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东亚金融危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东亚,金融危机,金融,东盟,货币,人民币,南海。
东亚金融危机论文文献综述
王英杰[1](2019)在《东亚金融危机以来韩国经济增长质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人们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经济增长的数量变化上,而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关注则相对较少。中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的要求和任务发生了深刻变化。作为东亚地区相对发达的经济体,尤其是经历了东亚金融危机的洗礼,韩国的经济发展转型无疑能为中国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东亚金融危机以来,韩国经济增长速度未再保持危机前的高水平,特别是近些年来经济增长速度逐渐放缓,但韩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依然不容小觑,其经济增长质量仍在稳步提升。本文围绕1997-2015年韩国的经济增长质量进行系统研究,不仅有助于人们全面认识这一时期韩国的经济发展情况,而且也可为研究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学者提供参考。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界定了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明确了经济增长质量的叁个分析层次,并选取6个维度和25个基础指标构建起了符合韩国国情的经济增长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对韩国经济增长与变革进行必要的历史性回顾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经济增长的效率、经济增长的稳定性、经济增长的结构、生态环境代价、福利变化与成果分配、国民经济素质六个维度测度了1997-2015年韩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变动情况。结果发现,不同于经济增长数量的较大波动,韩国在东亚金融危机以来实现了经济增长质量的稳步提升。(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9-06-01)
田欣禾[2](2019)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与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的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金融危机在21世纪并不陌生,频发的金融危机是如今全球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文通过对比分析2008年美国国际金融危机与1997年东亚国家金融危机的原因、抵御过程、产生影响及本质,进而得出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并给出一些政策性建议。(本文来源于《科技经济市场》期刊2019年01期)
曹广伟[3](2018)在《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历史演变研究——以冷战结束至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时段为中心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冷战结束至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期间东亚经济一体化历史进程的考察,作者发现在强权林立的东亚地区,任何大国对一体化主导权的占有都会引发相关各方的疑惧,担心其利用获得的支配性权力损害本国利益或置自己于危险、不利的境地。为此,利益攸关方往往采取权力平衡策略,联合对主导力量进行牵制与制衡。东亚地区犹疑徘徊的经济融合进程深刻地揭示了无政府状态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在逻辑:国家间关系的不确定性将导致区域经济一体化这一"低级政治"被各国基于权力、安全考量的"高级政治"议题所主导,权力成为决定经济一体化的关键要素。这也意味着在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力量均衡"既是其艰难行进的前提,也是各方唯一可以接受的进程结果。(本文来源于《东南亚纵横》期刊2018年05期)
安辉,王朝翔,赵清[4](2018)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东亚货币合作成本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货币合作有助于维护区域内金融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同时抵御外部冲击。亚洲金融危机后,东亚各国促成的《清迈倡议》开启了东亚货币合作的实质性进程,此后东亚货币合作机制不断深化。但是,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给东亚货币合作进程带来了挑战。本文采用OCA指数法,对金融危机背景下东亚货币合作成本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实证结果显示,东亚货币合作成本在危机后呈现上升态势。其中,和日本相比,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成本较低;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与菲律宾四国具备开展次区域货币合作的基础。(本文来源于《开发性金融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史凡,王铮[5](2017)在《金融危机下东亚证券市场的联动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推动下,东亚地区资本市场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文章运用VAR-GARCH-BEKK模型,选取1997—2016年亚洲金融危机和全球次贷危机期间东亚主要经济体证券市场指数数据,研究东亚区域资本市场的联动效应。实证结果显示:整体上两次金融危机对东亚资本市场具有很大差别的冲击影响,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东亚资本市场的一体化程度,但东亚区域市场之间的联系还不够稳定和持续。(本文来源于《统计与决策》期刊2017年24期)
徐奇渊[6](2017)在《东亚金融危机:二十周年回顾与展望(笔谈)》一文中研究指出[主持人语]东亚金融危机已经过去20年,但是学术界和政策层面的反思仍然在延续。危机爆发之后,东亚国家抱团取暖,积极探寻区域内货币金融合作的道路。当时,在欧元区实践的鼓舞之下,关于东亚地区货币金融合作的研究也开始涌现。但随后,由于合作缺乏实质性进展、中日两个大国关系紧张等原因,(本文来源于《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6期)
杨盼盼[7](2017)在《东亚金融危机原因再探:经验与教训》一文中研究指出东亚金融危机发生与东亚国家经济、金融所面临的内外部脆弱性及政策失误密切相关。内部经济政策过于短视,缺乏提升长期潜在增长率的政策,对外经济政策则依赖出口导向型政策,盲目追求高增长。金融政策制定面临"叁元悖论"冲突,在相关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贸然实施金融自由化和全面开放资本账户,加之国际危机救助和协作机制缺乏,这些国家内外经济失衡的逐步积累导致危机爆发。当前东亚经济格局很大程度上受到东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国正通过东亚财经合作提升经济增长潜力和经济韧性。(本文来源于《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6期)
涂锐[8](2017)在《后危机时代中国参与东亚区域金融合作的战略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后危机时代加强东亚区域金融合作具有多重效应,但目前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金融合作功能重迭、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与缺少政治互信等。东亚地区要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制定近期、中期与远期目标。中国要通过逐步建立东亚区域外汇储备合作安排及金融机构、加强东亚区域政策性对话机制构建与区域债券市场建设、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等加快与东亚地区的金融合作进程。(本文来源于《改革与战略》期刊2017年09期)
杨家嘉[9](2017)在《美国对东亚的介入行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目前的超级大国,美国想要维护自己在国际体系中的位置、以保持自己的“位置性利益”就会对区域进行介入。鉴于东亚区域在经济和政治安全上的重要性,美国对东亚区域进行介入是上述逻辑引导下的选项。东亚金融危机和南海问题虽然分属不同领域,但是两者都可以算是美国介入东亚事务的经典案例。美国对这两大事件的介入在介入条件、介入手段还有介入的结果上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从介入条件而言,美国对这两大事件的介入都是为了增强自己在东亚的存在以及维护自己的相对优势地位。不过这两种介入所针对的对象有所不同。在介入手段上,美国对南海问题所使用的策略更多,但是两者依然具有相似的特性。而从介入的结果这一角度来说,美国通过介入这两大事件都获得了一些利益。但是,因为美国对于区域事务的介入主要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区域国家的利益和美国的利益存在不一致。所以,区域国家利益因美国的介入而受损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而这种利益的错配可能会使美国的介入出现反作用。(本文来源于《外交学院》期刊2017-05-26)
王佳希[10](2016)在《浅谈近两年人民币对美元贬值的成因与启示——兼与东亚金融危机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中国经济动态和人民币汇率波动受到了世界的广泛关注。自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长期保持着对美元单边升值的状态,但2008年爆发的次贷危机以及紧随其后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使全球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2012年开始,人民币在持续数年的升值后突然出现贬值,2014至2015年伴随着美国结束Q E货币政策,经济强劲复苏,同时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其他经济体开启降息、降准等宽松的货币政策,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出现连续贬值的现象。影响一国货币汇率的因(本文来源于《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东亚金融危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金融危机在21世纪并不陌生,频发的金融危机是如今全球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文通过对比分析2008年美国国际金融危机与1997年东亚国家金融危机的原因、抵御过程、产生影响及本质,进而得出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并给出一些政策性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东亚金融危机论文参考文献
[1].王英杰.东亚金融危机以来韩国经济增长质量研究[D].河北大学.2019
[2].田欣禾.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与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的比较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9
[3].曹广伟.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历史演变研究——以冷战结束至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时段为中心的考察[J].东南亚纵横.2018
[4].安辉,王朝翔,赵清.金融危机背景下东亚货币合作成本研究[J].开发性金融研究.2018
[5].史凡,王铮.金融危机下东亚证券市场的联动效应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7
[6].徐奇渊.东亚金融危机:二十周年回顾与展望(笔谈)[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
[7].杨盼盼.东亚金融危机原因再探:经验与教训[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
[8].涂锐.后危机时代中国参与东亚区域金融合作的战略选择[J].改革与战略.2017
[9].杨家嘉.美国对东亚的介入行为分析[D].外交学院.2017
[10].王佳希.浅谈近两年人民币对美元贬值的成因与启示——兼与东亚金融危机比较[J].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