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接口模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MOOC,《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模式
接口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骆冰清,陈燕俐[1](2019)在《基于MOOC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学生无法构建整体知识体系的问题。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将MOOC平台理论学习与课堂实验相结合,因此提出以实验课为教学重点的教学模式,以期改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与传统课堂授课模式相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该模式可增强指导性作用,同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计算机知识体系架构。(本文来源于《软件导刊》期刊2019年11期)
程海涛,李鹏,徐鹤[2](2019)在《基于雨课堂的“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高等教育模式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与挑战,"互联网+"教育新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分析了"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课程特点,以及传统教学模式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对课程的教学实践进行研究,探索了基于雨课堂的"互联网+"教学新模式。教学实践证明,新的教学模式有效地提升了课堂教学与学习体验,增强了师生互动效果,显着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本文来源于《计算机时代》期刊2019年10期)
李崇,宋大雷,宫宜辉,杨华,李坤乾[3](2019)在《谐振式陀螺全角模式误差来源与接口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全角模式是谐振式陀螺的新型接口技术,具有直接测量角度、动态范围大的优点,但其对陀螺元器件对称性要求极高的缺点限制了它的实际应用。首先,从谐振式陀螺全角模式的原理出发,讨论了各种不理想因素对全角模式运行造成的问题。然后,从器件设计和控制系统两方面出发,讨论了可行的技术路线。最后,通过数值仿真的方法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并给出了谐振式陀螺的选型和控制系统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导航与控制》期刊2019年04期)
Zhi-chuan,TANG,Chao,LI,Jian-feng,WU,Peng-cheng,LIU,Shi-wei,CHENG[4](2019)在《面向脑机接口基于改进的共同空间模式方法的单次运动想象脑电分类(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单次运动想象脑电分类常用于脑机接口系统控制,是人-机之间的沟通桥梁。然而,脑电信号具有低信噪比和个性化差异,会对分类结果产生不利影响。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共同空间模式(B-CSP)方法,提取特征并消除负面影响。首先,针对不同被试,采用巴氏距离并基于事件相关去同步(ERD)和事件相关同步(ERS)模式选择每个电极通道的最优频率段;其次,采用B-CSP方法提取最优频率段脑电信号特征,获得可以最大程度区分两类运动想象的特征。采用所提方法对公共数据集和实验数据集提取特征,并结合反向传播神经网络进行单次运动想象脑电分类。将B-CSP方法与两种传统脑电特征提取方法——原始共同空间模式(CSP)和自回归(AR)——比较。采用B-CSP方法在公共数据集的表现(左手/双脚:91.25%±1.77%;左手/右手:84.50%±5.42%)和实验数据集的表现(左手/双脚:90.43%±4.26%)均优于两种传统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分类运动想象脑电,并能对脑机接口系统开发提供实践和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Frontier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Electronic Engineering》期刊2019年08期)
杨继森,李路建,邵争光,高义,牟智铭[5](2019)在《基于μC/OS-Ⅲ和LwIP时栅位移传感器多模式网络接口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时栅位移传感器网络化通信的要求日益提高,提出了一种基于μC/OS-Ⅲ和LwIP时栅位移传感器多模式网络接口设计方案。根据时栅位移传感器的特点,该系统采用基于Cortex-M4内核的微控制器STM32F407ZGT6硬件平台,利用μC/OS-Ⅲ实时操作系统和LwIP轻量型网络协议栈的特点,选择以太网、Wi-Fi、4G作为互联网通信多模式网络接口,建立各传感器之间的联系,完成时栅位移传感器产品的后台服务终端。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能够实现远程故障诊断和校验,提高时栅位移传感器智能化和数字化水平,促进时栅产业化。(本文来源于《测控技术》期刊2019年07期)
韩震宇[6](2019)在《基于共同空间模式的思维作业分类及其在脑-机接口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技术作为一种不依赖外周审计和肌肉输出通信的新型人-机交互技术,它能为大脑神经活动正常的肢体残疾人群提供一种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信息的通信。脑-机接口技术在医疗康复、军事等领域也其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它通过采集大脑不同思维活动产生的脑电信号(Electroencephalogram,EEG),利用不同EEG节律的生理现象,使得对EEG思维作业的分类成为可能。在基于思维作业的BCI系统中,通过脑电采集设备采集用户进行的左右手运动想象、数学公式计算等相关的脑电信号,提取特征并分类,将不同的思维任务与计算机指令相结合,实现大脑与外部设备的通信。在基于EEG的思维作业中,脑电信的特征提取和识别分类最为关键,如若不能准确地对用户的思维易图进行解读,就不能正确地对外部设备进行控制。共同空间模式(Common Spatial Pattern,CSP)作为脑电信号应用最为广泛的特征提取工具,可以有效地提取相关特征。本文在传统CSP算法的基础上,为解决CSP在线系统需要采集大量训练样本以及无法判断数据质量优劣等缺陷,提出一种基于训练样本评估的CSP滤波器增量更新方法。同时,根据CSP算法设计简单、分类识别率高等优势,提出对五类思维任务进行特征提取及分类。实验结果表明,CSP算法能够有效的对多类思维任务进行分类,该方法在基于思维任务的BCI系统中有一定的应用前景。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1)研究了脑电信号的生理机制及主要节律,从时域滤波、频域滤波和空域滤波等特征提取方法以及分类算法方面对思维作业脑电信号做出了整体概述。(2)提出了一种基于EEG训练样本筛选的CSP滤波器增量更新算法。通过对运动想象单次EEG样本筛选并剔除“低质量”数据,同时与增量CSP算法相结合,解决了CSP-BCI系统在实验中无法人工筛选EEG样本,以及少量训练数据难以得到最优CSP滤波器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提高BCI系统的性能。(3)研究了CSP算法在多任务脑电信号分类中的应用。设计了五类脑电思维人物采集范式。以两分类CSP算法为基础,对思维任务进行预处理、导联优化和特征提取。通过“一对一”共同空间模式方法,构造多个CSP滤波器,对脑信号进行共同空间模式映射,得到每类思维任务的投影信号,并求得该投影信号能量的方差作为特征向量,最终进行识别分类。结果表明CSP算法在多类思维任务的分类中具有良好的效果。(4)在MATLAB平台上设计了共同空间模式离线应用系统,该系统主要实现EEG样本质量评估沾和个体身份识别两个功能。七位受试者参与了个体身份识别实验。实验结果证明,该系统可以通过受试者闭眼静息状态下的EEG数据,准确地对受试者的身份进行识别。(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9-05-01)
魏建宇,卢爱臣,马文彬[7](2019)在《基于CDIO模式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对《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存在问题的阐述,结合教学实际,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目标,引入探究式教学理念,结合CDIO教育模式对课程进行改革,采用分层次实验的模式进行阐述,将仿真软件Proteus作为辅助工具引入到教学中,分析了使用Proteus给课程教学带来的变革和好处。(本文来源于《软件导刊(教育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任士鑫,王卫群,侯增广,陈霸东,石伟国[8](2019)在《基于改进共空间模式与视觉反馈的闭环脑机接口》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脑卒中等神经损伤患者在下肢康复训练过程中的主动参与度,设计了基于人体下肢运动想象与视觉反馈的在线闭环脑机接口,并建立了基于互相关熵诱导度量与子频带分析的改进共空间模式算法,提高人体下肢运动意图的识别率。针对运动想象脑电信号信噪比低和难以精确识别等问题,在传统共空间模式算法基础上,利用互相关熵诱导度量准则改进其目标函数,实现了目标函数中距离项属性的动态调整,降低对噪声的敏感性,提高算法鲁棒性;利用脑电信号不同频段蕴含信息不同的特点,使用9个子频带滤波器对信号进行滤波,对每个子频带信号分别提取特征,并进行特征融合,建立基于互相关熵诱导度量与子频带分析的改进共空间模式算法。其次,基于人体下肢运动想象的脑控试验范式,收集下肢运动想象(空想、脚动和腿动)的脑电数据,采用支持向量机(SVM)建立分类模型,优化设计模型参数。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建立了以改进共空间模式为特征提取算法,SVM为分类器的脑机接口。进而,在被试执行运动想象的同时,通过虚拟现实场景中虚拟人物的肢体动作给予用户视觉反馈,构建了闭环的脑机交互系统。通过试验验证了改进共空间模式算法的有效性和闭环脑机接口的可行性,初步实现了闭环脑机交互接口。(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俞显佳,韩锦,任湘[9](2019)在《基于Slave FIFO模式的光栅尺精度检测系统接口程序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Slave FIFO模式的光栅尺精度检测系统接口程序设计,主要涉及了精度检测系统的上位机和数据采集模块的USB接口程序设计,包括接口的固件程序设计和上位机通信接口程序设计。(本文来源于《装备制造技术》期刊2019年02期)
徐爽,易东[10](2019)在《CDIO模式下《单片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涵盖软硬件知识,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以往的单片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方法满足不了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的。通过CDIO教学模式和工程项目为载体更好地实施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为主导作用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对学习者的学习能力提升有着显着效果。以《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为例,分析"CDIO"模式下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本文来源于《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接口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高等教育模式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与挑战,"互联网+"教育新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分析了"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课程特点,以及传统教学模式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对课程的教学实践进行研究,探索了基于雨课堂的"互联网+"教学新模式。教学实践证明,新的教学模式有效地提升了课堂教学与学习体验,增强了师生互动效果,显着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接口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1].骆冰清,陈燕俐.基于MOOC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模式研究[J].软件导刊.2019
[2].程海涛,李鹏,徐鹤.基于雨课堂的“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计算机时代.2019
[3].李崇,宋大雷,宫宜辉,杨华,李坤乾.谐振式陀螺全角模式误差来源与接口技术[J].导航与控制.2019
[4].Zhi-chuan,TANG,Chao,LI,Jian-feng,WU,Peng-cheng,LIU,Shi-wei,CHENG.面向脑机接口基于改进的共同空间模式方法的单次运动想象脑电分类(英文)[J].FrontiersofInformationTechnology&ElectronicEngineering.2019
[5].杨继森,李路建,邵争光,高义,牟智铭.基于μC/OS-Ⅲ和LwIP时栅位移传感器多模式网络接口设计[J].测控技术.2019
[6].韩震宇.基于共同空间模式的思维作业分类及其在脑-机接口中的应用[D].安徽大学.2019
[7].魏建宇,卢爱臣,马文彬.基于CDIO模式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9
[8].任士鑫,王卫群,侯增广,陈霸东,石伟国.基于改进共空间模式与视觉反馈的闭环脑机接口[J].机械工程学报.2019
[9].俞显佳,韩锦,任湘.基于SlaveFIFO模式的光栅尺精度检测系统接口程序设计[J].装备制造技术.2019
[10].徐爽,易东.CDIO模式下《单片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
标签:MOOC;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 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