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混合法论文_陈晨,谢海峰,汪效祖,吴友农,章非敏

导读:本文包含了机械混合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机械,陶瓷,复合材料,纳米,树脂,原理,颜色。

机械混合法论文文献综述

陈晨,谢海峰,汪效祖,吴友农,章非敏[1](2008)在《机械混合法加入纳米TiO_2对光固化复合树脂颜色和相对透明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混合不同质量分数的纳米TiO2粒子对光固化复合树脂颜色和相对透明率的影响。方法:在光固化复合树脂中以机械混合法添加1%、2%、3%3组质量分数的纳米TiO2粒子,光照固化后测量颜色值,比较添加粒子前后树脂颜色和相对透明率的变化。结果:添加粒子后3组试件的色差值达到7.98~10.09,添加1%组与3%组色差值间的差异具有显着性(P=0.010);3组试件的相对透明率与对照组均有显着差异(P<0.05),但3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纳米TiO2的添加使树脂的颜色发生明显改变,相对透明率下降。(本文来源于《口腔医学研究》期刊2008年01期)

刘荣,茹红强,赵媛,唐荻[2](2006)在《基于机械混合法无压烧结制备ZrB_2/B_4C陶瓷复合材料》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无压烧结条件下原位合成工艺对ZrB2/B4C陶瓷复合材料的烧结致密化、力学性能、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材料的密度随着烧结温度的增加和保温时间的延长先增加后降低,在烧结温度2060℃,保温30min时,ZrB2/B4C复合材料的相对密度可达93.2%;材料的硬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2070℃时达到最大值;材料的断裂韧性则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现下降趋势,从2000℃时的4.04MPa.m1/2下降到2060℃时的2.36MPa.m1/2.(本文来源于《北京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06年08期)

崔平,李凤生,杨毅,姜伟,刘宏英[3](2006)在《机械混合法改性微纳米粉体的设备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粉体表面改性与复合设备是实现粉体表面改性与复合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研究现有微纳米粉体表面改性与复合设备结构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微纳米粉体改性与复合的工作原理,针对微纳米粉体的表面特性,提出了机械混合法改性微纳米粉体的典型设备及其设计思想。本设计的特点在于在半椭球形容器下半部的圆柱面上设有两组8个与母线成α(α>90°)角的大小喷嘴成对角布置,以利于粉体和改性剂的分散与混合。(本文来源于《中国粉体技术》期刊2006年01期)

机械混合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无压烧结条件下原位合成工艺对ZrB2/B4C陶瓷复合材料的烧结致密化、力学性能、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材料的密度随着烧结温度的增加和保温时间的延长先增加后降低,在烧结温度2060℃,保温30min时,ZrB2/B4C复合材料的相对密度可达93.2%;材料的硬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2070℃时达到最大值;材料的断裂韧性则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现下降趋势,从2000℃时的4.04MPa.m1/2下降到2060℃时的2.36MPa.m1/2.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机械混合法论文参考文献

[1].陈晨,谢海峰,汪效祖,吴友农,章非敏.机械混合法加入纳米TiO_2对光固化复合树脂颜色和相对透明率的影响[J].口腔医学研究.2008

[2].刘荣,茹红强,赵媛,唐荻.基于机械混合法无压烧结制备ZrB_2/B_4C陶瓷复合材料[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6

[3].崔平,李凤生,杨毅,姜伟,刘宏英.机械混合法改性微纳米粉体的设备设计[J].中国粉体技术.2006

论文知识图

由缓冲溶液法与机械混合法分别制...以机械混合法引入的A l2O3纳米粉...添加0.1wt.%Ag-GNSs强化相的复合钎料...烧结温度t对机械混合法SIC/YAG材...烧结温度t对机械混合法SIC/YAG材...单电池截面SEM图(;a)(-c)代表~#...

标签:;  ;  ;  ;  ;  ;  ;  

机械混合法论文_陈晨,谢海峰,汪效祖,吴友农,章非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