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菌种培育用灭菌装置,包括壳体和泄压管,所述壳体内部通过固定块固定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侧焊接有定位架,所述壳体底部固定有支杆,所述支杆内侧的所述壳体上连接有用于排放蒸汽的所述泄压管,所述泄压管上设置有控制泄压管开度的阀门,所述定位架内转动连接有支撑轴。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处于蒸汽杀菌区域的所述杀菌罐,保证菌袋受热均匀,改善现有设备受热不均的弊端,在壳体底部设置所述泄压管,促进壳体内部充满蒸汽后多余蒸汽和冷凝水顺利排出,在壳体与支撑架之间填充蒸汽作为保温层,保温效果更好,减少能源消耗,实用性强。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菌种培育用灭菌装置,包括壳体(1)和泄压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通过固定块(2)固定有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内侧焊接有定位架(13),所述壳体(1)底部固定有支杆(5),所述支杆(5)内侧的所述壳体(1)上连接有用于排放蒸汽的所述泄压管(6),所述泄压管(6)上设置有控制泄压管(6)开度的阀门(7),所述定位架(13)内转动连接有支撑轴(12),所述支撑轴(12)的后部且位于定位架(13)后侧的位置和杀菌罐(4)固定连接,所述杀菌罐(4)前端固定有内齿轮(17),所述内齿轮(17)内侧的所述杀菌罐(4)上设置有多个透气孔(18);所述壳体(1)前后两端均固定有端盖(14),所述端盖(14)前部连接有进气管(11),所述支杆(5)左侧固定有支撑板(8),所述支撑板(8)上方通过电机座(9)固定有电动机(10),所述电动机(10)通过皮带连接到所述端盖(14)上的传动轴(15),所述传动轴(15)后端穿过所述端盖(14)连接到传动齿轮(16),所述杀菌罐(4)内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板(19)。
设计方案
1.一种菌种培育用灭菌装置,包括壳体(1)和泄压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通过固定块(2)固定有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内侧焊接有定位架(13),所述壳体(1)底部固定有支杆(5),所述支杆(5)内侧的所述壳体(1)上连接有用于排放蒸汽的所述泄压管(6),所述泄压管(6)上设置有控制泄压管(6)开度的阀门(7),所述定位架(13)内转动连接有支撑轴(12),所述支撑轴(12)的后部且位于定位架(13)后侧的位置和杀菌罐(4)固定连接,所述杀菌罐(4)前端固定有内齿轮(17),所述内齿轮(17)内侧的所述杀菌罐(4)上设置有多个透气孔(18);
所述壳体(1)前后两端均固定有端盖(14),所述端盖(14)前部连接有进气管(11),所述支杆(5)左侧固定有支撑板(8),所述支撑板(8)上方通过电机座(9)固定有电动机(10),所述电动机(10)通过皮带连接到所述端盖(14)上的传动轴(15),所述传动轴(15)后端穿过所述端盖(14)连接到传动齿轮(16),所述杀菌罐(4)内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板(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菌种培育用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底部设置有贯通孔,所述泄压管(6)穿过该贯通孔与所述壳体(1)连接,且所述泄压管(6)与所述壳体(1)连接处通过耐高温防水胶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菌种培育用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7)为手动调节阀,且所述阀门(7)与所述泄压管(6)通过法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菌种培育用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12)后端焊接固定在所述杀菌罐(4)上,且所述支撑轴(12)用于支撑所述杀菌罐(4)在所述定位架(13)的支撑下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菌种培育用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齿轮(17)与所述传动齿轮(16)啮合连接,所述支撑架(3)顶部设置有通孔,用于蒸汽通过该通孔进入所述壳体(1)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菌种培育用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14)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壳体(1)前后两侧,所述传动轴(15)与所述端盖(14)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菌种培育用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罐(4)后端为开口式结构,所述限位板(19)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支撑轴(12)和所述杀菌罐(4)之间。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菌种培育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菌种培育用灭菌装置。
背景技术
食用菌的栽培工艺中,一个关键技术环节是对培养料进行灭菌处理,未经处理的培养料内含有的竞争性杂菌和其他微生物会抑制食用菌生长,与所培养的食用菌争夺营养,影响食用菌产量,在木生类的食用菌代料栽培中,对培养料进行高压或常压灭菌处理是生产者必须经过的一道严格工序,常压灭菌是最常用的菌种培育灭菌方式。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常压蒸气灭菌是在100℃蒸汽环境下,理论灭菌时间4小时,实际需要将杀菌锅温度保持10小时以上,闷锅4小时以上,蒸汽在灭菌锅内聚集在顶部区域,造成菌袋受热不均,顶部菌袋在持续高温环境下,营养损失严重,培养基内糖分流失以及对有机含氮化合物造成破坏,造成食用菌菇体组织松软,口感差,底部区域温度低,灭菌不够彻底,且由于现有培养料通过菌袋填装,无法通过搅拌培养料增进杀菌效果,造成食用菌产量以及品质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菌种培育用灭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常压蒸气灭菌是在100℃蒸汽环境下,理论灭菌时间4小时,实际需要将杀菌锅温度保持10小时以上,闷锅4小时以上,蒸汽在灭菌锅内聚集在顶部区域,造成菌袋受热不均,顶部菌袋在持续高温环境下,营养损失严重,培养基内糖分流失以及对有机含氮化合物造成破坏,造成食用菌菇体组织松软,口感差,底部区域温度低,灭菌不够彻底,且由于现有培养料通过菌袋填装,无法通过搅拌培养料增进杀菌效果,造成食用菌产量以及品质降低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具有:通过转动处于蒸汽杀菌区域的所述杀菌罐,保证菌袋受热均匀,改善现有设备受热不均的弊端,在壳体底部设置所述泄压管,促进壳体内部充满蒸汽后多余蒸汽和冷凝水顺利排出,在壳体与支撑架之间填充蒸汽作为保温层,保温效果更好,减少能源消耗,实用性强,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菌种培育用灭菌装置,包括壳体和泄压管,所述壳体内部通过固定块固定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侧焊接有定位架,所述壳体底部固定有支杆,所述支杆内侧的所述壳体上连接有用于排放蒸汽的所述泄压管,所述泄压管上设置有控制泄压管开度的阀门,所述定位架内转动连接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的后部且位于定位架后侧的位置和杀菌罐固定连接,所述杀菌罐前端固定有内齿轮,所述内齿轮内侧的所述杀菌罐上设置有多个透气孔;
所述壳体前后两端均固定有端盖,所述端盖前部连接有进气管,所述支杆左侧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方通过电机座固定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通过皮带连接到所述端盖上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后端穿过所述端盖连接到传动齿轮,所述杀菌罐内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板。
采用上述一种菌种培育用灭菌装置,在使用时,开启所述壳体后端的所述端盖,将需要进行杀菌的菌袋放置在所述限位板上,通过所述杀菌罐配合所述限位板对菌袋进行固定,将所述端盖与所述壳体进行固定,将所述进气管接入外界蒸汽发生设备,蒸汽通过所述进气管进入所述壳体内,并通过所述透气孔进入所述杀菌罐内,开启所述电动机电源,所述电动机依次带动所述传动轴、所述传动齿轮和所述内齿轮,通过所述内齿轮带动所述杀菌罐在所述支撑轴的支撑下转动,所述杀菌罐内多余的蒸汽通过所述支撑架上方的通孔进入所述壳体内部,充满所述壳体与所述支撑架之间的间隙后,开启所述阀门,蒸汽和冷凝水通过所述泄压管排出,所述杀菌罐内的菌袋在高温蒸汽作用下杀菌消毒。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贯通孔,所述泄压管穿过该贯通孔与所述壳体连接,且所述泄压管与所述壳体连接处通过耐高温防水胶密封。
作为优选,所述阀门为手动调节阀,且所述阀门与所述泄压管通过法兰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轴后端焊接固定在所述杀菌罐上,且所述支撑轴用于支撑所述杀菌罐在所述定位架的支撑下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内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支撑架顶部设置有通孔,用于蒸汽通过该通孔进入所述壳体内。
作为优选,所述端盖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壳体前后两侧,所述传动轴与所述端盖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杀菌罐后端为开口式结构,所述限位板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支撑轴和所述杀菌罐之间。
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处于蒸汽杀菌区域的所述杀菌罐,保证菌袋受热均匀,改善现有设备受热不均的弊端,在壳体底部设置所述泄压管,促进壳体内部充满蒸汽后多余蒸汽和冷凝水顺利排出,在壳体与支撑架之间填充蒸汽作为保温层,保温效果更好,减少能源消耗,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杀菌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壳体;2、固定块;3、支撑架;4、杀菌罐;5、支杆;6、泄压管;7、阀门;8、支撑板;9、电机座;10、电动机;11、进气管;12、支撑轴;13、定位架;14、端盖;15、传动轴;16、传动齿轮;17、内齿轮;18、透气孔;19、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菌种培育用灭菌装置,包括壳体1和泄压管6,壳体1内部通过固定块2固定有支撑架3,支撑架3内侧焊接有定位架13,壳体1底部固定有支杆5,支杆5内侧的壳体1上连接有用于排放蒸汽的泄压管6,泄压管6上设置有控制泄压管6开度的阀门7,定位架13内转动连接有支撑轴12,所述支撑轴12的后部且位于定位架13后侧的位置和杀菌罐4固定连接,杀菌罐4前端固定有内齿轮17,内齿轮17内侧的杀菌罐4上设置有多个透气孔18;
壳体1前后两端均固定有端盖14,端盖14前部连接有进气管11,支杆5左侧固定有支撑板8,支撑板8上方通过电机座9固定有电动机10,电动机10通过皮带连接到端盖14上的传动轴15,传动轴15后端穿过端盖14连接到传动齿轮16,杀菌罐4内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板19。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壳体1底部设置有贯通孔,泄压管6穿过该贯通孔与壳体1连接,且泄压管6与壳体1连接处通过耐高温防水胶密封,如此设置,可有效延长壳体1内部温度保持时间,提高杀菌效果;
阀门7为手动调节阀,且阀门7与泄压管6通过法兰连接,如此设置,便于工作人员调整泄压管6的蒸汽排放速度,增加设备操作便捷性;
支撑轴12后端焊接固定在杀菌罐4上,且支撑轴12用于支撑杀菌罐4在定位架13的支撑下转动,如此设置,便于提高杀菌罐4转动灵活性,从而保证设备受热均匀;
内齿轮17与传动齿轮16啮合连接,支撑架3顶部设置有通孔,用于蒸汽通过该通孔进入壳体1内,如此设置,便于通过该通孔在壳体1与支撑架3之间设置蒸汽保温层,延长设备温度保持时间,减少能源消耗;
端盖14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1前后两侧,传动轴15与端盖14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杀菌罐4后端为开口式结构,限位板19通过焊接固定在支撑轴12和杀菌罐4之间。
采用上述结构,在使用时,开启壳体1后端的端盖14,将需要进行杀菌的菌袋放置在限位板19上,通过杀菌罐4配合限位板19对菌袋进行固定,将端盖14与壳体1进行固定,将进气管11接入外界蒸汽发生设备,蒸汽通过进气管11进入壳体1内,并通过透气孔18进入杀菌罐4内,开启电动机10电源,电动机10依次带动传动轴15、传动齿轮16和内齿轮17,通过内齿轮17带动杀菌罐4在支撑轴12的支撑下转动,杀菌罐4内多余的蒸汽通过支撑架3上方的通孔进入壳体1内部,充满壳体1与支撑架3之间的间隙后,开启阀门7,蒸汽和冷凝水通过泄压管6排出,杀菌罐4内的菌袋在高温蒸汽作用下杀菌消毒;
通过转动处于蒸汽杀菌区域的杀菌罐4,保证菌袋受热均匀,改善现有设备受热不均的弊端,在壳体1底部设置泄压管6,促进壳体1内部充满蒸汽后多余蒸汽和冷凝水顺利排出,在壳体1与支撑架3之间填充蒸汽作为保温层,保温效果更好,减少能源消耗,实用性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48525.3
申请日:2018-12-2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1(河南)
授权编号:CN209527364U
授权时间:20191025
主分类号:A01G 18/30
专利分类号:A01G18/30
范畴分类:12A;
申请人:泌阳县大地菌业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泌阳县大地菌业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463700 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杨集街
发明人:赵全磊
第一发明人:赵全磊
当前权利人:泌阳县大地菌业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定位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