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晕处理单元两组电极的切换装置论文和设计-袁少山

全文摘要

一种电晕处理单元两组电极的切换装置,可解决现有的切换装置切换时,切换头在离开或切入时容易出现拉弧导致烧毁的技术问题。包括活塞气缸,活塞气缸纵向固定在机械框架上,活塞气缸上设置磁性开关,活塞气缸的活塞杆的底端连接动触点,动触点与电晕发生器连接线连接;还包括静触点,所述静触点设置在箱体内,所述箱体内盛有绝缘油,所述箱体设置在活塞气缸的下方;所述静触点包括上触点和下触点,所述上触点和下触点穿过箱体与外部的两组不同的电极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动触点设置在上触点和下触点区间位置。本实用新型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机械和电气方面的改进,成本低,结构简单,杜绝切换机构因接触不好发热拉弧而造成烧毁的故障现象。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电晕处理单元两组电极的切换装置,包括活塞气缸(20),所述活塞气缸(20)纵向固定在机械框架(21)上,所述活塞气缸(20)上设置磁性开关(30),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气缸(20)的活塞杆(22)的底端连接动触点(24),所述动触点(24)与电晕发生器连接线(31)连接;还包括静触点(27),所述静触点(27)设置在箱体(28)内,所述箱体(28)内盛有绝缘油,所述箱体(28)设置在活塞气缸(20)的下方;所述静触点(27)包括上触点(271)和下触点(272),所述上触点(271)和下触点(272)穿过箱体(28)与外部的两组不同的电极(29)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动触点(24)设置在上触点(271)和下触点(272)区间位置。

设计方案

1.一种电晕处理单元两组电极的切换装置,包括活塞气缸(20),所述活塞气缸(20)纵向固定在机械框架(21)上,所述活塞气缸(20)上设置磁性开关(30),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塞气缸(20)的活塞杆(22)的底端连接动触点(24),所述动触点(24)与电晕发生器连接线(31)连接;

还包括静触点(27),所述静触点(27)设置在箱体(28)内,所述箱体(28)内盛有绝缘油,所述箱体(28)设置在活塞气缸(20)的下方;

所述静触点(27)包括上触点(271)和下触点(272),所述上触点(271)和下触点(272)穿过箱体(28)与外部的两组不同的电极(29)一一对应连接;

所述动触点(24)设置在上触点(271)和下触点(272)区间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晕处理单元两组电极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点(24)上下端面设置弹簧(25),所述动触点(24)与活塞杆(22)的底端通过连接杆(26)连接,所述动触点(24)和弹簧(25)分别套设在连接杆(26)上;

所述弹簧(25)一端固定在动触点(24)上,一端固定在连接杆(26)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晕处理单元两组电极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6)为中空状,并设置纵向腰形槽(32),动触点(24)与电晕发生器连接线(31)穿过纵向腰形槽(32)通过连接杆(26)内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晕处理单元两组电极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气缸(20)的活塞杆(22)上设置绝缘端子(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晕处理单元两组电极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端子(23)设置在活塞杆(22)的底端,所述绝缘端子(23)一端连接活塞杆(22),另一端连接动触点(2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晕处理单元两组电极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点(27)呈铜环状。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晕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晕处理单元两组电极的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布鲁克纳BOPP生产线电晕系统由意大利ME.RO公司提供配套,ME.RO公司是一家从事电晕处理领域多年的制造厂家。在应用厂家追求性价比的时候,常常将一台电晕发生器搭配两组电极来与其他电晕单元组合使用,在需要哪组电极工作时,利用切换装置切换到该组电极。切换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稳定性存在不足(见图1):切换装置利用旋转气缸带动切换头旋转,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位置有检测,便于显示那组电极在使用。切换头与带弹簧的碳刷接触时,压缩碳刷,使之有很好的接触力。电晕发生器的高压变压器输出连接到切换头,然后经过碳刷,再到现场电极上进行电晕处理工作。实际工作中,该切换机构因碳刷与切换头的接触不良,在大电流打火的情况下,使整个切换机构烧毁损坏。原因主要是碳刷磨损,与切换头之间产生间隙所致。切换头旋转时,先由切线方向碰击碳刷,然后再压缩碳刷后退的一个过程,频繁操作容易在力的作用下碰击碳刷让碳刷部分凸凹不平,小颗粒蹦碎造成间隙。切换时必须先停止放电,不然切换头在离开或切入时拉弧烧毁。以及旋转气缸上的位置检测机械触点因接触不良而造成位置丢失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晕处理单元两组电极的切换装置,可解决现有的切换装置切换时,切换头在离开或切入时容易出现拉弧导致烧毁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晕处理单元两组电极的切换装置,包括活塞气缸,所述活塞气缸纵向固定在机械框架上,所述活塞气缸上设置磁性开关;所述活塞气缸的活塞杆的底端连接动触点,所述动触点与电晕发生器连接线连接;

还包括静触点,所述静触点设置在箱体内,所述箱体内盛有绝缘油,所述箱体设置在活塞气缸的下方;

所述静触点包括上触点和下触点,所述上触点和下触点穿过箱体与外部的两组不同的电极一一对应连接;

所述动触点设置在上触点和下触点区间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动触点上下端面设置弹簧,所述动触点与活塞杆的底端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动触点和弹簧分别套设在连接杆上;

所述弹簧一端固定在动触点上,一端固定在连接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为中空状,并设置纵向腰形槽,动触点与电晕发生器连接线穿过腰形槽通过连接杆内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气缸的活塞杆上设置绝缘端子。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端子设置在活塞杆的底端,所述绝缘端子一端连接活塞杆,另一端连接动触点。

进一步的,所述静触点呈铜环状。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将动静触点浸泡在硅油或者变压器油等绝缘体中,有效克制电弧的产生,即使在放电的情况下也可以自由切换。由切换头和碳刷的机械切合,改变成动触点与静触点的压合,更有效的避免接触不良,和机械磨损;机械位置开关改变成磁性检测开关,电气性能更加可靠。

本实用新型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机械和电气方面的改进,成本低,结构简单,杜绝切换机构因接触不好发热拉弧而造成烧毁的故障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切换装置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动触点和静触点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动触点和电晕发生器输出线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图1是现有的切换装置原结构示意图;包括绝缘端子一11、旋转气缸12及切换头机构13,所述绝缘端子一11一端连接旋转气缸12,另一端连接切换头机构13,所述绝缘端子一11还与电晕电压器14连接;

还包括绝缘端子二15和绝缘端子三16,所述绝缘端子二15的一端设置碳刷一151,所述绝缘端子三16的一端设置碳刷二161;

旋转气缸12上设置机械位置开关,所述机械位置开关包括机械位置开关一121和机械位置开关二122,通过控制机械位置开关可控制切换头机构13与碳刷一151连接或者与碳刷二161连接,即当切换头机构13通过碳刷一151与绝缘端子二15连接,这时电晕发生器14的高压变压器输出连接到切换头机构13,然后经过碳刷一151,再到绝缘端子二15所处现场电极上进行电晕处理工作;当切换头机构13转到另一侧,同理。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电晕处理单元两组电极的切换装置,在活塞气缸20的缸体上安装位置已确定的磁性开关30,通过磁性开关30控制来检测哪个电极正在使用中。

活塞气缸20固定在机械框架21上,活塞气缸20纵向设置,在活塞气缸20的活塞杆22上安装绝缘端子23,以便气缸20以及机械框架21与高压输出绝缘。

如图3所示,绝缘端子23的下方设置带双面弹簧25的动触点24,动触点24可以压缩任一面弹簧25移动,以便在压合时提供一定的接触压力。

如图4所示,绝缘端子23与动触点24通过连接杆26连接,连接杆26为中空状,并开腰形槽32,动触点24与电晕发生器连接线31通过连接杆内部连接。

所述动触点24为环状,动触点24和弹簧25都套设在连接杆26上,弹簧25一端与动触点24固定,另一端固定在连接杆26上。

还包括静触点27,所述静触点27是安装在盛有绝缘油的箱体28里,静触点27呈铜环状;静触点27通过密封穿过绝缘油箱体与两组不同的电极29连接。

静触点27包括上触点271和下触点272,动触点24处于上触点271和下触点272之间区域的位置,当需要切换电极时,通过磁性开关30改变气缸进气方向,活塞杆22带动动触点24移动,触碰静触点27并继续少许位移,一面弹簧压缩从而将动触点24压紧在上触点271或下触点272上,该触点对应电极29接通。气缸上磁性开关得电闭合,反馈该电极准备就绪信号。

由上可知,本实施例的一组动触点由气缸带动与两组静触点选择压合,从而把电晕发生器输出接通到相应的电极上。避免因切换造成接触不良,导致触点发热拉弧烧毁的故障,同时,正在使用的电极状态信号反馈到上位机要及时可靠。

本实施例由切合改变成压合的电晕切换机构,完善原系统设计不足。将切换机构由切合改变成压合,同时浸泡在绝缘油中,降低接触点接触发热以及切换时所带来的拉弧。机械式位置开关由磁性开关代替,避免机械寿命损耗以及接触不良导致的错误信号。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设计图

一种电晕处理单元两组电极的切换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24037.3

申请日:2019-01-2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4(安徽)

授权编号:CN209708855U

授权时间:20191129

主分类号:H01H3/24

专利分类号:H01H3/24

范畴分类:38C;

申请人:安徽国风塑业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安徽国风塑业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铭传路1000号

发明人:袁少山

第一发明人:袁少山

当前权利人:安徽国风塑业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苗娟;奚华保

代理机构:34115

代理机构编号: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电晕处理单元两组电极的切换装置论文和设计-袁少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