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自体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韧带,膝关节,自体,损伤,肌腱,关节镜,本体。
自体腱论文文献综述
吴霞[1](2019)在《膝关节镜下自体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治疗膝关节损伤的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膝关节镜下自体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治疗膝关节损伤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53例膝关节损伤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膝关节镜下自体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治疗,在术前与术后对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关节运动肌力和胫骨前移程度进行检查,并详细记录数据,术前的数据为对照组,术后的数据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检查数据,并分析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膝关节功能有显着改善,评分较高,关节运动肌力提升显着,评分也较高,胫骨前移程度也有显着的改善,各项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过分析,关节镜治疗效果好,治疗有效率高。结论:膝关节镜下自体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治疗膝关节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患者术后的膝关节功能、关节运动肌力和胫骨前移程度均有显着的改善,治疗有效率明显较高。(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期刊2019年17期)
杨岩,王岩峰,王新贤,王梓豪,王一丁[2](2019)在《LARS韧带与自体腱重建髌韧带治疗急性髌韧带近止点断裂》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LARS人工韧带与自体半腱肌移植重建髌韧带治疗急性髌韧带近止点断裂的疗效。[方法]2008年7月~2018年6月本院共收治髌韧带断裂患者41例,近止点部断裂21例纳入本研究,采用LARS人工韧带10例,自体半腱肌移植重建11例。记录围手术期资料,测量髌上10cm大腿周径、膝关节活动度,利用Lysholm及Kujala评分对膝关节进行功能评价,行影像检查,测量Caton指数。[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手术,无严重并发症。LARS韧带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3d VAS评分显着优于自体肌腱组(P<0.05);但LARS韧带组手术费用显着高于自体韧带组(P<0.05)。两组患者随访7~36个月。末次随访两组术后各项指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患者间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髌上10 cm大腿周径、Lysholm评分和Kujala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膝关节功能受限,优良率100%。[结论]LARS人工韧带与自体半腱肌移植重建髌韧带治疗急性髌韧带近止点断裂均能够有效修复伸膝装置及恢复膝关节功能,具有相同的手术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矫形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贾金领,李强[3](2019)在《探讨膝关节镜下自体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治疗膝关节损伤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自体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治疗膝关节损伤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治疗的90例膝关节损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时间为2016年7月~2018年7月,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参照组(传统手术)与研究组(膝关节镜下自体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每组45例患者,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与参照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的关节肿胀评分、压痛、关节活动度低于参照组,治疗后4个月研究组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膝关节下自体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治疗膝关节损伤,可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值得临床应用。(本文来源于《临床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黎国权[4](2019)在《膝关节镜下自体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治疗膝关节损伤的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自体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治疗膝关节损伤的效果。方法膝关节损伤病人80例,根据其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40例,传统手术组40例。观察组给予膝关节镜下自体腱重建前交叉韧带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病人手术一般情况,比较两组病人手术前后膝关节各项体征评分、膝关节功能的差异。结果传统手术组和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75. 36±5. 12) min和(75. 32±5. 43) min(P> 0. 05);两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2. 42±6. 18) ml和(33. 26±3. 41) 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病人手术前临床体征无差别,手术后3个月,观察组病人的膝关节稳定性、压痛、关节活动度、关节肿胀评分均低于传统手术组;两组病人手术前膝关节功能无差别,术后3个月,观察组病人的活动度、肌力和稳定型等评分均高于传统手术组。结论膝关节镜下自体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对膝关节损伤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提高病人的膝关节功能。(本文来源于《临床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林克凤,周仕国,刘国铭,王钦奋[5](2018)在《自体腱重建膝内侧副韧带手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自体腱重建膝内侧副韧带手术效果。方法方便选择该院自2016年2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严重膝内侧副韧带断裂患者5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自体腱重建术,最后对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估。结果 50例严重膝内侧副韧带断裂患者实施自体腱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经计算后为92%(46/50)。比对术前、术后的VAS评分和Lysholm评分,术后(3.12±1.33)分、(87.43±3.79)分明显优于术前的(4.83±1.40)分、(26.46±21.04)分,组间数据结果经统计后(t=6.261 6,20.166 0,P<0.05)。另外,比对术前和术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术后的躯体功能功能评分(78.86±6.55)分、角色功能评分(75.40±4.20)分、情绪功能评分(77.69±4.14)分、认知功能评分(78.70±6.39)分和社会功能评分(70.62±4.13)分明显优于术前的躯体功能功能评分(54.17±5.52)分、角色功能评分(44.57±4.44)分、情绪功能评分(45.03±4.18)分、认知功能评分(52.19±6.07)分和社会功能评分(43.26±4.39)分,组间数据结果经统计后(t=20.381 5,35.669 1,39.254 3,21.269 0,32.097 7,P<0.05)。结论膝内侧副韧带断裂患者实施自体腱重建术,效果理想,可以为患者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普及。(本文来源于《中外医疗》期刊2018年20期)
刘和风,李业海,唐浩然,李晓天,王春[6](2018)在《骨形态发生蛋白结合自体腱重建开放性指伸肌腱止点断裂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BMP)与自体掌长肌腱移植结合骨隧道重建开放性指伸肌腱止点断裂,为临床治疗伸肌腱止点断裂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方法自2013年2月至2016年3月共收治手部开放性指伸肌腱止点断裂23例患者,取5 cm自体掌长肌腱组织,腱粗2 mm。用2.0 mm钻头于末节指骨近端钻一横孔,再用3.0 mm钻头于指骨背侧钻一单皮质垂直孔,肌腱穿过横孔并从垂直孔抽出形成3束,与伸肌腱近侧断端吻合,骨道处置入BMP 2 mg,指伸位铝板外固定制动4周后去除铝板康复锻炼。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23例患者中21例患者获得术后随访,按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AM)评定法评定:优13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为90%。结论该术式对伸肌腱止点行解剖重建,达到腱骨愈合,疗效满意,为伸肌腱止点重建提供了一种可靠的选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安徽医药》期刊2018年04期)
李平,何祥乐,林久灶[7](2018)在《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自体腱加异体腱联合移植与异体腱移植的术后疗效的差别》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分析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采用自体腱联合异体腱移植与异体腱移植术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接诊的67膝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患者,入选患者均接受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根据移植物的差异性分组,观察组(n=34)采用自体腱联合异体腱移植,对照组(n=33)采用异体腱移植,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2.33±1.02)cm比较,观察组髌上1 cm双侧大腿周径差值(1.43±0.15)cm更小,Lysholm评分(83.46±7.77)分、Tegner评分(90.15±6.46)分、IKDC评分(7.15±1.1)分显着高于对照组(71.73±4.34)分、(83.46±5.88)分、(6.49±0.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采用自体腱联合异体腱移植可取得较单独采用异体腱移植的手术效果更好,前者更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本文来源于《中外医疗》期刊2018年05期)
戴文敏[8](2015)在《自体腱重建ACL术后NMES对腘绳肌肌力恢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明确自体腘绳肌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使用神经肌肉电刺激对屈膝肌康复有无影响。自体腘绳肌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使用TMG早期监测股二头肌及半腱肌两块屈膝肌康复的对称性。为自体腘绳肌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采取的康复手段和训练方法供理论依据和参考。研究方法实验对象:入选对象为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体育医院创伤外科收入,治疗手段均为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ACL重建术男性患者。随机分配至实验组常规康复加NMES组以及对照组常规康复练习组。排除对象:术前MRI检查及术中探查有合并软骨Ⅲ度以上损伤、伴有后交叉韧带损伤及侧副韧带损伤患者,排除行半月板缝合或韧带修补术、伤后到手术时间超6个月、患膝曾有受伤或手术史者。经筛选后纳入男性患者3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15人,平均年龄28.6±6.5岁;实验组患者16人,平均年龄32.1±5.8岁。实验方法:签署知情同意书,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均干预8周。对照组(常规康复组):进行ACL重建手术后的第4天起,于我院行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常规康复基加神经肌肉电刺激组):ACL重建术后第4天起,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使用NMES干预患侧股二头肌(BF)和半腱肌(ST),电流频率20Hz,脉宽200μs,强度10-20mA,通断比1:2,2次/天,20分钟/次,5天/周。测试方法与指标:分别在术前、术后8周使用tensiomyography(TMG)测试仪进行测试最大肌腹径向位移Dm(Maximal displacement)测试,该指标与肌力正相关。统计学分析与数据处理方法:实验前后收集各项指标数据,采用SPSS 22.0进行分析和处理。测试结果t检验,p<0.05有显着性差异。检验指标是否有显着差异,从而比较两种治疗的疗效,最后作出进一步的分析和结论。研究结果①术前Dm双侧对称性(健/患)测试结果:对照组股二头肌2.79±1.07,实验组股二头肌2.06±1.31。对照组半腱肌2.91±1.56,实验组半腱肌2.99±2.60。②8周后Dm双侧对称性(健/患)测试结果:对照组股二头肌1.46±0.3,实验组股二头肌1.17±0.13;对照组半腱肌1.53±0.57,实验组半腱肌1.27±0.24。③8周后Dm健患侧差值比(健-患/健):对照组股二头肌26.42%±16.58%,实验组股二头肌13.58%±9.43%;对照组半腱肌28.61%±19.41%,实验组半腱肌18.73%±14.42%。结论1.ACL重建术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术后应用神经肌肉电刺激可以有效地促进腘绳肌肌力恢复。2.神经肌肉电刺激值得在ACL重建术后康复临床中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上海体育学院》期刊2015-04-17)
崔宙开,申海生,赵雅莉[9](2014)在《有限切开加自体腱移植修复膝关节韧带损伤:明显改善膝关节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韧带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正确治疗是避免膝关节慢性不稳、促进关节功能恢复的首要条件。目的:观察有限切开加自体腱移植治疗膝关节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随机等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矫形器治疗,观察组采用有限切开加自体腱移植治疗。结果与结论:治疗后6个月,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优良率及修复后生活质量评分较高(P<0.05),主动及被动膝关节关节活动范围减小(P<0.05);治疗3个月后复诊,观察组治疗后Lysholmp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证实,有限切开加自体腱移植修复膝关节韧带损伤疗效显着,可明显改善膝关节功能。(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14年33期)
左华,黄永辉,胡浪,李勇[10](2014)在《完全保留残端自体腱重建后交叉韧带对本体感觉恢复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完全保留残端自体腱重建后交叉韧带(PCL)术后本体感觉恢复状况,探讨完全保留与非保留残端重建PCL对本体感觉恢复的影响。方法对40例PCL损伤的患者中20例行不保留残端自体腘绳肌单束重建术(非保留残端组),20例行完全保留残端自体腘绳肌单束重建术(完全保留残端组)。通过IKDC评分、Lysholm评分及CPM机等速测试膝关节本体感觉,评估两组患者术后本体感觉恢复状况。结果 40例均获随访,时间6~24(15.6±4.945)个月。两组患者术后6、12个月膝关节IKDC评分及Lysholm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在3个不同的膝关节复位角度下,非保留残端组患侧膝关节与健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保留残端组患侧膝关节与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患侧膝关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在3个不同的膝关节复位角度下,两组患侧膝关节与健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患侧膝关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保留残端重建PCL能够可靠地恢复膝关节的本体感觉,且早期恢复效果优于非保留残端重建PCL。(本文来源于《临床骨科杂志》期刊2014年03期)
自体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比较LARS人工韧带与自体半腱肌移植重建髌韧带治疗急性髌韧带近止点断裂的疗效。[方法]2008年7月~2018年6月本院共收治髌韧带断裂患者41例,近止点部断裂21例纳入本研究,采用LARS人工韧带10例,自体半腱肌移植重建11例。记录围手术期资料,测量髌上10cm大腿周径、膝关节活动度,利用Lysholm及Kujala评分对膝关节进行功能评价,行影像检查,测量Caton指数。[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手术,无严重并发症。LARS韧带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3d VAS评分显着优于自体肌腱组(P<0.05);但LARS韧带组手术费用显着高于自体韧带组(P<0.05)。两组患者随访7~36个月。末次随访两组术后各项指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患者间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髌上10 cm大腿周径、Lysholm评分和Kujala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膝关节功能受限,优良率100%。[结论]LARS人工韧带与自体半腱肌移植重建髌韧带治疗急性髌韧带近止点断裂均能够有效修复伸膝装置及恢复膝关节功能,具有相同的手术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自体腱论文参考文献
[1].吴霞.膝关节镜下自体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治疗膝关节损伤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
[2].杨岩,王岩峰,王新贤,王梓豪,王一丁.LARS韧带与自体腱重建髌韧带治疗急性髌韧带近止点断裂[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
[3].贾金领,李强.探讨膝关节镜下自体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治疗膝关节损伤的效果[J].临床研究.2019
[4].黎国权.膝关节镜下自体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治疗膝关节损伤的疗效分析[J].临床外科杂志.2019
[5].林克凤,周仕国,刘国铭,王钦奋.自体腱重建膝内侧副韧带手术分析[J].中外医疗.2018
[6].刘和风,李业海,唐浩然,李晓天,王春.骨形态发生蛋白结合自体腱重建开放性指伸肌腱止点断裂的临床观察[J].安徽医药.2018
[7].李平,何祥乐,林久灶.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自体腱加异体腱联合移植与异体腱移植的术后疗效的差别[J].中外医疗.2018
[8].戴文敏.自体腱重建ACL术后NMES对腘绳肌肌力恢复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5
[9].崔宙开,申海生,赵雅莉.有限切开加自体腱移植修复膝关节韧带损伤:明显改善膝关节功能[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
[10].左华,黄永辉,胡浪,李勇.完全保留残端自体腱重建后交叉韧带对本体感觉恢复的影响[J].临床骨科杂志.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