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发电企业信息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信息化项目,区域公司,顶层设计,企业信息化建设
发电企业信息化论文文献综述
范志勇[1](2019)在《关于大型发电企业信息化建设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发电行业是国计民生的传统行业,其信息化建设水平也在国内企业中处于中上等水平。近年来随着国家供给侧结构改革要求和内外部形势变化,发电企业通常采用总部、区域公司、基层企业的叁级扁平化管理模式。本文从发电企业基层工作需求出发,总结当前发电企业信息化建设经验和面临的问题,从企业需求角度阐述大型发电企业"顶层设计,区域试点,反复磨合,逐步推广"的信息化建设思路,可供同类(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小企业》期刊2019年09期)
乐雪焕,高长仁[2](2019)在《发电企业安全信息化发展调研》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阐述了国内发电企业信息化发展背景,然后介绍了四个典型电厂安全信息化建设现状,并总结其主要问题及经验做法,最后从企业实际出发,明确下阶段的发展思路,为发电企业的安全信息化建设提供指导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期刊2019年02期)
白春雷[3](2018)在《浅谈发电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划与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引言:发电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关键期,企业管理者应该更新观念,放眼全局,让信息化管理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发电企业应从战略的高度进行整体规划,制定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信息化中长期规划,设计企业未来信息化技术结构和管控架构,确定信息化的路径和落实信息化建设项目计划。实现发电企业信息化全面稳步推进,有效支撑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全面保障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本文来源于《电子世界》期刊2018年24期)
刘玄[4](2018)在《火力发电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电力市场改革的深入,火力发电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和使用对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减少生产成本并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讨论分析了我国火力发电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历史、现状和主要任务,论述了ERP在火力发电企业的设计及应用。本文运用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和ASP.NET等技术开发了基于网络服务器的叁层B/S结构的火力发电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主要工作如下:首先,讨论了国内外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历史和现状,回顾了我国火力发电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历程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信息化建设在火力发电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意义,讨论了ERP原理、发展及应用现状,结合我国火力发电企业的特点设计了基于ERP的火电厂信息管理系统;其次,对系统需求进行了整理,给出了总体设计框架;再次对对资产管理和燃料管理功能模块的设计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对系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设计合理,功能完善,运行稳定,达到企业内部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了机组运行效率。(本文来源于《河北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郝玉龙,高君琪[5](2017)在《发电企业价值管理信息化管控理论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华能上安电厂贯彻落实上级公司工作部署,以创一流为引领,以价值管理为抓手,以实现经营、人文、视觉叁个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以"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评价"为工作思路,深化价值管理应用,努力搭建《价值管理指标体系管控平台》、构建《"最优单位燃料成本"价值管理可视化系统》、搭建《价值管理项目管控平台》的价值管理信息化管控系统,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价值创造能力,推进企业各项工作的持续改进和提升。华能上安电厂1985年经国务院(85)国函字72号文件批准建设,是我国第一批享受中外合资企业待遇的(本文来源于《企业管理》期刊2017年S2期)
朱禹锟[6](2017)在《ERP和EIP在发电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结合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ERP是当今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热点,文章在分析了ERP的发展进程以及其思路、技术、产品等各方面特点之后,对比研究ERP与电力体系业务的吻合程度,结合电力企业自身实际状况和发展过程中的困难,提出了ERP与EIP二者相结合的新思路。(本文来源于《无线互联科技》期刊2017年18期)
邓肖田田[7](2017)在《核能发电企业ERP信息化集成平台的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ERP信息化集成平台由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项目管理、物料管理、运行管理、电厂管理、文档管理等核心功能模块组成,这些模块固化了防城港核电厂核心业务流程,建立了以ERP系统为核心,接口CBA、P6、GDAS等外围信息系统的ERP信息化集成平台,为核电厂的生产运行、日常维修、机组大修、流程管理等核心业务工作提供信息化服务,使防城港核电厂的生产运营能力得到了快速、有效提升。(本文来源于《信息与电脑(理论版)》期刊2017年14期)
吕训邦[8](2017)在《基于工业工程的发电企业信息化建设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当前发电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运用工业工程基本原理是一种可以较好地解决当前发电企业信息化实施问题的观点。在发电行业起到积极的作用。如付诸现实将通过信息化管理提升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信息》期刊2017年14期)
鱼凤萍[9](2017)在《管控一体化是发电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分析发电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创新地提出基于"四个一体化"的管控一体化的建设思路和建设内容,并对管控一体化建设效益进行分析,可为发电企业管理者和信息化建设者起到启迪和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能源》期刊2017年01期)
王海波[10](2016)在《发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现如今,世界早已步入了信息化时代,而国内的信息技术也已经有了飞速发展,所以的产业发展也越来越多的有了信息化运用,特别是对发电企业来讲,更是具有特殊的意义。将信息化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中,不仅使得传统企业的管理与发展模式有了极大的转变,而且站在长远发展角度来讲,同样具备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期刊2016年48期)
发电企业信息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首先阐述了国内发电企业信息化发展背景,然后介绍了四个典型电厂安全信息化建设现状,并总结其主要问题及经验做法,最后从企业实际出发,明确下阶段的发展思路,为发电企业的安全信息化建设提供指导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发电企业信息化论文参考文献
[1].范志勇.关于大型发电企业信息化建设思考[J].中国中小企业.2019
[2].乐雪焕,高长仁.发电企业安全信息化发展调研[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9
[3].白春雷.浅谈发电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划与展望[J].电子世界.2018
[4].刘玄.火力发电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的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8
[5].郝玉龙,高君琪.发电企业价值管理信息化管控理论与实践[J].企业管理.2017
[6].朱禹锟.ERP和EIP在发电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结合应用[J].无线互联科技.2017
[7].邓肖田田.核能发电企业ERP信息化集成平台的建设[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7
[8].吕训邦.基于工业工程的发电企业信息化建设模式[J].中国科技信息.2017
[9].鱼凤萍.管控一体化是发电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J].中国能源.2017
[10].王海波.发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模式[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