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王从刚

浅析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王从刚

(重庆巨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401120)

摘要:BIM技术使建筑施工企业更加高效、精确的完成施工,提高建筑行业的技术水准,也能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长久发展。将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与施工管理进行结合,可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控制,既可以保障建筑质量,又可以实现节能环保的发展需求,推动建筑企业快速发展。文章主要分析了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施工;质量

引言

伴随信息化技术的快速进展,越来越多的行业逐渐开始往信息化的方向进展,建筑工程行业作为我国的基础建设行业,在信息化层面的应用也非常普遍。信息技术在我国建造工程建立中进展的速度快,BIM技术作为最新一代基础性的计算机辅助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中得到了良好的运用。

1、BIM技术概述

所谓的BIM技术就是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简称,相关人员通过对各项施工信息进行收集与分析,可形成一个三维立体建筑模型。在这种模式下,可对建筑工程的全寿命周期进行管理,包括图纸设计、施工管理、竣工结算等。在建筑施工中利用BIM技术,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管理质量,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等问题,从而提高施工质量,控制施工成本。这一技术理念最早由西方国家提出并实施的,获得了显著的成就。因此,我国开始将BIM技术引入国内,在建筑行业领域得到了较快发展。但对于全面推广来说,还存在很多的困难,需要逐步进行探索。

BIM技术的特点体现在:第一,模拟性。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拥有强大的模拟功能,技术人员可通过数据收集来模拟出建筑模型,以便于进行控制和管理。尤其是对于建筑设计工作来说,具备很强的优势性,可对当地的日照情况、灾害情况等进行模拟分析,能有效保障图纸设计的科学性,以保障施工质量。第二,可视性。传统的施工设计图纸多为二维平面图纸,施工单位在拿到图纸时,只能看到一些线条和参数,并不能了解具体信息,在进行施工时容易出现误差,对施工质量和进度会造成影响。而BIM技术是一种三维立体技术,可将各项数据进行立体化呈现,有利于施工单位直观了解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能有效避免施工误差,保障施工质量。第三,协调性。当进行建筑施工时,需要安装水、电、气、供暖等基础设施,这些项目都需要施工单位根据图纸设计进行施工。但由于管线布置比较复杂,容易出现碰撞、冲突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不但协调难度大,还会造成重复施工的问题,会存在增加施工成本、影响施工进度等问题。而利用BIM技术,有利于协调业主、设计师、施工单位三方的意见,针对各项施工项目进行协商,从而正确制定解决方法,并采用BIM技术来生成协调数据,可保障施工阶段顺利进行。

2、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质量管理

2.1施工图纸设计

施工图纸设计是保障建筑施工质量的重要一环,传统的施工图纸设计技术,需要设计师到施工现场进行勘查,了解当地的气候特征、地质条件、水文条件等信息,并结合自身的设计理念,形成二维平面图纸。由于施工数据信息较多,过于集中在施工图纸上,容易出现模糊、杂乱等问题,不利于施工单位进行理解,即使进行施工交底,也容易出现误差。对此,利用BIM技术,可通过人工勘察、网络收集等手段来获取施工数据,并以信息化、数字化等方式呈现在计算机系统中,便于设计师进行观察。同时,可将这些数据信息制成三维立体建筑模型,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修正与完善,有利于保障设计质量。另外,还可模拟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等问题,合理设计施工技术,保障施工质量,以强化建筑物抵御灾害的能力。当施工单位拿到三维立体设计图纸时,能快速明确各项施工信息,从而合理制定施工计划,以保障施工质量。

2.2构建BIM模型

BIM模型促进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利用BIM三维模型,加入时间、成本维度组建5D建筑模型,实现动态实时监控,可以更加合理地安排资金计划、人员计划、材料计划和机械计划等。在BIM模型中,每个构件都被赋予参数化信息,如进度、材料、位置、工时消耗、工序安排等,可以任意组合各构件信息,这为工程项目的多算对比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BIM技术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造价管理的效率,促进工程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通过BIM模型,施工各个环节也都直接在模型中体现出来,将施工的各个环节清楚的划分开来,使得整个施工更加直观。在构件进行位置移动和更换时,可以在模型中做出信息更新,记录更改的时间和维护信息,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3三维碰撞检查

碰撞检查主要应用在工程施工前期,是利用三维可视化来减少识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对管线排布方法加以优化,继而进行工程交底与施工模拟。利用BIM技术将建筑项目进行三维建模,在施工前,方便碰撞检查工艺设备、工艺管线、工艺土建等,在设计建模阶段就可发现各种冲突与碰撞,及时调整,进而减少了不必要的返工。达到优化工程设计的最初目的,从最大程度上降低工程错误的发生率,从而提高了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和水平,促使工程能够保质保量地按期完工。例如,BIM虚拟施工技术能将设备吊装的过程以动态方式展示出来,模拟吊装流程,一旦出现碰撞就会有系统警报,便于技术人员设计吊装方案和路线。在一切安排就绪后,就可以按照工艺路线进行设备吊装了,避免事故的发生。BIM虚拟施工技术还能与鲁班移动应用相结合,把施工现场的画面与模型中的位置一一对应,将其中的不同之处及时反映到电脑中,以便于技术人员的检查与部署,极大地提高了企业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4施工协调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下,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快速提高,对建筑施工项目有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满足质量保障,又要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因此,在进行基础施工时,需要安装水、电、气、空调、暖气、照明等设施。同时,又要与业主的实际需求相结合,使得建筑物内部结构越来越复杂,给施工阶段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很难做好协调一致。而BIM技术具备良好的协调性能,可将各方需求输入至系统中,自动优选施工方案。比如,在对管线施工时,BIM技术拥有预判功能,对可能存在的碰撞、冲突等问题进行预判,有利于设计人员及时调整设计方案,为后续的施工阶段提供保障。

2.5材料统计

BIM能够利用构建与材料的特征、尺寸与空间关系等内容进行竣工结算,还能够进行大数据核对,来推进结算进度并保证计算质量。例如,在对分部分项的工程量清单进行核对,需要在完成分区核对之后进行,可以通过导入“外部清单”功能,以BIM模型构建的方式来生成对比分析表,继而以设置偏差百分率警戒值依据百分率自动进行排序,迅速对数据偏差的分部分项工程,以BIM模型构建系统对所要清算的环节构件进行综合分析,确定项目最终划分并得出分部分项子目,以明确探查漏项与错项。

结论

综上所述,现如今,BIM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领域,他能够及时有效的发现并解决在施工的各个环节中所出现的问题,由此可见,BIM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是极其重要的,因此,我们应该不断的加强BIM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从而促进建筑工程领域的持续发展与进步。BIM技术的成熟和完善,正在引领者建筑市场的深刻变革。基于BIM技术的工程管理,更加合理、更加有效、更加科学、更加智能,是现代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秦薇.BIM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分析[J].门窗,2017(01).

[2]李东海,倪娟.基于BIM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实践研究[J].价值工程,2017(06).

[3]徐忠天,陈伟.浅谈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的应用[J].建筑知识,2017(10).

标签:;  ;  ;  

浅析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王从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