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篇题为《有一批80后正在集体消失》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我忍不住翻了翻几位80后好友的朋友圈,他们大都设置了3天可见,即使没有设置权限,据我的记忆,也是好久没有发状态了。当然,并不是所有80后都在朋友圈消失了,一些活跃分子还在,只不过他们所发的状态中“晒娃”内容多了起来,甚至还有一些80后转移阵地,玩起了抖音。
这些年,据我在手机、网络上观察,不少在校生有什么心情,总要发一条状态宣泄出来,然而,一旦毕业工作了,发的状态就渐渐少了。记得我大学刚毕业时,舍友、同学见面,一起扎堆儿抱怨老板、抱怨工作的情况也很常见。这似乎都是成长必经的一个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等到经历了些磨砺,思想上成熟了,才发现自己以前的表现有些幼稚,逐渐地变得克制起来,再也不愿轻易表达自己的心情,而且,动辄就将心情状态公开,让天下皆知,只是在暴露自己的“情绪”,并不能解决什么问题,倒不如埋藏心底,随时间慢慢淡去。
As Angelou said in the autobiography,“The black female is assaulted in her tender years by all those common forces of nature at the same time that she is caught in the tripartite crossfire of masculine prejudice,white illogical hate and Black lack of power.”(Angelou,272)
作为一名80后,我感觉自己不再年轻了。如今偶尔和80后的高中、大学同学一起聚会,话题自然离不开工作、孩子、体检,有在官场、在企业工作的朋友,平时应酬多的,也会借机吐吐槽:“平日那些应酬当然不舒服,真不如和老友一起喝喝酒,叙叙旧,但为了工作,也没办法。”以前上大学时,一个舍友到了夏天动不动都要喝点冰镇啤酒,毕业后有次见面,问及他还喝不喝“冰啤”,他却说:“不喝了,那时候年轻,不懂,太伤胃了!”每每单位组织体检,身边的人查出来大小毛病的屡见不鲜,我们可都是80后,在领导的眼里,正是事业刚起步的“年轻人”,身体垮了,哪里还有事业可言。
回想过去,80后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应该是在1998—2008年这个时间段,自2009年开始,90后逐渐取代了80后,成为新一轮的关注焦点,2018年则是第一批00后走进大学之年。我感觉,2018年以来媒体似乎并没有像当年关注80后、90后那样,对00后掀起更多的热潮。也许,大家对这种代际之间的标签都感觉审美疲劳了,过多的炒作已经没有太大的新意,又或许,这才只是刚刚开始,还没进入舆论集体关注的“高潮”。
青年总会成为媒体和社会关注的焦点,这是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青年身上存在的“问题”,也很容易成为舆论争议的话题。钱理群先生在他所著《致青年朋友》的《如何看待“80后”这一代》一文中说过:“我在研究近百年历史时,早就发现,几乎每一代人都不满意于下一代,而且批评的言辞都差不多。比如,手头这篇《老实说了吧》,就是刘半农批评上世纪30年代青年的,说他们不认真读书、又喜欢乱骂人等等。如今上世纪30年代的(还有四五十年代的)青年已经成了婆婆和爷爷,他们对后辈(也包括上世纪90年代青年)的批评,仿佛也是不读书、好骂人之类;这历史的循环是耐人寻味的。”
秀容川再不能镇定了,他把蚂蚁、虫子这段连看了两遍,心想:“这不是写我吗?我小时候,就有这事儿。难道我真是秀容月明的儿子?”
其实,为下一代人担忧,总有些杞人忧天,走出校园,社会、生活仍然会给年轻人上一堂终身的课程,年轻人注定要接受工作、生活的考验和洗礼。80后不是消失了,而是当年那种鲜明的“个性”,逐渐被生活、工作的压力磨平,他们开始学会忍耐,开始承担起责任了。时代是不断发展的,每一代人都要“接班”,终将都会有成为这个社会的中流砥柱的时候。要知道,每一代人面临的问题,都要靠他们在成长中自己去解决,而旁人大都只能是观察者、评说者,然而,我们总要保持一种信念,那就是相信青年,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
标签:青年论文; 工作论文; 状态论文; 自己的论文; 都是论文; 社会科学总论论文; 社会学论文; 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 《时代邮刊》2019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