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下作业用便携式防掉落打捞筒论文和设计-谢雷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井下作业用便携式防掉落打捞筒,包括引鞋、筒体、上接头、安全接头、螺丝和螺状卡瓦,所述筒体内部顶端固定有盘根,所述盘根下方的筒体内壁开设有螺状槽,所述螺状卡瓦螺纹安装在螺状槽上,所述筒体内部底端卡接有控制卡环,所述引鞋螺纹安装在筒体底端,所述筒体顶端与上接头底端焊接,所述上接头顶端与安全接头底端螺纹连接,所述上接头顶端外侧焊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壁与安全接头底端外侧贴合,所述固定环上开设有第一螺孔,所述安全接头底端外侧开设有第二螺孔,所述螺丝穿过第一螺孔拧进第二螺孔内。本实用新型具有打捞筒与安全接头螺纹连接的同时增加螺丝固定,使打捞筒作业时不会掉落的优点。

主设计要求

1.一种井下作业用便携式防掉落打捞筒,包括引鞋(1)、筒体(2)、上接头(3)、安全接头(5)、螺丝(6)和螺状卡瓦(9),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2)内部顶端固定有盘根(10),所述盘根(10)下方的筒体(2)内壁开设有螺状槽(8),所述螺状卡瓦(9)螺纹安装在螺状槽(8)上,所述筒体(2)内部底端卡接有控制卡环(7),所述引鞋(1)螺纹安装在筒体(2)底端,所述筒体(2)顶端与上接头(3)底端焊接,所述上接头(3)顶端与安全接头(5)底端螺纹连接,所述上接头(3)顶端外侧焊接有固定环(4),所述固定环(4)内壁与安全接头(5)底端外侧贴合,所述固定环(4)上呈环形阵列开设有六个第一螺孔(13),所述安全接头(5)底端外侧呈环形阵列开设有六个第二螺孔(14),所述螺丝(6)穿过第一螺孔(13)拧进第二螺孔(14)内。

设计方案

1.一种井下作业用便携式防掉落打捞筒,包括引鞋(1)、筒体(2)、上接头(3)、安全接头(5)、螺丝(6)和螺状卡瓦(9),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2)内部顶端固定有盘根(10),所述盘根(10)下方的筒体(2)内壁开设有螺状槽(8),所述螺状卡瓦(9)螺纹安装在螺状槽(8)上,所述筒体(2)内部底端卡接有控制卡环(7),所述引鞋(1)螺纹安装在筒体(2)底端,所述筒体(2)顶端与上接头(3)底端焊接,所述上接头(3)顶端与安全接头(5)底端螺纹连接,所述上接头(3)顶端外侧焊接有固定环(4),所述固定环(4)内壁与安全接头(5)底端外侧贴合,所述固定环(4)上呈环形阵列开设有六个第一螺孔(13),所述安全接头(5)底端外侧呈环形阵列开设有六个第二螺孔(14),所述螺丝(6)穿过第一螺孔(13)拧进第二螺孔(1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作业用便携式防掉落打捞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状卡瓦(9)与螺状槽(8)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作业用便携式防掉落打捞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鞋(1)顶端固定有第二螺纹管(12),筒体(2)底端内壁开设有与第二螺纹管(12)相适配的第二管螺纹,第二螺纹管(12)顶端面与控制卡环(7)底端面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作业用便携式防掉落打捞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接头(5)底端固定有第一螺纹管(11),上接头(3)顶端内壁开设有与第一螺纹管(11)相适配的第一管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作业用便携式防掉落打捞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孔(13)与第二螺孔(14)对齐,第一螺孔(13)孔径与第二螺孔(14)孔径相一致。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井下打捞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井下作业用便携式防掉落打捞筒。

背景技术

井下作业时落鱼掉落需要用到打捞筒进行打捞。打捞筒利用卡瓦在筒体螺旋槽内运动,从外径打捞井下管状落物。打捞筒主要由外筒、卡瓦和密封件等组成,外筒和卡瓦形成锥形配合。

现有的打捞筒在进行打捞作业时,打捞筒的上接头与安全接头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打捞筒与安全接头之间没有其他的固定方式,单靠螺纹固定的打捞筒会有掉落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井下作业用便携式防掉落打捞筒,具备打捞筒与安全接头螺纹连接的同时增加螺丝固定,使打捞筒作业时不会掉落的优点,解决了打捞筒与安全接头之间没有其他的固定方式,单靠螺纹固定的打捞筒会有掉落的风险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井下作业用便携式防掉落打捞筒,包括引鞋、筒体、上接头、安全接头、螺丝和螺状卡瓦,所述筒体内部顶端固定有盘根,所述盘根下方的筒体内壁开设有螺状槽,所述螺状卡瓦螺纹安装在螺状槽上,所述筒体内部底端卡接有控制卡环,所述引鞋螺纹安装在筒体底端,所述筒体顶端与上接头底端焊接,所述上接头顶端与安全接头底端螺纹连接,所述上接头顶端外侧焊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壁与安全接头底端外侧贴合,所述固定环上呈环形阵列开设有六个第一螺孔,所述安全接头底端外侧呈环形阵列开设有六个第二螺孔,所述螺丝穿过第一螺孔拧进第二螺孔内。

优选的,所述螺状卡瓦与螺状槽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引鞋顶端固定有第二螺纹管,筒体底端内壁开设有与第二螺纹管相适配的第二管螺纹,第二螺纹管顶端面与控制卡环底端面贴合。

优选的,所述安全接头底端固定有第一螺纹管,上接头顶端内壁开设有与第一螺纹管相适配的第一管螺纹。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孔与第二螺孔对齐,第一螺孔孔径与第二螺孔孔径相一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环和螺丝,达到了加强打捞筒与安全接头之间的固定,使打捞筒作业时不会掉落的效果,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固定环和螺丝,固定环焊接在上接头顶端外侧,上接头与安全接头螺纹连接后,固定环内侧与安全接头底端外侧贴合,上接头与安全接头固定后,此时的第一螺孔与第二螺孔对齐,工作人员将螺丝拧进第一螺孔内,螺丝穿过第一螺孔拧进第二螺孔内,固定环和安全接头底端固定连接,从而将上接头与安全接头固定,在上接头与安全接头螺纹连接的同时增加螺丝加固的方式,使上接头和安全接头之间的固定效果更好,防止打捞筒作业时掉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引鞋;2、筒体;3、上接头;4、固定环;5、安全接头;6、螺丝;7、控制卡环;8、螺状槽;9、螺状卡瓦;10、盘根;11、第一螺纹管;12、第二螺纹管;13、第一螺孔;14、第二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井下作业用便携式防掉落打捞筒,包括引鞋1、筒体2、上接头3、安全接头5、螺丝6和螺状卡瓦9,筒体2内部顶端固定有盘根10,盘根10呈圆环状。盘根10下方的筒体2内壁开设有螺状槽8,螺状卡瓦9螺纹安装在螺状槽8上,螺状卡瓦9与螺状槽8相适配,螺状卡瓦9螺旋安装进筒体2内,螺状卡瓦9与螺状槽8螺纹连接后保持稳定。筒体2内部底端卡接有控制卡环7,控制卡环7呈圆环状,控制卡环7抵住螺状卡瓦9。引鞋1螺纹安装在筒体2底端,引鞋1顶端固定有第二螺纹管12,筒体2底端内壁开设有与第二螺纹管12相适配的第二管螺纹,引鞋1与筒体2之间可拆卸,第二螺纹管12顶端面与控制卡环7底端面贴合,引鞋1固定在筒体2顶端后,第二螺纹管12顶端将控制卡环7抵住,将控制卡环7固定在筒体2内。筒体2顶端与上接头3底端焊接,上接头3顶端与安全接头5底端螺纹连接,安全接头5底端固定有第一螺纹管11,上接头3顶端内壁开设有与第一螺纹管11相适配的第一管螺纹。安全接头5连接在打捞设备上,上接头3与安全接头5之间可拆卸,打捞时,将上接头3与安全接头5螺纹固定。

上接头3顶端外侧焊接有固定环4,上接头3与安全接头5螺纹连接后,固定环4内壁与安全接头5底端外侧贴合,固定环4上呈环形阵列开设有六个第一螺孔13,安全接头5底端外侧呈环形阵列开设有六个第二螺孔14,上接头3与安全接头5固定后,第一螺孔13与第二螺孔14对齐,第一螺孔13孔径与第二螺孔14孔径相一致,工作人员将螺丝6对准第一螺孔13,螺丝6穿过第一螺孔13拧进第二螺孔14内,固定环4和安全接头5底端固定连接,从而将上接头3与安全接头5固定,在上接头3与安全接头5螺纹连接的同时增加螺丝6加固的方式,使上接头3和安全接头5之间的固定效果更好,防止打捞筒作业时掉落。拆卸时将螺丝6拧松取下,上接头3从安全接头5上拧松取下。

工作原理:打捞落鱼时,将上接头3与安全接头5螺纹连接,固定环4内壁与安全接头5底端外侧贴合,第一螺孔13与第二螺孔14对齐,工作人员将螺丝6对准第一螺孔13,螺丝6穿过第一螺孔13拧进第二螺孔14内,固定环4和安全接头5底端固定连接,从而将上接头3与安全接头5固定。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设计图

一种井下作业用便携式防掉落打捞筒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29857.4

申请日:2019-01-0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2(天津)

授权编号:CN209539305U

授权时间:20191025

主分类号:E21B 31/18

专利分类号:E21B31/18;E21B17/06;E21B19/10

范畴分类:22A;

申请人:合力(天津)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合力(天津)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00450 天津市滨海新区临港经济区1号1号楼3175室

发明人:谢雷;梁杰;王德刚;邢立国;侯立东;田永丰;李蓉芳;路杏;佟达;邵华峥;于紫迁;冯炜

第一发明人:谢雷

当前权利人:合力(天津)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井下作业用便携式防掉落打捞筒论文和设计-谢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