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洪艳
大庆眼科医院黑龙江省大庆市163316
摘要:目的探究前房穿刺技术在我院临床眼科中的适应效果,分析其价值、适用与禁忌取向。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1月来我院接受眼科治疗的132例患者,患者年龄均在13到82岁,在这些患者中,有124例患者接受了治疗性穿刺,6例患者接受了诊断性穿刺,对穿刺前后的眼压、适应性等状况进行分析。结果通过精确操作,充分掌握适应性等情况,在患者接受前方穿刺技术后,眼压明显降低,并且并发症较少,且这种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接受眼科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加入前房穿刺技术能够有效降低眼压,对视力的提升有很大作用,与此同时,这种技术较为安全,接受治疗后并发症较少。
关键词:前房穿刺;眼科临床;应用;治疗
引言
随着眼科显微手术的开展,前房穿刺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眼科临床工作中。现就此项技术的应用、穿刺部位、方法、禁忌症以及注意事项作一总结。本文选取了2016年1月到2017年11月在我院接受眼科治疗的132例患者,这些患者均采用了前房穿刺技术进行治疗,以此医学案例来分析在进行眼科床治疗过程中前房穿刺技术的应用方法、应用效果以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文章选取了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间到我院接受眼科治疗的132例患者,这些患者在治疗时均采用了前房穿刺技术,这些患者的年龄在13到82岁,男性93例,女性39例,这些患者中接受治疗性穿刺的有124例,接受诊断性穿刺的有6例,治疗性穿刺接受者中有52例患者在眼球受伤后眼压持续升高且利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时没有效果,有54例患者是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有12例患者是患上白内障,有6例患者是慢性闭角性青光眼。而诊断穿刺接受者诊断均为前房积脓。
1.2方法
对患者的患病时间进行记录,检测患者入院时的眼压,判断患者的病情以及前期接受眼科治疗的效果,以上均符合穿刺标准后,可接受穿刺治疗,在治疗时遵循以下步骤:进行预降压,预降压是利用药物进行,利用噻吗洛尔和布尔佐胺进行滴眼,与此同时利用20%的甘露醇进行静滴。进行局部麻醉,利用丙美卡因进行滴眼,接下来进行洗眼,洗眼药物为左氧氟沙星,最后进行常规消毒。完成以上准备工序后,需要将患者固定,协助患者在手术台合适的位置坐下,固定住其头部,另准备裂隙灯。医生戴好双层无菌手套,分开患者有疾病的眼睛的上下眼睑,如果患者无法很好地配合治疗,也可以利用开睑器分开患者眼睑。
对于外伤且前方有血肿的患者利用双套助吸器进行穿刺,以便吸取积液并抽取凝血块,与此同时,还需要注射药物帮助血块松动,药物可以是BSS液,也可以是盐水、尿激酶混合液。
若遇到大块的血块,可以适当扩大眼部切口,利用微型镊将其夹取出来。对于积脓患者,先取助吸器,再清积脓,以便降低眼压,与此同时,还需要注射敏感抗生素,将抽取的眼部积液进行实验室诊断。
对于白内障患者,在进行穿刺治疗时,利用钩子进行辅助治疗,来吸收皮质,进行晶状体位置的调整。在进行放液之后,利用抗生素眼液进行滴眼处理。
1.3观察项目、观察治疗前后眼压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并发症和
视力变化等情况。
1.4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均由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用t和对计量和计数资料进行检验,若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反之则无。
2结果
对接受穿刺治疗的患者进行穿刺前后眼压对比,发现穿刺后的眼压均比穿刺前的眼压低,并且这种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患者的并发症、疗效进行分析,发现所有接受治疗的患者均未感染,也没有发现病情加重或者是切口渗漏的情况,另外,医源性损伤也未出现。在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的视力进行问询检测,发现有35例患者反映视力改善,32例患者表明视力下降,36例患者表明视力可能有些下降,而有19例患者表明视力情况不变。
3讨论
利用前房穿刺技术进行眼科临床治疗效果很好,前房穿刺技术具有很高的安全性,与此同时,其操作并不复杂,所依赖的器械也很少,因此应用十分广泛。在本次实验中,简单的吸取、注射再修复就可以完成前房穿刺的操作,而前房穿刺应用范围广泛,文章中所涉及到的病症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它还可以应用到原发性眼部肿瘤检查等测定中。前房穿刺技术能够明显的降低眼压。一般而言,正常人的眼压是维持在10-21mmHg(1mmHg=0.133kPa)(Schitz眼压计)。而当患者患上眼部疾病时,由于患者的眼部房水循环受到了破坏,这就导致患者房水增多,眼压升高。若是眼压升高持续时间过长,就有可能对患者的眼部造成无可挽回的伤害。一直以来,降低眼压的工作都受到眼科工作者的密切重视,他们也思考出了很多方法来进行降低眼压,然而,仍然有一部分的患者常规降压效果不明显,这时就可以利用前房穿刺技术进行降低眼压,且这种技术进行降低眼压没有并发症,效果良好。
在进行前房穿刺技术治疗时有几点注意事项。首先是接受前房穿刺的部位,穿刺部位是依照病情以及医者的操作方便来决定。一般来说,会选择在900-1100点角膜缘内的1mm处进行穿刺。当然,不同病症有不同穿刺口,例如白内障超声乳化吸收术就是在130-300点角膜缘内进行1mm处穿刺,这是因为此手术需要伸钩子,选择此处进行穿刺是为了操作方便。另外,不同的医者穿刺部位也会不同,这自然是根据习惯来决定。其次是禁忌。尽管前房穿刺技术应用广泛且操作安全,然而,也有一些禁忌症。例如,若是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在利用前房穿刺进行治疗时就容易因为突然的眼压降低使得新生血管破裂或者是造成损伤从而出血。最后是一些其他的注意事项。例如在进行穿刺前,眼压不要过低。在穿刺的过程中需要严格采用无菌操作,避免脏物带入引发炎症。在进行穿刺时,力度要适中,动作要迅速。在穿刺手术结束之后,需要密切关注穿刺的闭口情况,避免发生出血的现象。
结语
总而言之,前房穿刺技术是一项简单、实用、易于掌握的操作技术,在眼科临床工作中,灵活熟练地掌握此项技术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带来的并发症很少,且对于降低眼压有明显成效,与此同时,对于患者的视力恢复也有一定效果,因此,总的来说,这种技术在临床实验中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燕.前房穿刺在青光眼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4
[2]黄靖妍,姜立超,李相军,等.前房穿刺技术在眼科临床中的应用[J].国际眼科杂志,2007,(03)
[3]靳三全.前房穿刺技术在眼科临床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2015,(14)
[4]樊秀婷.前房穿刺在青光眼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