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学生质疑培养创新能力

教会学生质疑培养创新能力

戚光宇(江苏省清江中学223001)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高耗而低效”的现象早已成了不争的事实。在传统语文教学思想的支配下,学生的学习都是事先由教者拟定和设计好的,上课时学生只能跟着老师的问题走,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预设教案的角色。这种浮于表面的作假现象即使在一些省市级的语文评优课、公开课中也是数见不鲜的。这种落后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不会主动质疑,不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会质疑方法,养成质疑习惯,培养质疑能力显得尤其必要。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质疑动机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要注意创设情境,启发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设置诱因,激发学生勇于探索新知的动机。例如教学王安石的七绝《京口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万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是王安石当时身在瓜洲,想念南京写下的一首诗。在师生共同吟诵之后,老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激发同学们质疑的动机。教师问:历来大家对这个“绿”字都是赞不绝口。据说,王安石曾用过“到、过、入、满”,经过一番推敲,最后才选定“绿”字。“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话说到这里,同学们肯定一致认为王安石的这个“绿”字用得好。此时老师可以话锋一转,然而,现在有人却说:用“绿”并不稀奇,因为唐代的许多诗句都用到过“绿”字。如:丘为:“东风何时止,已绿湖上山。”李白:“东风已绿瀛洲草。”常建:“主人山门绿”。对这种不同看法,我们该怎么看?历来一致公认王安石的“绿”字用得好,这个人却说没什么稀奇,王安石是宋朝的,而唐朝的许多诗句都用过“绿”字。这是怎么回事呢?在这种情境下,学生肯定会急于知道个中原因。再加上青少年学生的特点,他们出于强烈的好奇心、上进心、求知欲,肯定会积极思考,力求难住老师。学生的质疑动机一旦被激发,就能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当学生的疑问被老师准确、迅速地解答后,或者学生的独特见解受到了老师的赏识之后,他们的好奇心就化成了求知欲,迫切想知道其中的奥妙,从而激发了学生质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明确问题方向,指导质疑方法

求知欲是从问题开始的。要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研究知识的结构,在关键处示范提出,明确学生质疑的方向,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为以后学习的迁移、独立质疑做好准备。比如我们前面提到的王安石的《京口瓜洲》一诗,对于“绿”字的用法,教师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有的学生也许会说:王安石写这首诗时是直接想到了“绿”字,而并没有像人们传说的那样一改再改,最后才改用“绿”的,因为诗人写诗时往往都是一气呵成,很少去反复琢磨推敲其中一个字。还有的学生说,王安石改了这么多次,也许是他没有看过前人的诗句,也许还会有另外的想法。当学生思维的火花被激发的时候,教师要注意方法的指导,在关键处给以点拨。例如,教师可以引用钱钟书编写的《宋诗选注》中说过的一段话。钱钟书说,王安石反复修改,是忘记了唐人的诗句而白费力气,还是明知这些诗句而有心立意呢?诗跟唐人暗合,是最后想起而欣然沿用,还是自觉不能出奇制胜,终于向唐人认输呢?钱钟书这样的论述,既提出了疑问,也分析了王安石的思想。这就是“疑似之迹,不可不察”,“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当然这里有个前提,那就是要对事物提出怀疑、要对问题提出看法,首先得有渊博的知识。

三、把握质疑契机,组织学生辨疑

组织学生辨疑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由于学生上进心强,喜欢表现自己。因此,当学生各自获得解决新问题的方法后,教师可常用“他的解法或说法正确吗?”“有没有不同的意见?”“你有没有更好的方法?”等话语激发学生去讨论或辩论,让学生在辩论中理解概念,理解课文内容,从而克服学生循规蹈矩、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思维定势,形成各抒己见、乐于求异求佳的良好习惯。例如,在教学旧人教版高中语文《信陵君窃符救赵》一文时,评论者对文中的内容删节说法不一。那么,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字词、疏通课文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删节情况进行质疑。编者在编选本文的时候,为何要删去这节文字,是有意删除,还是一时疏忽。这一问题一提出,同学们兴致很高,课堂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大家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说,从课文情节结构的安排上看,课文尽管是节选,但前后浑然一体,结构紧凑,特别是被删除的这一节文字,在文中所起的作用实在不可低估。它不仅照应了上文,使前面的叙述有了着落,它还照应了后文,显得前后浑然一体。因此,此节文字不可删。有的说,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看,如果删掉这一节文字,文章就少了对朱亥身份、经历的必要交代,也就少了信陵君与朱亥的交往,那么不仅朱亥的性格无从体现,而对信陵君的性格刻画,也就少了必要的烘托,人物形象也会大大受损的。因此,这节文字不能删。还有,从《教师教学用书》的内容安排,以及从旧人教版的《高中语文第四册课本》编选课文时,就保持了这一节文字等方面认为这节文字不该删。通过这样的质疑,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加深了,潜移默化之中学生质疑、辨疑的能力也必将得到提高。

四、注重知识积累,培养质疑能力

《语文教学大纲》指出:高中的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无疑有助于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当然,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除通过课堂教学进行外,还可以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到浩瀚无际的知识太空中遨游。比如,海棠花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其姿容俏丽、高贵典雅,素有“花中神仙”的美誉,深受人们喜爱。千百年来,名流雅士竞相吟咏。然而,颇令人费解的是,唐朝大诗人杜甫一生中写过许多花卉诗,就是没有一首海棠诗。在他留传下来的1400余首诗中,连一句涉及海棠花的也没有。这一问题吸引了诸多文人的眼球和广泛关注。从晚唐开始,历经宋元明清,直到今天,仍然是欲说还休,争论不止。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杜诗中无海棠呢?苏东坡说:“少陵而尔牵诗兴,可是无心赋海棠。”深为海棠未入杜诗而叫屈。然而,杨万里却说:“岂是少陵无句子,少陵未见欲如何?”他以为杜甫没有见过海棠花,所以没有写。其实,杜甫在四川“杜甫草堂”寓居多年,四川海棠花颇具盛名,怎能未见过海棠花呢?那么,是什么原因使杜甫不写海棠诗呢?《古今诗话》里点明了此事:“杜子美母名海棠,子美讳之,故《杜集》中绝无海棠诗。”可见,杜甫是因为避母讳,才不吟海棠诗的。这就像他避父名“闲”字之讳,诗中全无“闲”字一样。古代文坛的这个轶事告诉我们,只要掌握了我国古代有关避讳的文化知识,也就解开了杜甫不写海棠诗的“千古之谜”。同时,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应该让学生明白,思考问题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还要积累实践经验,要学会举一反三、学以致用。例如清代才子纪晓岚有一篇笔记小品《河中石兽》,文中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庙靠近河,庙门倒塌之后,门旁的两只石狮子也掉到了河里。后来要修庙,决定把石狮打捞上来。有人说,到下游去找,因为石狮被水冲走了,结果在下游没找到。一个读书人说,石狮肯定沉到沙泥里去了,因为石头重,河泥轻,结果在庙前的沙泥里也没找到。一个管理河道的人最后说,这两个石狮在上游,结果就在上游打捞到了。怎么会到上游去呢?因为石狮掉在水里,下面的沙泥不断地受到流水的侵蚀,逐步地凹进去,凹到一半,石狮就往后(逆向)流下去,再冲,再往后滚,这样日久天长,石狮就逆水滚到上游去了。总之,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教师应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自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质疑思辨习惯,掌握质疑的方法,学以致用,形成能力,那么学生的创新意识必将增强,创新能力也必将得到提高。

标签:;  ;  ;  

教会学生质疑培养创新能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