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早期话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话剧,新潮,南开,延安,欧阳,女性,我不。
早期话剧论文文献综述
刘佳文[1](2019)在《浅谈曹禺早期话剧中女性独立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曹禺先生的话剧在中国话剧史上独立丰碑,他的话剧超越了政治、历史以及短暂的年代,将眼光投入到更远大的天地间,追问人类命运的根本,关注底层妇女的命运,发现她们身上美得闪光点,通过蘩漪、陈白露、花金子展现曹禺的女性独立意识。(本文来源于《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9期)
冯丽珠[2](2019)在《试论田汉早期话剧中孤独的流浪者——以《咖啡店一夜》和《名优之死》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中国的戏剧魂",田汉对我国现代话剧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五四新文化运动浪潮的推动下,作为青年知识分子中的一员,田汉始终致力于社会改革的探索中,这在他早期的剧作中尤为明显,在田汉这种强烈自觉的社会关切意识下,也应运而生了一批在社会变革期间上下求索途中,迷茫彷徨的一群"流浪者"形象,使得他早期的剧作蒙上了一层感伤的薄雾,但是是否如陈瘦竹所言,田汉这种感伤的浪漫主义情怀有损于主题的积极性呢?本文将通过田汉早期的代表作品《咖啡店一夜》和《名优之死》,进一步探寻田汉的感伤情怀。(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洪宏[3](2019)在《田汉早期剧作与中国话剧的现实主义传统》一文中研究指出田汉早期剧作为"五四"以来中国话剧的现实主义优秀传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归纳起来,这主要体现在叁个方面:第一,初步形成了中国优秀现实主义话剧基于"人的戏剧"审美本体的现实批判精神;第二,致力于话剧民族化实践,赋予舶来的现实主义话剧以民族审美诗情;第叁,应和着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西方话剧现实主义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步伐,为中国"现代现实主义"话剧探索迈出了最初的一步,确立了百年中国优秀现实主义话剧所具有的开放性、探索性和兼容性等重要品格。(本文来源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期刊2019年08期)
郭晓东[4](2019)在《李健吾早期五部话剧创作特色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李健吾早期五部话剧的创作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首先是受"五四"启蒙文学思潮和个人自身生活经历的影响,以及眼光向下的创作导向,剧中人物更多关注普通社会大众;其次是直面社会现实、突出人物内心矛盾冲突和探索复杂人性分析的创作特色;最后是作者早期的剧目创作聚焦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反映在剧中的人物性格特点大多具有过渡时代的特征。(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9年15期)
马俊山[5](2018)在《中国早期话剧布景体系考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布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产物。从1907年新剧诞生到1923年文明戏落幕,早期话剧逐步形成了由硬片、软幕和大道具构成的写实性布景体系。天幕的使用增加了舞台景深。机关布景的初衷则是求真求实,后来蜕化为追求好看。布景的功能是把戏剧情境从想象变为实在,使表演贴近生活,使剧情更加集中、紧凑,也使听戏变成了看戏。但其平面画景的形式和一般化的值班布景,始终无法跟立体的、具体的表演完全融合,对表演形成有力的约束。角色制的流行和幕外戏的膨胀,均与此有关。最终,表演完全脱离情境、脱离戏剧,沦为杂耍和滑稽,早期话剧即告结束。表演跟布景的有机结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来源于《戏剧艺术》期刊2018年06期)
黄育聪[6](2018)在《南开新剧团与中国早期话剧的剧场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五四"前后,南开学校的话剧演出是北方话剧运动的重要构成。它利用礼堂为演出场所,改变了中国传统的戏剧观念。特别是张彭春融合了中西剧场艺术,为剧场演出活动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南开话剧剧场还塑造了新式观众,提高了话剧地位,其理论设想与实践经验对中国话剧的剧场探索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本文来源于《汉语言文学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汤逸佩[7](2018)在《新潮演剧与中国早期话剧的演剧观念》一文中研究指出早期话剧的诞生是清末民初新潮演剧运动对于中国戏剧史的最大贡献。早期话剧政治化、写实化和职业化的演剧观念,是整个新潮演剧观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既有一致性,也有差异性。(本文来源于《戏剧艺术》期刊2018年03期)
马亚琳[8](2018)在《抗战主调与“个性化”书写——谈延安的早期话剧创作》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早期延安文学抗战的大主题下,表现抗战主题的戏剧在延安文艺中占有重要的比重;当时有宽和的文学氛围,烘托着剧作家们的创作心境,描写国民弱点、抗日民主统一战线下国共两党内部抗战青年的复杂心态等问题的作品,成为这个时期具体表现的一种主题。(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8年17期)
黄披星[9](2018)在《早期话剧的时效》一文中研究指出胡适的《终身大事》作于1919年,欧阳予倩的《泼妇》约作于1922年,余上沅的《兵变》约作于1925年,现在来看这叁部剧作,明显感到是已经过时了。原因也简单,因为作为统一主题的关于妇女解放的话题,在今天已经基本不成为一个社会话题。那么同样,作为话剧中被称(本文来源于《长江日报》期刊2018-04-24)
顾文勋[10](2018)在《评《中国话剧百年典藏·作品卷一(早期新剧)》》一文中研究指出近读《中国话剧百年典藏·作品卷—(早期新剧)》(以下简称《作品卷》[1],发现它错误百出、硬伤累累。为了不使初涉早期话剧研究领域的后学们蒙受其误导,同时出于对信口雌黄、粗制滥造等不良学风的痛恨,我在养病中写了这篇拙稿。让我们来看看《作品卷》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本文来源于《新世纪剧坛》期刊2018年01期)
早期话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作为"中国的戏剧魂",田汉对我国现代话剧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五四新文化运动浪潮的推动下,作为青年知识分子中的一员,田汉始终致力于社会改革的探索中,这在他早期的剧作中尤为明显,在田汉这种强烈自觉的社会关切意识下,也应运而生了一批在社会变革期间上下求索途中,迷茫彷徨的一群"流浪者"形象,使得他早期的剧作蒙上了一层感伤的薄雾,但是是否如陈瘦竹所言,田汉这种感伤的浪漫主义情怀有损于主题的积极性呢?本文将通过田汉早期的代表作品《咖啡店一夜》和《名优之死》,进一步探寻田汉的感伤情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早期话剧论文参考文献
[1].刘佳文.浅谈曹禺早期话剧中女性独立意识[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2].冯丽珠.试论田汉早期话剧中孤独的流浪者——以《咖啡店一夜》和《名优之死》为例[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9
[3].洪宏.田汉早期剧作与中国话剧的现实主义传统[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
[4].郭晓东.李健吾早期五部话剧创作特色分析[J].名作欣赏.2019
[5].马俊山.中国早期话剧布景体系考述[J].戏剧艺术.2018
[6].黄育聪.南开新剧团与中国早期话剧的剧场探索[J].汉语言文学研究.2018
[7].汤逸佩.新潮演剧与中国早期话剧的演剧观念[J].戏剧艺术.2018
[8].马亚琳.抗战主调与“个性化”书写——谈延安的早期话剧创作[J].文教资料.2018
[9].黄披星.早期话剧的时效[N].长江日报.2018
[10].顾文勋.评《中国话剧百年典藏·作品卷一(早期新剧)》[J].新世纪剧坛.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