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如玉孝:道家哲学叙事中的宇宙生成观纵论论文

杨如玉孝:道家哲学叙事中的宇宙生成观纵论论文

摘要:道家是以老庄思想为源头的哲学派系。道家的宇宙观发轫于春秋,经两汉魏晋兴起,至隋唐五代成就重玄,后于明清汇融同源。道家的宇宙生成观前后相继,但不同时期观点主张不同,肇始于老子的“道”论,继之庄周的“气化”论及文子等的“浑一”论、“太一”论,再有王弼的“无”论,发展为成玄英的“气论”,终结于宋明以降的三教融合。

关键词:道家;哲学叙事;宇宙生成观

道家与道教是分属不同的概念系统。道家是以老庄思想为源头的哲学派系,道教则是指以老庄为始祖和崇奉对象的宗教团体[1]。道家“综罗百代,广博精微”,所以“仅用老庄是不足以概括的”[2]。道家主要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对宇宙起源的探讨是道家学说的逻辑起点和话语体系的核心。通过对传世文献的研究解读,可以初步梳理出道家宇宙生成观的发展脉络,即肇始于老庄的“道”论,衍化为庄子的“气”论、文子等的“浑一”论、“太一”论,继之以王弼的“无”论,发展为成玄英的“气论”,终结于宋元以降的三教融合。

一、先秦萌芽——以道为源

众所周知,道家哲学的主要思想是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道家萌芽于先秦时期,当时只称老子学派和庄子学派,不称道家,但这两个学派都是把“道”作为他们哲学体系的核心和认识宇宙自然的起点,即“道”为自然万物的本源。《老子·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认为“道”能生万物,至高至上,所以“道”具有物质之天的宇宙生成论意义。后来庄子进一步发展“道”论,《庄子·齐物论》明确提出“道通为一”,认为天地万物,包括“我”均归于“道”,无所逃逸,“道”是世界的本源。自此,“道”就成了道家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和话语体系的逻辑起点。在老庄学派中,“浑一”“有”“无”“齐”“阴阳”“理”等思想都是围绕“道”展开的,后来西汉司马谈据此才正式整合称之为“道家”。可以说如果没有老、庄“道”论作为宇宙认识论的基础,就不会有“道家”这一学派的出现。

庄子是道家学派兴起的重要人物,同时也是老子哲学思想的忠实继承者。庄子的学说“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史记·老庄韩申列传》),《庄子·至乐》云:

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慨,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苗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嗫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语篇中的最后一封书信是萧涧秋写给陶慕侃的。送信人是“邮差”,是真正意义上比较正式的“挂号信”,发信人署名是“女佛山后寺萧涧秋缄”。这封信影响巨大、反应强烈,涉及多方主体。例如:

同时期除庄子外,文子作为老子的弟子,也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人物。他在思想上继承并发展了老子学说,成为先秦与汉代黄老思想发展阶段上的重要桥梁。他在《文子》一书中说:

这是庄子在继承老子的宇宙观基础上,发展创造了独特的宇宙气化论,其演变过程为:道→气→万物。可见,在庄子看来世界的本源不是气,而是道,“气”只是由道生成万物的一个重要媒介。世本无“气”,而由“道”生之,气由聚散变化而产生生命,进而生成万物,人由生而死,就如同四季交替一般,是天道规律。

天地未形,窈窈冥冥,浑而为一,寂然清澄,重浊为地,精微为天,离而为四时,分而为阴阳,精气为人,粗气为虫,刚柔相成,万物乃生。

西汉道家主要是阐述老庄思想。河上公注《老子》“无名天地之始”曰:“无名者谓道,道无形,故不可名也。始者道本也,吐气布化,出于虚无,为天地本始也。”河上公阐述“道”的内涵,进一步强化宇宙万物由均由虚无的“道”而来。《淮南子》踵其后,其《天文训》云:“道曰规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和而万物生”,也是申发阐述“道”生万物的观念。所不同的是,河上公和《淮南子》对“道”“一”之间关系的理解是不同的,前者认为道能生“一”,后者认为道即是“一”。河上公认为:“道生一,道始所生者,一也。一生二,一生阴阳也。二生三,阴阳生和、清、浊三气,分为天地人也。三生万物。天地人共生万物也。”[9]演变过程为:道(本源)→元气→阴、阳→和、清、浊→天、地、人→万物。在宇宙发生观上提出了和、清、浊“三气”生万物的学说观点,和、清、浊是万物生成的最直接的中介物。西汉严遵则认同“道生一”的观点。严遵在他的《老子旨归》中说道:“道虚之虚,故能生一。……为道纲纪”、“一以虚,故能生二。……谓之神明”、“二以(元)〔无〕之无,故能生三。……一清一浊,与和俱行。”演变过程为:道→道德→神明→和,严遵以老子为基础,在宇宙生成观上,捏合了文子、《太一》、河上公的“神明”“和”“清浊”的思想。

庄子创造了独特的宇宙气化论,认为“气”是道生万物的重要媒介;文子则更侧重于万物分化与和合过程,解决生成的物质转化问题。他们都是在继承老子宇宙观的基础上,各自进行了新的阐释与发展。由此可知,道家最早的宇宙观是源于《老子》第四十二章的“道”,但是老子本人没有明确指出道如何生成万物,只是以抽象的数字来阐释观点。而道家另一篇重要著作《太一生水》则进一步以具体物质形态论生成宇宙万物,着重强调了“水”的重要性。

1933年10月于湖北省荆门市纪山镇郭店出土的战国楚简共有18篇先秦文献,其中有四篇是道家文献,除了《老子》甲、乙、丙外,还有一篇《太一生水》。其语有云:

大家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陆叔叔先是愣了一下,紧接着不顾一切地冲到走廊尽头的房间,不幸中的万幸,珊珊安然无恙。

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阴阳复相辅也,是以成四时。四时复相辅也,是以成沧热。沧热复相辅也,是以成湿燥。湿燥复相辅也,成岁而止。故岁者,湿燥之所生也。湿燥者,沧热之所生也。沧热者,四时之所生也。四时者,阴阳之所生也。阴阳者,神明之所生也。神明者,天地之所生也。天地者,太一之所生也。是故太一藏于水,行于时。周而又始,以已为万物母;一缺一盈,以已为万物经。此天之所不能杀,地之所不能埋,阴阳之所不能成。君子知此之谓道。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解读】 高通量测序的检测前知情同意、临床资料收集、实验室检测、数据分析、报告生成和检测后遗传咨询应该由同一个团队完成,因为完成整个咨询和检测过程需要不同专业的人员多次沟通。检测前,咨询医师应当清楚高通量测序的应用范围,并告知孕妇和家属可能出现的检测结果;针对检测结果的分析,临床医师应当参与其中,确认基因型-表型相关性,必要时应当可以随时调取查阅其他相关记录和检查资料;检测后报告解释和遗传咨询工作应当由有遗传背景和对相关疾病充分熟悉的专家完成。产前高通量测序结果关系到胎儿的去留问题,一定程度上是孕妇及其家属决定妊娠结局的依据,必须慎之又慎。

二、两汉魏晋——道论发展

自宋代以后,中国思想家开始把中心致力于心性本体论,于是心性问题开始成为哲学的研究重镇,也对道家的宇宙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明清时期的道家著作大都保存完整,这也为后人研究明清时期《老子》传本提供了更多、更完善的资源。其中有通过对本源之道的探讨来显示性命之道的,如明代的憨山大师主张以“佛”解道,他认为:“故云冲气以为和,是则物物皆以冲虚为本也。”在憨山大师看来,道家之道也是人人所具备的,“万物负阴而抱阳”,万物也就有形体,这种形体就是道赋予万物的。薛蕙《老子集解》:“道生一,自无而有一。一生二,分阴分阳。二生三,阴阳交而生和。三生万物,和气聚而生万物。”薛蕙认为性命与道具有同一性,而道体则是虚无的,从无生有。此外,还有魏源主张“义理”解道,王夫之主张以“儒”解道等。虽各家阐释“道”的形式、主张乃至理念都不尽相同,但是“道体虚无”和“以道为本”是该时认知之共识。宋以降,学人在道家宇宙生成观上将儒释道三教融汇起来。

文子提出“浑一”说,认为天地源于混沌而一的幽冥状态。文子认为宇宙生成的过程就是万物分化的过程,其中包含了“天地”“阴阳”和“四时”等概念,其演变过程为:浑一(混沌)→天地、阴阳、四时→清澄→万物。文子发展了老子的哲学,在宇宙起源上,他提出了可感名状的“浑一”说,他认为“浑一”是宇宙的本源,比起老子虚无的不可名状的“道”更具有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文子认为万物源于“浑一”,正所谓“阴阳四时非生万物也,雨露时降非养草木也,神明接,阴阳和,万物生矣”[3]60,“阴阳交接,乃能成和”[3]451,从文子的表述中可以看出,老子的“三”就是文子所谓阴阳二气交合所生之“和”,因“和”而万物生成。如果将宇宙的发展认为是“道生一,一生二”,那么“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过程就应当是“阴阳→和→万物”的过程。显然,文子发展了老子的宇宙生成观。

《太一生水》篇是对《老子》第四十二章的引申和解说[4]。“太一”即“大一”,也即老子的“道生一”之“一”,《太一生水》篇特别强调了“太一”与“水”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以及“水”的作用,它认为宇宙的生成顺序是:太一生水,太一和水生天,太一和天生地→天地→神明→阴阳→四时→寒热→燥湿→岁。就宇宙观角度来看,如果将老子的“道→一→二→三→万物”看作是宇宙生成的单向轨迹,是一种被动的演化过程。那么《太一生水》讲述的是水与多种能量的相互转化作用,是一种辩证的统一的相辅循环过程。从哲学角度而言,《老子》以抽象数字论宇宙生成,认为“道”为天地万物本原,是讲“无”的哲学;《太一生水》则以具体物质形态论宇宙生成,认为“太一”是天地万物本原,是讲“有”的哲学[5]。《太一生水》篇的面世,说明早在2300年前的中国,已有较为系统的宇宙生成理论[6]。道家的“浑一”“太一”论,因为符合生命的发展规律,符合人们的一般认识规律,故而为儒家所吸收,如《礼记·礼运》云:“夫礼必本于太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其思想认识与文子及《太一》并无太大的差异。

汉末以降,天下大乱,魏晋名士多崇尚归隐田园,寄情山水,老庄所提倡的“无为”“逍遥”等观念为士林带来了强大的心灵寄托。他们通过对《老子》哲学思想的解读,做出了不同阐释,具有独特的思想价值。东汉高诱注《淮南子》时阐发了自己对“道”的认识,他提出有两种“道”,一种是:“一谓道也。二曰神明也。三曰和气也。”[10]505演变过程为:道→神明→和气。另一种是:“一者元气也。生二者乾坤也。二生三,三生万物,天地设位,阴阳通流,万物乃生。”[10]505演变过程为:元气→乾坤→和气。在宇宙生成观上认同《淮南子》严遵的观点。东汉张道陵《老子想尔注》云:“一者道也……一散形为气。”认为“一”就是“道”,“一”与“道”有同等地位,“一”散为“气”,“一”通于天地阴阳,自在无碍。三国魏王弼则认为:“万物万形,其归一也。何由致一?由于无也。由无乃一,一可谓无?已谓之一,岂得无言乎?有言有一,非二如何?有一有二,遂生乎三。从无之有,数尽乎斯,过此以往,非道之流。故万物之生,吾知其主,虽有万物,冲气一焉。”王弼认为,宇宙的演变过程为:道(无)→一(无)→二→三(万物),这体现了王弼的贵“无”论思想,他将“道”理解为本体世界的“无”,认为“无”是世界之本原。张道陵和王弼的宇宙生成观均回归老子的本源。王弼《老子注》是一部系统阐述玄学理论的著作,它的诞生标志着《老子》的哲学解读由宇宙论向本体重玄论转移。随着该时期诸多名士思想理念的碰撞,魏晋玄学开始产生并迅速发展,这极大地丰富了道家的哲学思想主张。

虽然新的会计准则中大量使用了公允价值,目前对公允价值属性的研究已经有了一些理论上的研究成果,但是截至目前还没有一套完整的公允价值理论框架和科学依据,很多公允价值的运用都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尚未实现一套比较规范、标准、合理的方法体系,对公允价值的研究还有待深入,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估价技术上的不成熟。很多领域还很难克服人为因素影响,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探讨。

三、隋唐五代——重玄成就

到了隋唐五代时期,以成玄英为代表的重玄派异军突起,成玄英、唐玄宗、李荣和杜光庭等学者作为该时期道家哲学研究的佼佼者,他们继承了魏晋士人玄谈的审美情趣,代表了唐代重玄思想的最高水平。成玄英在注《老子》“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时说:“指此无名,为物之本。道本无名,是知不可言说明矣。有名万物母,有名述也。重玄之道,本自无名,从本降迹,称谓斯起。”唐玄宗注《老子》“道生一,……三生万物”云:“一者冲气也,言道动出冲和妙气,于生物之理未足,又生阳气。阳气不能独生,又生阴气,积冲气之一,故云一生二。积阳气之二,故云二生三也。阴阳含孕,冲气调和,然后万物阜成,故云三生万物。”成玄英疏:“一,元气也。二,阴阳也。三,天地人也。万物,一切有识无情也。言至道妙本,体绝形名,从本降迹,肇生元气。又从元气,变生阴阳。于是阳气清浮,升而为天;阴气沉浊,降而为地。二气升降,和气为人,囗有三才,次生万物,欲明道能善贷,次第列之。”唐人重玄派认为:道→一(元气)→二(阴、阳)→三(天、地、人)→万物(《道德真经玄德纂疏》卷之十二)。重玄派贵“气”论,其宇宙生成观主张万物的发生和活动均由“气”而来。唐玄宗认为:道(虚极的神宗)→一(冲气)→二(冲气、阳气)→三(冲气、阳气和阴气)(《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一卷之六》)。唐人李荣对“一”与“二”的解释与河上公和淮南子的解释很是相近,他认为:道(虚)→一(元气)→二(阴、阳)→三(天、地、人)(《道德真经注》)。五代时的杜光庭认为:道→一(始气为天)→二(玄气为地)→三(元气为人)(《道德真经广圣义》)。重玄派在继承魏晋玄学的基础上,融合佛教中观哲学,援《庄》释《老》,同时对养生思想进行了创建,旨在阐明重玄之道,在宇宙生成观上,认为万物均由“气”而生。只不过,不同的学者对“气”的命名不同而已。由于唐代开明的政治环境和开放的宗教政策,为道家研究提供了充足的发展空间。

四、宋元明清——汇融同源

北宋时期如王安石、司马光、苏辙、陈景元等学者对道家进行了思想鼎革,在注释方式和思想上有很大的创新。王安石的《老子注》是以“儒”解“老”的代表作品,在老子研究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主张:“道有体有用。体者,元气之不动。用者,冲气运行于天地之间。”又进一步阐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而阴阳之中有冲气,冲气生于道。”可见,王安石认为“元气”为“道”。此外,王安石把天地形成之前宇宙变化过程分为“太初”、“太始”、“太极”三个阶段。元代,完整保存的《老子》注本就有吴澄、杜道建等十三家。其中吴澄的《道德真经注》是以“理”解老,用“冲虚”作为老子“道”生万物的中介物,它反映了宋元时期儒、老交融的特征。吴澄主张:“道自无中生出冲虚之一气,冲虚一气生阳生阴,分而为二,阴阳二气合冲虚一气为三,故曰生三,非二与一之外别有三也。万物皆以三者而三,故其生也,后负阴,前抱阳,而充气在中以为和。”他认为:道(无)→一(冲虚)→二(阴、阳)→三(阴、阳、冲虚)。

中断服务程序运行过程:响应FPGA中断,接收FPGA传送来的指令与数据,根据FPGA的指令数据进行程序跳转回到异常CPU的异常工作状态点,最后中断返回结束。

西汉初立,为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生产,统治者提出了休养生息的国策,这为老庄学说在民间发展获得了优越的生存土壤。汉武帝时期,司马谈第一次正式提出“道家”概念。因为先秦时期的荀子、韩非子等人只是站在自己的学术立场上对别的学者进行批评,以彰显自己的学术主流地位,并不能有意识地进行学术流派分类[7]。司马谈《谈六家要旨》云:“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他认为“道家”是汲取其余五家之长形成的“道”,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道”,是更符合“古之道术”的大道,因此命名为“道家”。此后,“道”也就由各家通名变为老庄一派的专名。梁启超认为:“櫽括一时代学术之全部而综合分析之,用科学的分类法,厘为若干派,而比较评骘,自司马谈始也。”[8]司马谈创造性地将诸子分为“名、道、法、儒、墨、阴阳”六家,自此开启了对诸子“家”的派别称谓,也奠定了后世学术分类和学术批评的基础。

现当代学者主要将道家宇宙生成论中的“一二三”解释为不同的“气”。如冯友兰认为:一(气)→二(阴气、阳气)→三(和气)(《中国哲学史新编》)。汤一介认为:一(元气)→二(阴气、阳气)→三(天、地、人)(《老子宇宙观的唯物主义本质》)。陈鼓应认为:一(道)→二(对立两面)→三(和气)(《老子注释及评价》)。高亨认为:一(天地未分之元素)→二(天、地)→三(阴气、阳气、和气)(《老子正诂》)。在道家宇宙生成论的研究上,重阐释而不立新说,在阐述先贤的宇宙生成观上均打上了具有时代特征的唯物主义思想的烙印。

五、结语

道家的宇宙生成观多歧解异说,莫衷一是。然殊途同归,这些理论的源头都是老子的“道生万物”观。区别在于,历代各家各派对于“何为道源”以及“道生万物”过程的理解各有独自的见解。其中“贵理”论的主要思想可概括为:“道即谓理,理化万物,各据其理”。以韩非子为例,他主张:“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道,理之者也。”[11]在韩非子看来,道就是理之集合,是天理。而道、理相连即谓事物发展演变之规则。韩非子以“义理”解老是为了用《老子》更好地阐释自己的宇宙哲学理念——理生万物。“贵无”论的思想主要可概括为“无中生有,以有为生,以无为本”,这是受到早期道家“虚无为本”理念的影响。以王弼为例,他主张天下之物皆可“归一”,何由致一?由于无也[12]。在王弼看来,万物之所以能归一,是因为本于“无”,由无生一、生二、生三乃至生万物。他将老子的宇宙生成观转化成了本体论的研究,做出了截然相反的诠释,使“道”具备了宇宙论和本体论的双重特性。“贵气”论可概括为“道为本源,气为媒介,道生气而生万物”,这是受到早期道家“精气说”理念的影响。以王安石为例,他主张:“道有体有用。体者,元气之不动。用者,冲气运行于天地之间。”[13]以“元气、冲气”释体用,以体用来释道。

春秋时,老子源于对自然的朴素认识,其时人们已经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口号,说明人们已经意识到了“天”的力量,但是老子更多地看出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无奈:“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子》第五章),所以老子提出“道”的观念——人只有利用自然、道法自然才能生存发展。战国纷乱,人们更是遭受战火荼毒,庄子看到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人不过是天地之间的一物,他受老子启发,思考人与宇宙的关系,得出了气化论,即万物本无,由气而生,气由道来,所以他宠辱不惊,至亲死却鼓盆而歌,他悟出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的处世哲学。文子等人在百家争鸣中要发展“道”家,就必须提出自己的新主张新观点,于是从物质世界观出发,提出“浑一”和“太一”论,这是早期朴素唯物史观的产物。

两汉经过“文景之治”,百姓得到休养生息,国家由弱到强。政治上,皇族强调儒家的正统地位,整个社会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挤压了道家生存的空间。道家要想生存发展,必须提出适应符合时代需要的新主张,于是在宇宙起源上提出了“道德”“神明”之说,以“阴阳”调“和”万物,社会才能平稳发展,这种观念学说显然是勾兑了儒家“中庸”的思想因而得以生存发展。汉魏至南北朝,纷乱四起,豪强林立,各自为王。文人士大夫在夹缝中生存,他们一方面不肯降低士族身价,另一方面还要苟且偷生,于是“玄谈”成为时尚,“道”家的宇宙起源观最终难逃时代的印记——披上了“玄谈”的外衣。

有唐一代尊崇道家,是与道家始祖老子姓“李”有关,李唐王朝尊老子李聃为“圣祖”,先后册封其为“太上玄元皇帝”“太圣祖高上金阙玄元天皇大帝”等称号。神化老子,崇奉道教,无不是为了证明李唐王朝的正统性和合法性。反过来,道家在南北朝玄学的基础上重床叠屋,原本带有朴素的唯物“道”观被塑上“玄”而又“玄”且更为神秘的金身,“重玄”的道学找到了适合自己生长发展的肥沃土壤。

宋代以后,“理学”“心学”领时代风气之先,道家要生存自然必须妥协,于是道家自我革命,接受理学的内核,以“儒”解“老”,儒道渐趋合一。清朝中叶以来,文人对西方的“船坚炮利”有切肤之痛,于是西学东渐,科学经验被奉为圭臬,特别是唯物史观和辩证法的传播,最终道家天生带有的虚幻神秘的宇宙观受到了质疑。但是在尊古尚贤的传统文化影响下,道家的宇宙观在时人的解释中还是被打上了具有时代主流观念的唯物论的烙印。

这是卡夫卡父子关系的一个重要部分——父亲的强大时时刻刻在影响着卡夫卡,他甚至希望成为像父亲一样果断而强有力的人,父亲事实上已经成为卡夫卡人生的标尺,他一生都渴望得到父亲的重视,认可和理解,即使当发现自己无法成为父亲期许的人时,卡夫卡仍然走不出父亲的阴影。父亲赫尔曼出身贫寒,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经历人事,闯荡生活。他的这种经历便造就了他果断自信,甚至可以说刚愎自用的性格。很自然,从小羸弱,似乎天生不是商人个性的卡夫卡在父亲看来注定是个失败者,卡夫卡自己也承认自己与父亲的期许,父亲爱他的条件和原则相背离。

要之,道家肇始于春秋,以宇宙生成观为话语起点,试图阐述自然万物的产生原理,解答“我从哪里来”的哲学疑问,形成人与自然的逻辑话语体系,其怪异的明辨唯心思维,超常的道家玄想能力,朴素的自然物质观,形成了中国古代道家学派绚烂多姿的学术思想体系,道家宇宙生成观的学术思想无疑是华夏文明贡献给全人类的瑰丽宝藏。

参考文献:

[1]汤一介.道家与魏晋玄学[M].汉城:亚细亚文化社,1995:401.

[2]梁启超,胡朴安.伟大传统:道家二十讲[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3]王利器.文子疏义[M].北京:中华书局,2000:60.

[4]李学勤.荆门郭店楚简所见关尹遗说[J]//蒋广辉.郭店楚简研究(《中国哲学》第二十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

[5]陈恩林.论《大一生水》与《老子》及《易传》的关系[J].社会科学战线,2004(6).

[6]刘祖信.简述郭店楚简《太一生水》篇中的宇宙生成论[J].武汉文博,2014(2).

[7]王剑.对道家与道教关系的再认识[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7(4).

[8]梁启超.梁启超全集:第八册[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2497.

[9]王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M].北京:中华书局,1993:168.

[10]何宁.淮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8.

[11]王先慎.韩非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8:147.

[12]老聃.老子道德经注校释[M].王弼注、楼宇烈,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8:117.

[13]容肇祖.王安石老子注辑本[M].北京:中华书局,1979:23.

On the Cosmogenesis Narratives in Taoist Philosophy

YANG-Ru Yuxiao,CAO Zinan
(School of Liberal Arts,Yangzhou University,Yangzhou,Jiangsu 25000,China)

Abstract:Taoism is a school of philosophy originating from Lao Zi and Zhuang Zi thoughts.Originating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aoist philosophy of cosmos rose through the Han, Wei and Jin Dynasties, and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Sui, Tang and Five Dynasties, and then different factions converged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Taoism's view of cosmogenesis has developed successively from Lao Zi's Tao(道) theory to Zhuang Zi's Qihua(气化)theory and Wen Zi's Hunyi(浑一)and Taiyi(太一)theories, then to Wang Bi's Non-being(无)theory and Cheng Xuanying's Qi(气)theory, all of which ended up in the integration of three religions ever since Song and Ming Dynasties.

中图分类号:B958;B2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883(2019)02-0045-05

doi:10.16104/j.issn.1673-1883.2019.02.011

收稿日期:2019-03-07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尚书》学文献集成与研究(12 & ZD155)。

作者简介:杨如玉孝(1989— ),越南顺化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越语言文化对比研究。

标签:;  ;  ;  ;  ;  ;  ;  ;  ;  ;  ;  ;  

杨如玉孝:道家哲学叙事中的宇宙生成观纵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