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适合度论文_朱凤,王利华,张谷丰,潘磊,张月亮

导读:本文包含了相对适合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适合,抗药性,抗性,种群,繁殖力,生命,小麦。

相对适合度论文文献综述

朱凤,王利华,张谷丰,潘磊,张月亮[1](2018)在《毒死蜱抗性灰飞虱种群在不同温度下的相对适合度》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不同温度下毒死蜱抗性对灰飞虱种群的影响,采用生命表构建技术比较在15、20、24、27、30℃下毒死蜱抗性和敏感灰飞虱若虫发育历期、存活率、成虫寿命、繁殖力等种群生命参数,计算在5个温度下抗性灰飞虱的相对适合度。结果表明,抗性灰飞虱在24℃时的适合度最高,在15、20、27、30℃的适合度不同程度下降,尤其15、30℃的适合度下降幅度较大。若以24℃的相对适合度为1,在15、30℃的相对适合度仅为0.02、0.03。在相同温度下,与敏感品系相比,毒死蜱抗性对若虫死亡率、成虫寿命无显着影响,但若虫发育历期、成虫产卵前期、繁殖力等在某些温度下变化明显。尤其是繁殖力在20、24、27℃时低于敏感品系,15、30℃时高于敏感品系。与此一致,抗性品系在20、24、27℃的相对适合度分别为敏感品系的0.4、0.8、0.4倍;15、30℃时为1.5、1.3倍。说明毒死蜱抗性影响灰飞虱对温度的适应性。在较适宜的温度范围,毒死蜱抗性导致灰飞虱的相对适合度下降;但在不适温度条件下,其相对适合度提高。(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08期)

张淑真[2](2016)在《小菜蛾对茚虫威抗性及相对适合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监测了2014-2015年3省5地小菜蛾田间种群对茚虫威的抗药性,在室内筛选出了茚虫威高水平抗性品系,并对其抗药性生物学特性及抗性机理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小菜蛾对茚虫威田间抗药性监测结果表明:2014-2015年岳阳地区小菜蛾对茚虫威产生了中等抗药性水平,抗性倍数最高可达45.8倍。室内经38代抗性筛选得到1069.3倍小菜蛾茚虫威抗性品系(WH-RR),其交互抗性研究结果显示:WH-RR对高效氯氰菊酯、氰氟虫腙和溴虫腈分别表现出8.7、20.9和8.3倍的交互抗性,与氯虫苯甲酰胺、氟啶脲、阿维菌素、多杀菌素、丁醚脲和溴氰虫酰胺之间不存在交互抗性;WH-RR抗性适合度研究显示:WH-RR卵、幼虫和蛹存活率均低于敏感品系(WH-SS), WH-RR卵和2龄幼虫发育历期比敏感品系缩短了0.5 d,1龄、4龄幼虫和蛹发育历期及世代平均周期比WH-SS分别延长0.6、0.5、0.5和1.2 d,差异性显着(P<0.05),但小菜蛾对茚虫威没有抗性适合度代价。增效剂增效作用和解毒酶活力测定结果显示:马来酸二乙酯(DEM)对WH-RR的增效作用随抗性倍数的升高而增大,WH-RR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的活性随抗性倍数的升高而增强;当抗性倍数达1069.3倍时DEM对WH-RR的增效比为3.5,GSTs活性是WH-SS的5.8倍,且差异性显着(P<0.05),这说明在小菜蛾对茚虫威产生抗药性的过程中,其体内GSTs舌性的增强可能是导致其产生抗药性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对小菜蛾钠离子通道cDNA序列克隆、分析及比对发现:WH-RR和WH-SS钠离子通道cDNA序列全长分别为5807 bp和5717 bp; WH-RR钠离子通道cDNA序列在结构域Ⅰ的P环上插入了69个碱基,在结构域Ⅱ和Ⅲ连接处缺失了18个碱基,在结构域IIIS3跨膜螺旋体出现了一个碱基位点的突变(G4127A),这可能是导致小菜蛾对茚虫威产生抗药性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且小菜蛾钠离子通道氨基酸序列与家蚕、德国小蠊和家蝇同源性分别高达90.0%、82.0%和77.0%。(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6-06-01)

刘欢,陆永跃[3](2016)在《昆虫抗药性种群相对适合度指标的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相对适合度(Relative fitness)是衡量害虫抗药性种群生物学变化的重要指标,用于测度昆虫对杀虫剂的适应性,由抗药性种群和敏感种群净增殖率(R0)相除获得。本文在对多种昆虫抗药性种群相对适合度研究实例分析中发现抗药性昆虫除了后代数量发生变化外,发育时间(如世代历期)也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提出了基于净增殖率-世代历期(T)、内禀增长率(rm)的2个相对适合度指标模型Rf=R0R/TR/ROS/TS、Rf=rmR/rm S。应用该方法对多个研究实例进行计算,基于净增殖率-世代历期的模型获得的相对适合度值与原模型值相比无显着差异,基于内禀增长率的模型计算出的相对适合度值一般高于原模型值;叁个指标之间均极显着相关。改进后的适合度指标包含了抗药性种群发育时间、后代数量或者增殖潜力参数,因此,其结果更具科学性。(本文来源于《环境昆虫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罗雁婕,杨振国,王丹,谢道燕,丁伟[4](2015)在《朱砂叶螨抗炔螨特品系相对适合度》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朱砂叶螨抗炔螨品系的相对适合度,在朱砂叶螨敏感品系(SS)的基础上使用炔螨特持续筛选34代获得了炔螨特抗性品系(PRR34)。通过统计2个品系的实验种群生命表,对其发育历期、繁殖力及种群参数差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朱砂叶螨敏感品系经炔螨特持续筛选34代后(PPR34),其抗性倍数为37.78。与SS品系相比,PPR34卵孵化率、发育历期和世代周期均无显着差异,但产卵前期显着延长了37.07%,单雌产卵量减少14.61%,雌雄性(♀/♂)比增加了23.38%。采用Weibull分布拟合存活曲线模型为DeeveyⅠ型,SS品系和PRR34品系的参数c值分别为2.04和2.38。其种群趋势指数、内禀增长率(rm)、净生殖率(R0)分别为123.78、0.24和25.34,以及111.91、0.26和28.99;PRR34品系的相对适合度为1.14,与敏感品系相比存在一定优势。因此,与敏感品系相比,朱砂叶螨抗炔螨特品系单雌产卵量下降,但雌性比增加,种群适合度优势较高,可能导致抗性种群迅速增长并增加防控难度。(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5年10期)

周兴隆,杨顺义,沈慧敏[5](2015)在《二斑叶螨混合抗性种群相对适合度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二斑叶螨抗甲氰菊酯、阿维菌素、螺螨酯混合品系(R)和敏感品系(S)的生长发育与生殖情况,比较种群的生物适合度。结果表明:与敏感品系(S)相比,抗性品系各螨态发育历期和产卵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抗性品系的净生殖率(R0=12.765 9)远低于敏感品系(R0=42.420 3),相对适合度为敏感品系的0.300 9倍,存在适合度缺陷;其他生命表参数无种群差异。(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期刊2015年02期)

罗雁婕,杨振国,王丹,谢道燕,丁伟[6](2014)在《朱砂叶螨抗性与敏感品系相对适合度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朱砂叶螨对炔螨特产生抗药性后的相对适合度,在抗性选育基础上,室内组建了朱砂叶螨敏感品系(SS)和抗炔螨特品系(PRR 34)种群生命表,比较其发育历期、繁殖力及种群参数的差异。结果表明,朱砂叶螨抗炔螨特品系(PRR 34)筛选34代后,抗性系数为37.78,与敏感品系(SS)的卵孵化率、发育历期和世代周期无显着性差异,但产卵前期显着延长了37.07%,雌雄性比增加23.38%,同时抗炔螨特品系(PRR 34)的繁殖力下降,每雌产卵量减少14.61%,但总产卵量增加26.82%。采用Weibull分布拟合存活曲线模型,敏感品系(SS)和抗炔螨特品系(PRR 34)的参数c值分别为2.036和2.382,其类型为DeeveyⅠ型;种群趋势指数分别为123.78和111.91;其内禀增长率(r_m)分别为0.24和0.26,净生殖率(Rn)分别为25.34和28.99,抗炔螨特品系(PRR 34)的相对适合度为1.14,存在一定的适合度优势。因此,朱砂叶螨抗炔螨特品系(PRR 34)主要表现为每雌产卵量下降,但雌性比增加,总产卵量增加,具有一定的适合度优势,并将导致该抗性种群增长迅速从而增加防控难度。(本文来源于《2014年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4-11-05)

周利琳,王贻莲,望勇,司越,丛晓平[7](2012)在《甜菜夜蛾虫酰肼抗性品系选育及相对适合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在室内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übner)武汉敏感品系进行了8代群体汰选后分别于9、10、12代采用了单对汰选。结果表明虫酰肼处理后各单对品系后代幼虫存活率发生明显分离,F9(s1)、F10(s2)和F12(s3)代幼虫平均存活率分别为48.34%、11.72%和2.37%,筛选后分别为84.00%、83.33%和7.29%。经过12代汰选后,汰选品系抗性倍数为敏感品系的5.24倍,且单对汰选世代对虫酰肼的抗性发展较快,其抗性倍数分别是群体汰选的1.27、1.67和1.38倍。比较单对汰选世代与群体汰选世代某些生物学特性,显示单对汰选世代并不存在生长发育和生殖不利性,表明在虫酰肼群体汰选中穿插几代单对汰选可以加速抗性品系的选育。汰选品系相对于敏感品系具有0.31的适合度,表明甜菜夜蛾对虫酰肼产生抗性后存在适合度缺陷。(本文来源于《应用昆虫学报》期刊2012年06期)

王丽梅[8](2012)在《主要因素对小麦全蚀病菌相对适合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人工菌碟接种的方法,对供试的12个全蚀病菌株进行致病力测定并选出致病力较强的菌株用于后续试验;研究了温度对小麦全蚀病发病的影响;对小麦全蚀病菌相对适合度多样性进行了初步分析;探索了不同小麦品种及N、 P、K叁种主要营养元素、8种常用杀菌剂对小麦全蚀病菌相对适合度的影响。对供试的12个小麦全蚀病菌菌株进行致病力测定,通过病情指数和平均地上部干重损失率分析表明:菌株AnH2的病指和平均干重损失都是最大,分别为86.11%和43.92%,其次是菌株AnH8。鉴于试验需求,菌株AnH8更适于全蚀病的菌碟接种研究。从菌株来源地分析得出安徽的菌株大部分都比河南的致病性强,这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对小麦全蚀病在5、15、20、25、30℃等5个不同温度下的发病程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全蚀病在5个温度条件下均能发病。随着温度的升高,病情指数不断增加,直到20℃时麦苗发病最为严重,根部中柱变褐色、腐烂,叶子发黄,根长和株高测量均是最短,病指达到最大90.06%;当温度大于20℃,病指降低为84.22%;当温度大于25℃时,发病程度迅速降低为47.67%。可见,全蚀病发病的最适温度为20℃,温度太低或者是太高皆不利于发病。通过全蚀病菌株AnH8对安徽省主栽小麦品种的相对适合度研究,结果表明:全蚀病菌株AnH8对安徽省主栽的20个小麦品种均有很强的适合度,各个品种间的存在一定差异。全蚀病菌菌株AnH8对新麦18的相对适合度最强,对周麦18的相对适合度次之,对宁麦13的相对适合度最弱,其他品种均具有较高的相对适合度。另外,研究还发现半冬性比春性品种的小麦全蚀病菌相对适合度较大,这说明半冬性品种更易于感染全蚀病。采用二次通用旋转设计,建立小麦全蚀病菌相对适合度F值的影响因素氮(x1)、磷(x2)、钾(x3)肥的回归方程为y=1.05684-0.00908x1-0.00294x2+0.00183x3+0.00026786x1x2+0.0004629x1x3+0.000083333x2x3-0.00008086x21-0.00005001x22-0.00024822x223,模型的决定系数R=0.8626。对回归方程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氮、磷、钾叁种主要营养元素对全蚀病菌菌与小麦感病品种间相对适合度的影响之间的差异不显着,影响力依次为氮肥﹥磷肥﹥钾肥,但是氮、磷肥及氮、钾肥间的交互作用均达到显着水平。当氮肥和磷肥用量均很高时,小麦全蚀病发病很严重,而在磷肥使用量较高时降低氮肥使用量可有效降低病害发生的程度;不管氮肥或磷肥用量多少,减少钾肥的用量可降低病害发生的程度。通过杀菌剂咪鲜胺、丙环唑、戊唑醇、烯唑醇、叁唑酮、多菌灵、苯醚甲环唑、咯菌腈等在小麦播种前进行拌种处理,调查防治效果并计算相应的相对适合度,结果表明:不同杀菌剂防治全蚀病时全蚀病菌的相对适合度差异显着,其中以多菌灵防治的相对适合度F值最小,为0.2887;苯醚甲环唑防治后的相对适合度F值最大,为0.5247。通过采用含毒营养介质法,对咪鲜胺、丙环唑、戊唑醇、烯唑醇、叁唑酮、多菌灵、苯醚甲环唑、咯菌腈等8种常用杀菌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对全蚀病菌株菌丝生长抑制中浓度有显着差异,EC50分别为:0.19μg/ml、0.23μg/ml、0.29μg/ml、0.50μg/ml、0.63μg/ml、0.69μg/ml、0.71μg/ml、12.89μg/ml。咯菌腈对菌株菌丝生长的抑制中浓度最大,苯醚甲环唑次之,咪鲜胺对菌株菌丝生长的抑制中浓度最小。(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期刊2012-06-01)

周玉书,李忠洲,田如海,朴静子,高萍[9](2012)在《二斑叶螨对螺螨酯抗性和敏感品系相对适合度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24℃条件下,饲养二斑叶螨对螺螨酯抗性品系(R)和敏感品系(S),系统观察2品系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情况,构建实验种群生命表,比较其一系列生命、生殖及种群动态参数。结果表明:二斑叶螨抗性品系(R)的孵化率、幼螨成活率、有效产卵量、内禀增长率等均具有不利性,抗性品系(R)相对适合度仅为敏感品系(S)的0.582倍,存在适合度缺陷。(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01期)

符海波,张志刚,沈慧敏,杨顺义[10](2011)在《二斑叶螨对螺螨酯抗性和敏感种群相对适合度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二斑叶螨对螺螨酯的抗药性与适合度的关系,为该螨的抗性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室内温度(25±1)℃,相对湿度(70±5)%,光照14 h条件下通过构建实验种群生命表,比较二斑叶螨对螺螨酯抗性种群(R)和敏感种群(S)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特征参数,用净增殖率(R0)来确定抗性种群的生物适合度。[结果]二斑叶螨抗性种群的若螨期和全世代较敏感种群分别延长0.92 d和0.82 d;雌螨存活时间较敏感种群缩短3 d;二斑叶螨对螺螨酯抗性种群的相对适合度为敏感种群的0.76倍,存在适合度缺陷。[结论]在生产上应注意对螺螨酯的合理使用,以延缓其抗性进程,实现可持续治理。(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期刊2011年05期)

相对适合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研究监测了2014-2015年3省5地小菜蛾田间种群对茚虫威的抗药性,在室内筛选出了茚虫威高水平抗性品系,并对其抗药性生物学特性及抗性机理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小菜蛾对茚虫威田间抗药性监测结果表明:2014-2015年岳阳地区小菜蛾对茚虫威产生了中等抗药性水平,抗性倍数最高可达45.8倍。室内经38代抗性筛选得到1069.3倍小菜蛾茚虫威抗性品系(WH-RR),其交互抗性研究结果显示:WH-RR对高效氯氰菊酯、氰氟虫腙和溴虫腈分别表现出8.7、20.9和8.3倍的交互抗性,与氯虫苯甲酰胺、氟啶脲、阿维菌素、多杀菌素、丁醚脲和溴氰虫酰胺之间不存在交互抗性;WH-RR抗性适合度研究显示:WH-RR卵、幼虫和蛹存活率均低于敏感品系(WH-SS), WH-RR卵和2龄幼虫发育历期比敏感品系缩短了0.5 d,1龄、4龄幼虫和蛹发育历期及世代平均周期比WH-SS分别延长0.6、0.5、0.5和1.2 d,差异性显着(P<0.05),但小菜蛾对茚虫威没有抗性适合度代价。增效剂增效作用和解毒酶活力测定结果显示:马来酸二乙酯(DEM)对WH-RR的增效作用随抗性倍数的升高而增大,WH-RR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的活性随抗性倍数的升高而增强;当抗性倍数达1069.3倍时DEM对WH-RR的增效比为3.5,GSTs活性是WH-SS的5.8倍,且差异性显着(P<0.05),这说明在小菜蛾对茚虫威产生抗药性的过程中,其体内GSTs舌性的增强可能是导致其产生抗药性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对小菜蛾钠离子通道cDNA序列克隆、分析及比对发现:WH-RR和WH-SS钠离子通道cDNA序列全长分别为5807 bp和5717 bp; WH-RR钠离子通道cDNA序列在结构域Ⅰ的P环上插入了69个碱基,在结构域Ⅱ和Ⅲ连接处缺失了18个碱基,在结构域IIIS3跨膜螺旋体出现了一个碱基位点的突变(G4127A),这可能是导致小菜蛾对茚虫威产生抗药性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且小菜蛾钠离子通道氨基酸序列与家蚕、德国小蠊和家蝇同源性分别高达90.0%、82.0%和77.0%。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相对适合度论文参考文献

[1].朱凤,王利华,张谷丰,潘磊,张月亮.毒死蜱抗性灰飞虱种群在不同温度下的相对适合度[J].江苏农业科学.2018

[2].张淑真.小菜蛾对茚虫威抗性及相对适合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6

[3].刘欢,陆永跃.昆虫抗药性种群相对适合度指标的改进[J].环境昆虫学报.2016

[4].罗雁婕,杨振国,王丹,谢道燕,丁伟.朱砂叶螨抗炔螨特品系相对适合度[J].生态学杂志.2015

[5].周兴隆,杨顺义,沈慧敏.二斑叶螨混合抗性种群相对适合度的研究[J].植物保护.2015

[6].罗雁婕,杨振国,王丹,谢道燕,丁伟.朱砂叶螨抗性与敏感品系相对适合度比较[C].2014年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4

[7].周利琳,王贻莲,望勇,司越,丛晓平.甜菜夜蛾虫酰肼抗性品系选育及相对适合度研究[J].应用昆虫学报.2012

[8].王丽梅.主要因素对小麦全蚀病菌相对适合度的影响[D].安徽农业大学.2012

[9].周玉书,李忠洲,田如海,朴静子,高萍.二斑叶螨对螺螨酯抗性和敏感品系相对适合度的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2

[10].符海波,张志刚,沈慧敏,杨顺义.二斑叶螨对螺螨酯抗性和敏感种群相对适合度的研究[J].植物保护.2011

论文知识图

) 小菜蛾抗溴氰菊酯品系的相对适合度二斑叶螨敏感、抗性品系雌成螨的存活...二斑叶螨雌螨敏感、抗性品系的生殖力...各温度下有性生殖种群相对于孤雌生殖...拟南芥特征值对相对适合度影响...不同温度条件下朱砂叶螨不同品系生殖...

标签:;  ;  ;  ;  ;  ;  ;  

相对适合度论文_朱凤,王利华,张谷丰,潘磊,张月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