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医辨治小儿烧退后厌食症(论文文献综述)
邓家琳[1](2021)在《基于维生素D作用途径探讨静宁颗粒治疗ADHD的疗效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本研究分为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两部分,旨在进一步验证静宁颗粒治疗ADHD气阴两虚型患儿临床疗效的基础之上,探索其在维生素D作用途径上的相关机制及对负性情绪的调控作用,并发掘静宁颗粒治疗ADHD模型大鼠可能涉及的其他途径和作用机制,以期为静宁颗粒治疗该病提供更多的数据和理论支持。临床研究方面,通过观察静宁颗粒治疗ADHD气阴两虚型患儿前后疾病疗效、各量表评分及相关血清指标的变化,评价静宁颗粒治疗ADHD的临床疗效,观察静宁颗粒对ADHD相关负性情绪的调控作用及对维生素D作用途径相关指标的改善情况,为静宁颗粒进一步开展新药研发及推广提供重要临床依据。实验研究方面,通过采用旷场实验检测ADHD模型大鼠的行为学及负性情绪改善情况,同时观察静宁颗粒对ADHD模型大鼠维生素D作用途径上部分指标的表达情况及含量改善水平,验证静宁颗粒作用于多巴胺能系统可能是通过调节该途径相关因子这一假说,为静宁颗粒进一步开展新药研发及临床推广提供重要实验依据。研究方法临床研究方面,纳入符合标准的ADHD患儿25例,给予静宁颗粒口服,疗程8周,期间记录患儿一般资料,并在治疗0周、4周、8周时间节点进行SNAP-Ⅳ量表积分、Conners父母问卷评分、划消试验评分以及中医证候量表评分的记录。治疗0周、8周节点时进行血清维生素D、DA、TH、BDNF含量检测,同时进行安全性评价,观察静宁颗粒治疗ADHD的临床疗效和对上述检测指标的改善情况。实验研究方面,将雄性4周龄SHR大鼠5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分别为静宁颗粒高剂量组、静宁颗粒中剂量组、静宁颗粒低剂量组、盐酸托莫西汀组、模型组,每组10只,同时将雄性4周龄Wistar大鼠10只设为正常对照组。根据组别不同,分别予静宁颗粒高、中、低剂量混悬液,盐酸托莫西汀混悬液,去离子水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6周。进行旷场行为学实验,结束后取脑组织样本检测下丘脑TH蛋白及TH mRNA表达、纹状体DAT蛋白及DAT mRNA表达、海马BDNF蛋白及BDNF mRNA、海马GABA含量及GAT表达,血清样本留存检测维生素D、TH含量,观察静宁颗粒对ADHD模型大鼠的行为学改变和对上述检测指标的改善情况。研究结果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与治疗0周相比,治疗4周、治疗8周时划消测试结果、SNAP-Ⅳ量表评分结果均有改善;与治疗4周相比,治疗8周时划消测试结果、SNAP-Ⅳ量表评分结果明显改善。与治疗0周相比,治疗4周、治疗8周时Conners父母量表评分中品行问题、学习问题、身心障碍、冲动多动、焦虑、多动指数评分均下降明显;与治疗4周相比,治疗8周时各因子评分明显下降。与治疗0周相比,治疗4周、治疗8周时中医证候积分量表各主证评分均有改善;与治疗4周相比,治疗8周时各项评分明显改善。与治疗0周相比,除面色、大便外,治疗4周时中医证候积分量表次证其余各项均有所改善,治疗8周时各项均明显改善;与治疗4周相比,治疗8周时除面色、大便外的各项次证均明显改善。治疗前后疾病疗效总有效率为84%,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4%。与治疗0周相比,治疗8周时血清维生素D、DA、BDNF含量明显升高,TH含量没有明显差异。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旷场实验中,与模型组相比较,静宁颗粒高、中、低剂量各组及托莫西汀组运动总路程、中心路程和中心时间明显减少,静止时间和边缘时间明显增加,其中以静宁颗粒高剂量组与盐酸托莫西汀组改善最为明显。静宁颗粒高剂量组、盐酸托莫西汀组均能显着上调ADHD模型大鼠血清TH含量;静宁颗粒各剂量组、盐酸托莫西汀组均能显着上调ADHD模型大鼠血清维生素D含量。静宁颗粒高剂量组、盐酸托莫西汀组均能显着上调ADHD模型大鼠下丘脑TH蛋白及TH mRNA表达水平;静宁颗粒高、中剂量组和盐酸托莫西汀组均能显着下调ADHD模型大鼠纹状体DAT蛋白及DAT mRNA表达水平;静宁颗粒高剂量组、盐酸托莫西汀组均能显着上调ADHD模型大鼠海马BDNF蛋白及BDNF mRNA表达水平;静宁颗粒各剂量组、盐酸托莫西汀组均能显着上调ADHD模型大鼠海马GABA含量及GAT表达水平。研究结论临床研究方面,静宁颗粒能够改善气阴两虚型ADHD患儿临床核心症状和中医证候表现,且对相关负性情绪存在一定调节作用;ADHD患儿存在多巴胺能系统异常,静宁颗粒能够改善其失调状态,这可能是通过对维生素D作用途径相关因子TH、BDNF等的调控发挥作用的。实验研究方面,静宁颗粒能够有效控制ADHD模型大鼠的多动冲动行为,调控相关负性情绪,其疗效与盐酸托莫西汀相当;ADHD模型大鼠存在多巴胺能系统代谢异常,静宁颗粒可以通过调节维生素D作用途径,对通路上TH、DAT、BDNF等相关因子的蛋白及基因表达进行调控,改善脑内多巴胺能系统的失调状态,从而发挥疗效。
陈慧[2](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汪受传教授辨证论治小儿乳蛾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以门诊收集的汪受传教授诊治小儿乳蛾的病案为研究对象,运用数据挖掘手段,了解真实世界中小儿乳蛾的发病特点,探究汪受传教授辨证论治小儿乳蛾的处方用药规律并观察其临床疗效,进一步总结汪受传教授治疗小儿乳蛾的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同时为小儿乳蛾的临床治疗提供客观评价依据。方法:收集汪受传教授2018年8月-2021年2月专家门诊诊治小儿乳蛾的病例信息,制定并填写“小儿乳蛾病例调查表”和“小儿乳蛾证候评分量表”,对相关资料进行统一规范化处理,运用Excel表格建立医案数据库,借助SPSS 26.0和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及疗效分析,结合中医药理论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本课题共纳入161例乳蛾患儿,466诊次。男女性别比例1.88:1,男女诊次比例3.20:1,平均年龄6.6±3.0岁,好发年龄1-9岁。诱发因素主要是寒温失调和饮食不节,未呈现出明显的季节规律。常与其他疾病合并存在,合并症中以腺样体肥大、慢性咽炎、反复呼吸道感染等呼吸道疾病最为多见,过敏性疾病亦较为常见,过敏性鼻炎在过敏性疾病中所占比例最大。预后相对较好,较少发生严重并发症。病位主要在肺胃。13种病机证素可以归纳为5大类,即热、风、虚、痰、瘀,其中以肺热和气虚占比最高。证型统计显示风热外袭、肺咽结热证53例,肺胃积热、咽喉不利证12例,热毒结咽、腐化成脓证32例,痰热内蕴、肺咽不利证35例,余热未清、结于咽喉证128例,肺卫不固、热结咽喉证157例,卫阳不足、热结咽喉证6例,肺脾气虚、热结咽喉证16例,气阴不足、热结咽喉证19例,痰瘀阻滞、肺咽不利证8例。461张处方中共包含有153味中药,计6090频次,平均每张处方13.21味中药。中药分类共19种,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为清热药,清热药以清热解毒药和清热泻火药为主,常配伍清热凉血药;补虚药以补气药为主,补阴药次之。前30种高频使用的中药是:蒲公英(87.85%)、芦根(62.04%)、桔梗(59.87%)、虎杖(56.40%)、桑白皮(56.18%)、金银花(53.36%)、黄芪(51.63%)、紫花地丁(49.24%)、牡蛎(45.99%)、败酱草(45.55%)、龙骨(41.43%)、皂角刺(38.61%)、辛夷(38.39%)、防风(37.09%)、白术(36.88%)、薄荷(36.23%)、浙贝母(31.24%)、连翘(30.37%)、白芷(23.64%)、神曲(19.31%)、山楂(19.09%)、牡丹皮(17.57%)、牛蒡子(17.14%)、玄参(15.40%)、甘草(14.97%)、胖大海(14.32%)、蝉蜕(13.67%)、瓜蒌皮(13.02%)、地骨皮(12.15%)、丹参(11.50%)。聚类分析结果得出3个类别,分别为C1:金银花,连翘,薄荷,白芷,牛蒡子,桔梗,蒲公英,紫花地丁,败酱草,皂角刺,牡丹皮,芦根;C2:黄芪,白术,防风,龙骨,牡蛎,辛夷;C3:桑白皮,地骨皮,瓜蒌皮,浙贝母,蝉蜕,胖大海,玄参,丹参,虎杖,山楂,神曲。从两味药关联度来看,金银花与连翘、桑白皮与地骨皮、黄芪与黄精、龙骨与牡蛎、山楂与神曲等的关联度较高;从三味药关联度来看,补肺固表类代表药物为黄芪、白术、防风等,疏风清热类代表药物为金银花、连翘、薄荷等,解毒消痈类代表药物为蒲公英、紫花地丁、皂角刺等,体现了汪受传教授治疗小儿乳蛾以补肺固表和清利咽喉为主要方法。疾病疗效分析显示治愈98例、好转90例、未愈0例,总有效率100%。中医证候疗效分析显示急乳蛾治疗第1周、第2周,慢乳蛾治疗第3月、第6月、第9月、第12月证候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急乳蛾治疗第2周与第1周,慢乳蛾治疗第12月与第9月、第9月与第6月、第6月与第3月的证候积分相比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小儿乳蛾反复发作者有必要接受长时间的中药调理。结论:本课题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小儿乳蛾病例进行研究,丰富了该病的临床资料,实现了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客观化和标准化,证实了中医药治疗小儿乳蛾疗效确切。导师汪受传教授治疗小儿乳蛾的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可概括为:从“热、风、虚、痰、瘀”认识小儿乳蛾,分急性发作期、发作间歇期和慢性迁延期三期论治,重点把握“肺热”和“气虚”的关系,而以清利咽喉法贯穿治疗始终,并且常常配伍使用凉血散瘀和化痰散结之品,用之临床,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韩海琼,林兴喜,孙婷,沈佳颖,倪菊秀[3](2020)在《倪菊秀肺脾同治小儿热病的临床经验》文中研究指明介绍倪菊秀主任肺脾同治小儿热病的临床经验。以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典型病案为例,认为临床辨治小儿热病既需注意保护阴津,又应顾及阳气盛衰,更重要的是体察胃气存亡,若寒药多用则伐胃,故宜配以甘寒,肺脾同治,但须中病即止。
林珍妮[4](2019)在《基於“下病上取”法针刺支沟穴对腓肠肌痉挛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腓肠肌痉挛是指腓肠肌突发性肌肉强烈收缩,肢体筋脉牵掣、痛如扭转,疼痛剧烈,常在受寒刺激、运动后、睡眠时,尤其是寒冷的夜间发生,患者常因痉挛所致的巨大疼痛而从睡梦中惊醒,影响睡眠质量,而睡眠质量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成正比,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下降,可能会导致患者在工作或其他日常活动中遇到更多问题,而且剧烈肌肉疼痛不仅会影响睡眠,而且往往会导致患者在数天内因小腿疼痛而行走困难,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本研究主要观察针刺支沟穴与针刺承山穴对治疗腓肠肌痉挛的疗效对比,初步探讨下病上取与局部选穴对痛症的临床疗效,拓宽临床治疗思路,为本病提供较优的治疗方法。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腓肠肌痉挛患者随机分成支沟组和承山组,支沟组30例,承山组30例。支沟组针刺支沟穴,承山组针刺承山穴。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5次为1疗程,共5日,并在疗程结束的的第1周及第1个月随诊,共2次。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评分、体征评分、疼痛评分、失眠严重指数、功能障碍指数、健康调查评分等变化,并跟据症状评分、体征评分对两组进行疗效评定。对以上数据建立数据库,运用Stata 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基线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基本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腓肠肌的症状分级积分、体征分级积分、疼痛评分、功能障碍指数及健康调查评分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资料具备可比性。两组间治疗前失眠严重指数相比,P=0.431,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2.症状分级积分比较:支沟组于治疗第1次、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第1个月治疗前相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5次与治疗第1次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第1个月月两两相比,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承山组:治疗前与治疗第1次、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1次与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5次与随访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第1周与随访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第1次、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支沟缓解腓肠肌痉挛症状较承山好;两组症状分级积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刺支沟、承山对缓解腓肠肌痉挛的症状均具有明显疗效。两组的第1次治疗与第5次治疗之间也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缓解腓肠肌痉挛的疗效与疗程的长短相关。两组的治疗后及随访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治疗后症状缓解情况均稳定。3.体征分级积分比较:治疗第1次、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第1个月与治疗前相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5次与治疗第1次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第1个月两两相比,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承山组治疗第1次、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第1个月与治疗前相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1次与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5次与随访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第1次、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支沟缓解腓肠肌痉挛体征较承山好。两组症状分级积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刺支沟、承山对缓解徘肠肌痉挛的症状均具有明显疗效。两组的第1次治疗与第5次治疗之间也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缓解腓肠肌痉挛的疗效与疗程的长短相关。两组的治疗后及随访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治疗后症状缓解情况均稳定。4.疗效评定: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支沟组临床治愈13例(43.4%),显效14例(46.7%),有效2例(7%),无效1例(3%),总有效率96.7%;承山组临床治愈8例(26.7%),显效12例(40%),有效8例(26.7%),无效2例(7%),总有效率93.3%。根据秩和检验,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治疗腓肠肌痉挛均有明显疗效,但支沟组的临床治愈率比承山组高,说明支沟对缓解腓肠肌痉挛的效果比承山好。5.疼痛评分比较:(1)两组患者第1次治疗时的疼痛指数比较:治疗前支沟组与承山组相比,P=0.73>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针刺2分钟、针刺5分钟、针刺10分钟、取针后组间比较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支沟组在不同时间段其止痛效果均好于承山组。统计分析方法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球形检验P<0.05,不符合球形检验,说明重复测量数据之间存在相关性,不可按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处理,需要进行多变量方差分析,以多元检验结果为准。多变量方差分析结果,结果提示时间、时间*组别交互P均<0.05,说明时间因素以及时间因素和分组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即VAS评分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并且时间因素的作用随着组别的不同而不同。组间效应检验F=3.734,P=0.058>0.05,说明支沟组和承山组治疗后的疗效相近。(2)两组患者第2次治疗时的疼痛指数比较:治疗前支沟组与承山组相比,P=0.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2次治疗开始支沟组患者疼痛程度已经开始小于承山组;针刺2分钟、针刺5分钟、针刺10分钟、取针后组间比较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支沟组在不同时间段其止痛效果均好于承山组。统计分析方法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球形检验P<0.05,不符合球形检验,说明重复测量数据之间存在相关性,不可按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处理,需要进行多变量方差分析,以多元检验结果为准。多变量方差分析结果,结果提示时间P<0.05,时间*组别交互P>0.05,说明时间因素有统计学意义,即VAS评分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而不同,时间因素和分组的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时间因素的作用并未随组别的不同而不同。组间效应检验F=7.642,P=0.008<0.05,说明支沟组比承山组治疗后的疗效好。(3)两组患者第3次治疗时的疼痛指数比较:治疗前支沟组与承山组相比,P=0.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3次治疗开始支沟组患者疼痛程度已经开始小于承山组;针刺2分钟、针刺5分钟、针刺10分钟、取针后组间比较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支沟组在不同时间段其止痛效果均好于承山组。统计分析方法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球形检验P<0.05,不符合球形检验,说明重复测量数据之间存在相关性,不可按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处理,需要进行多变量方差分析,以多元检验结果为准。多变量方差分析结果,结果提示时间、时间*组别交互P均<0.05,说明时间因素以及时间因素和分组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即VAS评分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并且时间因素的作用随着组别的不同而不同。组间效应检验F=22.395,P=0.000<0.05,说明支沟组比承山组治疗后的疗效好。(4)两组患者第4次治疗时的疼痛指数比较:治疗前支沟组与承山组相比,P=0.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4次治疗开始支沟组患者疼痛程度已经开始小于承山组;针刺2分钟、针刺5分钟、针刺10分钟、取针后组间比较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支沟组在不同时间段其止痛效果均好于承山组。统计分析方法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球形检验P<0.05,不符合球形检验,说明重复测量数据之间存在相关性,不可按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处理,需要进行多变量方差分析,以多元检验结果为准。多变量方差分析结果,结果提示时间、时间*组别交互P均<0.05,说明时间因素以及时间因素和分组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即VAS评分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并且时间因素的作用随着组别的不同而不同。组间效应检验F=30.353,P=0.000<0.05,说明支沟组比承山组治疗后的疗效好。(5)两组患者第5次治疗时的疼痛指数比较:治疗前支沟组与承山组相比,P=0.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5次治疗开始支沟组患者疼痛程度已经开始小于承山组;针刺2分钟、针刺5分钟、针刺10分钟、取针后组间比较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支沟组在不同时间段其止痛效果均好于承山组。统计分析方法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球形检验P<0.05,不符合球形检验,说明重复测量数据之间存在相关性,不可按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处理,需要进行多变量方差分析,以多元检验结果为准。多变量方差分析结果,结果提示时间P<0.05,时间*组别交互P>0.05,说明时间因素有统计学意义而以及时间因素和分组的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即VAS评分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而不同,但是时间因素的作用并没有随着组别的不同而不同,提示在第5次治疗支沟组和承山组对于疼痛的改善随着时间的变化,两者趋势接近。组间效应检验F=48.465,P=0.000<0.05,说明支沟组比承山组治疗后的疗效好。(6)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指数比较:支沟组治疗前与治疗第1次、治疗第2次、治疗第3次、治疗第4次、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1次与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2次与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3次、治疗第4次、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两两相比,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承山组治疗前与治疗第1次、治疗第2次、治疗第3次、治疗第4次、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1次与治疗第2次、治疗第3次、治疗第4次、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余两两相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无论是治疗后还是后期随访的疗效中,支沟组对减轻疼痛均好于承山组。6.失眠严重指数比较:支沟组治疗前与治疗后、随访第1周、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与随访第1周、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第1周、第1个月两两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承山组治疗前与治疗后、随访第1周、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与随访第1周、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第1周、第1个月两两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分别组间相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与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组内相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患者的睡眠情况在后期随访中较治疗后均有改善,且情况较为稳定。说明无论是治疗后还是后期随访的疗效中,支沟组均好于承山组。7.功能障碍指数比较:支沟组治疗前与治疗后、随访第1周、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与随访第1周、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第1周、第1个月两两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承山组治疗前与治疗后、随访第1周、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与随访第1周、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第1周与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分别组间相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与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组内相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支沟组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两两相比均无差异,p>0.05,而承山组随访第1周与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患者的功能障碍在后期随访中较治疗后均有改善,相对来说支沟组的疗效较为稳定。说明无论是治疗后还是后期随访的疗效中,支沟组均好于承山组。8.健康调查评分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对比,支沟组和承山组在PF及BP中P<0.05,有统计学意义,余P>0.05,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支沟组和承山组相比,BP中p<0.05,有统计学意义。余P>0.05,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随访第1个月支沟组和承山组相比,BP中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承山组随访第1周与随访第1个月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腓肠肌痉挛的患者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较低,其主要影响健康和日常活动和躯体疼痛,在各组之间,其余SF-36项目中P>0.05,均无统计学意义。结果显示无论是治疗后还是后期随访的疗效中,支沟组对躯体疼痛的疗效均好于承山组。结论:针刺支沟穴与承山穴都是治疗腓肠肌痉挛的有效方法,但支沟组的治疗方案无论是治疗后还是后期随访的疗效中,在症状分级、体征分级,以及患者自评疼痛指数、失眠严重指数、功能障碍指数及健康调查评分方面的疗效均好于承山组。综上所述,说明针刺支沟穴治疗腓肠肌痉挛有效且安全,值得广泛推广。
李崇进[5](2019)在《壮医龙盘止咳方治疗小儿咳嗽的中医证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观察壮族民间治疗咳嗽的专病专方壮医龙盘止咳方治疗小儿咳嗽三个证型的临床疗效,评价壮医龙盘止咳方与小儿咳嗽不同证型间的证效关系;为临床更广泛地运用壮医龙盘止咳方治疗小儿咳嗽提供依据。方法:采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病例,根据临床诊断标准共分为风热犯肺证、痰湿蕴肺证、痰热壅肺证三组。各组均给予壮医龙盘止咳方,每日1剂,分2次饭后服,5天为一个疗程。观察三组治疗前后疗效及中医证候评分等相关指标,用WPS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果。结果:风热犯肺证、痰湿蕴肺证、痰热壅肺证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66%、58.62%、75.86%。在症候疗效方面,风热犯肺证组总有效率优于痰湿蕴肺证组及痰热壅肺证组,痰热壅肺证组又优于痰湿蕴肺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项症状积分中,三组在咳嗽、咳痰、鼻塞、肺部啰音单项症状方面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流涕、咽充血、扁桃体方面治疗前后无显着差异(P>0.05)。三组不同证型患者在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下降程度不同(P<0.01),其中风热犯肺证组下降明显,痰湿蕴肺证组与痰热壅肺证组下降程度差别不大(P>0.05)。三个证型患儿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皮肤过敏、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结论:壮医龙盘止咳方对小儿咳嗽的三个证型均有疗效,以风热犯肺证最佳,痰热壅肺证次之,痰湿蕴肺证最差。在各单项症状中壮医龙盘止咳方对咳嗽、咳痰、鼻塞及肺部啰音改善最明显,且未发现明显副作用。
马丽[6](2018)在《国医大师班秀文辨治月经不调学术思想与证治规律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文以国医大师班秀文辨治月经不调的938例有效医案为研究对象,深入挖掘其辨治月经不调的学术思想与证治规律,以期进一步指导中医妇科临床实践,同时将班氏宝贵经验不断传承与发扬,造福广大月经病患者。方法: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关联规则算法,对938例班氏辨治月经不调的医案进行数据挖掘,开展理论、临床、数理相结合的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与证治规律研究。结果:1、月经不调的历史演变历经五个时期。秦汉时期为妇科学理论形成时期,这一时期基本形成对妇女经、带、胎、产、杂病的辨证论治体系,对月经不调的认识有了初步记载。晋唐时期月经不调出现了单独区分。宋金元时期对月经不调的认识进一步深入,涉及病名、病机、治则等各个方面,为学术争鸣时期。明清时期对月经不调理论、辨证、治则、治法、方药的认识更加完善与融会贯通。到了现代,中医对月经不调的病因病机认识不断深入、且治则治法呈现多样性。2、班氏辨治月经不调学术经验文献研究结果:班氏辨治月经不调,注重调补肝肾,从肾治经;从肝论治,尤重疏肝柔肝;从奇经论治,注重奇经与肝肾的密切关系;健脾充源,注重调理气血;善用活用经方,用药平和精专顾脾胃,善用花类药;注重壮医药物的推广使用。3、班氏辨治月经不调证治规律研究结果:病因:班氏认为月经不调主要有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外感病邪中六淫致病以寒、热、湿邪为主。内伤多为体质因素、情志刺激、饮食不节、多产房劳等。其它还有妇科手术、药毒等致病因素。病机:班氏认为月经不调病机以虚、郁、瘀为主,其中虚尤以脾、肝、肾、气血虚居多,且常与痰、瘀相兼,表现为虚实、虚瘀、痰瘀等复杂性病机。郁的病机主要是肝郁、痰郁、湿郁以及与气、血相兼的病机。瘀的病机主要是气血瘀积、脏腑夹瘀等。此外还有热、痰湿、宫寒、肝脾脏腑不和等病机。治则治法:班氏常用的治则治法有疏肝柔肝、通络活络、健脾、养血、调理气机、清热、调经、化湿、养阴、壮腰、止带、化瘀等,结合文献研究包括调理脏腑的疏肝柔肝、疏肝清热、健脾柔肝、疏肝理血、滋肾养肝、温肾暖肝、温血化瘀之法与调理气血的滋水生血、活血化瘀等治法。分型论治:班氏认为月经不调主要分为血热证、血寒证、血虚证、气虚证、气郁证、血瘀证、痰湿证、脾虚证、肾虚证、肝肾亏虚证等证型。处方特点:班氏治疗月经不调使用频率较高的方剂由高到低依次有补血剂、补阴剂、理气剂、理血剂、和解剂、祛湿剂、补气剂、祛痰剂等。补血剂以四物汤与圣愈汤为主;补阴剂以归芍地黄汤、地骨皮汤、二至丸与一贯煎为主;理气剂以金铃子散与柴胡疏肝散为主;理血剂以当归芍药散为主;和解剂以逍遥散与丹栀逍遥散为主;祛湿剂以附子汤、四妙散与二妙散为主;补气剂以补中益气汤、异功散与六君子汤为主;祛痰剂以三子汤为主;固涩剂班氏习惯用缩泉丸;解表剂使用最多的是桂枝汤。在全部方剂中,班氏使用最多的是四物汤,其次依次为金铃子散、当归芍药散、归芍地黄汤、逍遥散、圣愈汤、三子汤、附子汤、地骨皮汤、补中益气汤、柴胡疏肝散、丹栀逍遥散、二至丸、缩泉丸等。用药规律:药类配伍:配伍补虚药以补气药、补血药为主。班氏常用的补气药有党参、淮山、白术、黄芪、大枣、太子参、扁豆。常用的补血药有当归、白芍、熟地、首乌、阿胶。常用的活血化瘀药以活血调经药和活血止痛药为主,其中活血调经药主要有益母草、鸡血藤、丹参、牛膝、茺蔚子、泽兰、桃仁、王不留行、凌霄花、红花等;活血止痛药主要有川芎、延胡索、郁金、没药、姜黄、五灵脂等。常用的解表药有发散风寒的荆芥、桂枝、防风、苏叶等;发散风热的柴胡、薄荷、桑叶等。常用的利水渗湿药有利水消肿的茯苓、泽泻、薏苡仁等;利尿通淋的通草、车前子等,其中班氏使用茯苓与通草最为频繁。常用的理气药有香附、枳实、陈皮、川楝子、甘松等。常用的清热药有清热泻火的夏枯草、川栀子;清热燥湿药黄柏、黄芩;清热解毒的连翘、忍冬藤、马鞭草、马勃;清热凉血药牡丹皮、生地、赤芍、地骨皮等。常用的药对有:补血活血、健脾祛湿、补血利水、补气利水、活血补血止血、补血、补血补阳、疏肝解郁等(详见药对表)。常用的配伍组合有:补血、理气补血、理气健脾、化痰利尿、补血补阳、利水渗湿、行气利水、气血双补、气血双补兼补阳等(详见配伍表)。结论:1、从文献研究角度来看,班氏辨治月经不调主要着眼于气血,归根于脏腑,尤以肝、脾、肾为要。从数理研究角度来看,班氏辨治月经不调病机主要从虚、郁、瘀三个方面。其治则治法主要以疏肝柔肝、通络活络、健脾、养血、调理气机、清热、调经、化湿、养阴等为主。班氏用方以补血补阴为主,兼顾补气;同时重视调理气血,调和肝脾;此外还善用经方。其用药和缓,以气血为要,所用药物精专,顾护脾胃;调经止痛,班氏尤重理气疏肝。这些经验为我们临床辨治月经不调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与方法。2、运用现代数据挖掘技术与传统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与证治规律,具有提炼病机理论和总结其治则治法与处方用药规律,研究其理法方药体系的作用,有利于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的弘扬。以班氏辨治月经不调医案所做的数据挖掘所呈现的数理规律,是对其辨治月经不调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处方用药的深度挖掘与总结,为月经不调的中医诊治理论体系增添了新的认识与经验。3、在研究班氏学术思想与证治规律方面,运用数据挖掘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无论在内容深度还是广度上都要明显优于传统的文献研究。说明数据挖掘技术在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研究领域有其优势与发展空间,对中医临床客观化、标准化、规范化研究提供了范本,更加符合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曾子芸[7](2014)在《基于数据挖掘的三承气汤证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本论文主要包含三部分内容,上篇为文献综述、中篇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下篇为循证医学与系统评价。上篇主要是通过探讨中医下法的理论形成依据、张仲景对下法的运用、下法的禁忌、后世医家对三承气汤的运用与发展、笔者对三承气汤之见,在探讨中医八法中的“下法”。中篇是经由全面检索、收集、阅读、统计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的临床研究文献与个案(个人经验)文献,整理挖掘出三承气汤的运用轨迹。下篇则是对大承气汤、小承气汤、针灸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在具有相同研究内容及目的基础进行分类,依据文献资料共分为11组。在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合并统计量)研究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疗效对比。最后,基于循证医学为每个疾病寻找出最佳治疗方案的精神与目的,就此统计研究结果对肠梗阻设计出一套建议治疗方案。研究对象1发表于1949-2014年之间的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的期刊文献,以及以针灸疗法治疗肠梗阻的期刊文献。2大承气汤、小承气汤、针灸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的随机对照试验期刊文献。研究方法1文献检索:于CNKI、VIP、CBM等三大数据库中,分别设定检索词为:大承气汤、复方大承气汤、大承气汤加减;小承气汤、复方小承气汤、小承气汤加减;调胃承气汤、复方调胃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加减;针灸疗法治疗肠梗阻。2文献整理:基于本论文研究内容,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文献整理方法与步骤如下:2.1全面阅读整理所有检索获得的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的期刊文献,再分别归纳分类出三承气汤的临床研究文献与个案文献。2.2全面阅读整理出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针灸疗法用于治疗肠梗阻的随机对照试验临床研究文献。3文献录入: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依照疾病系统的分类逐篇统计其治疗疾病病名;将符合每篇文献按Cochrane文献质量评价系统中7项检测逐一做记录后,删除偏倚风险过高文献,最终获得较高质量的文献资料。最后,将分类好的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方案研究,分别在Review Manager Meta-analysis中设定研究题目及录入建档。4数据处理: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运用EXCEL表格及基本统计学方法处理相关数据;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研究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疗效对比,包含OR、RR、RD、SMD等四方面。研究内容1将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期刊文献逐篇统计其治疗疾病病名,从中整理挖掘出三承气汤的运用轨迹。2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研究下列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方案中的疗效对比:2.1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单纯西医基础疗法;2.2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生长抑素;2.3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二联法;2.4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三联法;2.5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盐水灌肠;2.6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肥皂水灌肠;2.7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石蜡油灌胃;2.8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阿托品;2.9小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单纯西医基础疗法;2.10针灸+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2.11大承气汤+针灸+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研究结果1由统计结果发现,小承气汤、大承气汤两方大量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其中,无论是在临床经验或个人经验记载,小承气汤、大承气汤分别均以运用于治疗肠梗阻比例最高。2遵循循证医学及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合并统计量)研究大承气汤、小承气汤、针灸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统计研究结果发现其疗效:1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单纯西医基础疗法;2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生长抑素;3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二联法;4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三联法;5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盐水灌肠;6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肥皂水灌肠;7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石蜡油灌胃;8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阿托品;9小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单纯西医基础疗法;10针灸+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11大承气汤+针灸+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由以上11组统计研究结果来看,中医学加上西医学治疗肠梗阻的治疗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学的个种治疗方案。研究成果与肠梗阻建议治疗方案结论基于循证医学为每个疾病寻找出最佳治疗方案的精神与目的,笔者与导师陈明教授就此统计研究结果对肠梗阻设计出一套建议治疗方案,方案如下:1中药处方:大承气汤(大黄、芒硝、枳实、厚朴);2主要加减配伍:桃仁、炒莱菔子、赤芍;3兼证3.1兼瘀血重者加:桃仁、赤芍、丹参,以活血化瘀;3.2兼食积重者加:炒莱菔子、陈皮,以和胃消积;3.3兼腹胀痛重者加:木香、延胡索,以行气止痛;3.4兼气血虚重者加:黄芪、党参、当归,以益气补血;3.5兼湿热重者加:黄芩、金银花,以清热燥湿解毒。4针灸取穴:足三里、天枢、上巨墟、中脘、关元、下巨墟;5西医基础疗法: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抗感染,其他治疗。
韦堂军[8](2012)在《吴鞠通温病养阴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清代着名温病学家吴鞠通,学识渊博,其学术思想肇始于《内经》、《伤寒杂病论》,参考唐宋金元各名家,又对叶天士温病治疗思想做了很好继承发展,其擅长临床各科的治疗,对温病的辨治尤具心得。所创立的温病三焦辨证理论,与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一纵一横,构成了临床辨治温病的理论体系。吴氏强调温病以伤阴为重要病机,提出温病治疗以“救阴津”为中心环节。在治疗上,始终不离顾护机体津液,阐明了温病“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的重要意义。本文深入研究了吴鞠通养阴法的渊源及其特点,较系统地分析了吴氏养阴法的分类,归纳总结了吴氏养阴法运用的基本规律,并对吴氏养阴法的特点、养阴方的组成思路、现代应用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吴氏养阴法有甘寒濡润法、甘寒合辛凉法、酸甘化阴法、咸寒滋阴法、甘苦合化阴气法等。在临床具体应用时,应按三焦所属脏腑选择不同的养阴之法,在药物使用上亦须区别三焦病位而有所变化。大抵邪在上焦养阴法应合以轻灵透散,邪在中焦养阴需重视甘寒苦寒,邪在下焦养阴法常配厚味敛摄之味。吴氏养阴法非单纯滋补呆滞之法,组方讲究轻灵透解、清养并施,既注重保护脾胃,又不忘阳生阴长,颇具特色。吴氏养阴法数据统计显示,数据的分布规律与吴氏所持的理论观点极为吻合,养阴治法所占比重高出其他治法,其中又以甘润存津、甘寒酸寒等养阴法的运用频率最高。同时,吴氏养阴法在现代临床可以广泛运用,不仅治疗多种温病,而且在内外妇儿诸多杂病中亦有应用,并已取得可喜的疗效。可见,吴氏养阴法在现代临床仍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其理论及方法应当更好的继承与发展。
胡东鹏[9](2012)在《薛伯寿教授学术思想及小柴胡汤相关传承研究》文中提出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是古代先贤智者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作为一名现代中医人,有责任也必须学习、掌握它,并做好传承工作,使中医药在现代医学高速发展的今天,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作为0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四批名老中医传承项目的继承人,师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名老中医薛伯寿教授,努力“读经典、跟名师、多临床”,以期学习继承薛师的临床经验,通过再读经典,反复临床锤炼,进一步提高自己对中医的认识,从而做好中医药的继承、传播、发扬工作。本研究本着全面继承、重点突出、科学论证的原则,采用临诊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文献分析法、数理统计分析法、实践应用法等,分别对薛伯寿教授的学术思想,临床诊病应用小柴胡汤的合方、加减用药与治疗疾病等方面的规律及临床验案9则进行了研宄整理工作,同时在薛师的指导启发下,对有关中医理论做了进一步研究工作,借鉴薛师经验,应用小柴胡汤合方酸枣仁汤、黄精丹采用前瞻、对照的研究方法对57例(治疗组27例,对照组30例)糖尿病抑郁状态患者进行了临床研究,并总结部分本人应用薛师经验的临床验案个案5例。结果表明:首先,薛师学术思想及思辨特点为:1、善用和法,和法亦有兼他法之需;2、内伤七情肝先损,内伤五脏脾为先;3、痹证的外邪合侵,深入于里,内外重病;4、形寒于外,寒饮于内,重寒伤肺;5、升降出入,治病之本;6、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精补;7、大气一转,其“邪”乃散;8、治病求本;9、必先岁气,无伐天和等;其次,通过应用频数法对薛师临床首诊应用小柴胡汤相关合方、加减药物及疾病证候分析,显示薛师临床应用小柴胡汤及合方、加减药物规律:1、在本次小柴胡汤相关临床研究中显示:应用小柴胡汤患者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其比例为:1.45:1;患者年龄集中在20岁到60岁之间共427例,占所有708例患者的60.3%;平均主诉时间近2年;2、本次研究中共治疗中医疾病79种,统计主诉症状103种,牵涉西医诊断多达233种,因此,小柴胡汤不为外感少阳病专设,相关合方加减变化后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临床疾病;3、从小柴胡汤相关合方加减总症状表前20个症状及中医治疗疾病排序前9种疾病分症状表前20个症状中均可显示小柴胡汤证五大证,说明各种疾病中均有小柴胡汤证表现,“有是证,用是方”原则,为小柴胡汤变方的理论根据,亦说明薛师临床应用小柴胡汤认证准确,严格遵守小柴胡汤的适应证候;4、本研究小柴胡汤涉及合方118种,基本合用方涉及各类方剂,具体体现薛师善用和法,而和法亦需兼用其他七法,小柴胡汤作为和法祖方,可以和汗、下、和、温、清、消、补各类方剂合方加减形成复方治疗疾病。对复杂疾病症候群的处理上除对小柴胡汤方证辨证拿捏准确到位外,对合用各方的方证的症状群亦了如指掌,当患者临床症候群表现出多组方证表现时,薛师采用方证辨证方法,灵活采取小柴胡汤合方加减治疗,即“有是证,用是方”,“方证对应”,依靠多年扎实的中医基本功底及临床反复实践的经验,抓主证,定方证,结合时方及各代名方灵活合方加减。薛师在临床中诊治疑难病时往往考虑数方并用,通过2方或3方相合形成复方是提高临床疗效,治疗复杂疾病的关键因素;5、小柴胡汤相关合方后加减药物达185种,涉及除涌吐药合拔毒化腐药外所有现在中药学门类,体现薛师加减药物采用“有是症,用是药”,对症用药,对病用药,专药专用,密切配合主方,临床灵活加减使用。如:失眠加茯苓、炒枣仁;失眠大便干者加用柏子仁;严重失眠者加用龟板;胆囊炎、胆石症胁部不适者者加用郁金、鸡内金、茵陈、金钱草;肝功转氨酶升高者加用茵陈、栀子、丹参、五味子;癫痫病者加用郁金、白矾;妇科疾病加用当归、川芎、白芍、益母草;宫血淋漓偏寒者加炮姜;不孕不育者加菟丝子、覆盆子、枸杞子、五味子、沙苑子、茺蔚子等以子求子;去除湿邪常用杏仁、厚朴、茯苓;消食积症瘕常用三棱、莪术、白术、木瓜、鸡内金;肝脾肿大常用鳖甲、穿山甲、牡蛎、白芍、甘草;风寒咳喘痰多加用干姜、细辛、五味子;清湿中之热用连翘;腹痛用川楝子、元胡,可加用肉桂加强止痛之力;用石膏加用天花粉增加药力;颈椎病项背不舒者加用葛根、白芍、威灵仙;高血压病头晕不适者加用天麻、葛根、牛膝、杜仲、桑寄生、石决明;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加用连翘、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等。总之,在传统辨证,如阴阳、八纲、气血、三焦、脏腑、经络、卫气营血、六经等辨证的基础上,充分掌握方证的主证,在临床诊病过程中抓主证,抓住主要证候群,应用方证辨证法灵活合方“有是证,用是方”;加减药物,“有是症,用是药”,对症用药,对病用药,专药专用;善用和法,亦兼用其他七法,圆机活法治疗疾病;2方、3方相合形成复方增加临床疗效,从而治疗疑难疾病取得良好的疗效;第三,对薛师临床治疗发热、积聚、瘰疬、痛经、疳积、痫证、失眠18则验案加以整理分析展示薛师学术思想和思辨特点的具体应用;第四,通过再次精读《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金元四大家的相关着作,《蒲辅周医疗经验》、《蒲辅周医案》、《继承心悟》等中医经典及先贤恩师等着作,并在薛师的谆谆教诲启发指点下,分别对1、阳气衰于中,经脉满而络脉衰;2、《黄帝内经·灵枢集注》中有关六经的生理病理的论述;3、《黄帝内经·素问》中有关六经的生理病理的论述学习体会;4、《伤寒论》六经实质研究;5、《温病条辨》温病初起用桂枝汤;6、“柴胡证”;7、外感热病必须融会贯通“伤寒”“温病”和“瘟疫”学说;8、“推陈致新”;9、风药亦为活血药等做了理论探讨和思想继承工作;第五,由于当今世界,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糖尿病作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正日益增重。估计到2030年全球将有近5亿人患糖尿病。中国近30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老龄化、生活方式改变(总热量摄入增加而运动的减少)、肥胖和超重的比例增加及中国人的易感性等原因,导致最近10年糖尿病流行情况更为严重。2007-08年,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组织下,在全国14个省市进行了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通过加权分析,在考虑性别、年龄、城乡分布和地区差别的因素后,估计我国20岁以上的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7%,中国成人糖尿病总数达9240万,其中农村4310万,城市4930万左右。我国可能己成为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而糖尿病前期的比例更高达15.5%,[60]相当于每四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高血糖状态者。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状态作为患者心理评估及治疗的重要方面正越来越受到关注。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的患病率显着高于非糖尿病人群。我国江苏数家医院糖尿病患者门诊问卷调查患病率达50%,其中有4%左右是需要治疗的抑郁症。伴有抑郁症的糖尿病患者血糖不易得到满意控制、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可能高于普通糖尿病患者。有证据表明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可加重糖尿病的病情,抗抑郁治疗可以改善糖尿病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状态,但某些抗抑郁药可能对血糖控制不利。通过总结薛师经验,应用小柴胡汤、酸枣仁汤合黄精丹,疏郁安神,益气养阴对57例(治疗组27例,对照组30例)肝胃不和、心阴亏损证糖尿病抑郁状态住院患者进行前瞻、对照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小柴胡汤、酸枣仁汤合黄精丹加减治疗糖尿病抑郁状态患者具有:1、明显改善肝胃不和,心阴亏损证候糖尿病抑郁状态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前后对情绪抑郁、心悸心烦、胸脘痞满、食欲不振、失眠多梦、头晕健忘、大便秘结具有显着缓解作用;同时在情绪抑郁、心悸心烦、胸脘痞满、食欲不振、失眠多梦症状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具有统计学显着性差异;2、在缓解肝胃不和,心阴亏损证候,降低肝胃不和,心阴亏损证候总积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3、症状改善情况疗效分析表明:小柴胡汤、酸枣仁汤合黄精丹加减治疗糖尿病抑郁状态患者虽然四级疗效评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统计学无显着性差异(p=0.066),但考虑本临床试验样本较小,以二级(有效、无效)疗效分级评定后,治疗组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显着性差异(p=0.044);4、对于主要疗效评定指标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的治疗效果可以看出:治疗组不但可以疗后明显降低SDS标准分,HAMD总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具有显着性差异(p=0.000),而且对于SDS标准分,HAMD总分疗前疗后下降幅度亦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具有显着性差异(p=0.000);6、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对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四项的影响统计学无显着性差异;7、安全性评价方面,治疗组在肝功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肾功能(肌酐)方面疗后与疗前比较统计学无显着性差异,在尿素氮方面治疗组疗后为5.49±2.57mmol/l,较治疗前6.05±3.54mmol/l有所下降,统计学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30);总之,本临床试验显示小柴胡汤、酸枣仁汤合黄精丹加减治疗糖尿病抑郁状态患者是安全的,同时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第六,将跟师3年来体会应用薛师经验自己的临床验案5例(少阴三急下证的临床应用、以汗法治汗症、风药取汗疗发热、风药亦活血的临床应用及流感治验二则)加以整理和分析,以期较为全面展示自己继承学习应用薛师学术思想工作成果。
孙明霞[10](2011)在《王应麟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和诊治小儿外感发热独创望上腭及特色用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背景:王应麟,男,北京市人,出身于中医世家,为京城“小儿王”第四代传人。王应麟教授自幼随其祖父王子仲、父亲王鹏飞学医。家学渊源,自身酷爱中医,随后又接受正规的医学院校教育,1964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中医医疗系。现为第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本人有幸拜王老为师,侍诊抄方学习三年余获益甚多。王老师是我国知名的儿科临床专家,中医功底深厚,至今已从医40余年,诊治小儿疾病积累了丰厚的临床经验。小儿外感发热是儿科常见症状。发热是小儿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造成诸多变证,影响儿童生命质量的常见疾病之一。儿童生长发育极其迅速,但机体发育尚不完善,免疫系统发育不健全,故抗病能力较弱,小儿外感发热极易引起神昏、惊风或抽搐等症甚至危及小儿生命。现代医学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抗病毒药物的发展比较缓慢,疗效尚待评估;抗生素的滥用,引起耐药菌的增多和儿童抵抗力的下降,各种副作用伤及儿童。王应麟老师秉承家学,同时又博采众家之长,结合自己多年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一套独特有效的儿科临床诊治方法。独特的望上腭方法,在诊治小儿外感发热过程中,协助指导辨证用药,减少抽血、拍片等化验检查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和伤害。王老师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依清解养阴化痰法创青寒合剂,“护元气不用辛散攻伐”,退热存阴而不至于大汗出,祛痰药的使用,起到了已病防变,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疗效显着。2目的:全面系统总结王应麟老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重点研究特殊望诊法,和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临床经验。指导后学在浩瀚如海的中医理论着作中,汲取所需,更好指导临床,造福世人。3内容:探求王应麟学术思想渊源;研究并全面总结王应麟老师诊治小儿疾病的临床经验,并提炼升华其学术思想;对王应麟老师擅长治疗的小儿外感发热进行临床观察,对青寒合剂深入研究,以期更深层次地挖掘王应麟老师特色用药的临床价值。4方法:分三部分4.1学术思想渊源部分:通过追溯王老师曾祖父王润吉、祖父王子仲、父亲王鹏飞历代先人的行医历程,及学术思想演变过程,探究王应麟老师学术思想形成的家族根源。检索中医典籍及历代医学着述,寻求对老师学术思想影响较大的医家,期待获取更系统的学术思想渊源。4.2全面总结部分:王老师四诊合参,尤重望诊,探索望上腭、望头顶污垢及望手掌的理论支撑,及临床应用要点。全面总结王老师擅长治疗的小儿内科疾病:小儿呼吸道疾病(如:小儿发热、咳嗽、哮喘、腺样体肥大)、消化道疾病(如:小儿腹泻、便秘、腹痛、呕吐、疳积)、小儿多动症、小儿遗尿等病种。王老师在小儿皮肤病如小儿湿疹,小儿外科如小儿鞘膜积液,小儿眼科如小儿麦粒肿也有独到建树。在中药配伍上以“整体调理、脾胃兼顾、视其偏胜、随症加减”为原则。4.3临床研究部分:选择2008年9月~2011年3月我院门诊病例123例观察。采取随机分组对照方法观察。将王应麟教授依清解养阴化痰法拟定的青寒合剂作为受试药,据同类有效原则,选择小儿热速清口服液(吉林一正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作为对照药,三天为一疗程,进行临床观察并记录结果。5结论:分三部分5.1学术思想渊源部分:王应麟老师的学术思想,来源于家传,以中医经典古籍为根基,受名老中医思想影响,获益于临证实践及科研。5.2全面总结部分:王应麟老师的学术思想包括如下几项:四诊合参,尤重望诊,独特的望诊方法,弥补了小儿问诊不清,望诊困难的不足。自创的咳嗽系列方,根据患病不同阶段及患儿体质特点,有层次地遣药组方。治疗小儿多动症总体不离肝、肾、心、脾等的调理、平衡,同时也考虑肺气的通畅。治疗小儿便秘受启于《伤寒论》“脾约”的思想,继承家方,应用草(甘草)、木(木瓜)、藤(钩藤)、果(化红)、土(伏龙肝)五大元素为主,运脾润肠恢复胃肠道蠕动功能。治疗小儿疳积,从健脾补肾、消食化积入手,每获良效。小儿呕吐源于自体脾胃不振,胃失和降,治疗以醒脾和胃为主,临证常用藿香、茯苓、白术“三君子汤”为底方加减。小儿腹痛多为寒邪凝聚,治疗应用温化散寒,芳香化浊、理气止痛之品,取其含挥发油性质的芳香药物,缓解平滑肌痉挛的同时,也可加强平滑肌的正常收缩作用,有双向调节作用。小儿腹泻治疗与成人有别,及早应用补脾固涩、温肾止泻,帮助小儿肠道功能的恢复,无恋邪之副作用。小儿腺样体肥大治疗离不开“痰”和“瘀”,治疗原则:养阴益气,健脾化痰,通窍散结。小儿遗尿治疗以固肾气,补脾气,开肺气,止遗涩淋为主,妙处为麻黄配银杏一开一合,使肺气宣降通畅,膀胱开合有度,起到宣上通下、有提壶揭盖、宣肺醒脑止遗尿之功。在遣方用药方面,善用串药,具遣方小、用药少、药味娇、疗效可靠、副作用低、价格廉等独特优势。5.3临床研究部分:结果:治疗前后症状有显着性差异;治疗前后体温有显着性差异;根据疗效评价标准,临床痊愈率76.2%,显效率12.7%,有效率6.3%。证实了青寒合剂用于小儿外感发热的有效性,为中药退热的中医药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讨论分析清解养阴化痰法代表方剂一青寒合剂,方药的作用以及王应麟教授的用药经验。6意义:本课题较为全面的总结了王应麟教授治疗小儿疾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期待得以传承并将发扬光大。王应麟教授立足于四诊,尤重望诊,用于指导临床,提高了临床诊治水平,丰富了儿科学诊断方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用药注重清解的同时,强调呵护脾胃,顾护阴液,早用化痰之品,防治并重,免生他病坏病。对于小儿外感发热的中医辨病辨证治疗提供了较为完整的治疗思路。但愿为更多的患儿解除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二、中医辨治小儿烧退后厌食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医辨治小儿烧退后厌食症(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维生素D作用途径探讨静宁颗粒治疗ADHD的疗效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药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理论探讨及研究进展 |
1 概述 |
2 理论溯源 |
3 病因病机 |
4 中医诊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 概述 |
2 ADHD病因研究 |
3 ADHD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4 ADHD现代诊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临床和实验研究 |
研究一 基于维生素D作用途径探讨静宁颗粒对ADHD患儿临床疗效及相关血清指标的影响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研究二 基于维生素D作用途径探讨静宁颗粒对SHR大鼠行为学及相关指标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汪受传教授辨证论治小儿乳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小儿乳蛾的研究概况 |
1 中医学对小儿乳蛾的认识进展 |
1.1 病名溯源 |
1.2 病因病机 |
1.3 辨证论治 |
2 西医学对小儿乳蛾的认识进展 |
2.1 概述及流行病学 |
2.2 解剖特点及免疫功能 |
2.3 发病因素 |
2.4 治疗进展 |
3 数据挖掘技术在名老中医经验传承中的应用概况 |
3.1 真实世界研究 |
3.2 数据挖掘 |
第二部分 汪受传教授治疗小儿乳蛾的门诊病例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标准 |
1.6 疗效评价标准 |
1.7 安全性评价 |
2 研究方法 |
2.1 临床信息采集 |
2.2 数据录入 |
2.3 数据挖掘 |
3 研究内容 |
3.1 频数分析 |
3.2 聚类分析 |
3.3 关联规则 |
3.4 疗效分析 |
4 研究结果 |
4.1 入选病例的基本情况 |
4.2 患病情况 |
4.3 证素统计 |
4.4 证型统计 |
4.5 用药分析 |
5 疗效分析 |
5.1 疾病疗效分析 |
5.2 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
6 安全性评价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一般情况 |
2 患病情况 |
3 证素统计 |
4 证型统计 |
5 用药分析 |
5.1 用药频数及类别分析 |
5.2 中药聚类分析 |
5.3 常用药对 |
6 疗效分析 |
7 安全性评价 |
8 汪受传教授治疗小儿乳蛾的临证经验总结 |
8.1 从“热、风、虚、痰、瘀”认识小儿乳蛾 |
8.2 分期论治 |
9 典型医案 |
第四部分 总结 |
1 数据挖掘结论 |
1.1 一般情况 |
1.2 患病情况 |
1.3 病机证素 |
1.4 证型分类 |
1.5 遣方用药 |
1.6 疗效分析及安全性评价 |
1.7 临证经验 |
2 存在问题与解决办法 |
2.1 存在问题 |
2.2 解决办法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小儿乳蛾病例调查表 |
附录2 小儿乳蛾证候评分量表 |
英文缩略词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倪菊秀肺脾同治小儿热病的临床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 呼吸系统疾病发热案 |
1.1 感冒案 刘某,男,4岁。初诊日期:2018年5月15日。 |
1.2 肺炎喘嗽案 杨某,女,6岁。初诊日期:2018年3月6日。 |
1.3 哮证案 卓某,男,7岁。初诊日期:2018年1月5日。 |
2 消化系统疾病案 |
2.1 泄泻案 李某,男,1岁8个月。初诊日期:2018年7月5日。 |
2.2 热病后厌食案 赵某,女,10岁。初诊日期:2019年1月12日。 |
2.3 脘腹痛案 王某,女,5岁。初诊日期:2016年5月8日。 |
3 杂病案 |
3.1 口疮案 |
3.2 温病案 |
4 讨论 |
(4)基於“下病上取”法针刺支沟穴对腓肠肌痉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中医对腓肠肌痉挛的研究 |
1.1.1 中医病名溯源 |
1.1.2 病因病机分析 |
1.2 现代西医对腓肠肌痉挛的研究 |
1.2.1 发病机理 |
1.2.2 常用治疗手段 |
1.3 近代中医治疗腓肠肌痉挛的进展 |
1.3.1 针灸治疗 |
1.3.2 以支沟为主的治疗研究 |
1.3.3 以承山为主的治疗研究 |
1.3.4 以中药为主的治疗研究 |
1.4 近代中医以“下病上取”法为主的治疗研究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研究方案 |
2.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1.2 研究方法 |
2.1.3 实验方案 |
2.1.4 观察指标 |
2.1.5 不良事件观察与分析 |
2.1.6 中止、剔除标准 |
2.2 研究结果 |
2.2.1 基线情况 |
2.2.2 症状,体征,疗效比较 |
2.2.3 疼痛评分(目测类比定级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 |
2.2.4 失眠严重指数量表(Insomnia Severity Index, ISI) |
2.2.5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 |
2.2.6 健康调查简表(SF-36) |
2.3 不良反应观察 |
2.4 脱落情况 |
第三章 讨论 |
3.1 临床疗效分析 |
3.1.1 基线性况 |
3.1.2 症状评分 |
3.1.3 体征评分 |
3.1.4 疗效评定 |
3.1.5 疼痛评分(VAS) |
3.1.6 失眠严重指数量表(ISI) |
3.1.7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 |
3.1.8 健康调查简表(SF-36) |
3.2 治疗方法分析 |
3.2.1 选穴原理 |
3.2.2 下病上取 |
3.3 小结 |
第四章 结语 |
4.1 本次临床研究结果 |
4.2 问题与展望 |
4.3 创新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5)壮医龙盘止咳方治疗小儿咳嗽的中医证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治疗方案 |
2.2 观察指标 |
2.3 疗效评定标准 |
2.4 安全性评定标准 |
2.5 随访方式及记录 |
2.6 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基线比较 |
3.2 治疗前后相关观察指标的比较 |
4 讨论 |
4.1 现代医学对小儿咳嗽的认识 |
4.2 祖国医学对小儿咳嗽的认识 |
4.3 壮医药对咳嗽的认识 |
4.4 壮医龙盘止咳方组方分析 |
4.5 结果分析 |
5 存在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1 壮医龙盘止咳方治疗小儿咳嗽观察表 |
缩略词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6)国医大师班秀文辨治月经不调学术思想与证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月经不调论治渊源流变 |
1.1 秦汉时期——妇科理论形成时期 |
1.2 晋唐时期——独立区分时期 |
1.3 宋金元时期——学术争鸣时期 |
1.4 明清时期——发展完善时期 |
1.5 现代月经不调研究概况 |
2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 |
2.1 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研究 |
2.2 病机理论 |
2.3 中药方剂 |
2.4 中医证候 |
2.5 针灸治疗 |
2.6 中医医案 |
第二部分 班秀文教授辨治月经不调学术经验文献研究 |
1 注重调补肝肾 |
1.1 从肾治经 |
1.2 从肝论治 |
1.3 从奇经论治 |
2 注重调理气血 |
2.1 治经必治血,理血不留瘀 |
2.2 治血必理气,疏肝经自调 |
3 注重健脾充源 |
4 处方用药特色 |
4.1 处方特色 |
4.2 用药特色 |
第三部分 班秀文教授月经不调医案的临床研究数据源 |
1 临床资料 |
1.1 医案来源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数据预处理 |
2.2 数据录入 |
2.3 数据挖掘处理方法 |
第四部分 班秀文教授辨治月经不调证治规律研究 |
1 班氏辨治月经不调数据挖掘研究 |
1.1 938 例医案数据挖掘结果与分析 |
1.2 月经先期数据研究结果与分析 |
1.3 月经后期数据研究结果与分析 |
1.4 月经先后无定期数据研究结果与分析 |
1.5 月经过多数据研究结果与分析 |
1.6 月经过少数据研究结果与分析 |
1.7 月经量多少不一数据研究结果与分析 |
1.8 经期延长数据研究结果与分析 |
2 班氏辨治月经不调证治规律探讨 |
2.1 病因病机 |
2.2 治则治法 |
2.3 处方特点 |
2.4 用药规律 |
3 客观评价挖掘结果和不足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B 班氏验案举隅 |
附录 C 个人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7)基于数据挖掘的三承气汤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上篇 三承气汤理论研究 |
第一章 中医学下法的形成与发展 |
1 下法理论形成依据 |
2 探讨张仲景对下法的应用 |
2.1 《伤寒论》中的下法 |
2.1.1 攻逐瘀血法 |
2.1.1.1 桃核承气汤证 |
2.1.1.2 抵当汤证 |
2.1.1.3 抵当丸证 |
2.1.2 泻热逐水法 |
2.1.2.1 大陷胸丸证 |
2.1.2.2 大陷胸汤证 |
2.1.3 三物白散证 |
2.1.4 十枣汤证 |
2.1.5 苦寒泻下法 |
2.1.5.1 调胃承气汤证 |
2.1.5.2 小承气汤证 |
2.1.5.3 大承气汤证 |
2.1.6 麻子仁丸证 |
2.1.7 蜜煎导证 |
2.1.8 变治法 |
2.1.8.1 大柴胡汤证 |
2.1.8.2 柴胡加芒硝汤证 |
2.1.8.3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
2.1.8.4 桂枝加大黄汤证 |
2.1.9 急下存阴法 |
2.1.9.1 阳明三急下证 |
2.1.9.2 少阴三急下证 |
2.2 《金匮要略》中的下法 |
2.2.1 攻下泻热法 |
2.2.1.1 阳明实热痉病证治 |
2.2.1.2 实积下利证治 |
2.2.1.3 支饮证面热证证治 |
2.2.1.4 谷疸证证治 |
2.2.1.5 酒疸证证治 |
2.2.1.6 热盛里实黄疸证证治 |
2.2.1.7 热盛吐衄证证治 |
2.2.2 攻下行气法 |
2.2.2.1 表寒里实腹满证证治 |
2.2.2.2 里实胀重证证治 |
2.2.2.3 里实少阳心下满痛证证治 |
2.2.2.4 里实积胀俱重证证治 |
2.2.2.5 支饮腹满证证治 |
2.2.3 峻下去积法 |
2.2.4 攻下逐饮法 |
2.2.4.1 留饮欲去证证治 |
2.2.4.2 悬饮证证治 |
2.2.4.3 肠间饮聚成实证证治 |
2.2.4.4 水血并结血室证证治 |
2.2.5 攻下逐瘀法 |
2.2.5.1 虚劳干血证证治 |
2.2.5.2 急性肠痈未成脓证证治 |
2.2.5.3 瘀血内结证证治 |
2.2.5.4 瘀结成实证证治 |
2.2.6 泻热通便止呕法 |
2.2.7 缓下润燥法 |
2.2.8 温里攻下法 |
第二章 三承气汤论述 |
1 调胃承气汤论述 |
1.1 原文 |
1.2 主证 |
1.3 药物组成 |
1.4 煎服法 |
1.5 调胃承气汤证之见 |
1.5.1 不大便,心烦,躁动不安 |
1.5.2 蒸蒸发热 |
1.5.3 吐下腹胀满不痛 |
1.5.4 脉调和或阴脉微 |
1.6 调胃承气汤方之见 |
2 小承气汤论述 |
2.1 条文 |
2.2 主证 |
2.3 药物组成 |
2.4 煎服法 |
2.5 小承气汤证之见 |
2.5.1 脉滑而疾 |
2.5.2 腹大满不通 |
2.5.3 大便燥结、小便频数 |
2.6 小承气汤方之见 |
3 大承气汤论述 |
3.1 原文 |
3.2 主证 |
3.3 药物组成 |
3.4 煎服法 |
3.5 大承气汤证之见 |
3.5.1 当下而尚未攻下之大承气汤证 |
3.5.1.1 局部证候特点 |
3.5.1.1.1 腹胀满、大便不通、绕脐痛 |
3.5.1.1.2 热结旁流兼喘证 |
3.5.1.1.3 不能食 |
3.5.1.2 全身证候特点:潮热、手足濈然汗出 |
3.5.1.3 神志证候特点:心烦、心中懊憹、谵语 |
3.5.1.4 脉迟而实有力 |
3.5.2 急下存阴的阳明大承气汤证 |
3.5.2.1 目中不了了,睛不和 |
3.5.2.2 发热汗多 |
3.5.2.3 腹胀满疼痛、减不足言 |
3.6 大承气汤方之见 |
4 三承气汤总结 |
4.1 配伍为主治证候疗效的关键 |
4.2 煎服法为处方理法方药的特点 |
第三章 阳明病下法禁忌 |
1 阳明腑证未实不可下 |
2 阳明表未解不可下 |
3 阳明病兼少阳证不可下 |
4 阳明病兼太阳少阳证不可下 |
5 阳明经证不可下 |
6 阳明虚寒证不可下 |
7 阳明热在上不可下 |
第四章 承气类方的形成与发展 |
1 新加黄龙汤证 |
2 宣白承气汤证 |
3 导赤承气汤证 |
4 牛黄承气汤证 |
5 增液承气汤证 |
6 护胃承气汤证 |
7 承气合小陷胸汤证 |
8 桃仁承气汤证 |
中篇 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 |
前言 |
1 大承气汤应用轨迹研究 |
1.1 大承气汤文献总篇数、临床应用篇数、个案篇数统计表 |
1.2 大承气汤临床应用研究现况 |
1.3 大承气汤个案应用现况 |
2 小承气汤应用轨迹研究 |
2.1 小承气汤文献总篇数、临床应用篇数、个案篇数统计表 |
2.2 小承气汤临床应用研究现况 |
2.3 小承气汤个案应用现况 |
3 调胃承气汤应用轨迹研究 |
3.1 调胃承气汤文献总篇数、临床应用篇数、个案篇数表 |
3.2 调胃承气汤临床应用研究现况 |
3.3 调胃承气汤个案应用现况 |
4 结论 |
下篇 循证医学与系统评价 |
第一章 医学文献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
1 系统评价概述 |
1.1 系统评价基本概念 |
1.2 Cochrane系统评价基本概念 |
1.3 Meta分析 |
1.4 文献综述 |
2 系统评价的方法与步骤概述 |
2.1 系统评价方法 |
2.2 系统评价步骤简易流程图 |
2.2.1 系统评价程序流程图 |
2.2.2 检索与课题研究相关文献资料流程图 |
2.2.3 纳入文献资料可能的偏倚风险来源简易图 |
2.2.4 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规则 |
3 Meta分析概述 |
3.1 Meta分析基本概念 |
3.2 Meta分析的目的 |
3.2.1 增加统计学检验效能 |
3.2.2 定量估计研究效应 |
3.2.3 发现既往研究缺乏之处 |
4 Meta分析的方法与步骤 |
4.1 确立研究课题 |
4.2 相关课题研究文献检索 |
4.2.1 文献检索方法 |
4.2.1.1 检索词 |
4.2.1.2 文献检索方法 |
4.2.1.3 检索范围 |
4.2.2 文献检索步骤 |
4.3 相关课题研究文献资料的纳入与排除 |
4.3.1 课题研究设计的类型 |
4.3.2 文献发表年限、所使用语言 |
4.3.3 样本量和随访期限 |
4.3.4 结果测量指标 |
4.3.5 重复发表文献 |
4.3.6 信息完整性 |
4.4 相关课题研究文献质量评价 |
4.4.1 随机对照研究 |
4.4.1.1 CONSORT(Consolidated Standards Of Reporting Trials) |
4.4.1.2 CONSORT扩展版(ectensions of the CONSORT statment) |
4.4.1.3 STARD(Standards for the Reporting of Diagnostic accuracy studies) |
4.4.2 观察性研究 |
4.4.2.1 STROBE(Strengthening The Reporting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 inEpidemiology) |
4.4.2.2 TREND(Transparent Reporting of Evaluations with NonrandomizedDesigns) |
4.4.3 系统评价(Meta分析) |
4.4.3.1 QUOROM(Quality of Reporting of Meta-analysis) |
4.4.3.2 RISMA(Preferred Reporting Items for Systematic Reviews andMeta-analysis) |
4.4.3.3 MOOSE(Meta-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Epidemiology) |
4.5 数据及相关信息提取 |
第二章 大承气汤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 |
1 前言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方法 |
3.1 确立题目 |
3.2 检索文献资料方法 |
3.2.1 检索词 |
3.2.2 检索数据库 |
3.2.3 手工检索 |
3.3. 文献资料纳入和排除标准 |
3.3.1 排除标准 |
3.3.2 纳入标准 |
3.3.2.1 随机分组 |
3.3.2.2 隐蔽分组 |
3.3.2.3 对患者和医生实施盲法 |
3.3.2.4 测量数据的完整性 |
3.3.2.5 结果数据的完整性 |
3.3.2.6 选择性的研究结果报告 |
3.3.2.7 其他偏倚 |
3.4 文献资料统计分析 |
3.4.1 统计软体采用 |
3.4.2 计数资料采用 |
3.4.2.1 二分类变量 |
3.4.2.2 连续性变量 |
3.4.3 可信赖区间设定 |
3.4.3.1 亚组合并效应量 |
3.4.3.2 总合并效应量 |
3.4.3.3 统计学意义 |
3.4.4 统计分析 |
研究一 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5 Review Manager中连续性资料的Meta分析 |
5.1 肛门排气时间标准均数差SMD |
5.2 肛门排便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3 腹胀腹痛消失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4 住院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6 典型医案 |
研究二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生长抑素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研究三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二联法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5 Review Manager中连续性资料的Meta分析 |
5.1 肛门排气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2 肛门排便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3 腹胀缓解/消失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4 肠鸣音恢复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5 恶心、呕吐消失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6 治疗/住院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研究四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三联法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研究五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盐水灌肠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研究六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肥皂水灌肠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研究七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石蜡油灌胃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研究八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阿托品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第三章 小承气汤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 |
1 前言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方法 |
3.1 确立题目 |
3.2 检索文献资料方法 |
3.2.1 检索词 |
3.2.2 检索数据库 |
3.2.3 手工检索 |
3.3 文献资料纳入和排除标准 |
3.3.1 排除标准 |
3.3.2 纳入标准 |
3.3.2.1 随机分组 |
3.3.2.2 隐蔽分组 |
3.3.2.3 对患者和医生实施盲法 |
3.3.2.4 测量数据的完整性 |
3.3.2.5 结果数据的完整性 |
3.3.2.6 选择性的研究结果报告 |
3.3.2.7 其他偏倚 |
3.4 文献资料统计分析 |
3.4.1 统计软体采用 |
3.4.2 计数资料采用 |
3.4.2.1 二分类变量 |
3.4.2.2 连续性变量 |
3.4.3 可信赖区间设定 |
3.4.3.1 亚组合并效应量 |
3.4.3.2 总合并效应量 |
3.4.3.3 统计学意义 |
3.4.4 统计分析 |
研究 小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第四章 针灸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 |
1 前言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方法 |
3.1 确立题目 |
3.2 检索文献资料方法 |
3.2.1 检索词 |
3.2.2 检索数据库 |
3.2.3 手工检索 |
3.3 文献资料纳入和排除标准 |
3.3.1 排除标准 |
3.3.2 纳入标准 |
3.3.2.1 随机分组 |
3.3.2.2 隐蔽分组 |
3.3.2.3 对患者和医生实施盲法 |
3.3.2.4 测量数据的完整性 |
3.3.2.5 结果数据的完整性 |
3.3.2.6 选择性的研究结果报告 |
3.3.2.7 其他偏倚 |
3.4 文献资料统计分析 |
3.4.1 统计软体采用 |
3.4.2 计数资料采用 |
3.4.2.1 二分类变量 |
3.4.2.2 连续性变量 |
3.4.3 可信赖区间设定 |
3.4.3.1 亚组合并效应量 |
3.4.3.2 总合并效应量 |
3.4.3.3 统计学意义 |
3.4.4 统计分析 |
研究一 针灸治疗与西医临床治疗肠梗阻的Review Manager Meta系统评价分析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5 典型医案 |
研究二 大承气汤+针灸+西医基础疗法治疗肠梗阻的Review Manager Meta系统评价分析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第五章 肠梗阻疗法研究成果与建议治疗方案 |
1 基于RevMan Meta-analysi s中的方药组方规律与经验分析 |
2 基于RevMan meta-analysis下针刺治疗肠梗阻取穴组方规律与经验分析 |
3 研究总结-肠梗阻建议治疗方案 |
4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参考书目 |
附篇 |
致谢 |
个人简介 |
(8)吴鞠通温病养阴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吴鞠通养阴法及方剂溯源 |
1.1 《黄帝内经》及《伤寒杂病论》的启示 |
1.1.1 《黄帝内经》提出热病当以泄热养阴为法 |
1.1.2 《伤寒杂病论》创立清热养阴方剂 |
1.2 晋唐金元医家的影响 |
1.2.1 《千金要方》经典养阴清热方剂 |
1.2.2 《外台秘要》经典养阴清热方剂 |
1.2.3 金元医家辨治温病强调清热以养阴 |
1.3 吴又可治温疫提出祛邪护阴及瘥后养阴 |
1.3.1 祛邪护阴的思想 |
1.3.2 瘥后养阴的思想 |
1.4 叶天士详述温病养阴两大治法 |
1.4.1 养阴注重益胃津与滋肾液 |
1.4.2 养阴以安未受邪之地 |
二、吴鞠通养阴法的类型及特点 |
2.1 吴鞠通养阴法的基本类型 |
2.1.1 甘寒濡润法 |
2.1.2 咸寒滋阴法 |
2.1.3 酸甘化阴法 |
2.1.4 甘寒合辛凉法 |
2.1.5 甘苦化阴法 |
2.1.6 酸苦清养法 |
2.1.7 甘凉甘温复法 |
2.1.8 咸苦寒复法 |
2.2 吴鞠通温病养阴法的主要特点 |
2.2.1 津伤病浅方宗轻灵不腻 |
2.2.2 阴伤夹邪施以邪正兼顾 |
2.2.3 病深虚甚重在滋补肝肾 |
2.2.4 阴虚及阳多投两补气阴 |
2.2.5 救阴护精主以滋养胃津 |
三、吴鞠通养阴法在三焦辨证中的运用 |
3.1 温病养阴须按三焦分治 |
3.1.1 上焦温病养阴法 |
3.1.2 中焦温病养阴法 |
3.1.3 下焦温病养阴法 |
3.2 温病养阴须按三焦选药 |
3.2.1 上焦养阴合以轻灵透散 |
3.2.2 中焦养阴尤重甘寒苦寒 |
3.2.3 下焦养阴常配厚味敛摄 |
四、吴鞠通养阴法组方特点及临床应用 |
4.1 养阴法的组方特点 |
4.1.1 清养并施,兼祛余邪 |
4.1.2 养阴生津,兼顾脾胃 |
4.1.3 益气养阴,阳生阴长 |
4.2、吴鞠通养阴法的现代应用 |
4.2.1 甘寒养阴法的应用 |
4.2.2 酸甘养阴法的应用 |
4.2.3 咸寒养阴法的应用 |
4.2.4 苦甘化阴法的应用 |
4.3、吴鞠通养阴名方在临床各科的应用 |
4.3.1 呼吸系统疾病 |
4.3.2 皮肤疾病 |
4.3.3 消化系统疾病 |
4.3.4 血液疾病 |
4.3.5 肿瘤疾病 |
4.3.6 免疫系统疾病 |
4.3.7 内分泌疾病 |
五、吴鞠通养阴法及方药使用频数分析 |
5.1 《温病条辨》各类治法使用频数 |
5.2 养阴法及方药使用频数 |
5.2.1 《温病条辨》各类养阴法使用频数 |
5.2.2 《温病条辨》养阴方使用频数 |
5.2.3 《温病条辨》、《吴鞠通医案》养阴药使用频数 |
六、吴鞠通养阴法运用验案探析 |
6.1 温病验案 |
6.2 杂病验案 |
6.3 临证实录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9)薛伯寿教授学术思想及小柴胡汤相关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中医传承的重要意义 |
1.2 薛伯寿教授的简要介绍 |
1.3 跟师学习的任务和方法 |
1.3.1 学习的目的与任务 |
1.3.2 学习的基础与方法 |
1.3.2.1 临诊学习法 |
1.3.2.2 案例分析法 |
1.3.2.3 文献分析法 |
1.3.2.4 数理统计分析法 |
1.3.2.5 实践应用法 |
第二章 薛伯寿教授的学术思想和小柴胡汤相关的临床研究 |
2.1 学术思想和思辨特点 |
2.1.1 善用和法,和法亦有兼他法之需 |
2.1.2 内伤七情肝先损,内伤五脏脾为先 |
2.1.3 痹症的外邪合侵,深入于里,内外重病 |
2.1.4 形寒于外,寒饮于内,重寒伤肺 |
2.1.5 升降出入,治病之本 |
2.1.6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精补 |
2.1.7 大气一转,其“邪”乃散 |
2.1.8 治病求本 |
2.1.9 必先岁气,无伐天和 |
2.2 |
2.2.1 小柴胡汤相关合方、加减药物的文献综述 |
2.2.1.1 小柴胡汤相关合方、加减药物的认识 |
2.2.1.2 小柴胡汤的现代扩展应用 |
2.2.2 小柴胡汤相关合方、加减药物的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2.3 薛伯寿教授临床验案赏析 |
2.3.1、小柴胡汤变方八法疗发热 |
2.3.2、积聚验案一则 |
2.3.3、瘰疬验案一则 |
2.3.4、痛经验案一则 |
2.3.5、疳积验案一则 |
2.3.6、痫症验案一则 |
2.3.7、内伤发热验案一则 |
2.3.8、外感发热验案一则 |
2.3.9、失眠验案三则 |
第三章 理论继承和在临床中的应用 |
3.1 思想继承与理论探讨 |
3.1.1、阳气衰于中,经脉满而络脉衰 |
3.1.2、《黄帝内经·灵枢集注》中有关六经的生理病理的论述体会 |
3.1.3、《黄帝内经·素问》中有关六经的生理病理的论述学习体会 |
3.1.4、《伤寒论》六经实质研究之我见 |
3.1.5、《温病条辨》温病初起用桂枝汤之我见 |
3.1.6、“柴胡证”之我见 |
3.1.7 外感热病必须融会贯通“伤寒”、“温病”和“温疫”学说 |
3.1.8、“推陈致新”之我见 |
3.1.9、风药亦为活血药谈 |
3.2 小柴胡汤变方治疗糖尿病抑郁状态患者的临床研究 |
3.3 学习薛师经验治疗其他疾病的典型验案 |
3.3.1 验案一:《伤寒论》少阴三急下证应用体会 |
3.3.2 验案二:以汗法治汗症体会 |
3.3.3 验案三:风药取汗出疗发热 |
3.3.4 验案四:风药亦活血临床应用体会 |
3.3.5 验案五:流感临床治验二则 |
第四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10)王应麟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和诊治小儿外感发热独创望上腭及特色用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王应麟教授学术渊源概述 |
1 家学渊源 |
2 中医典籍的影响 |
3 古代医家的影响 |
4 近代医家的影响 |
5 北京中医医院儿科前辈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王应麟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 |
第一章 王应麟教授学术思想概述 |
第二章 王应麟教授临床经验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王应麟教授诊治小儿外感发热独创望上腭及特色用药研究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前言 |
临床资料 |
诊疗标准 |
研究方法 |
结果 |
结论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小结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中医辨治小儿烧退后厌食症(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维生素D作用途径探讨静宁颗粒治疗ADHD的疗效及机制研究[D]. 邓家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汪受传教授辨证论治小儿乳蛾的研究[D]. 陈慧.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倪菊秀肺脾同治小儿热病的临床经验[J]. 韩海琼,林兴喜,孙婷,沈佳颖,倪菊秀.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0(10)
- [4]基於“下病上取”法针刺支沟穴对腓肠肌痉挛的临床研究[D]. 林珍妮.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5]壮医龙盘止咳方治疗小儿咳嗽的中医证效研究[D]. 李崇进.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6]国医大师班秀文辨治月经不调学术思想与证治规律研究[D]. 马丽.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8
- [7]基于数据挖掘的三承气汤证研究[D]. 曾子芸.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9)
- [8]吴鞠通温病养阴法的研究[D]. 韦堂军.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2(10)
- [9]薛伯寿教授学术思想及小柴胡汤相关传承研究[D]. 胡东鹏.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2(06)
- [10]王应麟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和诊治小儿外感发热独创望上腭及特色用药研究[D]. 孙明霞.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