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如今全球大气氮沉降增加已经非常明显,我国已成为继欧洲、美洲后的第三大氮沉降区域,大气氮沉降增加会带来土质和水质的酸化、生物多样性发生变化等一系列生态问题。主要由土壤微生物分泌的胞外酶作为重要的催化剂,积极参与到土壤中各种生物化学过程中。土壤微生物对环境因子的变化十分敏感,在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中进行模拟氮沉降实验,研究土壤生化过程,对了解大气氮沉降增加对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影响有着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关于模拟氮沉降对土壤微生物类群和酶活性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并且主要集中于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对受氮限制的川西亚高山森林研究较为缺乏。因此,大气氮沉降增加是否会显著改变土壤微生物类群,土壤酶活性及化学计量比,进而影响土壤的碳氮磷限制?基于此,我们选择了川西亚高山60年生的四川红杉(Larix mastersian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4个梯度水平的土壤施氮试验(CK:0 g m-2a-1、N1:2 g m-2a-1、N2:5 g m-2a-1、N3:10 g m-2a-1),采用磷脂脂肪酸分析方法及由Bob Sinsabaugha Lab改进的方法,研究了亚高山森林土壤微生物类群,土壤胞外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比和土壤微生物对碳氮磷的相对限制,探讨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土壤生物化学过程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模拟氮沉降对土壤革兰氏阳性菌有显著影响(P<0.05),对细菌PLFA含量、真菌PLFA含量、革兰氏阴性菌PLFA含量、总微生物PLFA含量、真菌/细菌比值、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没有显著影响(P>0.0.5),模拟氮沉降没有显著的改变土壤微生物含量及类群结构。采样时间对土壤微生物PLFA含量及类群结构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土壤可溶性碳、磷及无机氮、温度、含水率是影响微生物类群变化的主要土壤理化因子,土壤胞外酶活性与土壤微生物类群变化密切相关,其中革兰氏阴性菌与土壤酶活性的相关性最显著。模拟氮沉降显著促进了N-乙酰葡萄糖苷酶、过氧化物酶活性(P<0.01),并且是N2处理促进程度高于N1和N3。模拟氮沉降对C:NEEA、N:PEEA、微生物相对养分限制影响极显著(P<0.01),土壤碳、氮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尤其是N2处理缓解更明显,并且在N2处理下由氮限制向磷限制转移。采样时间对土壤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比、微生物相对养分限制影响极显著(P<0.01)。土壤酶活性及化学计量比与土壤温度呈负相关关系;与碳转化相关的土壤酶活性及化学计量比与土壤含水率呈负相关关系,与氮、磷转化相关的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含水率呈正相关关系;多数土壤酶活性及化学计量比与土壤pH值相关性不显著;多数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可溶性碳呈正相关关系,而化学计量比呈负相关关系;土壤酶活性及化学计量比、微生物相对养分限制均与土壤无机氮、可溶性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影响土壤酶活性的主要理化因子是土壤可溶性碳、磷、无机氮及温度、含水率。综上所述,模拟氮沉降对土壤微生物类群影响较小,对N-乙酰葡萄糖苷酶、过氧化物酶活性由极显著的促进作用(P<0.01)。模拟氮沉降缓解了研究区域的碳、氮限制,并且在N2处理下由氮限制向磷限制转移。季节变化对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土壤理化性质影响极显著,土壤可溶性碳、氮、磷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类群的主要因子。这些研究结果将为了解大气氮沉降背景下的亚高山森林土壤生态系统过程提供参考。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陈倩妹
导师: 刘洋
关键词: 模拟氮沉降,川西亚高山针叶林,土壤微生物类群,土壤酶活性,相对养分限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农业科技
专业: 自然地理学和测绘学,农业基础科学,林业
单位: 四川农业大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706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00345),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8ZA0393)
分类号: S714
DOI: 10.27345/d.cnki.gsnyu.2019.000722
总页数: 68
文件大小: 3055k
下载量: 6
相关论文文献
- [1].厦门郊区大气主要含氮化合物组成特征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9(S2)
- [2].氮沉降模拟实验亟待研究大气氨浓度增加的影响(英文)[J].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2020(03)
- [3].模拟氮沉降对小兴安岭地区人工红松林土壤氮转化的影响[J]. 土壤通报 2017(03)
- [4].基于图谱可视化的中国大气氮沉降研究态势分析[J]. 水土保持通报 2017(05)
- [5].浅析大气氮沉降的基本特征与监测方法[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6(07)
- [6].模拟氮沉降对温带森林凋落物分解的影响[J]. 生态环境学报 2014(09)
- [7].模拟氮沉降对入侵植物薇甘菊光合特性的影响[J]. 生态环境学报 2013(12)
- [8].2008-2013年川中丘陵区典型农田生态系统大气氮沉降数据集[J].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19(04)
- [9].大气氮沉降机制及其生态影响研究进展[J]. 污染防治技术 2018(06)
- [10].植物响应大气氮沉降研究进展[J]. 世界林业研究 2019(04)
- [11].大气氮沉降监测方法研究进展[J]. 应用生态学报 2019(10)
- [12].氮沉降对森林土壤主要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J]. 林业勘查设计 2017(04)
- [13].浅析大气氮沉降的基本特征与监测方法[J]. 企业技术开发 2018(04)
- [14].黑龙江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气氮沉降特征[J]. 环境科学 2018(10)
- [15].北京市内到郊区氮沉降时空变化特征[J]. 环境科学学报 2016(05)
- [16].模拟氮沉降下杜仲幼苗的光谱响应[J]. 浙江林业科技 2014(06)
- [17].大气氮沉降的基本特征与监测方法[J]. 应用生态学报 2014(02)
- [18].大气氮沉降及其对水体氮负荷估算的研究进展[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4(05)
- [19].2010年中国大气氮沉降特征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05)
- [20].我国雷州半岛典型农田大气氮沉降[J]. 生态学报 2014(19)
- [21].大气氮沉降数值模拟的演替进程与模型筛选[J]. 干旱区地理 2013(03)
- [22].模拟氮沉降对水稻生长、产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2(01)
- [23].大气氮沉降研究进展[J]. 干旱区研究 2012(06)
- [24].基于苔藓氮含量及δ~(15)N分析探讨农村大气氮沉降状况[J]. 中国环境科学 2011(07)
- [25].陕北典型农区大气干湿氮沉降季节变化[J]. 应用生态学报 2010(01)
- [26].大气氮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1)
- [27].大气氮沉降的研究进展[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6)
- [28].大气氮沉降现状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J].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06)
- [29].氮沉降和降水增加对榆树幼苗不同器官碳氮磷分配格局的影响[J]. 林业科学 2020(03)
- [30].亚热带常绿阔叶天然林凋落物动态对短期氮沉降的响应(简报)[J].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0(03)
标签:模拟氮沉降论文; 川西亚高山针叶林论文; 土壤微生物类群论文; 土壤酶活性论文; 相对养分限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