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诃夫文学研究论文_荀波淼

导读:本文包含了契诃夫文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契诃夫,文学,作家,中国,作协,安东,俄国。

契诃夫文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荀波淼[1](2017)在《契诃夫文学创作中的“外省”》一文中研究指出"外省"是俄罗斯文学中一个重要的空间概念。本文对俄语"外省"一词的意义演变进行梳理,说明其在俄罗斯文化与文学语境中的基本含义。通过对契诃夫创作成熟期涉及"外省"主题的小说和戏剧作品的分析,揭示出"外省"在契诃夫文学创作中的象征意义及其与"首都"所构成的独特的二元结构。(本文来源于《中国俄语教学》期刊2017年02期)

荀波淼[2](2016)在《契诃夫文学创作中的“劳动”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劳动"主题在契诃夫的文学创作中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契诃夫在其文学作品中对劳动的作用进行了双重展示。一方面劳动在主人公的想象世界中充满诗意,主人公渴望通过劳动构建新的生活;另一方面在现实世界中,日常的劳动经验打破了主人公对劳动生活的美好想象,暴露出劳动具有使人心灵衰老的"奴役"面貌。作家在肯定劳动的积极意义的同时,对理想的劳动状态进行思考,对劳动与人生幸福的关系进行独特的探究。(本文来源于《理论界》期刊2016年10期)

岳静[3](2015)在《契诃夫文学作品的喜剧性本质——以《樱桃园》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樱桃园》是俄国着名小说家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所着,其作品体裁百年以来都深受文学界的关注。本文认为该剧的外在喜剧特征是由轻松喜剧因素所构成,而构成该剧内在喜剧本质的是作家对小说中人物情感、冲突以及生活的关照方式恰到好处的处理。诙谐和忧愁的融合是这种喜剧的最大本质表现,同时这也标志了契诃夫独特的喜剧精神和其艺术表现形式。中国的话剧以及西方荒诞派深受契诃夫这种内在的喜剧精神的影响,因此,掌握契诃夫喜剧的灵魂所在是了解掌握《樱桃园》体裁的神秘之处和契诃夫艺术特质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了解对20世纪喜剧观念起深化作用的契诃夫作品的关键。(本文来源于《作家》期刊2015年02期)

[4](2011)在《俄罗斯文学大奖首颁中国作家 雷涛陈孝英摘取“契诃夫文学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刊讯2010年11月8日,在北京中国作协10楼综合厅,俄罗斯"契诃夫文学奖"评委史拉布诺夫受俄罗斯作家协会委托,向中国作协主席团成员、陕西省作协党组书记、作家雷涛和陕西作协文学翻译专业委员会顾问、作家陈孝英颁发了"契诃夫文学奖"勋章。这是此奖第(本文来源于《现代企业》期刊2011年01期)

杨利[5](2010)在《列维坦画布风景描写与契诃夫文学风景描写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列维坦与契诃夫分别是俄国19世纪伟大的艺术家和文学家,二者在人际交往与情感沟通上相互融合,在创作思维与美学观念上志趣相投,在俄国艺术与文学发展的历史上分别创造了"列维坦式的自然"与"契诃夫式的描写"两种表现手法。他们作品中所渗透和流露出的朴素情怀、感情倾注、理想追求以及人性光辉对当今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美术教育研究》期刊2010年07期)

余义林[6](2010)在《陕西作家获“契诃夫文学奖”》一文中研究指出今年是契诃夫诞辰150周年,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俄罗斯作家,莫斯科城市作协设立了“契诃夫文学奖”。陕西省作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雷涛和陕西省文学翻译专业委员会顾问陈孝英在首届“契诃夫文学奖”中获奖。11月8日,中国作协在北京为两位获奖者举行了颁奖仪式。莫斯(本文来源于《文艺报》期刊2010-11-12)

李向红[7](2010)在《俄罗斯文学大奖首颁中国作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北京讯 (记者 李向红)11月8日,在北京中国作协10楼综合厅,俄罗斯“契诃夫文学奖”评委史拉布诺夫受俄罗斯作家协会委托,向中国作协主席团成员、陕西省作协党组书记、作家雷涛和陕西作协文学翻译专业委员会顾问、作家陈孝英颁发了“契诃夫文学奖”勋(本文来源于《陕西日报》期刊2010-11-09)

吴芸茜[8](2006)在《契诃夫文学的“中国化”历程——读《契诃夫与中国现代文学》》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晚清以来,中国文学始终在中外文化交汇撞击的大潮流中,开拓着由古典向现代的转型进程。在这一进程中,俄苏文学在众多外来文化文学因素中无疑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新时期以来,在中国现代文学和比较文(本文来源于《中文自学指导》期刊2006年02期)

梁长应,祝红波[9](2005)在《契诃夫文学书简中的小说创作理论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小说大师契诃夫的创作理念与经验,对他人之小说的读后评议或审美感受,部分散落在他致亲友作家的书信中,其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关于“客观性”的理解;关于题材、人物、事物、景物和细节等若干问题的述评;关于“简炼”的诠释;关于“大胆和独创”与“陈词滥调”之关系的理解。(本文来源于《湖南城市学院学报》期刊2005年03期)

刘研[10](2002)在《鲁迅与契诃夫文学中的“忧郁情怀”》一文中研究指出鲁迅作为 2 0世纪最伟大的中国作家 ,无论是他的文学观念、批评实践还是艺术创作都打上了中外文化交融的烙印。鲁迅所受的外国文学的影响是多元的 ,但他主要接受的是俄国文学 ,在俄国文学中 ,契诃夫又是他“顶喜欢的作者”。① 鲁迅与契诃夫文学从具体的艺术表现(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战线》期刊2002年06期)

契诃夫文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劳动"主题在契诃夫的文学创作中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契诃夫在其文学作品中对劳动的作用进行了双重展示。一方面劳动在主人公的想象世界中充满诗意,主人公渴望通过劳动构建新的生活;另一方面在现实世界中,日常的劳动经验打破了主人公对劳动生活的美好想象,暴露出劳动具有使人心灵衰老的"奴役"面貌。作家在肯定劳动的积极意义的同时,对理想的劳动状态进行思考,对劳动与人生幸福的关系进行独特的探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契诃夫文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1].荀波淼.契诃夫文学创作中的“外省”[J].中国俄语教学.2017

[2].荀波淼.契诃夫文学创作中的“劳动”问题[J].理论界.2016

[3].岳静.契诃夫文学作品的喜剧性本质——以《樱桃园》为例[J].作家.2015

[4]..俄罗斯文学大奖首颁中国作家雷涛陈孝英摘取“契诃夫文学奖”[J].现代企业.2011

[5].杨利.列维坦画布风景描写与契诃夫文学风景描写的关系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0

[6].余义林.陕西作家获“契诃夫文学奖”[N].文艺报.2010

[7].李向红.俄罗斯文学大奖首颁中国作家[N].陕西日报.2010

[8].吴芸茜.契诃夫文学的“中国化”历程——读《契诃夫与中国现代文学》[J].中文自学指导.2006

[9].梁长应,祝红波.契诃夫文学书简中的小说创作理论述评[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5

[10].刘研.鲁迅与契诃夫文学中的“忧郁情怀”[J].社会科学战线.2002

论文知识图

人物·荣誉新闻人物

标签:;  ;  ;  ;  ;  ;  ;  

契诃夫文学研究论文_荀波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