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缝纫机的纠偏装置论文和设计-王少伟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缝纫机的纠偏装置,包括控制模块、支座、伸缩气缸、连接座、从动棘轮、摆动气缸、曲柄、与所述从动棘轮配合的主动棘轮、用于驱动所述主动棘轮转动的驱动电机以及用于检测物料是否跑偏的第一传感器,所述从动棘轮的轴线和所述主动棘轮的轴线相互垂直布置,所述曲柄的柄身转动连接在所述支座上,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伸缩气缸、所述摆动气缸、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第一传感器的工作时序。通过设置主动棘轮和从动棘轮,可同时在物料的两侧与物料接触,进而带动物料移动实现纠偏,特别是当物料为柔性布料时,主动棘轮和从动棘轮可相互啮合,进而精确控制纠偏量,纠偏效果相对较好。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用于缝纫机的纠偏装置,包括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缝纫机的机架上的支座、缸体固定连接在所述支座上的伸缩气缸、固定连接在所述伸缩气缸的活塞杆上的连接座、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座上的从动棘轮、缸体转动连接在所述支座上的摆动气缸、一端与所述摆动气缸的活塞杆转动连接的曲柄、与所述从动棘轮配合的主动棘轮、用于驱动所述主动棘轮转动的驱动电机以及用于检测物料是否跑偏的第一传感器,所述从动棘轮的轴线和所述主动棘轮的轴线相互垂直布置,所述曲柄的柄身转动连接在所述支座上,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伸缩气缸、所述摆动气缸、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第一传感器的工作时序。

设计方案

1.一种用于缝纫机的纠偏装置,包括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缝纫机的机架上的支座、缸体固定连接在所述支座上的伸缩气缸、固定连接在所述伸缩气缸的活塞杆上的连接座、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座上的从动棘轮、缸体转动连接在所述支座上的摆动气缸、一端与所述摆动气缸的活塞杆转动连接的曲柄、与所述从动棘轮配合的主动棘轮、用于驱动所述主动棘轮转动的驱动电机以及用于检测物料是否跑偏的第一传感器,所述从动棘轮的轴线和所述主动棘轮的轴线相互垂直布置,所述曲柄的柄身转动连接在所述支座上,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伸缩气缸、所述摆动气缸、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第一传感器的工作时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缝纫机的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包括螺栓、定位块、固定连接在缝纫机的机架上的滑轨、滑动连接在所述滑轨上的座体和竖直滑动连接在所述座体上的插销,所述定位块上开设有与所述插销配合的定位孔以及与所述螺栓配合的腰型孔,所述螺栓穿插在所述腰型孔中并螺旋连接在缝纫机的机架上,所述伸缩气缸、所述摆动气缸、所述曲柄和所述驱动电机都位于所述座体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缝纫机的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上设置有停车组件,所述停车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支座上且与所述伸缩气缸的活塞杆平行布置的转杆、固定连接在所述转杆一端的压片、固定连接在所述转杆另一端上的感应片、套设在所述转杆上的扭簧以及与所述感应片配合的第二传感器,所述压片未与所述转杆连接的一端位于所述连接座的正上方,所述第二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模块通讯连接,所述扭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支座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转杆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缝纫机的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上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转杆穿插在所述套筒内,且所述转杆和所述套筒之间设置有轴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缝纫机的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包括与所述伸缩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的下连接块和与所述下连接块固定连接的上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成L字形,且所述上连接板和所述下连接块之间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内穿插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支座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缝纫机的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上设置有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伸缩气缸的活塞杆平行布置,所述第一传感器固定连接在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缝纫机的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主动带轮,所述主动棘轮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主动棘轮同轴布置的从动带轮,所述主动带轮和所述从动带轮之间绕设有同步带。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用于缝纫机的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上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支座上的固定块、螺旋连接在所述固定块上且与所述伸缩气缸的活塞杆平行布置的螺杆、固定连接在所述螺杆一端的旋钮、固定连接在所述螺杆另一端上的调节块以及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调节块上的支撑杆,所述摆动气缸的缸体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杆上,所述调节块滑动连接在所述支座上,且所述调节块在所述支座上的滑动方向与所述伸缩气缸的活塞杆相互平行。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纠偏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缝纫机的纠偏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缝纫机通常采用人工送料,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目前市场上出现了许多能够实现自动进料的自动缝纫机或半自动缝纫机,由于物料在自动送料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偏移,需要设置纠偏装置纠正送料方向。

公告号为CN20800813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纠偏机构,其通过纠偏毛轮的转动带动物料移动来实现纠偏,然而由于纠偏毛轮仅在物料的一侧与物料接触,容易出现打滑现象而导致纠偏量不足,纠偏效果相对较差。

有鉴于此,本申请人对用于缝纫机的纠偏装置的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纠偏效果相对较好的用于缝纫机的纠偏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缝纫机的纠偏装置,包括控制模块,还包括安装在缝纫机的机架上的支座、缸体固定连接在所述支座上的伸缩气缸、固定连接在所述伸缩气缸的活塞杆上的连接座、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座上的从动棘轮、缸体转动连接在所述支座上的摆动气缸、一端与所述摆动气缸的活塞杆转动连接的曲柄、与所述从动棘轮配合的主动棘轮、用于驱动所述主动棘轮转动的驱动电机以及用于检测物料是否跑偏的第一传感器,所述从动棘轮的轴线和所述主动棘轮的轴线相互垂直布置,所述曲柄的柄身转动连接在所述支座上,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伸缩气缸、所述摆动气缸、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第一传感器的工作时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支座包括螺栓、定位块、固定连接在缝纫机的机架上的滑轨、滑动连接在所述滑轨上的座体和竖直滑动连接在所述座体上的插销,所述定位块上开设有与所述插销配合的定位孔以及与所述螺栓配合的腰型孔,所述螺栓穿插在所述腰型孔中并螺旋连接在缝纫机的机架上,所述伸缩气缸、所述摆动气缸、所述曲柄和所述驱动电机都位于所述座体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支座上设置有停车组件,所述停车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支座上且与所述伸缩气缸的活塞杆平行布置的转杆、固定连接在所述转杆一端的压片、固定连接在所述转杆另一端上的感应片、套设在所述转杆上的扭簧以及与所述感应片配合的第二传感器,所述压片未与所述转杆连接的一端位于所述连接座的正上方,所述第二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模块通讯连接,所述扭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支座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转杆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支座上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转杆穿插在所述套筒内,且所述转杆和所述套筒之间设置有轴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连接座包括与所述伸缩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的下连接块和与所述下连接块固定连接的上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成L字形,且所述上连接板和所述下连接块之间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内穿插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支座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支座上设置有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伸缩气缸的活塞杆平行布置,所述第一传感器固定连接在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主动带轮,所述主动棘轮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主动棘轮同轴布置的从动带轮,所述主动带轮和所述从动带轮之间绕设有同步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支座上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支座上的固定块、螺旋连接在所述固定块上且与所述伸缩气缸的活塞杆平行布置的螺杆、固定连接在所述螺杆一端的旋钮、固定连接在所述螺杆另一端上的调节块以及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调节块上的支撑杆,所述摆动气缸的缸体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杆上,所述调节块滑动连接在所述支座上,且所述调节块在所述支座上的滑动方向与所述伸缩气缸的活塞杆相互平行。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主动棘轮和从动棘轮,可同时在物料的两侧与物料接触,进而带动物料移动实现纠偏,特别是当物料为柔性布料时,主动棘轮和从动棘轮可相互啮合,进而精确控制纠偏量,纠偏效果相对较好。

2、通过设置停车装置,可实现自动停车,自动化程度相对较高。

3、通过设置调节组件,便于适应不同材质以及不同厚度的物料,使用范围相对较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纠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纠偏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省略部分零部件,且图中对应标示如下:

10-支座; 11-定位块;

12-滑轨; 13-座体;

14-插销; 15-立面板;

16-腰型孔; 20-伸缩气缸;

30-连接座; 31-下连接块;

32-上连接板; 33-支撑板;

40-从动棘轮; 50-摆动气缸;

60-曲柄; 70-驱动电机;

71-主动带轮; 72-从动带轮;

73-同步带; 74-固定块;

75-螺杆; 76-旋钮;

77-调节块; 78-支撑杆;

80-第一传感器; 81-驱动气缸;

90-停车组件; 91-转杆;

92-压片; 93-感应片;

94-第二传感器; 95-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缝纫机的纠偏装置,包括控制模块(图中未示出)、安装在缝纫机的机架上的支座10、缸体固定连接在支座10上的伸缩气缸20、固定连接在伸缩气缸20的活塞杆上的连接座30、转动连接在连接座30上的从动棘轮40、缸体转动连接在支座10上的摆动气缸50、一端与摆动气缸50的活塞杆转动连接的曲柄60、与从动棘轮40配合的主动棘轮60、用于驱动主动棘轮60转动的驱动电机70以及用于检测物料是否跑偏的第一传感器80,其中控制模块可以为缝纫机上的控制模块,也可以为独立于缝纫机设置的控制模块,无论采用哪种控制模块,该控制模块都是常规的控制模块,可直接从市场上购买并按常规的方法对其参数进行设置而获得,并非本实施例的重点,此处不再详述。需要说明的是,与本实用新型的纠偏装配合的缝纫机可以为常规的自动缝纫机,这类自动缝纫机也可以直接从市场上购买获得,此处也不再详述。此外,控制模块控制伸缩气缸20、摆动气缸50、驱动电机70和第一传感器80的工作时序,即伸缩气缸20、摆动气缸50、驱动电机70和第一传感器80分别直接或间接与控制模块通讯连接。

支座10包括螺栓(图中未示出)、定位块11、水平固定连接在缝纫机的机架上的滑轨12、滑动连接在滑轨12上的座体13和竖直滑动连接在座体13上的插销14,其中,座体13具有竖直布置的立面板15。定位块11上开设有与插销14配合的定位孔以及与螺栓配合的腰型孔16,腰型孔16的长度方向与滑轨12的长度方向相同,螺栓穿插在腰型孔16中并螺旋连接在缝纫机的机架上,这样可通过拧松螺栓来调整定位块11与缝纫机的机架之间的相对位置,而通过将插销14穿插在定位孔中,可以避免使用时座体13相对于滑轨12滑动。此外,伸缩气缸20、摆动气缸50、曲柄60和驱动电机70都位于座体13上,其中,摆动气缸50、曲柄60和驱动电机70都位于立面板15上。

连接座30包括与伸缩气缸20的活塞杆固定连接的下连接块31和与下连接块31固定连接的上连接板32,上连接板成L字形,且上连接板32和下连接块31之间形成有空腔,该空腔内穿插有支撑板33,支撑板33与支座13固定连接。这样,可通过伸缩气缸20的动作控制位于连接座30上的从动棘轮40的位置,具体的,在不缝纫时,伸缩气缸20的活塞杆推出,便于防止物料(该物料可以为常规的缝纫物料,如布料或皮革等),自动缝纫时,伸缩气缸20的活塞杆回缩,使得从动棘轮40位于可与主动棘轮60配合的位置处。

从动棘轮40的轴线和主动棘轮60的轴线相互垂直布置,具体的,从动棘轮40的轴线竖直布置,而主动棘轮60的轴线水平布置,且主动棘轮60的轴线退要伸缩气缸20的活塞杆垂直布置,当然,伸缩气缸20的活塞杆也是水平布置的。曲柄60的柄身(机曲柄60的中间位置)转动连接在支座10的立面板15上。这样,可通过摆动气缸50控制主动棘轮60的位置,使其上下摆动,进而实现与从动棘轮40配合或脱离从动棘轮40。

驱动电机70余主动棘轮60之间的具体传动连接结构可以为常规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70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主动带轮71,主动棘轮60上固定连接有与主动棘轮60同轴布置的从动带轮72,主动带轮71和从动带轮72之间绕设有同步带73,以此实现驱动电机70和主动棘轮60之间的传动连接。

优选的,支座10的立面板15上设置有调节组件,该调节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支座10的立面板15上的固定块74、螺旋连接在固定块74上且与伸缩气缸20的活塞杆平行布置的螺杆75、固定连接在螺杆75一端的旋钮76、固定连接在螺杆75另一端上的调节块77以及一端固定连接在调节块77上的支撑杆78,摆动气缸50的缸体转动连接在支撑杆78上,且摆动气缸50和调节块77分别位于立面板15的两侧,支撑杆78穿插在立面板15上,具体的,立面板15上开设有用于供支撑杆78穿过的条形穿孔,该条形穿孔的长度方向与螺杆75的长度方向相同。调节块77滑动连接在支座10的立面板15上,且调节块77在支座10的立面板15上的滑动方向与伸缩气缸20的活塞杆相互平行,具体的,调节块77上开设有长度方向与螺杆75相同的腰型孔,腰型孔中穿插有螺旋连接在立面板15上的螺栓,该螺栓并未将调节块77和立面板15完全锁死,使得调节块77可通过该螺栓在上述腰型孔中滑动实现相对于立面板15滑动。这样便于调节摆动气缸50的位置,进而对主动棘轮60的位置继续调节。

第一传感器80的具体设置结构和设置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支座10上设置有驱动气缸81,驱动气缸81的活塞杆与伸缩气缸20的活塞杆平行布置,第一传感器80固定连接在驱动气缸81的活塞杆上,这样便于调整第一传感器80的位置。

此外,本实施例中的支座10上还设置有停车组件90,停车组件90包括转动连接在支座10上且与伸缩气缸20的活塞杆平行布置的转杆91、固定连接在转杆91一端的压片92、固定连接在转杆91另一端上的感应片93、套设在转杆91上的扭簧(图中未示出)以及与感应片93配合的第二传感器94,优选的,支座10上固定连接有套筒95,转杆91穿插在套筒95内,且转杆91和套筒95之间设置有轴承,这样可确保转杆91的转动稳定性。压片92未与转杆91连接的一端位于连接座30的正上方,第二传感器94与控制模块通讯连接,扭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支座10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转杆91上。使用时,压片92将物料压紧在从动棘轮40上,第二传感器94抵顶在感应片93上,当物料褶皱或部分重叠时,会将压片92往上顶,进而带动转杆91转动,使得感应片93和第二传感器94相互分离,磁石第二传感器94向控制模块发出信号,控制模块控制缝纫机停止工作,实现停车动作。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形,例如将上述实施例中的棘轮变更为齿轮等,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一种用于缝纫机的纠偏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60732.8

申请日:2019-01-15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5(福建)

授权编号:CN209555494U

授权时间:20191029

主分类号:D05B 27/00

专利分类号:D05B27/00

范畴分类:24E;

申请人:泉州市宏伟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泉州市宏伟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62700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灵秀镇港塘(北环城)北环路安置楼3645号

发明人:王少伟;王毅恒

第一发明人:王少伟

当前权利人:泉州市宏伟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代理人:郭若山

代理机构:35205

代理机构编号: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用于缝纫机的纠偏装置论文和设计-王少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