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宏辉:新疆兵团流动人口留居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

祝宏辉:新疆兵团流动人口留居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

[摘 要]流动人口是兵团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兵团社会经济发展、发挥兵团新时期“三大作用”的重要力量。文章利用2016年兵团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对2000个流动人口样本留居兵团意愿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流动人口留居兵团意愿显著增加,影响留居意愿的主要因素包括流动人口的人口学特征、社会经济特征、兵团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等三个方面。通过简化留居程序、优惠留居政策、提升兵团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建立健全留居机制等措施,能有效促进流动人口留居兵团,建设边疆。

[关键词]兵团;流动人口;留居意愿;logistic模型

一、引言

流动人口是指在不改变常住地(户籍)的情况下,带着某种目的离开常住地,跨越一定的行政辖区范围,在某一地区暂住、滞留、活动,并在一定时间内返回常住地的人口。近年来,随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的加速推进,外来人口流入兵团务工务农的数量也呈逐年递增趋势。2016年,兵团流动人口规模达到36万,约占兵团总人口的13%,流动人口已成为兵团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兵团经济增长、缩小区域差距做出了重要贡献。

“流动人口”与“迁移人口”等概念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以改变常住地为目的、跨越一定地区的人口移动行为[1-3];影响流动人口留居意愿的因素主要有个人、经济、社会、居住、制度因素等[4],这些因素之间的差异将会影响流动人口的流动意愿;具体而言,个人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等[5];经济因素主要包括家庭收入、储蓄倾向等[6];从短期来看,经济因素是流动人口留居行为选择的首要因素,但从长期分析,流动人口的留居决策将考虑更多的非经济因素[7][8];留居地的教育环境、生活居住方式、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因素,对流动人口的留居意愿产生显著影响[9-11]。兵团人口增长大致经历了迅速增长、剧烈波动、缓慢增长三个阶段[12][13],其中,人口的迁入是兵团人口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14]。兵团流动人口具有省际流动为主、“农村到农村”“候鸟式”“季节式”等特征[15][16] 。 截至2016年,兵团人口从创立初期的17.55万人增长至276.56万人,兵团人口总数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总数的比重为11.72%,人口比重不高对于发挥兵团社会经济作用产生不利影响。新时期、新形势下,如何吸引流动人口留居兵团,是扩大兵团人口规模、发挥兵团社会、经济影响力的关键所在。为准确把握兵团流动人口基本情况,分析流动人口留居兵团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本文依据2016年兵团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对兵团流动人口的人口学特征、社会经济特征、兵团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及流动人口留居意愿展开相关分析,以期对促进流动人口留居兵团提供决策参考。

二、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一)人口学特征对流动人口留居意愿的影响

从人口学特征分析,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规模等因素的差异有可能对流动人口留居意愿产生显著影响。从性别角度分析,男性更倾向于冒险,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要强于女性,而女性则可能更倾向于稳定、熟悉的生活环境,当在兵团留居、生活一段时间后,流动人口样本中女性留居兵团的意愿相对更显著一些;从年龄角度分析,随着流动人口的年龄增长,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获得就业、收入机会的能力都呈现递减趋势,因此留居兵团的意愿也相应下降;从民族角度分析,由于兵团现有人口民族构成以汉族为主,从文化习俗角度考虑,汉族流动人口比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更愿意留居兵团;文化程度较低的人群,其适应新的生活、工作环境的能力也相应较低,导致其留居兵团的意愿也相对较低;已婚家庭可能更倾向于稳定的生活环境,同时也可能面临子女的抚养、教育问题,当其在兵团生活一段时间后,其留居兵团的意愿要显著高于未婚流动人口;流动人口的家庭人口数越多,其再次流动的成本也就越高,导致这些流动人口群体的留居意愿较强。据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流动人口的人口学特征将显著影响留居意愿。其中性别、民族、婚姻状况与流动人口留居意愿显著相关;年龄与留居意愿呈显著负相关;文化程度、家庭规模与留居意愿呈显著正相关。

(二)社会经济特征对流动人口留居意愿的影响

从社会经济特征分析,流动人口在本地居住时间、家庭月收入、职业状况、住房性质、户籍地、户口性质等因素,可能对留居意愿产生显著影响。流动人口在兵团居住时间越长,其融入度越高,其留居意愿也就越强;家庭月收入水平越高的家庭,对现有工作、生活环境的满意度越高,其留居兵团的意愿也越显著,相反,收入水平较低的流动人群,为了改善现有的生存状况,则倾向于流动到其他区域;从有无固定职业分析,有固定职业的流动人口其工作、生活、经济收入相对稳定,其留居意愿比无固定职业的群体更强;从住房性质分析,拥有自建、自购住房的流动人群,相较租房、寄居等其他居住方式的流动人群,其留居兵团的意愿更为显著,因为该类人群拥有不动资产,其再次流动将面临较大的经济损失;从户籍地分析,来自不同省份的流动人口其风俗、生活习惯不尽相同,可能会对留居意愿也产生不同的影响;从户口性质来看,拥有农村户口的流动人群,其在家乡可能拥有一定土地,考虑到土地的经济属性及体现出的多功能性,拥有农村户口的流动人群其留居意愿比较低,相反,拥有城镇户口的流动人群,与兵团城市、场镇在文化及生产生活方面的对接较容易,城镇户口流动人口的留居意愿相对较强。据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2:流动人口的社会经济特征将显著影响留居意愿。有无固定职业、住房性质、户籍地、户口性质与流动人口留居意愿显著相关;本地居住时间、家庭月收入与留居意愿呈显著正相关。

(三)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对流动人口留居意愿的影响

在兵团居住时间变量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其系数为正,表明在兵团留居时间越长,留居兵团的意愿越强烈,与待检验假设一致,即随着留居时间的增长,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程度、社会资本和财富资本的积累也随之增长,流动人口留居兵团的意愿就越强烈;住房性质变量通过显著性检验,待检验假设成立,即拥有自建、自购房屋的流动人口,从不动产保值增值以及迁移成本角度考虑,其更倾向于留居兵团;流动人口户籍地变量通过显著性检验,河南、甘肃、新疆地区的流动人口更倾向于留居兵团,而四川及其他省份的流动人口,留居意愿不显著,可能的原因是中原、西北地区的文化、生活习俗与兵团的文化习俗更为相似,使得这些省区的流动人口更能适应兵团的生活、工作环境;是否为城镇户口对兵团流动人口留居意愿有显著影响,验证了前期假设,即拥有城镇户口的流动人口,其留居兵团的意愿显著高于农村户籍流动人口;家庭每月收入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在目前激烈的竞争环境当中,流动人口没有盲目追求高收入,而是更希望能有份稳定的收入,所以收入的部分变动对留居意愿影响不大;有无固定职业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与前文假设不一致,调查表明兵团流动人口主要从事农业、建筑业和服务业,这些职业类型本身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和流动性,导致从事这些职业类型流动人口,其行为决策与无固定职业类型的流动人口大体相似,有无固定职业对兵团流动人口留居意愿没有显著影响。

1.流动人口留居兵团意愿显著增长。由表2所示,2014-2016年,兵团流动人口留居兵团的意愿呈显著增加趋势,由2014年的62.67%增长至71.60%,表明随着兵团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化建设进程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的加快,更多的流动人口倾向于在兵团定居生活。

三、变量说明、模型选择与样本描述

(一)变量说明

本文采用非条件Logistic概率模型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通过模型回归,模型系数的综合检验Sig值均为零,说明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数据,模型整体显著性水平较高。如表6所示,有10个变量通过显著性检验,分别是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本地居住时间、住房性质、户籍地、户口所在地及是否享有医疗保险和建立健康档案。

(二)模型选择与数据来源

以所调查的流动人口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流动人口留居兵团意愿。选择离散型二元选择模型进行实证分析,Logistic概率函数模型公式如下:

从调查分析结果来看,兵团流动人口留居意愿显著增加,人口学特征、社会经济特征以及兵团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等因素,对留居意愿有显著的影响。这些影响又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留居兵团是否有利于流动人口提升生活水平、实现自我价值,二是兵团条件建设领域是否重视提升经济发展环境和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内部驱动和外部拉动因素共同作用,促进流动人口留居兵团的意愿逐步提高。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式中,F为逻辑分布函数,Pi代表第i个流动人口留居兵团的概率,Xi是影响流动人口留居兵团行为的第i个因素,β为待估参数。

本文数据来源于2016年兵团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由兵团卫生计生委组织,对2016年兵团10个师、37个团场和师直属单位进行抽样调查,有效样本2000个,涉及家庭成员6604人。

2.人口学特征对流动人口留居意愿的影响。表3数据显示,兵团流动人口中,男性流动人口比例稍高于女性流动人口群体,男性的留居意愿比例低于女性。流动人口主要以青壮劳动力为主,25~45岁之间的人口比例约占60%,25岁以上流动人口的流动意愿差距不大,15~24岁的流动人口留居兵团的意愿要略低于25岁以上的群体。流动人口中以汉族居多,占流动人口的80.45%,汉族流动人口愿意留居兵团的比例为73.28%;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愿意留居兵团的比例为64.71%,说明流动人口中汉族相对于少数民族的留居意愿更强。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整体偏低,以初高中学历的人口为主,占流动人口比例的60.65%;其中从未上过学的流动人口愿意留居的比例为65.35%,小学学历的流动人口愿意留居的比例为73.68%,初中学历的流动人口愿意留居的比例为68.91%,高中学历流动人口愿意留居的比例为75.49%,大专与本科学历流动人口愿意留居的比例为75.36%,高学历层次的流动人口留居意愿相对较强。流动人口以已婚群体为主,占比83.40%,已婚群体的留居意愿要高于未婚群体的留居意愿。流动人口的家庭规模主要以3~4人为主,占比 66.35%,家庭规模 1~2 人、3~4 人、5 人以上样本组的留居意愿分别为42.08%、52.52%和55.84%,表明家庭规模较大的流动人口留居意愿相对较强。

表1 变量选取及定义

注:预测方向是指主观认为的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向

?

(三)描述性统计分析

假设3:兵团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将显著影响流动人口留居意愿。有无劳动合同、是否参加养老保险、是否享有医疗保障、是否纳入健康档案管理与流动人口流动意愿显著相关。

表2 2014-2016年兵团流动人口留居兵团意愿占比

?

沙朗舞的手部动作多是藏族舞蹈的动作语汇,比较粗犷豪迈。沙朗舞有很多用胯的动作,通常以胯部带动全身动作,并通过多种侧面顶胯与送胯来保证身体重心的稳定,特别是羌族女子在跳沙朗舞时对胯部的灵活运用,很能体现少女们体态的婀娜多姿。沙朗舞伴唱的每段唱词都对应着多个舞蹈动作,其中还包括不同的转身动作。在众多的羌族舞蹈中,有大量的胯部动作用来彰显民族风韵,并以其独特的韵味显示出各自不同的舞蹈风采,比如关胯、甩胯、顶胯、转胯等。沙朗舞的胯部动作体现了羌族人民劳作的特点,更适合女性表演,其舞蹈动律富有个性与魅力。

3.社会经济特征对流动人口留居意愿的影响。由表4所示,在本地居住时间5年及以下的流动人口占样本总数的48.60%,其中打算留居兵团的样本则仅占该样本组的36.63%,居住5年以上的流动人口样本组,其留居意愿占样本组总数的比例都在60%以上,且留居愿意随着居住时间的增加而上升。兵团流动人口家庭月收入主要集中在2001~4000元水平,占43.30%,并且收入在此水平的流动人口留居愿意最高,为54.85%。流动人口中有固定职业的人数占样本总数的71.50%,但留居兵团的意愿只有49.44%,甚至略低于无固定职业的样本人群。流动人口中以自建、自购住房居多,占样本总数的63%,其留居愿意占该样本组人数的57.70%,高于租住房屋或其他住房性质的流动人口群体。流动人口的户籍地主要来自甘肃、河南、四川及新疆地方乡镇,约占流动人口样本总数的70%,来自河南、甘肃、新疆地方乡镇的流动人群,其留居兵团的意愿要高于来自四川及其他省区的流动人口;流动人口的户口所在地主要集中在农村,占 84.55%。

表3 2016年兵团流动人口个人特征 单位:人,%

?

表4 2016年兵团流动人口社会经济特征 单位:人、%

4.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对流动人口留居意愿的影响。兵团的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关系流动人口所能享受的社会福利水平。如表5所示75.45%流动人口都签订了劳动合同,签订劳动合同的流动人口留居愿意略高于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样本组;在兵团参加养老保险的流动人口占流动人口样本总数的46.05%,并且参加养老保险的样本组其留居兵团的意愿要略高于未参加兵团养老保险的流动组;调查样本中,36.10%的流动人口享有兵团医疗保障,且享有医疗保障的流动人口其留居意愿显著高于未享有兵团医疗保障的流动人口群;占样本总数62.50%的流动人口,通过兵团卫生计生部门建立了健康档案,纳入兵团流动人口卫生健康管理服务系统,数据表明建立健康档案的流动人口样本组,其留居兵团的意愿要显著高于未建立健康档案的样本组。

四、模型估计结果

根据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对影响流动人口留居兵团意愿的变量进行选取。其中因变量是兵团留居意愿,自变量是人口学因素(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规模)、社会经济因素(本地居住时间、家庭月收入、有无固定职业、住房性质、户籍地和户口性质)、兵团的社会保障程度(有无劳务合同、是否参加养老保险)和兵团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是否享有医疗保障、是否纳入健康档案管理)。详细变量释义如表1所示。

表5 2016年兵团公共服务水平特征 单位:人、%

(一)人口学特征

性别指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女性流动人口的留居意愿相比男性的留居意愿更强烈,与待检验假设一致,表明女性一般以家庭为重,倾向于稳定生活,当适应兵团社会、生活环境后,女性更愿意留居兵团;年龄变量通过显著性检验,年轻的流动人口比年龄较大的流动人口更愿意留居兵团,与待检验假设一致,年龄较大的流动人口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并且在寻找工作时相对年轻人并不占优势,所以年龄较大的流动人口更不愿意留居兵团;婚姻状况变量通过显著性检验,已婚者相比未婚者其留居意愿更显著,验证了前期假设,已婚人群相对于未婚人群,属于风险厌恶型人群,在行为决策时首要考虑家庭因素和成本因素,为规避风险、追求稳定,已婚人群更倾向于留居兵团。流动人口民族、文化程度、家庭规模等变量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兵团辖区人口结构虽然以汉族群众为主,但长期以来形成民族团结、友好包容的精神风气和饮食习惯,使得各民族流动人口都能很好地适应兵团生活环境,民族差异对留居意愿不产生显著影响;文化程度差异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可能的原因是文化程度低的人群,从温饱角度考虑,同时受到“故土难离”和“随遇而安”的双重心理影响,在留居兵团意愿上无明显倾向,而文化程度高的人群,从自我实现角度考虑,对留居兵团能够带来的预期收入、生活质量评价不一致,可能导致文化程度较高的人群在留居意愿上也无明显的倾向;家庭规模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家庭规模的大小对流动人口的留居意愿没有显著影响,物流、交通及信息的发展使迁移成本不断降低,家庭人数的大小并不能对改变人们的流入、流出动向。

表6 流动人口留居意愿模型Logistic估计结果

注:***、**、*分别表示变量在1%、5%和10%的统计水平上显著

(二)社会经济特征

从兵团社会公共服务水平角度分析,流动人口是否签有劳动合同、是否参加养老保险、是否享有医疗保障、是否纳入健康档案管理等因素,可能会对留居意愿产生显著影响。签订劳动合同是劳动者权利的重要保障,签订劳动合同的流动人口,其留居意愿更强;从养老保险角度分析,由于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尚未完全实现跨省区联动服务,那些养老保险在家乡、尚未参加兵团养老保险的流动人口,留居兵团的意愿应比较低,已参加兵团养老保险的流动人口,其留居意愿将显著提升;同理,是否享有当地医疗保障、是否纳入兵团社区健康档案管理,都关系到流动人口享受兵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水平,这些因素将对流动人口留居兵团产生积极的影响。据此提出以下假设:

(三)社会公共服务水平

是否享有医疗保障与留居意愿呈显著正相关,与前期假设一致。医疗保障是社会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参加兵团医疗保险,意味着流动人口看病、就医有一定的保障,流动人口留居兵团的意愿比较强烈;是否建立健康档案指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待检验假设成立,近年来,兵团各社区以流动人口健康档案登记为工作抓手,既加强了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和监控,又提升了面向流动人口的计生、疫病防疫等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增进了兵团流动人口的归属感,流动人口留居兵团的意愿得到显著提升;有无劳动合同、是否享有养老保险等变量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与前期假设不一致,可能的原因是目前兵团流动人口法律保护意识淡薄、加之工作的短期性和流动性特征,导致多数流动人口对有无劳动合同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对留居兵团意愿没有显著影响;是否参加养老保险未通过显著检验的原因,可能和兵团流动人口的文化程度有关,兵团流动人口文化程度不高,对参与养老保险意识普遍不足,导致该变量对流动人口留居意愿影响不显著。

血清筛查是很有效的方法,一般是抽取孕妇2毫升血液,检测血清中甲胎蛋白(AFP)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GG)的浓度,结合孕妇预产期、年龄和采血时的孕周,计算出患唐氏征的危险系数。

五、结论与建议

通信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是所有服务的操作平台。这是一个数据传输、图像、文件、信息和信息,在所有级别的管理机构之间。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的结构单位必须符合安全和保密的要求。与秘密有关的组织必须在内部和外部之间进行物理隔离,或者创建一个完全独立的计算机网络。不要使用一般可用的网络来获取信息,以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严格的信息必须在内部和外部计算机之间进行。提供安全信息的工具和系统。关于水资源管理的决策系统的任务是关于水资源的信息,而信息传递是一个关键问题,需要解决有关水资源信息的决策系统。由于在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中每个节点的地理位置非常分散,信息传递是实现中央信息共享的主要方法。

针对目前已投放使用的“部编本”语文课本,根据《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二年级上册》与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以下简称人教版)中“识字加油站”与“识字”两个模块的对比,就“部编本”教材体现的新高度,得出以下结论:

审计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它有完全不同于会计的原则、程序和方法,审计实训根本不可能从属于会计实训,审计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缺少扎实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就无法培养高素质的审计应用型人才。职业院校是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办学目标的,审计模拟实训是培养会计与审计专业高素质应用性才的主要手段,是该专业教学活动的重要要组成部分,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处于核心地位。职业院校要转变“重会计轻审计”、“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必须高度重视审计模拟实训教学模式,增加经费投入,重视模拟课程的开发研究和实施,建设多功能的现代化审计模拟实验室,加强审计模拟实训师资队伍的建设,实现审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一)简化程序、优惠政策,鼓励流动人口定居兵团

“安居”才能“乐业”,吸引鼓励流动人口定居兵团,既是促进流动人口充分就业,发展经济生产的重要手段,又是加快兵团人口集聚,充分发挥兵团新时期“三大作用”的重要力量。动员国内土地资源少、人口密度大的省份,以家庭为单位,迁移定居兵团,共同开发建设边疆。积极制定流动人口入籍定居的优惠政策,吸引外籍流动人口定居兵团;切实理顺兵团流动人口定居兵团的条件、手续,简化入籍行政程序,提高行政效率;加强对流动人口就业工作的统筹协调,为流动人口提供工作介绍、职业培训、职业技术鉴定、劳动权益保障等就业服务,确保实现外来流动人口“愿意留、留得住、留得好”,增强兵团人口集聚的吸引力。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相对更加自由的学习模式,他需要学生之间自主探索学习、讨论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学生从小受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的影响,已经习惯于老师的单向填鸭式教育,他们习惯被动地去接受老师传输的英语知识,所以他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很难调动起自己的主动性,主动张嘴用英语去交流,有一些学生甚至对小组合作学习采取比较消极不作为的态度,也不积极参与也不积极发言,这样长此以往很容易导致小组学习氛围不佳,影响小组其他成员的积极性,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效果不理想,提升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学习成绩。

(二)倡导兵团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兵团流动人口留居意愿

根据兵团卫生计生委数据显示,自2011年以来,兵团流动人口结构变化呈现出受教育程度逐年提高、非农业人口比例增加、婚育人口增加、老龄人口和学龄人口增加等特征,流动人口对社会公共服务的需求也相应发生变化,由原来以劳动、工伤、医疗保险服务需求为主,逐渐向劳动、医疗、妇幼保健、中小学教育、养老等多元化社会公共服务需求转变。兵团各级社会公共服务部门应根据流动人口社会服务需求变化特点,及时调整公共服务工作重点,以兵团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建设目标,增加妇幼保健、中小学教育、养老领域投入,为流动人口提供充分、优质、便捷的社会公共服务,切实解决流动人口的“后顾之忧”,引导流动人口留居兵团。

基于3G网络的特点,不仅可以实现普通文字、图片等信息的浏览,更可以进行音频、视频等数据量较大的信息交互。因此,类似课程评价、实验讨论等交互性、即时性要求较高的功能的实现成为可能,实现的功能也比以往的Web方式要丰富许多。

(三)建立健全留居机制,加快兵团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

建立、健全兵团流动人口留居机制,加强兵团流动人口教育、住房等方面问题的政策支持,尽力为流动人口创造良好工作、生活的条件。同时,建立兵团流动人口的自治组织,鼓励并支持流动人口积极参与兵团社会管理及社区活动等事务,加强流动人口与兵团场镇居民的互动交流,提升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度。

参考文献

[1]孙福滨,李怀祖.中国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的分类界定[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0(01):53-58.

[2]刘小敏.流动人口学[M].广州:广东世界图书出版社,2008:13-14.

[3]雷宸亚.中国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2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D].广东省社会科学院,2014.

[4]孟兆敏.城市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5]赵琳华,杨磊.流动人口在城市居留意愿的研究综述[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10):85-87.

[6]任远,戴星翼.外来人口长期居留倾向的Logit模型分析[J].南方人口,2003,(4):39-44

[7]曾旭辉,秦伟.在城农民工定居城市意愿影响因素分析[J] .人口与经济,2003,(3):50-54.

[8]和丕禅,郭金丰.制度约束下的农民工移民倾向探析[J] .中国农村经济,2004,(10):64-80.

[9]李强.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3,(1):125-136.

[10]王春兰,丁金宏.流动人口城市居留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J].南方人口,2007,(1):22-29.

[11]蔚志新.分地区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影响因素比较研究——基于全国5城市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J].人口与经济,2013,(4):12-20.

[12]刘绍文.新疆兵团人口增长研究[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71-74.

[13]艾玲.新疆兵团少数民族人口发展初探.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88-92.

[14]刘月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口迁移研究[J].西北人口,2007,28(2):111-115.

[15]杨述新,沙永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流动人口特点分析[J].理论导训,2009,(1):86-87,92.

[16]刘刚,李梅琴.新疆兵团流动人口现状研究[J].法制博览,2012,(06):254,203.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7XMZ100);兵团卫生计生委委托项目。

[作者简介]祝宏辉(1973-),男,博士,江苏丹阳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崔叶辰(1988-),男,河南商丘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胡宜挺(1978-),男,安徽砀山人,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农业产业组织、农垦经济。

(责任编辑:管 仲)

标签:;  ;  ;  ;  ;  ;  ;  ;  ;  ;  ;  

祝宏辉:新疆兵团流动人口留居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