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南西南部硬蜱附血蜱属一新种(蜱螨目:硬蜱科)(论文文献综述)
刘城成[1](2021)在《四川省若尔盖县牦牛及牦牛源蜱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巴尔通体和无形体的分子检测》文中研究指明
唐天才[2](2020)在《四川省石渠县牦牛源蜱种鉴定及其携带巴尔通体、无形体与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分子检测》文中研究指明蜱是一类寄生于脊椎动物体表的专性吸血性寄生虫,目前在全球已经发现800多种蜱,并且已经确定蜱至少能传播217种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给人类健康及畜牧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迄今为止,有关石渠县蜱的种类及携带病原情况的资料一片空白,因此本研究旨在掌握石渠县蜱种类及携带病原的种类、感染情况和分子特征,为进一步完善相应的蜱媒病防控措施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采集石渠县8个地点牦牛体表寄生蜱,对采集到的蜱进行形态学鉴定以及线粒体16S rRNA和COI基因的分子生物学鉴定,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再采用PCR检测技术,分别特异性扩增巴尔通体的gltA和rpoB基因、无形体的16S rRNA基因、立克次体的ompA和ompB基因片段、土拉菌和鼠疫耶尔森菌,并对阳性产物测序,再进行系统发育分析,最后统计分析病原的感染情况。结果:1)蜱种类:共采集1352只蜱,经鉴定为青海血蜱和西藏革蜱,其中青海血蜱394只,占29.13%;西藏革蜱958只,占70.87%,为优势种。2)病原检测结果:PCR检测结果显示,石渠县蜱传巴尔通体、无形体和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阳性率分别为25.96%(351/1352)、15.60%(211/1352)和49.48%(669/1352),而鼠疫耶尔森菌和土拉菌均为阴性。巴尔通体在青海血蜱和西藏革蜱的阳性率分别为47.46%(187/394)、17.12%(164/958);无形体在青海血蜱和西藏革蜱的阳性率分别为14.21%(56/394)、16.18%(155/958);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在青海血蜱和西藏革蜱的阳性率分别为57.36%(226/394)、46.24%(443/958)。序列进化分析表明,综合巴尔通体gltA和rpoB基因,共获得2种巴尔通体(Bartonella melophagi、B.grahamii);4种无形体的16S rRNA基因序列(Anaplasma bovis、A.ovis、A.phagocytophilum、Ehrlichia Shiqu1);综合斑点热群立克次体ompA和ompB基因,获得2种斑点热群立克次体(Candidatus.Rickettsia longicornii、R.raoultii)。3)混合感染统计结果:石渠县蜱传巴尔通体与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巴尔通体与无形体、斑点热群立克次体与无形体和巴尔通体、斑点热群立克次体与无形体的混合感染阳性率分别为10.72%(145/1352)、2.96%(40/1352)、10.58%(143/1352)和1.78%(24/1352)。巴尔通体与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在青海血蜱和西藏革蜱的混合感染阳性率分别为14.21%(56/394)、9.30%(89/958);巴尔通体与无形体在青海血蜱和西藏革蜱的混合感染阳性率分别为3.81%(15/394)、2.61%(25/958);斑点热群立克次体与无形体在青海血蜱和西藏革蜱的混合感染阳性率分别为9.64%(38/394)、10.97%(105/958);巴尔通体、斑点热群立克次体与无形体在青海血蜱和西藏革蜱的混合感染阳性率分别为3.05%(12/394)、1.25%(12/958)。结论:石渠县存在青海血蜱与西藏革蜱,其中西藏蜱为优势蜱种,分布于本调查中的7个乡(除真达乡),而青海血蜱仅分布于海拔相对较低的半农牧区的3个乡。首次在石渠县蜱体内检测到巴尔通体、无形体与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并存在混合感染。
李晔,蓝玉清,柳付明,潘孝猛[3](2019)在《中国啮齿目动物体表寄生蜱种类与地理分布回顾》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回顾了解中国啮齿目动物体表寄生蜱的种类和地理分布,为蜱传疾病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在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和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以"啮齿动物、蜱","鼠、蜱"和"獭、蜱"为主题词,在PubMed医学文献检索系统中以"China、tick","Taiwan、tick","Hongkong、tick",和"Macao、tick"主题词为检索策略搜集文献。结果目前中国有报道的啮齿目动物体表寄生蜱共2科10属67种。北社鼠体表的寄生蜱种类最多(18种),粒形硬蜱的啮齿目动物宿主种类最多(19种)。除天津、上海和重庆市及澳门地区未发现明确报道外,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啮齿目动物体表寄生蜱分布。北方报道寄生蜱38种,种类最多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6种)。南方报道寄生蜱43种,种类最多的是福建省(19种)。全国分布最广泛的寄生蜱种是长角血蜱,在20个省份均有分布。结论我国啮齿动物体表寄生蜱种类繁多、宿主多样,分布广泛,有利于某些啮齿动物作为宿主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病原的贮存。
韩蓉[4](2018)在《青海省硬蜱多样性及蜱传病原基因多态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青海省是我国顶层战略部署“一带一路”和“三江源生态保护”项目中的重点区域,随着经济带和保护区的发展,人员物资的流动,蜱及蜱媒病严重威胁着人和动物的健康,研究该地区蜱种及蜱携带病原的多样性和病原基因的多态性,评估蜱传病原对生态环境和公共卫生安全影响的风险因素,为青海省及周边国家制定防控策略提供数据支撑,对深入了解我国蜱种及蜱传疫病有着深远的意义。本研究在青海省选取22个县市作为采样点,采用布旗法和人工诱捕法共采集1104只自然界游离的饥饿成蜱;通过传统形态学鉴定并结合16S rRNA、COI和ITS2基因的分子学鉴定得出有3属7种蜱,分别为青海血蜱(454/1104)、丹氏血蜱(42/1104)、西藏血蜱(2/1104)、阿坝革蜱(263/1104)、草原革蜱(246/1104)、森林革蜱(94/1104)和草原硬蜱(3/1104)。采用PCR和RLB技术对鉴定的蜱种进行无浆体(羊无浆体、边缘无浆体、牛无浆体、嗜吞噬细胞无浆体)、立克次体、伯氏疏螺旋体、梨形虫和蜱传新发病原(山羊无浆体、Colpodella spp.病原)的分子检测。PCR检测结果显示:羊无浆体的感染率为5.6%、牛无浆体为11.1%、嗜吞噬细胞无浆体为3.1%、立克次体为44.7%、伯氏疏螺旋体为5.6%、梨形虫病为22.9%、山羊无浆体为4.5%、Colpodella spp.病原为1.6%,没有检测到边缘无浆体病原。阳性样品进一步利用基因测序进行蜱传病原的种类确定,获得4种羊无浆体的MSP4基因序列;5种牛无浆体的16S rRNA基因序列;3种嗜吞噬细胞无浆体的16S rRNA基因序列;6种不同的立克次体gltA和ompA基因序列(Rickettsia sibirica subsp.sibirica BJ-90、R.raoultii、Candidatus rickettsia tibetani、Candidatus rickettsia gannanii Y27菌株和F107菌株、Rickettsia sp.10CYF);2种伯氏疏螺旋体的fla基因序列(Borrelia burgdorferi s.s、B.garinii);3种巴贝斯虫(Babesia motasi-like、B.canis、B.caballi)和5种泰勒虫(Theileria sinensis、T.uilenbergi、T.luwenshuni、T.ovis、T.annulata)的18S rRNA基因序列;2种山羊无浆体的gltA、16S rRNA和groEL基因序列;3种Colpodella spp.病原的18S rRNA基因序列。RLB方法检测结果显示:在青海地区检测到4种伯氏疏螺旋体(B.burgdorferi、B.garinii、B.afzelii、B.valaisiana)及4种混合感染类型(“B.burgdorferi+B.garinii”、“B.garinii+B.valaisiana”、“B.burgdorferi+B.garinii+B.afzelii”、“B.burgdorferi+B.garinii+B.afzelii+B.valaisiana”)。检测到6种梨形虫(B.matasi-likeLT/TZ、T.annulata、T.uilenbergi、T.luwenshuni、T.ovis、T.sinensi)及3种混合感染类型(B.matasi-like+T.luwenshuni、T.uilenbergi+T.annulata、T.uilenbergi+T.luwenshuni)。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检测病原获得的数据进行疫病风险评估,分析得出影响疫病高发的风险因素。对青海省分布的羊无浆体MSP1a基因重复序列多态性分析,在采集的蜱体内获得34条MSP1a基因的核酸序列,鉴定出20条不同的MSP1a基因N’端的氨基酸重复类型,分析得出18种含有不同的氨基酸重复类型组合的羊无浆体菌株型。在全国12个省份24个地区采集的552份羊DNA样品中,获得44条MSP1a基因的核酸序列,鉴定出24条不同的MSP1a基因N’端的氨基酸重复类型,分析得出19种含有不同的氨基酸重复类型组合的羊无浆体菌株型。
郭凯飞[5](2015)在《云南省蜱的地理分布和区系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蜱隶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蛛形纲(Arachnida)蜱螨亚纲(Acari)寄螨目(Parasitiformes)蜱亚目(Ixodida),是一类寄生在陆栖脊椎动物上专性吸血的寄生虫,而且是多种病毒、原虫、细菌以及毒素等传播媒介或储存宿主,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畜牧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本研究自2013年7月至2015年2月间在云南省45个县(市)设置样点进行调查,通过拖旗法(dragging)、摇旗法(flagging)、人工诱捕法、逆毛式采蜱法和铗日法共采集到2万多只蜱类标本,并对其进行鉴定和分类,绘制了每个种的分布图。根据高大山体和河流的地理阻限作用,将云南省划分为19个小区域;依据蜱在每个区域是否分布列出蜱分布的二元数据列联表,并对蜱分布小区进行皮尔逊相关关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确定云南省蜱的动物地理区划,研究结果如下:1.云南省蜱的种类:云南省已知蜱类为2科7属47种,包括克劳宁血蜱H.kolonini sp.n.、勐腊血蜱H.menglaensis和异角血蜱H.anomaloceraea 3个特有种。其中,软蜱科Argasidae败蜱属Carios1种;硬蜱科Ixodidae硬蜱属Ixodes 6种,花蜱属Amblyomma 4种,血蜱属Haemaphysalis 28种,扇头蜱属Rhipicephalus 5种,璃眼蜱属Hyalomma 2种,革蜱属Dermacentor 1种。2.云南省蜱的分布特点:(1)广布型,微小扇头蜱R.microplus、粒形硬蜱I.granulatus、锐跗硬蜱I.acutitarsus、猛突血蜱H.montgomeryi、镰形扇头蜱R.haemaphysaloides和卵形硬蜱I.ovatus 6种蜱,占云南省蜱类总数的12.8%;(2)斑块分布型,包括爪哇花蜱A.javanense、长角血蜱H.longicornis和长须血蜱H.aponommoides等34种蜱,占总数的72.3%;(3)点状分布型,包括变异花蜱A.varanense、具角血蜱H.cornigera、嗜鸟血蜱H.ornithophila、越原血蜱H.yeni、蝙蝠败蜱C.vespertilionis、异角血蜱H.anomaloceraea和克劳宁血蜱H.kolonini sp.n7种蜱,占云南省蜱类总数的14.9%。3.云南省蜱的动物地理区划:属于东洋界,划分为2区3亚区4省14州。分别为华南区和西南区2区;滇南山地亚区、滇西北横断山亚区以及西南山地亚区3个亚区;进一步划分为滇南山地省、滇西北横断山高山峡谷省、滇中西部高原山地省和喀斯特山地省4个动物地理省。4个动物地理省又分为14个动物地理州,分别为:乌蒙山喀斯特山地州、滇东喀斯特山地州、寻曲昭高原山地州、屏麻山地州、普红中山山地州、丽东中山山地州、滇中高原山地州、丽永宾祥中高山山地州、腾瑞施临中低山盆地州、迪庆高山峡谷州、怒江和澜沧江高山峡谷州、独龙江高黎贡山州、西双版纳中低山山地州和普西苍南中低山盆地州。
李英[6](2015)在《青海省主要蜱种形态学及蜱传疫病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文中认为蜱是一类通过吸食脊椎动物血液的寄生类节肢昆虫,可作为传播媒介向人类和动物传播多种致病性病原体,引起各种重要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及人兽共患病。目前,全球经报道的蜱类(硬蜱科和软蜱科)超过900余种,其中在我国经报道的蜱类有11属120余种,其中包括软蜱10种和硬蜱100余种,蜱在地区分布上具有差异性。在我国经蜱传播疫病主要有10余种,包括蜱传森林脑炎(Tick-borne encephalitis,TBE),Q热(Q-fever),东方斑点热(Oriental spotted fever),北亚蜱传斑点热(North-Asia tick borne spotted fever),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Crimean-Congo hemorrhagic fever)(新疆出血热,Xinjiang hemorrhagic fever),科罗拉多热(Colorado fever),蜱传回归热(Tick-borne relapsing fever),莱姆病(Lyme borreliosis),兔热病(Tularemia)和梨形虫病(Piroplasmosis)。上述蜱传疫病主要报道于我国的北部和东北部的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与西南地区的云南,而青海鲜有报道。因此,阐明青海省主要媒介蜱类分布和蜱传主要疫病流行病学具有重要公共卫生意义。⑴采用形态学方法对青海省主要蜱类进行了种类鉴定,并观察部分部位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青海省主要蜱种为青海血蜱(Haemaphysalis qinghaiensis),草原革蜱(Dermacentor nuttalli),森林革蜱(Dermacentor silvarum)和残缘璃眼蜱(Hyalomma detritum)。应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四种蜱的假头基、齿式、肛沟、生殖孔、爪垫、哈氏器和孔区等超微结构,表明各蜱在形态学上具体有明显差异,以上结构特征可作为蜱种属鉴定的依据。⑵根据已发表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外膜蛋白Omp A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以青海省采集的蜱标本为模板,进行PCR检测,并对阳性样本的基因序列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建立分子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在454个蜱样本池中共检测到14个SFGR阳性样本,其中9个为西伯利亚立克次体阳性样本和5个为黑龙江立克次体阳性样本,总感染率为3.08%。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西伯利亚立克次体青海株HUN与黑龙江立克次体虎林株HL-93(AF179364)、绥芬株HLJ-054(AF179362)共处一个分支,一致性分别为99.18%和99.51%;黑龙江立克次体青海株GL-1与西伯利亚立克次体前苏联株246(U43807)和北京株BJ-90(AF179365)同处一个分支,序列一致性分别为99.49%和99.67%。⑶根据人粒细胞无形体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合成无形体16S r RNA特异性引物,对青海省媒介蜱种带菌率进行了巢式PCR检测,并对阳性样本的基因序列进行了测序和序列分析,建立了分子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在454个蜱样本池中共检测到67个无形体阳性样本,病原携带率为14.8%,不同地区及不同蜱种间无形体病原携带率无统计学差异,且首次检测在青海血蜱检测到有无形体携带。序列分析结果显示青海无形体分离株HUN与日本无形体分离株(A.phagocytophilum,AY969010)和中国吉林无形体分离株(A.phagocytophilum,GQ412339)共处一个分支,一致性分别为98.73%和99.75%。⑷分析不同月份蜱类活动频率及羊泰勒虫感染率,结果为残缘璃眼蜱7130只(48.2%),草原革蜱1358只(9.1%)和青海血蜱6382只(42.9%),经统计学分析残缘璃眼蜱和青海血蜱所占比例显着多于草原革蜱(p<0.05)。采用梨形虫、泰勒科通用引物及种属特异性引物对617份羊血液样品进行PCR检测,并对阳性样品18S r RNA基因进行遗传进化分析;PCR检测结果显示青海省羊泰勒虫感染率为64.8%;其中吕氏泰勒虫感染率为37.6%、尤氏泰勒虫感染率为27.2%,混和感染率为19.8%,没有检测到绵羊泰勒虫感染,统计学分析显示吕氏泰勒虫和尤氏泰勒虫在羊群的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吕氏泰勒虫与尤氏泰勒虫单虫种感染率显着高于混合感染率(p<0.05)。遗传进化分析显示青海省吕氏泰勒虫和尤氏泰勒虫与西北地区的虫株处于同一亚分支,而区别于北京地区吕氏泰勒虫和尤氏泰勒虫分离株与我国南方地区分离株,呈现区域聚集性;不同月份蜱类活动频率与羊泰勒虫感染率呈现季节相关性。综上所述,在本研究中我们明确了青海省主要蜱类为青海血蜱,草原革蜱,森林革蜱和残缘璃眼蜱,并描述了四种蜱的假头基,齿式,肛沟,生殖孔,爪垫,哈氏器和孔区等超微结构特征;明确了青海省蜱传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和无形体的蜱类带菌率及遗传进化趋势;明确了青海省羊泰勒虫的羊群感染率、遗传进化趋势及蜱类动态与羊泰勒虫羊群感染率的关系。本研究所得结果阐明了青海省蜱主要种类及主要蜱传疫病的流行率及遗传进化,丰富了蜱类研究数据,同时为青海省蜱传疫病的防控和公共卫生安全提供了可靠数据。
庄璐[7](2014)在《蜱携带病原体多样性及长角血蜱实验传播SFTSV的研究》文中认为蜱是一种重要的媒介昆虫,广泛寄生于多种脊椎动物,在吸血的过程中能获得和传播病原体。蜱的地理分布广,气候适应性强,同时是多种病原体的传播媒介,包括病毒(如森林脑炎病毒、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病毒等),细菌(土拉弗朗西斯菌等),立克次氏体(斑点热立克次体、无形体等),螺旋体(伯氏疏螺旋体等),原虫(巴贝西虫等)以及支原体和衣原体等。近年来,我国报导的蜱媒病逐渐增多,严重危害人和动物的健康,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研究蜱携带病原体多样性,有助于了解我国蜱传疾病的病原谱,对于了解我国自然疫源地疾病有着深远的意义。我们首先用16S rRNA基因文库的方法对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银盾革蜱进行了细菌性病原体的筛查。对452条16S rRNA序列经Online RDP Classifier在Confidence value80%水平上进行分析,共发现50个物种,分别分布在四门中,最多的一门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占62.8%,然后依次是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占13.5%,厚壁菌门(Firmicutes),占12.4%,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占11.3%。其中,我们发现了立克次体类微生物,并对其进行了进一步鉴定,结果发现,我们所采集的银盾革蜱中携带两种斑点热立克次体群微生物,分别与Rickettsia raoultii和R. slovaca最为接近。据报道,R. raoultii和R. slovaca会造成人类导致蜱咬淋巴结病(TIBOLA/DEBONEL,tick-bornelymphadenopathy/Dermacentor-borne necrosis erythema and lymphadenopathy),这提示了该地区可能有此病的流行存在。然而,16S rRNA基因文库的方法只能筛查细菌类的病原体。对于不同类型的病原如DNA病毒、RNA病毒以及细胞结构的病原体等,在利用目前的宏基因组学方法和技术进行筛查时,需要根据不同的病原体对样本采用不同的前期处理和测序,这就需要更多的样本和人力物力。为此,我们建立了一种新的基于smallRNA深度测序的全面筛查病原体的方法,并对来自我国北京和上海的长角血蜱携带病原体的多样性展开筛查。这种方法的理论依据是,无脊椎动物的天然抗病毒免疫机制RNA沉默可以产生小片段的病毒源性的siRNA(21-26nt)。另外,又考虑到small RNA片段可能包含RNA各种生化途径产生的小片段,如rRNAs,tRNAs,snRNA,snoRNA等,因此我们认为用small RNA深度测序的数据来进行多种微生物病原体的发现是可行的,不仅仅包括病毒,而且也包括原核生物病原体和真核生物病原体。我们利用长角血蜱的small RNA深度测序数据,对测得的序列进行了生物信息学的分析,预测了斑点热立克次体、柯克斯氏体在蜱中的存在,并且通过实验验证了我们的预测。我们建立的在媒介昆虫中用small RNA深度测序筛查病原的方法为自然疫源地新发传染病的预警和溯源提供了一条新的行之有效的途径。自2004年我国传染病监测工作加强以来,我国中部地区有不明原因的严重急性发热性疾病零星上报。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流感样症状、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病例呈零星的散在分布,也有少数聚集性病例。该疾病被称为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2011年,人们发现了一种布尼亚病毒科的新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syndrome virus,SFTSV),其与SFTS的关联与科赫法则相符,被认为是SFTS的病原体。但是SFTS的临床表现并不特异,虽然SFTSV可以认定为能导致SFTS的病原体,但其依然可能与其他传染性病原有关,比如嗜粒细胞无形体、埃里克体等(1),这些都是可经蜱传的重要病原体。因此,为进一步掌握SFTS高发地区自然疫源地疾病的基本情况,我们结合了16S rRNA文库和small RNA高通量测序这两种方法的理念,在方法上扬长避短,用更优化的高通量测序方法对河南省信阳地区重要媒介生物长角血蜱展开了病原体的筛查。研究发现,河南省信阳地区的长角血蜱中存在以下病原体:牛无形体(Anaplasma bovis)(9.03%,13/144),中央无形体(A.centrale)(1.39%,2/144),黑龙江立克次体(R. heilongjiangensis)(2.08%,3/144),R. sp. LON-13(0.69%,1/144),R. raoultii(3.47%,5/144),Babesia sp. MA#361-1(0.69%,1/144)以及SFTSV(18.75%,27/144)。其中,我们发现A. bovis和SFTSV的复合感染(2.08%,3/144)。同时,我们对获得的SFTSV全序进行了系统发生分析发现,蜱中的SFTSV与病人的SFTSV聚在一支,这表明了SFTSV、病人和长角血蜱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提示了长角血蜱可能是SFTSV传染给人的媒介。日前,人们对于新病毒SFTSV的传播模式尚无明确的结论。有研究证实SFTSV可以通过血液的途径实现人传人的传播,SFTSV病人的体液和排泄物分泌物也扮演者病毒传播的潜在角色。对于SFTSV传播循环,目前的研究尚局限于对流行区的家畜和媒介的流行病学调查。这些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长角血蜱很可能是关于SFTSV的传播媒介,但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蜱和宿主在传播循环中的地位不能仅仅依靠现场研究,一些假设还需要实验证据来证实。要明确蜱是不是特定病原体的传播媒介,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蜱从感染的宿主动物中获得特定病原体的能力;2,特定病原体在蜱中经期传播的能力;3,蜱传播特定病原体给宿主动物的能力。因此我们对长角血蜱传播和保持SFTSV的能力进行了实验研究。为明确长角血蜱是否为SFTSV的传播媒介,我们在实验室条件下对长角血蜱传播和保持SFTSV的能力进行了研究。我们用实验室人工培育的无感染SFTSV的长角血蜱种群和从当地病人中分离出的一株SFTSV进行传播实验。我们采用显微注射的方法对蜱进行人工感染,利用PCR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的方法检测蜱对SFTSV的保持能力以及体内SFTSV对敏感动物的感染能力。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选用40只雌性成蜱,分别将SFTSV病毒培养上清稀释液和PBS通过肛门注入蜱的中肠,注射后的蜱在人工环境中养殖并传代。在此期间,我们对长角血蜱保持和传播SFTSV的能力进行了评估。实验结果表明,SFTSV进入长角血蜱体内后,由中肠转移到唾液腺。在蜱生长繁殖过程中,病毒也随之增殖,并且传给下一代的卵,在随后的幼蜱期、若蜱期和成蜱期都能检测到病毒的存在。第二代成蜱唾液腺、卵巢和中肠中,能够检测到病毒的存在。血淋巴中检测到了SFTSV的存在,这解释了病毒在长角血蜱组织间转移的现象。唾液中也检测到了病毒的存在,这表明了长角血蜱将病毒传给宿主动物的能力。我们对饲养蜱过程中蜱叮咬的Balb/c鼠做了检测:显微注射的人工感染蜱叮咬的Balb/c鼠SFTSV核酸检测阳性,随后的血清中也检测到了抗SFTSV IgG的存在。通过我们的研究,长角血蜱保持和传播SFTSV的能力得到了证实,SFTSV能够在长角血蜱中经期和经卵传播,SFTSV能够由长角血蜱蜱传播给宿主动物。综上,一方面,我们探索了几种不同的宏基因组学技术广谱高效筛检蜱媒病原体的方法,建立了一种新的基于small RNA深度测序的全谱病原筛选方法,并验证了本方法的可行性,在长角血蜱体内检测到斑点热立克次体和柯克斯氏体。同时,我们突破16S rDNA文库法和small RNA深度测序法的局限性,结合这两种方法的思想,扬长避短,又建立了一种基于Ion PGM高通量测序平台的方法,对蜱携带的病原体进行全谱筛查,在SFTS流行区河南信阳采集的长角血蜱中检测到无形体、斑点热立克次体、巴贝西虫和SFTSV等病原体。另一方面,对从河南信阳长角血蜱中检测得到的SFTSV进一步进行了基因特征分析与遗传进化分析,证实了当地长角血蜱中的SFTSV与SFTS病人分离的SFTSV的同源性,这提示了长角血蜱可能是将SFTSV传染给人的媒介。在接下来的对长角血蜱携带和传播SFTSV能力的实验研究中,我们证实了SFTSV在长角血蜱中的经期和经卵传播,证实了SFTSV在长角血蜱唾液腺、卵巢和中肠的定植,证实了长角血蜱将SFTSV传播给宿主动物的能力,为长角血蜱是SFTSV传播媒介的观点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孙毅,许荣满,魏川川[8](2011)在《中国血蜱属研究(蜱螨目:硬蜱科)(Ixodoidea,Ixodidae)——系统分类与检索》文中提出我国的血蜱属Genus Haemaphysalis Koch的蜱种,按Hoogstraal and Kim(1985)的分类系统,归入11个亚属,即异尾血蜱亚属Subgenus Alloceraea Schultze,异盲血蜱亚属Subgenus AllophysalisHoogstraal,原生血蜱亚属Subgenus Aboimisalis Santos Dias,爬中血蜱亚属Subgenus HerpetobiaCanestrini,指名血蜱亚属Subgenus Haemaphysalis(s.str.)Koch,皇冠血蜱亚属Subgenus KaiserianaSantos Dias,阿布血蜱亚属Subgenus Aborphysalis Hoogstraal,Dhanda et El Kammah,后突血蜱亚属Subgenus Segalia Santos Dias,后饰血蜱亚属Subgenus Garnhamaphysalis Santos Dias,嗜鸟血蜱亚属Subgenus Ornithophilis Hoogstraal et Wassef,和伞冠血蜱亚属subgenus Rhipistoma Koch。本文对这11个亚属的特征作了记述,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分亚属检索表。
陈泽[9](2010)在《中国蜱类的系统分类及两种硬蜱的生物学特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蜱类研究领域的广泛应用,人们逐渐从分子角度以及分子生物学与形态学特征相结合的全证据角度研究蜱的系统分类,由此建立的分类体系更能反映蜱类各类群间的系统进化关系。通过分析人们发现很多类群的分类及命名需要进行一系列变更,另外还存在很多物种拼写错误或长期引用的同物异名等现象。由于地理区系或特异性宿主的限制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局限性,很多类群的分类地位还需要进一步验证,如扇头蜱亚科(包含8个属)是蜱中属类组成最多、变更最大,也是至今争议最大的亚科。中国蜱类资源丰富,约占世界蜱类总数的13%。然而,中国蜱类系统分类学领域早期仅局限在物种鉴定、区系调查及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上,且自20世纪90年代后,这方面的研究也曾一度停滞下来,另外系统进化方面的研究几乎空白。目前中国蜱类研究领域存在很多问题,如采用的分类系统过时,本底调查不充分,物种鉴定不准,标本遗失甚至破坏等,严重阻碍了中国蜱类其他研究领域的健康发展。基于以上现状,本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1、对Barker和Murrell (2004)的世界蜱类名录进行了增补。目前世界上已知蜱类应为895种,包括软蜱科Argasidae 189种、硬蜱科Ixodidae 705种、纳蜱科Nuttalliellidae 1种,并译出相应的中文物种名,这将有利于对世界蜱类的深入了解。同时对Barker和Murrell (2004)蜱类名录进行了修订,包括修订了9个拼写错误的种名、废除了31个无效种,增加了13个新种、重新启用了12个原无效种。2、对中国蜱类曾经采用的分类体系进行了更新,并重新厘定了蜱类名录,解决了中国蜱类分类系统过时、种名混乱、物种不清等问题。目前中国已知蜱类117种,包括软蜱科13种(锐缘蜱属Argas 7种、败蜱属Carios 4种、钝缘蜱属Ornithodoros 2种)、硬蜱科104种(硬蜱属Ixodes 24种、花蜱属Amblyomma 8种、血蜱属Haemaphysalis 44种、异扇蜱属Anomalohimalaya 2种、璃眼蜱属Hyalomma 6种、革蜱属Dermacentor 12种、扇头蜱属Rhipicephalus 8种)。3、鉴于蜱类分类地位的变更及曾经遗留的物种描述错误等现象,制定出各科、属检索表及我国已知蜱类的种级检索表,并补充了邓国藩和姜在阶(1991)未描述种(灰黄花蜱A. helvolum和心形花蜱A. cordiferum)的形态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蜱类从形态上难以鉴定的难题。4、对中国蜱类进行了地理区系分析,发现其呈点状或带状分布。蜱类的地理区划除部分亚区的归属和区划级别与《中国动物地理区划图》有一定差别外,基本可以反映中国的动物地理区划。此外蜱类的本底调查仍需继续进行。这将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国的蜱类分布现状,并可为动物地理区划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资料。5、详细研究了有争议类群亚东璃眼蜱H. asiaticum kozlovi的形态学特征(包括超微结构)及生活史特性,为以后准确鉴定亚洲璃眼蜱H. asiaticum 3个亚种及分析3个类群间的系统进化关系提供了可靠证据。6、针对中国广布种长角血蜱H. longicornis两个生殖种群进行了超微结构、生活史及分子生物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两个种群尽管存在一些比较稳定的差异,但通过与其它国家长角血蜱及近缘种的分子系统进化分析发现,两个类群适合划为同一种。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这两个种群的亲缘关系,为深入研究蜱类不同生殖策略的生态适应奠定了基础。7、通过扩增部分中国蜱类的16S rDNA并结合GenBank上相关物种的相同基因,分析了蜱类的分子系统进化关系,得出以下结论:(1)硬蜱属与锐缘蜱属的系统进化地位应进一步深入研究;(2)原牛蜱属划分到扇头蜱属是正确的,可以作为其中的一个亚属;(3)与其它类群相比,璃眼蜱与扇头蜱亚科的亲缘关系更近(MP、NJ的支持率分别为69%、89%;在ML树中则完全包含在扇头蜱亚科中);(4)血蜱与璃眼蜱及扇头蜱的关系更近,而与花蜱在不同的进化枝上。8、基于以上研究成果,在Veterinary Parasitology、Experimental and Applied Acarology、2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sect Physiology、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昆虫学报、昆虫分类学报、昆虫知识等杂志发表论文20篇。
陈泽[10](2007)在《中国蜱类名录订正、区系分析及扇头蜱亚科Rhipicephalinae部分种类的生物学特性研究》文中提出蜱属于蛛形纲(Arachida),蜱螨亚纲(Acari),寄螨总目(Parasitiformes),蜱目(Ixodida) ,包括硬蜱科(Ixodidae)、软蜱科(Argasinae)和纳蜱科(Nuttalliellidae)。蜱是重要的媒介动物,传播多种人、畜疾病,造成极大危害。蜱的分类与系统学是蜱类其它研究领域建立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随着现代生物学技术的广泛应用、统计方法的完善,蜱的分类与系统学研究发展迅速,取得了一定成就。分子生物学数据和形态学特征相结合的全证据研究方法,使蜱的分类鉴定更加客观,使系统发育更能反映其亲缘关系,极大提高了分类学和系统学的研究水平。然而近几十年来,中国的蜱类名录还没有得到过更新,有关蜱类分类及系统演化方面的研究还停留在20世纪90年代水平。为此本文详细介绍了蜱的分类及系统进化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中国蜱类名录存在年代较长、分类系统过时、种类不全等问题。为了能及时准确地反映蜱类分类的最新成果,本文根据世界公认的蜱类有效属和有效种,对我国现有的蜱类分类资料重新进行了统计和厘定。结果表明,目前中国蜱类有2科6亚科共计10个有效属、119个有效种。2、在厘定中国蜱类名录的基础上,根据现有资料、实地考察及积累的标本对蜱类分布进行了统计整理,并分析了中国蜱类地理区系的分布特点。3、为了更清楚的了解扇头蜱类的特性,以扇头蜱亚科中的几个种(亚东璃眼蜱Hyalomma asiaticum kozlovi、微小牛蜱Rhipicephalus (Boophilus) microplus、镰形扇头蜱指名亚种R. haemaphysaloides haemaphysaloides)为代表,并以血蜱亚科中的猛突血蜱为对照,通过它们生物学特性的比较探讨了扇头蜱亚科的分类地位。主要从亚东璃眼蜱的生活周期;亚东璃眼蜱各期的吸血特性及吸血前后体重变化;雌雄性比及饱血若虫体重与成虫性别之间的关系;4种蜱产卵量随产卵天数的变化;体重与产卵量的关系;4种蜱的产卵和孵化特性等方面比较分析了它们的生物学特性。在一定程度上为微小牛蜱属于扇头蜱属及亚东璃眼蜱属于扇头蜱亚科的分类变动提供了相关的生物学资料。
二、云南西南部硬蜱附血蜱属一新种(蜱螨目:硬蜱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西南部硬蜱附血蜱属一新种(蜱螨目:硬蜱科)(论文提纲范文)
(2)四川省石渠县牦牛源蜱种鉴定及其携带巴尔通体、无形体与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分子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蜱分类及蜱传病的研究进展 |
1. 蜱分类研究进展 |
1.1 蜱的概述 |
1.2 蜱分类鉴定方法 |
1.2.1 传统分类鉴定方法 |
1.2.2 现代分类鉴定方法 |
1.3 蜱类分布 |
1.3.1 我国蜱类分布 |
1.3.2 我国青藏高原蜱类分布 |
2. 主要蜱传病原 |
2.1 巴尔通体 |
2.2 立克次体 |
2.3 无形体 |
2.4 土拉弗朗西斯菌 |
2.5 鼠疫耶尔森菌 |
3.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四川省石渠县牦牛体表寄生蜱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蜱虫采集 |
1.1.2 主要试剂及配制 |
1.1.3 主要仪器 |
1.1.4 主要耗材 |
1.2 方法 |
1.2.1 形态学鉴定 |
1.2.2 分子生物学鉴定 |
1.2.2.1 虫体组织DNA提取 |
1.2.2.2 PCR引物的选择 |
1.2.2.3 PCR反应体系 |
1.2.2.4 PCR反应条件 |
1.2.2.5 琼脂糖凝胶电泳 |
1.2.2.6 测序及结果分析 |
2 结果 |
2.1 蜱形态特征 |
2.1.1 青海血蜱(Haemaphysalis qinghaiensis) |
2.1.2 西藏革蜱(Dermacentor everestianus) |
2.2 蜱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与遗传进化分析 |
2.2.1 COI基因和16S rRNA基因扩增结果 |
2.2.2 COI基因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
2.2.2.1 青海血蜱16S rRNA基因分析 |
2.2.2.2 青海血蜱COI基因分析 |
2.2.2.3 西藏革蜱16S rRNA基因分析 |
2.2.2.4 西藏革蜱COI基因分析 |
2.3 样本鉴定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3章 蜱传巴尔通体、无形体与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分子检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虫体组织DNA提取 |
1.2.2 PCR引物的选择 |
1.2.3 PCR反应体系 |
1.2.4 PCR反应条件 |
1.2.5 琼脂糖凝胶电泳 |
1.2.6 序列分析及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蜱传病原基因扩增结果 |
2. 2 巴尔通体、无形体与斑点热群立克次体遗传进化分析 |
2.2.1 巴尔通体gltA基因遗传进化分析 |
2.2.2 巴尔通体rpoB基因遗传进化分析 |
2.2.3 无形体16S rRNA基因遗传进化分析 |
2.2.4 斑点热群立克次体ompA基因遗传进化分析 |
2.2.5 斑点热群立克次体ompB基因遗传进化分析 |
2. 3 巴尔通体、无形体与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检测结果 |
2.3.1 各采样点巴尔通体、无形体与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感染情况 |
2.3.2 不同蜱种的巴尔通体无形体与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感染情况 |
2.3.3 同一地点不同蜱种的巴尔通体感染情况分析 |
2.3.4 巴尔通体、无形体和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混合感染情况 |
3 讨论 |
3.1 巴尔通体的讨论分析 |
3.2 无形体的讨论分析 |
3.3 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讨论分析 |
3.4 巴尔通体、无形体与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混合感染分析 |
4 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已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3)中国啮齿目动物体表寄生蜱种类与地理分布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2.1 软蜱科Argasidae |
2.2 硬蜱科Ixodidae |
3 讨论 |
(4)青海省硬蜱多样性及蜱传病原基因多态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蜱分类概述 |
1.2 蜱传病原概述 |
1.2.1 无浆体 |
1.2.2 立克次体 |
1.2.3 伯氏疏螺旋体 |
1.2.4 梨形虫 |
1.2.5 Colpodella spp.病原 |
1.2.6 蜱传病原常用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
1.2.7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青海地区的蜱种多样性的调查 |
2.1 材料 |
2.1.1 蜱虫样品 |
2.1.2 试剂 |
2.1.3 耗材 |
2.1.4 仪器设备 |
2.2 方法 |
2.2.1 采集地点的选择 |
2.2.2 蜱虫的采集 |
2.2.3 蜱虫的形态学鉴定 |
2.2.4 蜱虫的分子学鉴定 |
2.2.5 PCR阳性产物纯化与回收 |
2.2.6 目的基因片段的克隆与测序 |
2.2.7 序列和数据分析 |
2.3 实验结果 |
2.3.1 蜱虫采集结果 |
2.3.2 蜱虫形态鉴定结果 |
2.3.3 蜱种分子鉴定结果 |
2.4 讨论 |
第三章 青海地区的蜱种携带病原的检测 |
3.1 材料 |
3.1.1 DNA样品 |
3.1.2 实验标准菌株 |
3.1.3 试剂 |
3.1.4 仪器设备 |
3.2 方法 |
3.2.1 引物和探针的设计和合成 |
3.2.2 羊无浆体的检测 |
3.2.3 边缘无浆体的检测 |
3.2.4 牛无浆体、嗜吞噬细胞无浆体的检测 |
3.2.5 蜱传立克次体的检测 |
3.2.6 蜱传伯氏疏螺旋体的检测 |
3.2.7 蜱传梨形虫的检测 |
3.2.8 山羊无浆体的检测 |
3.2.9 Colpodella spp.病原的检测 |
3.2.10 PCR阳性产物纯化与回收 |
3.2.11 目的基因片段的克隆与测序 |
3.2.12 序列和数据分析 |
3.2.13 反向线状印迹杂交技术检测 |
3.3 结果 |
3.3.1 羊无浆体的检测 |
3.3.2 边缘无浆体的检测 |
3.3.3 牛无浆体的PCR检测 |
3.3.4 嗜吞噬细胞无浆体的检测 |
3.3.5 蜱传立克次体的检测 |
3.3.6 伯氏疏螺旋体的检测 |
3.3.7 梨形虫的检测结果 |
3.3.8 新发蜱传病原山羊无浆体的检测 |
3.3.9 新发蜱传病原Colpodella spp.的检测 |
3.4 讨论 |
3.4.1 无浆体 |
3.4.2 立克次体 |
3.4.3 伯氏疏螺旋体 |
3.4.4 梨形虫 |
3.4.5 新发蜱传病原 |
第四章 青海地区的蜱种携带病原的风险评估 |
4.1 材料 |
4.1.1 青海地区蜱种信息的数据 |
4.1.2 青海地区蜱种携带病原的数据 |
4.1.3 青海地区蜱种采集地点的数据 |
4.2 方法 |
4.3 结果 |
4.3.1 羊无浆体的风险评估分析 |
4.3.2 牛无浆体的风险评估分析 |
4.3.3 嗜吞噬细胞无浆体的风险评估分析 |
4.3.4 立克次体的风险评估分析 |
4.3.5 伯氏疏螺旋体的风险评估分析 |
4.3.6 梨形虫的风险评估分析 |
4.3.7 山羊无浆体的风险评估分析 |
4.3.8 Colpodella spp.病原的风险评估分析 |
4.4 讨论 |
第五章 羊无浆体MSP1a基因多态性分析 |
5.1 材料 |
5.1.1 蜱虫样品 |
5.1.2 羊基因组样品 |
5.1.3 菌株 |
5.2 方法 |
5.2.1 引物的设计和合成 |
5.2.2 全国羊样品羊无浆体的检测 |
5.2.3 蜱体内和全国羊基因组中羊无浆体MSP1a基因的扩增 |
5.2.4 羊无浆体MSP1a基因PCR阳性产物纯化与回收 |
5.2.5 羊无浆体MSP1a基因片段的克隆与测序 |
5.2.6 序列和数据分析 |
5.3 结果 |
5.3.1 蜱样品羊无浆体MSP1a基因多态性的分析 |
5.3.2 全国羊样品羊无浆体的检测结果 |
5.3.3 全国羊样品羊无浆体MSP1a基因多态性的分析 |
5.4 讨论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附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云南省蜱的地理分布和区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文献综述 |
1.1.1 国外研究 |
1.1.2 国内研究 |
1.1.3 总结 |
1.2 研究内容 |
1.2.1 云南省蜱的种类和地理分布 |
1.2.2 云南省蜱的区系分析 |
2 材料和方法 |
2.1 材料 |
2.2 野外调查 |
2.2.1 样地设置 |
2.2.2 环境因子测定 |
2.2.3 蜱的采集 |
2.3 蜱种的鉴定和分类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和分析 |
3.1 野外调查结果 |
3.1.1 蜱种的鉴定和分类结果 |
3.2 云南省蜱的种类和地理分布 |
3.2.1 硬蜱属Ixodes |
3.2.2 花蜱属Amblyomma |
3.2.3 血蜱属Haemaphysalis |
3.2.4 扇头蜱属Rhipicephalus |
3.2.5 璃眼蜱属Hyalomma |
3.2.6 革蜱属Dermacentor |
3.2.7 败蜱属Carios |
3.3 云南省蜱的区系分析 |
3.3.1 云南省小区域的划分 |
3.3.2 蜱分布的矩阵 |
3.3.3 蜱分布的各小区域相关关系 |
3.3.4 不同小区域的主成分分析 |
3.3.5 蜱分布小区的聚类分析 |
4 讨论 |
4.1 蜱的种类 |
4.2 蜱的分布特点 |
4.3 蜱的地理区划 |
5 结论 |
5.1 云南省蜱的种类 |
5.2 云南省蜱的地理分布 |
5.3 云南省蜱的地理区划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6)青海省主要蜱种形态学及蜱传疫病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蜱类生物学与抗蜱研究进展 |
1.1 蜱类生物学 |
1.1.1 蜱的传统学分类方法 |
1.1.2 蜱的现代系统分类 |
1.1.3 系统分类学研究方法 |
1.1.4 我国蜱类系统分类学研究 |
1.2 蜱的化学和免疫学防治研究进展 |
1.2.1 蜱的危害 |
1.2.2 蜱的化学防治 |
1.2.3 蜱的免疫学防治 |
第二章 蜱传疫病研究进展 |
2.1 蜱传病毒病 |
2.1.1 蜱传脑炎 |
2.1.2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 |
2.2 蜱传细菌病 |
2.2.1 人类单核细胞埃立克体病(HME) |
2.2.2 人类粒细胞性无形体病 |
2.2.3 地中海斑疹热(MSF) |
2.2.4 昆士兰热病(Q-fever) |
2.2.5 北亚蜱传斑点热(NATBSF) |
2.2.6 莱姆疏螺旋体病(LB) |
2.3 蜱传寄生虫病 |
2.4 我国蜱传疫病研究进展 |
试验部分 |
第三章 青海省主要蜱类的种类鉴定及主要部位超微结构观察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2 结果 |
3.2.1 草原革蜱(Dermacentor nuttalli)的形态学与超微结构观察 |
3.2.2 青海血蜱(Haemaphysalis qinghaiensis)的形态学和超微结构观察 |
3.2.3 残缘璃眼蜱(Hyalomma detritum)的形态学及超微结构观察 |
3.2.4 森林革蜱(Dermacentor silvarum)的形态学及超微结构观察 |
3.2.5 青海省蜱的种类鉴定及分布情况 |
3.3 讨论 |
3.3.1 青海省蜱的分布与流行学调查 |
3.3.2 蜱形态学结构特征与鉴定分类 |
3.4 小结 |
第四章 蜱传斑点热群立克次体青海分离株鉴定与遗传进化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结果 |
4.2.1 蜱标本鉴定 |
4.2.2 SFGR PCR检测及序列测定BLAST |
4.2.3 SFGR青海分离株遗传进化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青海省媒介蜱感染及传播无形体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方法 |
5.2 结果 |
5.2.1 蜱类标本鉴定 |
5.2.2 青海省不同蜱体内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病原携带率 |
5.2.3 青海省HGA序列比对及遗传进化分析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青海省蜱类传播羊泰勒虫病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 |
6.1.2 方法 |
6.2 结果 |
6.2.1 青海省蜱类形态学鉴定 |
6.2.2 青海省羊泰勒虫感染率 |
6.2.3 青海省羊泰勒虫 18S rRNA序列分析及遗传进化树构建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主要缩略词和中英文对照表(Abbreviation Index)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蜱携带病原体多样性及长角血蜱实验传播SFTSV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基于 16s rRNA 文库的蜱媒病原体筛检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第二部分 基于 Small RNA 深度测序的蜱媒病原体广谱筛检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第三部分 基于二代深度测序的长角血蜱中蜱媒病原体的检测与鉴定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第四部分 长角血蜱携带 SFTSV 及其与人感染 SFTSV 基因特征和遗传进化分析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第五部分 长角血蜱实验传播 SFTSV 的研究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已(待)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个人简历 |
致谢 |
(9)中国蜱类的系统分类及两种硬蜱的生物学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蜱的分类地位 |
2 蜱的系统分类学研究进展 |
2.1 传统蜱类系统分类学 |
2.2 现代蜱类系统分类学 |
3 中国蜱类系统分类学研究 |
4 蜱类的起源与演化 |
4.1 蜱类起源和演化的时间及地点 |
4.2 蜱的原始宿主 |
4.3 蜱类华彩的演化 |
4.4 硬蜱生活史的演化 |
4.5 蜱类寄生状态的演化 |
4.6 蜱类区系的演化 |
5 存在的问题及前景展望 |
5.1 蜱类姐妹群 |
5.2 蜱类3 个科间的系统发生关系 |
5.3 硬蜱亚科 |
5.4 花蜱亚科和凹沟蜱亚科 |
5.5 血蜱亚科和璃眼蜱亚科 |
5.6 扇头蜱亚科 |
5.7 中国的蜱类系统分类学需要深入研究 |
第一章 世界蜱类名录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 |
1.2.1 软蜱科 |
1.2.2 硬蜱科 |
1.2.3 纳蜱科 |
1.3 讨论 |
第二章 中国蜱类名录及分类体系的更新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2.1 分类系统变更 |
2.2.2 中国蜱类有效属、有效种 |
2.3 讨论 |
第三章 蜱类检索表 |
3.1 分科鉴定 |
3.2 分属鉴定 |
3.2.1 软蜱科 |
3.2.2 硬蜱科 |
3.3 物种鉴定 |
3.3.1 锐缘蜱属(锐缘蜱亚科) |
3.3.2 败蜱属(钝缘蜱亚科) |
3.3.3 钝缘蜱属 |
3.3.4 硬蜱属(硬蜱亚科) |
3.3.5 花蜱属 |
3.3.6 血蜱属 |
3.3.7 异扇蜱属 |
3.3.8 革蜱属 |
3.3.9 璃眼蜱属 |
3.3.10 扇头蜱属 |
第四章 中国蜱类地理分布及区系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资料收集 |
4.1.2 数据处理 |
4.2 结果 |
4.2.1 中国蜱类分布特点 |
4.2.2 中国蜱类区系分析 |
4.3 讨论 |
第五章 亚东璃眼蜱Hyalomma asiaticum kozlovi 生物学特性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形态观察 |
5.1.3 生活史观察 |
5.1.4 主要仪器设备 |
5.2 结果 |
5.2.1 亚东璃眼蜱的形态特征 |
5.2.2 生活史特性 |
5.3 讨论 |
第六章 长角血蜱两个生殖种群的比较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实验材料 |
6.1.2 超微结构观察 |
6.1.3 生活史观察 |
6.1.4 分子系统进化分析 |
6.1.5 主要仪器 |
6.2 结果 |
6.2.1 超微结构 |
6.2.2 生活史 |
6.2.3 分子系统进化分析 |
6.3 讨论 |
第七章 基于16S rDNA 序列的蜱类系统进化分析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标本采集及鉴定 |
7.1.2 DNA 抽提及PCR 扩增 |
7.1.3 序列分析及系统树构建 |
7.1.4 主要仪器 |
7.2 结果 |
7.2.1 序列比对及分析 |
7.2.2 系统进化树 |
7.3 讨论 |
第八章 结 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 世界蜱类名录 |
附录 Ⅱ 中国蜱类名录及在各省、自治区的分布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10)中国蜱类名录订正、区系分析及扇头蜱亚科Rhipicephalinae部分种类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综述 |
1 蜱的基本形态特征 |
2 蜱类分类及系统学研究进展 |
3 中国蜱类分类学与系统学研究现状 |
4 扇头蜱亚科的分类地位及存在的问题 |
5 问题与展望 |
第二章 中国蜱类名录订正及区系分析 |
1 中国蜱类名录订正 |
2 中国蜱类区系分析 |
3 小结 |
第三章 扇头蜱亚科 Rhipicephalinae 部分种类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表1 中国蜱类的区系分布 |
附表2 中国蜱类在各省自治区的分布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云南西南部硬蜱附血蜱属一新种(蜱螨目:硬蜱科)(论文参考文献)
- [1]四川省若尔盖县牦牛及牦牛源蜱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巴尔通体和无形体的分子检测[D]. 刘城成.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2]四川省石渠县牦牛源蜱种鉴定及其携带巴尔通体、无形体与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分子检测[D]. 唐天才.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1)
- [3]中国啮齿目动物体表寄生蜱种类与地理分布回顾[J]. 李晔,蓝玉清,柳付明,潘孝猛.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9(06)
- [4]青海省硬蜱多样性及蜱传病原基因多态性研究[D]. 韩蓉.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01)
- [5]云南省蜱的地理分布和区系分析[D]. 郭凯飞. 西南林业大学, 2015(09)
- [6]青海省主要蜱种形态学及蜱传疫病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 李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9)
- [7]蜱携带病原体多样性及长角血蜱实验传播SFTSV的研究[D]. 庄璐.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14(01)
- [8]中国血蜱属研究(蜱螨目:硬蜱科)(Ixodoidea,Ixodidae)——系统分类与检索[A]. 孙毅,许荣满,魏川川. 第3届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1
- [9]中国蜱类的系统分类及两种硬蜱的生物学特性分析[D]. 陈泽. 河北师范大学, 2010(12)
- [10]中国蜱类名录订正、区系分析及扇头蜱亚科Rhipicephalinae部分种类的生物学特性研究[D]. 陈泽. 河北师范大学, 2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