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肝脏疾病论文_赵文杰,熊炳

导读:本文包含了良性肝脏疾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肝脏,囊肿,疾病,乙型肝炎,栓塞,血清,肺部。

良性肝脏疾病论文文献综述

赵文杰,熊炳[1](2012)在《常见的肝脏良性疾病——肝囊肿》一文中研究指出肝囊性占位性病变是临床比较常见一种肝脏疾病。由于不同的囊性占位病变其治疗方法不尽相同,因此,对于各种不同囊性占位性病变的鉴别就显得尤为重要。大部分肝囊性占位性病变起初无任何症状(多在体检时发现),只有在肿块增大到一定程度,对邻近器官产生压迫或合并感染、出血等并发症时才会出现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是腹痛和腹部肿块,也可有发热、恶心、呕吐、腹胀、疲乏和黄疸等症状。(本文来源于《中国社区医师》期刊2012年19期)

郑凯,梅斌[2](2008)在《微创与开腹对肝脏良性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调查肝脏良性疾病手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变化,比较开腹与微创术对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差异。方法:63例肝脏良性疾病患者根据手术所采取的方式不同分为开腹手术组(A组)32例和微创术组(B组)31例,均于术前及术后2、6周和6个月时采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评定2组患者生存质量。结果:手术后2周,WHO-QOL中社会关系领域2组与术前比较均下降(P<0.05),生理、心理和环境领域评分,B组均明显高于A组(P<0.05),且A组患者使用镇痛药物明显多于B组;至手术后6个月,社会关系领域评分,B组已高于术前及A组(P<0.05),而A组仍明显低于术前(P<0.05),而生理、心理和环境领域,2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结论:微创术较开腹手术更有利于肝脏良性疾病患者术后恢复和生存质量的提高。(本文来源于《中国康复》期刊2008年05期)

朱悦琦,程英升,李明华[3](2007)在《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置管术在良性肝脏及胰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置管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介入治疗,尤其是肝脏、胰腺恶性肿瘤的化疗中,而在肝脏和胰腺的良性病变中应用尚不多。这一技术除了具有创伤小等特点,还能明显的提高门脉血药浓度,达到静脉给药血药浓度的100~400倍,在肝脏和胰腺的良性疾病如肝炎、肝硬化、糖尿病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穿刺技术,材料学及置管方法的改进和发展,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置管术必将在肝脏和胰腺良性疾病的介入治疗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来源于《介入放射学杂志》期刊2007年02期)

严律南[4](2003)在《肝脏良性疾病的肝移植》一文中研究指出肝脏移植作为终末期肝病的治疗 ,自上个世纪 80年代在欧美国家获得公认以来 ,已在世界各国得到迅速开展。我国自90年代后期以来 ,在全国掀起了第二个肝移植的热潮 ,迄今已完成 10 0 0余例肝移植 ,在围手术期处理、手术技术、介入放射、移植免疫、抗感染(本文来源于《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期刊2003年04期)

余耀,周信达[5](1999)在《肝脏良性疾病的外科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临床上肝良性疾病比恶性肿瘤少见。除肝脓肿、肝结核外,患者大多无任何症状和体征,多在体检或其它疾病检查中偶然发现。部分患者可出现腹块、上腹隐痛不适或食后饱胀,极少数可有发热、乏力甚至消瘦等症状,引起患者就医。但肝良性疾病中只有少部分患者需要外科治疗。本文结(本文来源于《肝胆外科杂志》期刊1999年06期)

邹衍泰,李朝龙,于小园[6](1998)在《腹腔镜技术在肝脏良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治疗肝脏良性疾病的价值。方法:分析13例肝脏良性疾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肝血管瘤切除术2例,1例恢复顺利,1例术后胆瘘治愈;肝脓肿置管引流术5例均痊愈;肝囊肿开窗引流术5例均痊愈;肝破裂电凝止血术1例痊愈。结论: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术值得探索;腹腔镜肝脓肿切开引流术、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流术、腹腔镜肝破裂电凝出血术或肝破裂修补术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内镜杂志》期刊1998年05期)

闵贤[7](1979)在《甲胎蛋白(AFP)在良性肝脏疾病》一文中研究指出AFP是由胎儿肝细胞、卵黄囊细胞合成的正常血清蛋白,在胎儿胃肠道中亦有微量合成。在成人血清AFP的检出,最初曾诊断为肝细胞癌和含有卵黄囊细胞成分的畸胎瘤。但是,血清AFP的轻度升高亦偶见于伴有大量肝转移的胃肠道恶性肿瘤。近来发现,血清AFP的升高可见于某些非恶性肝病患者,尤其是在急性和慢性病毒性肝炎恢复期。某些学者推测由于肝脏再生引起了AFP的合成和释放。(本文来源于《江苏医药》期刊1979年03期)

良性肝脏疾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调查肝脏良性疾病手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变化,比较开腹与微创术对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差异。方法:63例肝脏良性疾病患者根据手术所采取的方式不同分为开腹手术组(A组)32例和微创术组(B组)31例,均于术前及术后2、6周和6个月时采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评定2组患者生存质量。结果:手术后2周,WHO-QOL中社会关系领域2组与术前比较均下降(P<0.05),生理、心理和环境领域评分,B组均明显高于A组(P<0.05),且A组患者使用镇痛药物明显多于B组;至手术后6个月,社会关系领域评分,B组已高于术前及A组(P<0.05),而A组仍明显低于术前(P<0.05),而生理、心理和环境领域,2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结论:微创术较开腹手术更有利于肝脏良性疾病患者术后恢复和生存质量的提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良性肝脏疾病论文参考文献

[1].赵文杰,熊炳.常见的肝脏良性疾病——肝囊肿[J].中国社区医师.2012

[2].郑凯,梅斌.微创与开腹对肝脏良性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康复.2008

[3].朱悦琦,程英升,李明华.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置管术在良性肝脏及胰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7

[4].严律南.肝脏良性疾病的肝移植[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3

[5].余耀,周信达.肝脏良性疾病的外科治疗[J].肝胆外科杂志.1999

[6].邹衍泰,李朝龙,于小园.腹腔镜技术在肝脏良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内镜杂志.1998

[7].闵贤.甲胎蛋白(AFP)在良性肝脏疾病[J].江苏医药.1979

论文知识图

海门市居民不同时期肝癌年龄组死亡率...:乙肝大、小叁阳患者肝脏组织Id1和HB...AFP异质体电泳图像的3种类型可作为胆管癌的潜在诊断标志物Fig4...第二军医大学(3)2。以肝细胞癌治疗前组

标签:;  ;  ;  ;  ;  ;  ;  

良性肝脏疾病论文_赵文杰,熊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