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包括两个待连接元件及可挠含金属蛇管。两个待连接元件中的各者选自以下元件:歧管、快速接头、蒸发器、冷凝器及泵。可挠含金属蛇管连接于两个待连接元件之间。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在连接待连接元件时能够有效吸收元件设计上的公差,且方便回收。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待连接元件,各待连接元件选自以下元件:一歧管、一快速接头、一蒸发器、一冷凝器及一泵;以及一可挠含金属蛇管,连接于该两个待连接元件之间。
设计方案
1.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待连接元件,各待连接元件选自以下元件:一歧管、一快速接头、一蒸发器、一冷凝器及一泵;以及
一可挠含金属蛇管,连接于该两个待连接元件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两个待连接元件分别为该歧管与该快速接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两个待连接元件分别为该歧管与该蒸发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两个待连接元件分别为该快速接头与该蒸发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两个待连接元件为两个该蒸发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两个待连接元件为该歧管与该冷凝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两个待连接元件为该歧管与该泵。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两个待连接元件为该蒸发器与该冷凝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可挠含金属蛇管以焊接方式连接该两个待连接元件的其中至少一者。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两个待连接元件的其中一者为该快速接头,该可挠含金属蛇管以锁固或破坏压合方式连接该快速接头。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两个待连接元件的其中一者为该快速接头,该可挠含金属蛇管透过一防蛇管脱离机构连接该快速接头。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防蛇管脱离机构包含一扣环及一防漏胶圈,该可挠含金属蛇管具有一第一凹槽及相邻该第一凹槽的一第二凹槽,该第一凹槽设置用以容纳该扣环,该第二凹槽设置用以容纳该防漏胶圈。
13.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待连接元件,各待连接元件选自以下元件:一歧管、一蒸发器、一冷凝器及一泵;以及
一可挠含金属蛇管,其两端中的至少一端具有一快速接头,且该可挠含金属蛇管连接于该两个待连接元件之间。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可挠含金属蛇管透过一防蛇管脱离机构连接该快速接头。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可挠含金属蛇管以焊接方式连接该两个待连接元件的其中至少一者,或者该可挠含金属蛇管以锁固或破坏压合方式连接该两个待连接元件的其中至少一者。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包括导管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散热装置中的两个待连接元件之间通常使用硬质导管相互连接。然而硬质导管不具有可调性,无法吸收元件设计上的公差。虽可使用软质导管,如塑胶管(例如PVC管),来避免上述问题发生,但塑胶管存在不够环保的弊端。因此,现有散热装置的导管仍有待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其具有可挠含金属蛇管,能够有效吸收元件设计上的公差,且方便回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包括两个待连接元件及可挠含金属蛇管。各待连接元件选自以下元件:一歧管、一快速接头、一蒸发器、一冷凝器及一泵。可挠含金属蛇管连接于两个待连接元件之间。
较佳地,该两个待连接元件分别为该歧管与该快速接头。
较佳地,该两个待连接元件分别为该歧管与该蒸发器。
较佳地,该两个待连接元件分别为该快速接头与该蒸发器。
较佳地,该两个待连接元件为两个该蒸发器。
较佳地,该两个待连接元件为该歧管与该冷凝器。
较佳地,该两个待连接元件为该歧管与该泵。
较佳地,该两个待连接元件为该蒸发器与该冷凝器。
较佳地,该可挠含金属蛇管以焊接方式连接该两个待连接元件的其中至少一者。
较佳地,该两个待连接元件的其中一者为该快速接头,该可挠含金属蛇管以锁固或破坏压合方式连接该快速接头。
较佳地,该两个待连接元件的其中一者为该快速接头,该可挠含金属蛇管透过一防蛇管脱离机构连接该快速接头。
较佳地,该防蛇管脱离机构包含一扣环及一防漏胶圈,该可挠含金属蛇管具有一第一凹槽及相邻该第一凹槽的一第二凹槽,该第一凹槽设置用以容纳该扣环,该第二凹槽设置用以容纳该防漏胶圈。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包括两个待连接元件及一可挠含金属蛇管。各待连接元件选自以下元件:一歧管、一蒸发器、一冷凝器及一泵。该可挠含金属蛇管的两端中的至少一端具有一快速接头,且该可挠含金属蛇管连接于该两个待连接元件之间。
较佳地,该可挠含金属蛇管透过一防蛇管脱离机构连接该快速接头。
较佳地,该可挠含金属蛇管以焊接方式连接该两个待连接元件的其中至少一者,或者该可挠含金属蛇管以锁固或破坏压合方式连接该两个待连接元件的其中至少一者。
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采用可挠含金属蛇管,由于其具有可挠性,因此在连接待连接元件时能够有效吸收元件设计上的公差,又因其为金属材质,故方便回收,由此本实用新型能够完全解决背景技术中所述的问题。此外,塑胶材质的本体会有泄漏问题,即管内物质可能会穿过塑胶管管壁而泄漏出去,导致散热装置的可靠度降低,而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采用可挠含金属蛇管,管内物质无法穿过金属材质的管壁而泄漏出去,因此相较于采用塑胶管的散热装置,采用可挠含金属蛇管的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可有效防止泄漏,使装置的可靠度极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基本实施概念示意图。
图2为依据本实用新型基本实施概念的各种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局部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部分实施例的具体实施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基本实施概念示意图。如图1所示,散热装置包括两个待连接元件100及可挠含金属蛇管200。本文所述的“可挠”含金属蛇管,是指此可挠含金属蛇管能够适当弯曲而不会断裂。本文所述的可挠含金属“蛇管”,是指此可挠含金属蛇管的外侧沿轴向呈波浪状。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参照图1,可挠含金属蛇管200包括多个宽部(即外径较大的部分)及多个窄部(即外径较小的部分),且多个宽部和多个窄部交替排列,使可挠含金属蛇管200的外侧沿轴向呈波浪状。
待连接元件100可选自由以下元件构成的群组:歧管、快速接头、蒸发器、冷凝器及泵。然而本实用新型也可应用在散热装置中的其他待连接元件,并不限于上述。
可挠含金属蛇管200连接于两个待连接元件100之间。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可挠含金属蛇管,其具有可挠性,可有效吸收元件设计上的公差,又为金属材质,方便回收,因此可完全解决背景技术中所述的问题。在一些实施例中,可挠含金属蛇管的材质包括金属,如不锈钢、铝、锌或其他合适的金属材料。
另一方面,发明人发现,塑胶材质的本体会有泄漏问题,即管内物质可能会穿过塑胶管管壁而泄漏出去,导致散热装置的可靠度降低。然而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采用可挠含金属蛇管,管内物质无法穿过金属材质的管壁而泄漏出去。因此相较于采用塑胶管的散热装置,采用可挠含金属蛇管的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可有效防止泄漏,使装置的可靠度极高。
图2为依据本实用新型基本实施概念的各种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示意图。在一实施例中,图2所示的散热装置包含一种丛集式散热装置。此丛集式散热装置包括歧管110、一或多个蒸发器130及一或多个可挠含金属蛇管200,工作介质(例如水)充填于其中。在一实施例中,丛集式散热装置更包括一或多个快速接头120,其有利于丛集式散热装置的组装或维修。
丛集式散热装置可应用于多热源的电子装置。电子装置可例如为机柜(Rack)、桌上型主机、服务器(Servers)、小型电脑、中型电脑、大型电脑甚至于是超级电脑等,其内部的CPU、GPU或是存储器模块等多个元件在运作时都容易产生热能而有散热的需求。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两个待连接元件分别为歧管110与蒸发器130,可挠含金属蛇管200连接于歧管110与蒸发器130之间。歧管110具有分流或汇集工作介质的功能。在一实施例中,歧管110可接收冷却后的工作介质以及供给冷却后的工作介质。在一实施例中,歧管110可由金属材料或导热性良好的非金属材料制成,以进一步帮助工作介质散热。蒸发器130又可称吸热头或水冷头。蒸发器130可直接贴附于热源(未绘示),或者蒸发器130与热源之间夹设有导热膏、粘着剂、焊料或是导热块。在一实施例中,位于蒸发器130内的工作介质吸热后可透过可挠含金属蛇管200输送至歧管110内。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两个待连接元件为两个蒸发器130,可挠含金属蛇管200连接于两个蒸发器130之间。在一实施例中,远离歧管110的蒸发器130内的工作介质吸热后,可透过可挠含金属蛇管200输送至靠近歧管110的蒸发器130。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两个待连接元件分别为快速接头120与蒸发器130,可挠含金属蛇管200连接于快速接头120与蒸发器130之间。快速接头120可包含外套接管及内套接管,两者可相互卡合或分离。在一实施例中,位于蒸发器130内的工作介质吸热后,可透过可挠含金属蛇管200输送至快速接头120,再输送至歧管110内。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两个待连接元件分别为歧管110与快速接头120,可挠含金属蛇管200连接于歧管110与快速接头120之间。此快速接头120可再连接其他元件。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两个待连接元件为歧管110与冷凝器140,可挠含金属蛇管200连接于歧管110与冷凝器140之间。在一实施例中,工作介质可从歧管110透过可挠含金属蛇管200输送至冷凝器140进行冷却。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两个待连接元件为歧管110与泵150,可挠含金属蛇管200连接于歧管110与泵150之间。在一实施例中,工作介质可从歧管110透过可挠含金属蛇管200输送至泵150。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两个待连接元件为两个快速接头120,可挠含金属蛇管200连接于两个快速接头120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图2所示的散热装置包含一种热交换装置,此热交换装置包括蒸发器130、冷凝器140及可挠含金属蛇管200,可挠含金属蛇管200连接于蒸发器130与冷凝器140之间。
上述可挠含金属蛇管可以各种方式与待连接元件连接,例如焊接、锁固、破坏压合等方式,或者透过额外的防蛇管脱离机构来与待连接元件连接。以下提供可挠含金属蛇管连接方式的数个实施例,但这些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3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局部的示意图。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此散热装置包括待连接元件100、可挠含金属蛇管200、快速接头120及歧管110。值得注意的是,传统的塑胶管并不能以焊接方式连接待连接元件100,但可挠含金属蛇管200可以焊接方式连接待连接元件100,然而不限于此。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可挠含金属蛇管200可透过防蛇管脱离机构300连接快速接头120。在一实施例中,防蛇管脱离机构300包含扣环310及防漏胶圈320。扣环310可例如为C型或其他形状的扣环。防漏胶圈320可例如为铁氟龙胶圈。可挠含金属蛇管200具有第一凹槽200a及第二凹槽200b,第二凹槽200b相邻第一凹槽200a。相较于第一凹槽200a,第二凹槽200b较靠近可挠含金属蛇管200的末端。第一凹槽200a设置用以容纳防蛇管脱离机构300的扣环310,第二凹槽200b设置用以容纳防蛇管脱离机构300的防漏胶圈320。透过扣环310,可将可挠含金属蛇管200强力嵌固在快速接头120内。防漏胶圈320则可防止工作介质流出。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挠含金属蛇管可以锁固或破坏压合方式连接快速接头。举例来说,快速接头的内部及可挠含金属蛇管的末端外部可分别设有对应的螺纹,如此一来,可挠含金属蛇管可以透过螺丝锁固方式连接快速接头。或者,可挠含金属蛇管的末端可套入快速接头,再利用破坏压合方式强制嵌固可挠含金属蛇管与快速接头。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防蛇管脱离机构亦可包括PIN针或卡榫等元件,以防止可挠含金属蛇管脱离。
请再参阅图4,并请配合图2所示者;其中,图4为图2中部分实施例的具体实施结构示意图;亦即,本实用新型的丛集式散热装置可应用在一机箱40内装设有需要进行散热的电子装置20的应用领域中,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应用为限。
申言之,本实用新型的丛集式散热装置至少具有一歧管110、复数个蒸发器130(或称吸热头或水冷头Cold plate)、管路201、202、203A、203B、203C以及冷却液(图未示出)。其中,歧管110包括一进水腔以及一出水腔(图未示出),其与一冷却液供给管路201连接,用以接收温度较低(已降温)的冷却液(图未示出)后传送至各蒸发器130。且,歧管110亦与一冷却液排出管路202连接,以汇集各蒸发器130内中已吸收热能因而温度升高(已升温)的冷却液后,再予以传递至外部对应的冷凝装置或是热交换装置(图未示出)去进行降温;当冷却液被降温后,又可经由冷却液供给管路201而再度回到歧管110中。
另外,各蒸发器130与电子装置20的一热源(图未示出)做热接触,使得流经蒸发器130内部的冷却液得以升温或进行相变化而带走热能。
是以,图4所示的散热基本运作原理为:冷却液从歧管110流出后,会经由管路203A进到蒸发器130,吸收下方热源的部分热能后,再传至下一个一样的蒸发器130,一样吸收下方热源所产生的部分热能,最后管路203B会在蒸发器130内部的不同腔体(未示出)间转弯回来,让冷却液绕回到各蒸发器130来吸收下方热源其它部分的热能,最后再经由管路203C传回歧管110。
由于机箱40的空间通常十分狭小,且丛集式散热装置中的各组件间有可能会应电子装置20或其它组件的设置位置而需要进行上\/下(或前\/后、或左\/右)等不同方位的微调,是以,透过本实用新型图4中所示选择将冷却液供给管路201、冷却液排出管路202以及管路203A、203C予以替换为可挠含金属蛇管,如此一来,即便机箱40空间狭小,也仍可藉由该些管路皆属于可挠含金属蛇管的特征而仍能进行组装上的微调,以大幅提高作业或维修弹性。
申言之,例如在歧管110与设置于机箱40处的接头121之间,采用可挠含金属蛇管的冷却液供给管路201与冷却液排出管路202显然可应歧管110与接头121之间的高度位置不同而有微调组装的空间;再例如,在歧管110与蒸发器130之间,蒸发器130可先依据电子装置20中热源的实际位置而予以前\/后或左\/右微调,且因采用可挠含金属蛇管的管路203A而可提供一微调公差,且不至于影响到歧管110与蒸发器130之间连接的稳固性。
另外,由于冷却液供给管路201、冷却液排出管路202以及管路203A、203C是采用可挠含金属蛇管,为更彻底排除日后管路松脱的风险,本实用新型也可选择将该些管路与同样也是属于金属类的待连接组件(例如,歧管110或蒸发器130)采用一焊接方式进行固定对接,但同时也仍能保有可挠含金属蛇管带来能进行组装微调的优点。
当然,图4中所示的各管路皆可视实际的应用状况与需求而予以部分或全部替换成可挠含金属蛇管,且并不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为限。
上述实施例仅为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以及阐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任何本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及精神的情况下,可轻易完成的改变或均等性的安排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主张的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295072.1
申请日:2019-03-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1(广州)
授权编号:CN209460711U
授权时间:20191001
主分类号:G06F 1/20
专利分类号:G06F1/20
范畴分类:40B;
申请人:泽鸿(广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泽鸿(广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学城科珠路202号
发明人:陈建安;陈建佑;陈泰文;卢冠丞
第一发明人:陈建安
当前权利人:泽鸿(广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张睿
代理机构:44265
代理机构编号: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装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