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流罩开闭机构及导流罩论文和设计-张广鸣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流罩开闭机构包括传动机构、辅助动力机构,所述传动机构连接至导流罩本体,所述辅助动力机构一端与传动机构连接,另一端连接至车体,还包括用于缓冲导流罩本体关闭速度的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一端连接至车体,另一端与传动机构连接。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该导流罩开闭机构的导流罩。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靠、操作方便,能够有效减小舱门打开时的操作力和降低关闭时舱门的下落速度,保护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导流罩开闭机构,包括传动机构、辅助动力机构,所述传动机构连接至导流罩本体,所述辅助动力机构一端与传动机构连接,另一端连接至车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缓冲导流罩本体关闭速度的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一端连接至车体,另一端与传动机构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导流罩开闭机构,包括传动机构、辅助动力机构,所述传动机构连接至导流罩本体,所述辅助动力机构一端与传动机构连接,另一端连接至车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缓冲导流罩本体关闭速度的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一端连接至车体,另一端与传动机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罩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包括阻尼器,所述阻尼器一端与传动机构连接,另一端连接至车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罩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动力机构包括气弹簧,所述气弹簧一端与传动机构连接,另一端连接至车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罩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缓冲装置铰接的缓冲传动部,所述缓冲传动部包括旋转接头一和转臂一;所述旋转接头一中部铰接于车体上,一端与转臂一铰接,另一端与缓冲装置铰接;所述转臂一远离旋转接头一的一端,与导流罩本体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罩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进一步包括与辅助动力机构铰接的辅助传动部,所述辅助传动部包括旋转接头二和转臂二;所述旋转接头二中部铰接于车体上,一端与转臂二铰接,另一端与辅助动力机构铰接;所述转臂二远离旋转接头二的一端与导流罩本体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罩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车体和传动机构的开启锁紧机构;所述开启锁紧机构包括锁体、开启锁紧孔和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于车体上,所述锁体设置于第一连接件上,锁紧孔位于传动机构上,或,所述锁体设置于传动机构上,所述锁紧孔位于第一连接件上,所述锁体和所述开启锁紧孔位置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罩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导流罩本体和传动机构的关闭锁紧机构;所述关闭锁紧机构包括锁体、关闭锁紧孔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于导流罩本体上,所述锁体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上,所述关闭锁紧孔位于所述传动机构上,或,所述锁体设置于所述传动机构上,所述关闭锁紧孔位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上,所述锁体的位置与所述关闭锁紧孔的位置相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导流罩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锁芯,所述壳体包括一个非封闭端,所述锁芯可沿壳体运动并伸出非封闭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流罩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进一步包括锁柄,所述锁柄与锁芯连接,以带动锁芯沿壳体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导流罩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远离所述非封闭端的一端设置有沿壳体方向的打开位和锁紧位,锁柄可卡接于打开位和锁紧位,所述打开位与所述非封闭端的距离大于所述锁紧位与所述非封闭端的距离。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导流罩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进一步包括套装在锁芯外的弹性件,所述壳体内壁设置有第一限制结构,所述锁芯上设置有第二限制结构,所述弹性件位于第一限制结构和第二限制结构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罩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结构和止挡结构,限位结构设置于车体上,止挡结构设置于传动机构上,或,止挡结构设置于传动机构上,限位结构设置于车体上,导流罩开闭机构关闭时,所述限位结构与限位止挡相接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导流罩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螺纹孔和限位螺栓,所述螺纹孔设置于所述传动机构或车体上,所述限位螺栓旋合于所述螺纹孔内。

14.一种导流罩,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导流罩开闭机构。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导流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流罩开闭机构及导流罩。

背景技术

轨道车辆如地铁、轻轨等,由于其底板位置较低,位于车体前侧的导流罩打开和关闭时,只能在竖直方向上进行。开闭机构作为导流罩的骨架和驱动机构,实现导流罩的打开和关闭状态,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实现竖直方向导流罩开闭机构。

专利文献CN 108128317 A公开了一种开闭机构转动打开装置及转动打开方法,包括驱动装置、转动机构和随动机构,驱动装置分别与安装架、转动机构和随动机构铰接,转动机构还分别与安装架和随动机构铰接,随动机构还分别与导流罩和盖板连接;驱动装置驱动转动机构转动,从而带动导流罩和随动机构转动,并让驱动装置驱动随动机构将盖板顶开或关闭。

但是上述专利在导流罩关闭回落的过程中,回落速度过快,会存在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的潜在风险;同时,上述专利所述的开闭机构导流罩本体的上下行程极限位置均靠驱动装置、转动机构及随动机构的运动的极限位置保证,可靠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导流罩开闭机构及导流罩,该导流罩开闭机构的关闭速度可被缓冲装置缓冲,进而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流罩关闭过程中,导流罩回落速度过快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导流罩开闭机构,包括传动机构、辅助动力机构,所述传动机构连接至导流罩本体,所述辅助动力机构一端与传动机构连接,另一端连接至车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缓冲导流罩本体关闭速度的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一端连接至车体,另一端与传动机构连接。

进一步,所述缓冲装置包括阻尼器,所述阻尼器一端与传动机构连接,另一端连接至车体。

进一步,所述辅助动力机构包括气弹簧,所述气弹簧一端与传动机构连接,另一端连接至车体。

进一步,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缓冲装置铰接的缓冲传动部,所述缓冲传动部包括旋转接头一和转臂一;所述旋转接头一中部铰接于车体上,一端与转臂一铰接,另一端与缓冲装置铰接;所述转臂一远离旋转接头一的一端,与导流罩本体铰接。

进一步,所述传动机构进一步包括与辅助动力机构铰接的辅助传动部,所述辅助传动部包括旋转接头二和转臂二;所述旋转接头二中部铰接于车体上,一端与转臂二铰接,另一端与辅助动力机构铰接;所述转臂二远离旋转接头二的一端与导流罩本体铰接。

进一步,还包括连接车体和传动机构的开启锁紧机构;所述开启锁紧机构包括锁体、开启锁紧孔和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于车体上,所述锁体设置于第一连接件上,锁紧孔位于传动机构上,或,所述锁体设置于传动机构上,所述锁紧孔位于第一连接件上,所述锁体和所述开启锁紧孔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还包括连接导流罩本体和传动机构的关闭锁紧机构;所述关闭锁紧机构包括锁体、关闭锁紧孔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于导流罩本体上,所述锁体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上,所述关闭锁紧孔位于所述传动机构上,或,所述锁体设置于所述传动机构上,所述关闭锁紧孔位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上,所述锁体的位置与所述关闭锁紧孔的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所述锁体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锁芯,所述壳体包括一个非封闭端,所述锁芯可沿壳体运动并伸出非封闭端。

进一步,所述锁体进一步包括锁柄,所述锁柄与锁芯连接,以带动锁芯沿壳体运动。

进一步,所述壳体远离所述非封闭端的一端设置有沿壳体方向的打开位和锁紧位,锁柄可卡接于打开位和锁紧位,所述打开位与所述非封闭端的距离大于所述锁紧位与所述非封闭端的距离。

进一步,所述锁体进一步包括套装在锁芯外的弹性件,所述壳体内壁设置有第一限制结构,所述锁芯上设置有第二限制结构,所述弹性件位于第一限制结构和第二限制结构之间。

进一步,还包括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结构和止挡结构,限位结构设置于车体上,止挡结构设置于传动机构上,或,止挡结构设置于传动机构上,限位结构设置于车体上,导流罩开闭机构关闭时,所述限位结构与限位止挡相接触。

进一步,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螺纹孔和限位螺栓,所述螺纹孔设置于所述传动机构或车体上,所述限位螺栓旋合于所述螺纹孔内。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上述任一项导流罩开闭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流罩开闭机构及导流罩,在传动机构和车体间设置缓冲装置,导流罩关闭时,导流罩开闭机构的关闭速度可被缓冲装置缓冲,进而降低导流罩的回落速度,避免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流罩开闭机构及导流罩,能够实现导流罩本体的打开和关闭,设置有辅助动力装置,手动打开导流罩本体时,为操作人员提供辅助动力,减小开闭机构的操作力。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流罩开闭机构及导流罩,设置有锁定机构和定位机构,保证开闭机构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导流罩本体关闭状态时导流罩开闭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导流罩开闭机构整体结构正视图;

图3为图1中导流罩本体打开状态时导流罩开闭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导流罩开闭机构正视图;

图5a为图2中锁体打开状态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b为图5a中锁体正面剖视图;

图6a为图2中锁体锁紧状态整体结构示意图。

现针对附图标记进行说明:

1、传动机构,11、缓冲传动部,111、旋转接头一,112、转臂一,12、辅助传动部,121、旋转接头二,122、转臂二,13、安装座,

2、辅助动力机构,21、气弹簧,

3、缓冲装置,31、阻尼器,

41、开启锁紧机构,411、开启锁紧孔,412、第一连接件,

42、关闭锁紧机构,421、关闭锁紧孔,422、第二连接件,

5、锁体,50、非封闭端,51、壳体,511、上表面,512、固定座,513、打开位,514、锁紧位,515、第一限制结构,52、锁芯、521、第二限制结构, 53、弹性件,54、锁柄,

6、限位机构,61、限位螺栓,62、限位止挡,

7、导流罩本体,

8、导流罩开闭机构,

9、导流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总的技术方案的部分具体实施方式,而非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总的构思,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落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流罩开闭机构。开闭机构的主要作用是作为列车前端导流罩本体的骨架和驱动机构。在列车单列运行时,使导流罩本体处于关闭、锁定状态,形成完整的列车空气动力学外形,减小风阻和风噪,保护车体内部结构;在需要救援或重联运行时,使导流罩本体处于开启、锁定状态,以便车钩能够完全、无障碍联挂,并能够适应在不同曲线半径上运行时车钩摆角带来的影响。

参考附图1、附图2、附图3及附图4,本实施例的导流罩开闭机构8包括传动机构1、辅助动力机构2、缓冲机构3,传动机构1通过第二连接件42 2连接于导流罩本体7上,传动机构1与辅助动力机构2铰接,传动机构1 还与缓冲机构3铰接,辅助动力机构2和缓冲机构3连接于安装座13上。安装座13连接于车体上。导流罩本体开启时,手动向上拉动导流罩本体,辅助动力机构2为导流罩本体7提供辅助动力,减小工作人员开启导流罩本体7 时的力;导流罩本体7关闭时,松开导流罩本体7,导流罩本体7在重力的作用下回落,缓冲机构3为导流罩本体7回落提供缓冲力,减小导流罩本体7 的回落速度,避免对操作人员进行伤害。

参考附图2,辅助动力机构2包括气弹簧21,气弹簧21一端与传动机构 1的辅助传动部12连接,另一端与安装座13连接。气弹簧21为传动机构1 提供推力,减轻导流罩本体7开启时所需的力。辅助动力机构2也可以为其他能提供辅助动力的机构,例如气缸等。

参考附图2,缓冲装置3包括阻尼器31,阻尼器31一端与传动机构1 的缓冲传动部111连接,另一端与安装座13连接。在导流罩本体7关闭过程中,阻尼器31会在这一过程被压缩,阻尼器31被压缩时产生一定阻力,为导流罩本体7下落提供阻力,减小导流罩本体7的回落速度,保证导流罩本体7缓慢下落至关闭位置,对操作人员起到保护作用。

参考附图2和附图4,传动机构1包括缓冲转动部11和辅助传动部12。缓冲传动部11用于将阻尼器31的缓冲力传递至导流罩本体7上,缓冲传动部11包括旋转接头一111和转臂一112。旋转接头一111中心位置铰接于安装座13上,一端与转臂一112铰接,另一端与阻尼器31铰接。转臂一112 为弯臂结构,一端与旋转接头一111铰接,另一端铰接于第二连接件422,第二连接件422与导流罩本体7连接。阻尼器31提供缓冲力,通过旋转接头一 111,将缓冲力传递给转臂一112,进一步传递给导流罩本体7,减缓导流罩本体7的回落速度。辅助传动部12用于将气弹簧21的辅助推动力传递至导流罩本体7上,包括旋转接头二121和转臂二122。旋转接头二121中心位置铰接于区别于与旋转接头一111铰接处的安装座13上,一端与转臂二122铰接,另一端与气弹簧21的动力输出端212铰接。转臂二122为弯臂结构,一端与旋转接头二121铰接,另一端铰接于第二连接件422上,第二连接件42 2与导流罩本体7连接。气弹簧21提供的辅助动力,通过旋转接头二121,将辅助动力传递给转臂二122,进一步传递给导流罩本体7,减小提起导流罩本体7所需的力,方便导流罩本体7的打开操作。

为保证导流罩开闭机构8的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的稳定性,防止导流罩开闭机构8动作,可以进一步设定锁紧机构。根据锁紧机构的功能,锁紧机构可分为开启锁紧机构和关闭锁紧机构。可以根据单一功能的需求分别设置开启锁紧机构和关闭锁紧机构。本实施例中,导流罩开闭机构8设置有开启锁紧机构41和关闭锁紧机构42。开启锁紧机构41用于锁定导流罩本体7开启时位置,关闭锁紧机构42用于锁定导流罩本体7关闭时的位置。

开启锁紧机构41设置于与车体连接的安装座13和传动机构1上,导流罩本体7开启时,通过锁定传动机构1与安装座13的位置,锁紧开闭机构的动作,使导流罩本体7稳定在开启状态。具体地说,开启锁紧机构41包括锁体5、开启锁紧孔411及第一连接件412,第一连接件412与安装座13相连接,锁体5连接于第一连接件412,开启锁紧孔411设置于传动机构1的转臂一112上,锁体5与开启锁紧孔411的位置相对应。当导流罩本体7达到开启位置时,传动机构1向上运动,转臂一112上的开启锁紧孔411运动至锁体5的位置。操作锁体5,使其处于锁紧状态。锁体5的锁紧部分穿过开启锁紧孔411,限制转臂一112的转动,从而锁紧传动机构1与车体的位置。锁体 5和开启锁紧孔411的位置可互换,即锁体5连接于传动机构1上,开启锁紧孔411设置于第一连接件412上。

关闭锁紧机构42用于锁定导流罩本体7关闭时的位置,关闭锁紧机构4 2设置于与导流罩本体7相连接的第二连接件422和传动机构1上,导流罩本体7关闭时,通过锁定传动机构1与第二连接件422的位置,锁紧开闭机构的动作,使导流罩本体7稳定在关闭状态。具体地说,关闭锁紧机构42包括锁体5和关闭锁紧孔421,锁体5连接于第二连接件422上,第二连接件422 连接于导流罩本体7上,关闭锁紧孔421设置于传动机构1的转臂二122上。当导流罩本体7达到关闭位置时,传动机构1向下运动,转臂二122上的关闭锁紧孔421运动至锁体5的位置。操作锁体5,使其处于锁紧状态,锁体5 的锁紧部分穿过关闭关闭锁紧孔421,限制转臂二122的转动,从而传动机构 1与导流罩本体7的位置。锁体5和开启锁紧孔421的位置可互换,即锁体5 连接于传动机构1上,关闭锁紧孔421设置于第二连接件422上。

参考附图5a和附图5b,锁体5包括壳体51,以及设置在壳体51内的锁芯52,壳体51包括一个非封闭端50,锁芯52可沿壳体51运动并伸出非封闭端50。开启锁紧机构41上的非封闭端50朝向开启锁紧孔411,开启锁紧机构41的锁体5的锁芯52伸出后,可穿过开启锁紧孔411;关闭锁紧机构4 2上的非封闭端50朝向关闭锁紧孔421;关闭锁紧机构42的锁体5的锁芯5 2伸出后可穿过关闭锁紧孔421。为便于将锁芯52从壳体51中伸出,锁体5 进一步包括锁柄54,锁柄54与锁芯52连接,以带动锁芯52沿壳体51运动,壳体5远离非封闭端50的一端设置有沿壳体51方向的打开位513和锁紧位5 14,打开位513与非封闭端50的距离大于锁紧位514与非封闭端50的距离。更进一步,为了防止锁芯52从壳体51中滑落,从而提高锁体5的稳定性,锁体5进一步包括套装在锁芯52外的弹性件53,壳体51内壁设置有第一限制结构515,锁芯52上设置有第二限制结构521,弹性件53位于第一限制结构515和第二限制结构521之间。

具体地说,参考附图5a至附图5b,锁体5包括上表面511设有打开位5 13和锁紧位514的壳体51,位于壳体51内部的锁芯52,固定连接于锁芯52 顶部且向外伸出壳体51的锁柄54和套于锁芯52且位于壳体51内的弹性件5 3。更具体地说,壳体51为中空筒体,具有非封闭端50,壳体51下方向四周延伸形成固定座512,固定座512上上设置有通孔,用于固定锁体5。壳体5 1的上表面511为倾斜截面,打开位513设置于倾斜截面上,打开位513为距离固定座512距离远处沿壳体51轴线向固定座512方向设置的固定凹槽,该固定凹槽宽度略大于锁柄54宽度。锁紧位514为倾斜截面上距离固定座512 距离近处沿壳体51轴线向固定座512方向设置的固定凹槽,该固定凹槽宽度略大于锁柄54宽度。壳体51内表面远离固定座512端设置有第一限制结构5 15,第一限制结构515的内径大于锁芯52的外径,用于限定弹性件53的位置。

锁芯52为圆柱形,贯穿于壳体51的内部,锁芯52靠近壳体51固定座 512的一侧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二限制结构521,第二限制结构521的外径小于壳体51的内径,且始终位于壳体51内。锁芯52伸出壳体51与锁柄54一端固定连接。

锁柄54为长条状,能够卡接于壳体51的打开位513和锁紧位514内,通过调节锁柄54的位置来实现锁体5的锁紧和关闭。当锁柄54位于打开位5 13时,锁芯位于壳体52内部;当锁柄54位于锁紧位514时,锁芯52伸出壳体52上固定座512的固定面,穿过开启锁紧孔411或关闭锁紧孔421(根据实际使用情况)。为方便锁芯52的伸出,锁体固定位置处设置有供锁芯52穿出的通孔,例如本实施例中安装座13和第二连接件422上均设有供锁体5的锁芯52穿过的通孔(附图中未示出)。

弹性件53套接于锁芯52上,且位于第一限制结构515、壳体51、第二限制结构521和锁芯52外表面形成的空间内,弹性件53始终处于压缩状态,并抵接于第一限制结构515和第二限制结构521上。弹性件53对锁芯52和壳体51同时施加推力,使得锁柄54与壳体51的上表面511始终相接。弹簧 53起到固定锁芯52的作用,并防止锁芯52串动。

对锁体5进行打开操作时,移动锁柄54,将锁柄54卡接于打开位513 内,此时,锁芯52收回至壳体51内,完成锁体5的打开操作;对锁体5进行锁紧操作时,移动锁柄54,将锁柄54卡接于锁紧位514内,此时,锁芯5 2伸出壳体51固定座512的固定面,完成锁体5的锁紧操作。对本实施例中的开启锁紧机构41进行打开操作时,锁芯52从转臂一112上的开启开启锁紧孔411和安装座13的通孔(附图中未示出)中收回至壳体51内;进行锁紧操作时,锁芯52从壳体51内伸出,穿过安装座13上的通孔和转臂一112 上的开启锁紧孔。本实施例中的关闭锁紧机构42的打开和锁紧操作与此相同。本实施例的锁体5具有结构简单,方便单手操作的优点。

参考附图2和附图4,关闭导流罩本体7时,为阻止开闭机构继续运动,本实施例还设置有限位机构6,包括限位结构结构61和限位止挡62。限位结构61连接于传动机构1的转臂二122上。限位止挡62通过安装座13连接于车体上,限位结构61的位置与限位止挡62位置相对,导流罩本体7关闭时,所述限位结构61顶部与限位止挡62相接触,限制传动机构的运动,使导流罩本体7达到关闭位置。此时,关闭锁紧机构42的锁体5与关闭锁紧孔421 相对,使得锁芯52能够穿过关闭锁紧孔421。限位结构61和限位止挡62的位置可以互换,即限位结构61通过安装座13连接于车体上,限位止挡62连接于传动机构1上。

为方便调节限位结构61与限位止挡62的距离,即调整限位结构6的限位距离,本实施例限位结构包括螺纹孔(附图未示出)和限位螺栓611,螺纹孔设置于传动机构1,限位螺栓611旋合于螺纹孔内,从而可以实现限位螺栓 611长度的调节,进而能够实现对导流罩本体7下落位置的限定。也可以选用其他长度可调节的机构作为本实施例限位结构。

现对本实施例的具体操作过程做详细说明:

操作人员手动打开导流罩本体7时,首先解锁关闭锁紧机构42,手动向上拉动导流罩本体7,此时,气弹簧21通过辅助传动部12为导流罩本体7 提供向上运动的作用力,有效减小操作人员的打开操作力;随着传动机构1 的转动,直至导流罩本体7运动至打开位置,手动操作打开锁紧机构41,锁定导流罩本体7,导流罩本体7则保持在打开状态。在关闭导流罩本体7时,解锁开启锁紧装置41,拉动导流罩本体7向下运动,此时导流罩本体7在重力作用下通过传动机构1向下运动,导流罩本体7在重力作用下下落会越来越快,此时,阻尼器31开始作用,通过缓冲传动部11提供阻力,保证导流罩本体7缓慢下落至关闭位置,对操作人员起到保护作用;最后,限位螺栓6 1与限位止挡62相接触,导流罩本体7落至关闭位置,手动操作关闭锁紧装置42,锁定开闭机构。

本实施例还包括一种导流罩9,该导流罩包含上述导流罩开闭机构8。

设计图

导流罩开闭机构及导流罩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51184.2

申请日:2019-01-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5(青岛)

授权编号:CN209479659U

授权时间:20191011

主分类号:B61D 17/02

专利分类号:B61D17/02

范畴分类:32A;32G;

申请人: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66031 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瑞昌路231号

发明人:张广鸣;王坤;张云龙

第一发明人:张广鸣

当前权利人: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张媛媛

代理机构:37256

代理机构编号: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导流罩开闭机构及导流罩论文和设计-张广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