很难构造维数的递推公式。在本文中我们首次构造并证明了n个全同粒子和n-1个全同粒子的给定总自旋的单轨道组态维数之间的递推公式,并利用递推公式直接得到了3个和5个全同粒子的维数的解析表达式。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原子核低激发态的配对近似理论研究。中重核的壳模型组态空间非常大,因此空间截断必不可少。利用集体配对的壳模型配对近似是一种自然而高效的空间截断途径。在本文中我们基于配对近似理论研究了质量数在130附近的N=80的同中子异核素。这个区域的许多原子核会出现自旋I=6-10时所谓的转动惯量回弯、低激发态中的γ不稳定等现象,因此近二十年来有许多相关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只考虑S对和D对(自旋为0和2)的壳模型配对近似合理地描述了该区域内中子数从72到80的偶偶核,包括它们的基态、2~+和4~+的晕态以及一些非晕态。在本文中我们考虑SD配对和一些高自旋集体配对、中子自旋为10的非集体配对;为了研究负宇称态,我们还考虑了负宇称的中子集体配对。我们计算了这些原子核低激发态的能级,并对部分状态的波函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表明~(132)Te和~(134)Xe中的4~+和6~+晕态以质子激发为主,而8~+和10~+晕态以中子激发为主;对于负宇称态,~(132)Te、~(134)Xe、~(136)Ba和~(138)Ce的4_1~-到7_1~-态都以中子配对激发为主。我们还预言了这些原子核部分低激发态的B(E2)电磁跃迁和g因子。(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8-08-20)
李文强,帅志刚[2](2018)在《面向激发态结构与过程的计算化学软件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世纪50年代起,人们就认识到发展计算方法与软件是理论化学研究的重要任务。实际上,化学的微观规律是已知的,即量子力学与统计力学,但由于化学问题的复杂性,几乎所有的问题都难以用解析模型求解。因此,复杂体系的计算方法与软件为理论化学研究的重点。长期以来,理论化学研究均面向基态,但由于光电功能材料,特别是与能源环境相关的研究需要,激发态问题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对于激发态结构的计算,我们发展了对称化的密度矩阵重正化群方法,改进了耦合簇运动方程及其线性/非线性响应方法;并针对激发态过程,如电子激发态辐射/无辐射跃迁、电荷传输等与光电功能相关的问题,发展了计算发光效率、光谱、载流子迁移率的软件包—MOMAP。(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基金》期刊2018年01期)
李鹏丽,姜杰,郑旭明[3](2017)在《4-硫代胸腺嘧啶激发态结构及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硫代胸腺嘧啶激发态动力学已有广泛的实验和理论计算研究~([1])。Cui等人开展了CASSCF计算研究,提出了叁条可能的激发态弛豫路径~([2]):本文采用共振拉曼光谱技术,结合CASSCF计算方法,探究4-硫代胸腺嘧啶和2-硫代胸苷的激发态弛豫路径,以探究叁条弛豫通道在不同硫代胸腺嘧啶激发态衰变动力学中的作用以及溶剂效应。结果如下:(1)指认了研究体系在乙腈和水中的振动光谱、电子光谱和共振拉曼光谱。获取了两种物质的紫外吸收光谱、傅立叶拉曼光谱(FT-Raman)、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共振拉曼光谱(resonance Raman)。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了电子基态的分子结构和振动光谱,完成了实验振动光谱的指认。采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计算了电子吸收带的跃迁性质及跃迁振子强度,指认了紫外光谱吸收带电子跃迁的归属。(2)获取了4-硫代胸腺嘧啶S_2态Franck-Condon区域结构动力学。采用含时波包理论单势能面模型对4-硫代胸腺嘧啶在乙腈溶剂中319.9和341.5 nm激发波长的共振拉曼光谱进行定量拟合,通过CASSCF计算方法得到的4-硫代胸腺嘧啶S_2-min、S_2S_1、S_1T_2等激发态以及交叉点结构的比较,得出的弛豫路径:S_2→CI(S_2/S_1)→S_1→CI(S_1/T_2)→T_2→CI(T_2/T_1)→T_1。(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全国化学动力学会议论文集》期刊2017-08-18)
孟双,薛佳丹,赵彦英,郑旭明[4](2017)在《溶剂调控的3-氨基-1,2,4-叁唑的基态及激发态结构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拉曼光谱结合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研究研究了3-氨基-1,2,4-叁唑(3AT)在不同环境中的构型。FT-IR和Raman光谱表明3AT固体以1H-3AT二聚体的形式存在,其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488 nm Raman光谱实验结果发现溶剂中的3AT构型与晶态结构不同,这表明溶剂分子与3AT的相互作用导致了振动模式的位移,如图1所示。结理论计算表明在气相模型下1H-3AT的结构量比2H-3AT低低0.8 kcal/mol。结合PCM溶剂模型对3种能量最低的异构体进行的理论计算,确定了在溶剂中的存在的构象是2H-AT。通过显性溶剂模型计算表明3AT与质子性溶剂甲醇和水分子形成稳定的团簇结构,且溶剂分子有一定的饱和度,其振动模波数的位移及强度变化归因于3AT中的N和NH键与溶剂分子的氢键作用。(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全国化学动力学会议论文集》期刊2017-08-18)
张腾烁[5](2016)在《溶剂调控的环己烯酮和吡啶酮激发态结构和衰变动力学》一文中研究指出2-吡啶酮类物质和2-环己烯酮类物质结构中含有羰基和碳碳双键结构,与核酸碱基中的胸腺嘧啶、尿嘧啶中所含结构相酮。通过研究这类化合物的激发态光物理和光化学行为,有助于认识和理解核酸碱基超快内转换机制(光稳定性),为生物体系中DNA光损伤机制提供短时结构动力学方面的支持。本文采用共振拉曼光谱实验结合量子波包理论和完全活化空间自洽场(Complete-Active-Space Self-Consistent-Field CASSCF)理论计算方法,研究2-吡啶酮、1-甲基-2-吡啶酮、3-甲基-2-吡啶酮、2-环己烯酮、2-甲基-2-环己烯酮、3-甲基-2-环己烯酮在环己烷、乙腈、水等溶剂中的激发态短时结构动力学和衰变通道,考察溶剂效应和甲基取代对激发态势能面的影响和衰变通道非绝热动力学中的调控作用,结果如下:(1)指认了研究体系在环己烷、乙腈和水等溶剂中的振动光谱、电子光谱和共振拉曼光谱。获取了六种物质的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傅立叶拉曼光谱(FT-Raman)、显微拉曼光谱(Micro Raman)和共振拉曼光谱(resonance Raman)。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 Theory,DFT)计算了分子的电子基态结构和理论振动光谱,以此将实验振动光谱峰一一指认为对应理论计算的振动模。采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计算电子吸收带的跃迁性质及跃迁振子强度,将紫外光谱吸收带归属为相应的电子跃迁。(2)获取了2-吡啶酮Sπ2态Franck-Condon区域短时结构动力学。采用含时波包理论单势能面模型对2-吡啶酮在乙腈溶剂中223.1和228.7 nm激发波长的共振拉曼光谱进行定量拟合,获得9个具有较大拉曼强度的振动模的无量纲简正模位移量。结合频率计算,将位移量转化为分子各内坐标随时间的变化量,从而获取Franck-Condon区域短时动力学中的结构信息。通过与CASSCF计算方法得到的2-吡啶酮Sπ2-min、Sπ2Sn2、Sπ2Sn1等激发态以及交叉点结构的比较,表明2-吡啶酮Sπ2态FC区域Sπ2态与Sn2态存在强烈振动耦合;在远离FC区域时,波包主要前往Sπ2Sn1交叉点;部分波包前往Sπ2-min,并伴随有较小量子产率的荧光。2-吡啶酮在Sn1态势能面上可发生质子转移。1-氘代-2-吡啶酮,1-甲基-2-吡啶酮的共振拉曼光谱和CASSCF计算表明2-吡啶酮Sπ2态势能面上不会发生质子转移。1-氘代-2-吡啶酮共振拉曼光谱的峰频率与强度模式与1-甲基-2-吡啶酮相似,而与2-吡啶酮差异明显。与N原子相连的H与溶剂的相互作用使2-吡啶酮包含C=O,C=C伸缩振动和N—H面内弯曲振动的简振模发生重组,改变激发态势能面,从而影响激发态衰变动力学。(3)探讨了溶剂及甲基取代对2-环己烯酮激发态势能面和衰变通道的调控机制。2-环己烯酮、2-甲基-2-环己烯酮、3-甲基-2-环己烯酮在乙腈、甲醇和水中共振拉曼光谱的强度模式表明,叁者激发态FC区域的短时结构动力学主要是沿着C1=O7和C2=C3伸缩振动展开的。叁者在不同溶剂中展现出不同强度的双荧光现象,通过CASSCF的激发态结构计算,将两个荧光带分别指认为两个不同构型S_2(P1)和S_2(P2)的S_2-min→S0’的跃迁。CASSCF计算同时获得了叁个S_2S_1交叉点,揭示了2-环己烯酮S_2态衰变通道的多维性。溶剂和甲基取代共同调控着S_2态不同衰变通道的效率。(本文来源于《浙江理工大学》期刊2016-12-29)
单石敏,张晓美,孙二平,徐海峰,闫冰[6](2016)在《CHX(X=Cl,I)电子激发态结构与光解动力学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叁原子卤代卡宾自由基作为气相燃烧反应的中间产物和有机合成反应的中间体,在燃烧过程、大气化学、有机合成等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卡宾自由基电子态之间存在着Renner-Tell效应,自旋轨道耦合效应,非绝热相互作用及避免交叉作用,导致激发态动力学过程很复杂。对叁原子卤代卡宾自由基的电子态,包括基态、最低叁重态、以及电子激发态,开展实验和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采用包括戴维森修正在内的内收缩多参考组态相互作用方法(ic MRCI+Q)对CHCl电子激发态进行了高水平从头算研究,计算了能量高达7e V的13个电子态的垂直跃迁能,振子强度,电子组态和激发态电子跃迁,研究了不同电子激发态沿键角,CH键长,CCl键长的势能曲线。我们的理论研究为理解CHX电子态的复杂相互作用和行为提供重要依据。基于我们的理论研究,对CHCl分子在波长为193nm的激光作用下的光解动力学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由于I的重原子特性,我们采用MRCI-F12方法,计算了CHI的基态、最低叁重态、及第一单重激发态在考虑自旋轨道耦合效应前后的电子结构和频率,并研究了不同电子激发态在考虑自旋轨道耦合作用前后分别沿键角,CH键长,CI键长的势能曲线,理论研究表明,单叁重态在弯曲振动模式下存在强的自旋轨道耦合作用,并研究了自旋轨道效应对高激发态的光解动力学影响,为进一步的实验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第六届全国计算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6-08-05)
单石敏,张晓美,徐海峰,闫冰,Erping,Sun[7](2016)在《CHX(X=Cl,I)电子激发态结构与光解动力学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叁原子卤代卡宾自由基作为活性中间体,在燃烧过程、大气化学、有机合成等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采用包括戴维森修正的内收缩多参考组态相互作用方法(icMRCI+Q)对叁原子卤代卡宾CHCl电子激发态进行了高水平从头算研究,计算了能量高达7eV的13个电子态的垂直跃迁能,振子强度,研究了不同电子激发态沿键角,CH与CCl键长的势能曲线。基于理论研究,我们对CHCl分子在波长为193nm激光下的光解动力学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为理解电子态的复杂相互作用和行为提供重要依据。由于I的重原子特性,我们采用考虑自旋轨道耦合效应的MRCI-F12方法,计算了CHI叁个最低激发态的电子结构和频率,首次研究了不同电子态在考虑与未考虑旋轨效应情况下分别沿键角,CH键长,CI键长的势能曲线。理论研究表明,单叁重态在弯曲振动模式下存在强的旋轨耦合作用,并研究了自旋轨道效应对高激发态的光解动力学影响,为进一步实验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四十四分会:化学动力学》期刊2016-07-01)
王娴,郭前进,夏安东[8](2016)在《基于噻吩撑乙炔的线性共轭寡聚物的激发态结构弛豫的奇偶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系列具有不同共轭长度的线性共轭寡聚物Tr(TE)nT r(n=2–6),由"噻吩撑乙炔"寡聚物(OTE)两端分别修饰一个叁聚茚基团(Tr)而成。本工作中,我们基于含时密度泛函DFT理论和瞬态吸收光谱,研究了其激发态动力学分别与分子构型和溶剂环境的相关性。以π-π*激发,溶解在非极性溶剂环己烷中的Tr(TE)n Tr系列分子的结构弛豫过程中出现奇偶交替现象。对于具有偶数噻吩环(n=2,4,6)的分子,其发生在离域激发态的结构弛豫时间常数为~10 ps;具有奇数噻吩环(n=3,5)的分子,其结构弛豫时间常数为~2 ps。量子气相计算结果表明奇数噻吩环的分子激发态结构趋于扭曲,而偶数噻吩环的分子激发态结构趋于平面。但在极性溶剂四氢呋喃中,没有激发态结构弛豫的奇偶效应出现。这是由于受四氢呋喃极性溶剂场作用,该系列分子的基态结构扭曲,导致其激发态结构也易于扭曲来降低自身能量。(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四十四分会:化学动力学》期刊2016-07-01)
刘慧景,徐晓洁,石子君,房喻[9](2016)在《基于对激发态结构调控的新型溶质变色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种含有1,4-二苯乙炔基苯(BPEB)核心结构的新型D-π-A型溶质变色荧光探针PNBD,及其经化学键合的二聚体BPNBD。光谱学行为研究发现,二者在常见有机溶剂中均具有较大的摩尔消光系数(>32 000 cm~(-1)M~(-1)),较长的吸收波长(>410 nm),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50%)和良好的光化学稳定性,并且具有较宽的溶质变色范围(470~650 nm),同时还发现上述两个荧光探针对于诸如二氯甲烷、叁氯甲烷和四氯化碳,乙醚、四氢呋喃和二氧六环,甲醇、乙醇、丙醇、丁醇、戊醇、己醇、庚醇、辛醇和癸醇等结构类似的有机溶剂表现出突出的区分能力。(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叁十一分会:胶体与界面化学》期刊2016-07-01)
庞素梅[10](2015)在《溶剂调控的2,5位取代1,3,4-噻二唑激发态结构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共振拉曼光谱结合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研究了5-甲硫基-1,3,4-噻二唑-2-硫酮、5-氨基-1,3,4-噻二唑-2-硫酮、2-氨基-1,3,4-噻二唑和2,5-二甲基-1,3,4-噻二唑分别在乙腈、甲醇和水中的Franck-Condon区域的激发态结构动力学和溶剂作用对其动力学的影响。其创新点为硫酮式结构会与溶剂分子发生相互作用形成氢键团簇络合物,且溶剂氢键作用大大影响了其结构动力学,进一步发现2,5位上不同的取代基可调控1,3,4-噻二唑与溶剂氢键作用的位置。目前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获取了5-甲硫基-1,3,4-噻二唑-2-硫酮(MTTN)和5-氨基-1,3,4-噻二唑-2-硫酮(AMT)在乙腈、甲醇和水中的紫外吸收光谱图。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计算了MTTN和AMT在气相和不同溶剂模型下的分子轨道、跃迁能和振子强度,结果表明MTTN和AMT在A带的电子跃迁主体为π→π*,最大吸收波长位于319.9 nm处。获取了MTTN和AMT在乙腈、甲醇和水中不同激发波长下的共振拉曼光谱图,通过固体FT-Raman和FT-IR,以及液相1064和488 nm拉曼光谱、结合氘带甲醇和重水中的1064和488 nm拉曼光谱指认了MTTN和AMT在气相和溶剂中的光谱,结果表明二者在气相中以酮式二聚体稳定存在,分别与乙腈形成1:1氢键络合物MTTN(CH3CN)和AMT(CH3CN),MTTN分别与甲醇、水形成1:3氢键团簇络合物MTTN(CH3OH)3和MTTN(H2O)3,AMT分别与甲醇和水形成1:4键团簇络合物AMT(CH3OH)4和AMT(H2O)4。MTTN和AMT的酮式结构分别与溶剂分子形成分子间NH???O和NH???N氢键。分子间的氢键可能对于MTTN在甲醇和水中硫酮-硫醇互变异构在Franck-Condon区域的结构动力学及激发态质子迁移有重要作用。(2)获取了2-氨基-1,3,4-噻二唑(ATD)在乙腈、甲醇和水中的紫外吸收光谱和不同激发波长下的共振拉曼光谱。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计算了ATD在气相和不同溶剂模型下的分子轨道、跃迁能和振子强度,结果表明ATD在气相和溶剂中的电子跃迁主体都是π→π*,在叁种溶剂中的最大吸收波长位于252.7 nm处。通过固态FT-Raman和FT-IR实验结果对ATD在气相和溶剂中的结构进行了指认,S1激发态结构动力学主要是沿着C1N6伸缩振动、C1H4面内摆动、N7H8H9面内摆动/C2N5+N5N6伸缩振动、C1S3C2+C2N7H9甲基摇摆/C1N6N5扭转坐标进行。(3)获得了2,5-二甲基-1,3,4-噻二唑(DMETD)在乙腈、甲醇和水中的紫外吸收光谱以及叁种溶剂中不同激发波长下的共振拉曼光谱对DMETD的短时结构动力学进行研究。在TD-B3LYP/6-311++G(d,p)水平下计算的DMETD在气相和溶剂中的跃迁主体都是π→π*,研究结果也发现DMETD的激发态结构动力学受溶剂的影响很小。固体FT-Raman、FT-IR实验结合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对DMETD在溶剂中的共振拉曼光谱进行详细的指认,分析DMETD的共振拉曼强度模式表明在Franck-Condon区域活性振动模大致可以指认为7个基频以及它们的倍频和组合频,说明S2激发态结构动力学沿C=N和N-N伸缩振动这两个坐标进行,且占据了整个拉曼光谱强度的主要部分。(本文来源于《浙江理工大学》期刊2015-12-01)
低激发态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自20世纪50年代起,人们就认识到发展计算方法与软件是理论化学研究的重要任务。实际上,化学的微观规律是已知的,即量子力学与统计力学,但由于化学问题的复杂性,几乎所有的问题都难以用解析模型求解。因此,复杂体系的计算方法与软件为理论化学研究的重点。长期以来,理论化学研究均面向基态,但由于光电功能材料,特别是与能源环境相关的研究需要,激发态问题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对于激发态结构的计算,我们发展了对称化的密度矩阵重正化群方法,改进了耦合簇运动方程及其线性/非线性响应方法;并针对激发态过程,如电子激发态辐射/无辐射跃迁、电荷传输等与光电功能相关的问题,发展了计算发光效率、光谱、载流子迁移率的软件包—MOMAP。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低激发态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鲍曼.对原子核基态和低激发态结构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8
[2].李文强,帅志刚.面向激发态结构与过程的计算化学软件发展[J].中国科学基金.2018
[3].李鹏丽,姜杰,郑旭明.4-硫代胸腺嘧啶激发态结构及动力学研究[C].第十五届全国化学动力学会议论文集.2017
[4].孟双,薛佳丹,赵彦英,郑旭明.溶剂调控的3-氨基-1,2,4-叁唑的基态及激发态结构动力学研究[C].第十五届全国化学动力学会议论文集.2017
[5].张腾烁.溶剂调控的环己烯酮和吡啶酮激发态结构和衰变动力学[D].浙江理工大学.2016
[6].单石敏,张晓美,孙二平,徐海峰,闫冰.CHX(X=Cl,I)电子激发态结构与光解动力学理论研究[C].第六届全国计算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2016
[7].单石敏,张晓美,徐海峰,闫冰,Erping,Sun.CHX(X=Cl,I)电子激发态结构与光解动力学理论研究[C].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四十四分会:化学动力学.2016
[8].王娴,郭前进,夏安东.基于噻吩撑乙炔的线性共轭寡聚物的激发态结构弛豫的奇偶效应[C].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四十四分会:化学动力学.2016
[9].刘慧景,徐晓洁,石子君,房喻.基于对激发态结构调控的新型溶质变色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C].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叁十一分会:胶体与界面化学.2016
[10].庞素梅.溶剂调控的2,5位取代1,3,4-噻二唑激发态结构动力学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