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苜蓿雄性不育系花蜜腺的解剖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尚继红,陈彩锦,吴娟,曾燕霞,张晓娟,王晓春,金学平,薛伟,高婷,魏淑花,张蓉[1](2020)在《苜蓿雄性不育系杂交组合F1代材料的研究》文中认为为在宁夏南部山区开展耐旱苜蓿新品种的选育,以苜蓿雄性不育系单株与30个苜蓿品种中优良单株为材料开展杂交,获得的材料在半干旱区开展F1代性状、产量及品质的测定分析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株高对鲜干草的产量存在明显的影响,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对相对饲用价值存在极显着的影响。利用灰色关联度进行综合评价,表现优异的材料是23×M、27×M、26×M、25×M、30×M。
王莹[2](2018)在《紫花苜蓿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花药的细胞学和生理生化特性比较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属于多年生豆科苜蓿属的异花授粉草本植物,雌雄同花并且是一雌多雄,去除雄蕊是杂种利用的关键所在。相对传统方式人工去雄育种,雄性不育育种优势明显,具有成本低、污染少、省时省力等特点。从理论上探讨紫花苜蓿细胞核雄性不育系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对细胞质雄性不育的机制尚不清晰。借鉴国际和国内对于经济作物研究的成熟技术,联系我国对畜牧业生产日益增长的需要,进行紫花苜蓿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选育获得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材料MS-GN1A及其保持系MS-GN1B,于育性分析和品质性状及产量性状测定,对其细胞学形态特征观察以及生理生化水平特性比较分析,主要实验结果如下:利用I2-KI溶液染色进行育性分析,最终得到的不育系MS-GN1A的花粉不育率达100%,植株不育率达100%,选育的紫花苜蓿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不育特性稳定。结合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分析,在整个生育进程中,不育系MS-GN1A与保持系MS-GN1B除了在育性上有差异外,其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差异不显着。利用紫花苜蓿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材料MS-GN1A及其保持系MS-GN1B,取五个不同发育阶段的花药,制成石蜡切片,在Nikon-E200型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研究表明:保持系的花粉粒颗粒饱满,体型完好,数量多,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花粉粒呈现出干瘪状,并且体型较小且有缺失,数量少;花粉在四分体时期的绒毡层细胞异常发育为紫花苜蓿细胞质雄性不育的败育发生时期;与保持系相比,紫花苜蓿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胼胝质和表皮没有解体不能释放花粉粒;紫花苜蓿细胞质不育系的花粉败育与药隔维管束的异常发育有关。为研究紫花苜蓿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生理生化机制,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做对比,针对五个不同发育时期花蕾中花药的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及抗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花粉的发育成熟,紫花苜蓿细胞质雄性不育系MS-GN1A花药发育各个时期的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均表现出亏缺现象,而作为膜质过氧化指标的丙二醛和抗氧化酶活性则高于其保持系MS-GN1B。
乌云塔娜[3](2017)在《苜蓿雄性不育系杂交组配及花蕾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以6个苜蓿雄性不育系作为母本,14个具有优良性能的苜蓿品种为父本,利用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84个杂交组合。通过对产量配合力、杂种遗传力与杂种优势中亲优势效应的相关分析,筛选出强优势杂交组合;利用SSR分子标记方法,以遗传距离为指标,划分出可用作杂交组配的高产、优质苜蓿杂种优势群。进一步在花粉发育的3个阶段,对雄性可育与不育株花蕾进行转录组测序、基因功能注释和表达模式分析。结果如下:(1)2号雄性不育系与父本材料II和III的一般配合力较高,且父母本遗传距离较远,可杂交组配出较强的优势组合。(2)84个杂交组合中强优势杂交组合的杂种优势效应和杂种遗传力均较高,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效应间呈显着正相关,SSR标记的遗传距离在0.36360.8182范围内的杂交亲本进行组配,其杂种优势的表现最佳且遗传距离越远杂交组合特殊配合力越高。(3)杂交组合产量表现与水分利用效率呈显着正相关(P<0.05)、营养品质性状分析中杂交组合2×II、2×III、10×M6和13×M2粗蛋白含量较高。(4)通过对苜蓿雄性可育与不育株花蕾转录组序列同源性分析发现,其中73.76%的序列与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具有较高的同源性。通过基因功能注释和表达模式分析,确定了在植物激素信号、昼夜节律、碳水化合物代谢、类黄酮生物合成、花粉发育、转录因子等方面有显着差异。
代金英[4](2017)在《大豆产量杂种优势的QTL-等位变异构成和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性的主要影响因子》文中研究说明杂种优势利用是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和改良品质的有效的措施之一,已广泛用于禾本科,茄科,十字花科等作物。大豆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与应用上取得了一定进展,利用“三系”配套育成一批杂交大豆品种,但是由于大豆杂种种子生产效率低,不能产业化,所以未能推广应用。黄淮地区是我国主要大豆种植地区,需要进一步筛选该地区的强优势组合和解析大豆产量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筛选出强优势组合用于杂交大豆产业化,最终要通过转育等技术实现杂交种子大规模生产。目前还没有经济有效的杂交种子大规模生产方法,所以需要对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影响因子进行探讨。本研究内容之一,分别选取鲁西南和豫东南地区各两组核心推广品种(共计42个优良亲本品系),2009-2013年在山东济宁和河南周口按NCⅡ设计一共配制了150个杂交组合。首先,对杂交组合的优势进行分析,筛选出优异组合。其次,解析大豆产量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最后,对优异组合进行改良。本研究内容之二,选取5个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Cytoplasm-nuclear male-sterile lines,CMS)与其相应的保持系和3个恢复系,2011-2014年在江苏南京和山西太原,研究开放环境下的大豆不育系繁殖和杂交种子生产的影响因子。具体结果如下:1.大豆产量优势表现及高产优势组合的筛选鲁西南和豫东南地区大豆产量杂种优势普遍存在,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优势不明显。四组NCⅡ试验的杂交组合产量平均中亲优势率为30.03%,有106个组合达显着或极显着水平,占71%;平均超亲优势率为27.71%,有77个组合达显着或极显着水平,占66%;平均超标优势率为31.14%,有102个组合达显着或极显着水平,占51%。优选出20个优异杂交组合,即中黄13×晋豆23、豫豆22×高丰1号、豫豆22×晋豆23、山宁16×菏豆18、豫豆22×晋大53、菏豆19×冀豆17、菏豆19×徐0801、菏豆19× Williams82、山宁14×冀豆17、菏豆19×潍豆267、周豆13×MN413、周豆11×周豆16号、周豆13 ×周豆17、周豆13 ×郑9805、豫豆22×周豆16、徐0705×汾豆79、徐0705× Willimas82、冀豆17×周豆19、皖豆28×汾豆79和中黄37×Willimas82。这些高产高优势组合的平均超亲优势率为54.74%;超亲优势率为49.15%。2.大豆F1杂种产量的QTL定位通过RAD-seq(基于限制性位点相关DNA的测序)等方法获得SNPLDB(SNP Linkage disequilibrium block),利用 PLSRCGA(Partial least square regression combined with genetic algorithm)分析方法对鲁西南和豫东南地区的四组NCⅡ试验供试标记位点进行分析,一共检测到57个与F1杂种产量显着相关的QTL。这些QTL分布于15个连锁群上。其中N和D2连锁群上的QTL最多,分别有7个。其次F(6)、J(5)、C1(5)、B2(4)、C2(3)、M(3)、E(3)、Dla(3)、D1b(3)、K(3),其他是1~2个。第一组NCⅡ试验中检测到13个与F1杂种产量显着相关的QTL,位于10个连锁群上。这13个标记位点的总贡献率为74.08%。第二组NCⅡ试验中检测到22个与F1杂种产量显着相关的QTL,位于11个连锁群上。这22个标记位点的总贡献率为80.31%。第三组NCⅡ试验中检测到25个与F1杂种产量显着相关的QTL,位于13个连锁群上。这25个标记位点的总贡献率为76.14%。第四组NCⅡ试验中检测到15个与F1杂种产量显着相关的QTL,位于9个连锁群上。这15个标记位点的总贡献率为79.13%。四组NCⅡ试验同时检测的与F1杂种产量显着相关的QTL仅有1个(qHy-07-02);三组NCⅡ试验同时检测的与F1杂种产量显着相关的QTL有3个(qHy-03-03、qHy-14-03和qHy-15-03);两组NCⅡ试验同时检测的与F1杂种产量显着相关的QTL有9个(qHy-02-01、qHy-03-02、qHy-03-03、qHy-06-01、qHy-07-01、qHy-13-01、qHy-14-02、qHy-1 4-04 和qHy-16-02)。3.大豆F1杂种产量的QTL-等位变异效应分析在四组NCⅡ试验中,对QTL-等位变异间的加性和显性效应进行估计。四组NCⅡ试验加性效应较大的等位变异分别有qHy-14-03-A2、qHy-01-03-A1、qHy-06-01-A5和qHy-16-05-A7。携带优异等位变异的亲本有中黄13、晋大53、晋豆23、菏豆19、冀豆17、山宁16、周豆13和阜97211-76等等。四组NCⅡ试验组合显性效应较大的等位异分别有qHy-13-06-A1/A2、qHy-17-05-A1/A2、qHy-09-03-A1/A2 和qHy-07-01-A2/A3。4.大豆F1杂种产量的遗传基础利用PLSRCGA分析方法对鲁西南和豫东南地区的四组NCⅡ试验供试标记位点进行分析,并分别对不同标记位点等位变异的显性度进行了估计,推测出大豆杂种产量的QTL-等位变异可能同时包括加性效应、部分显性效应、显性效应和超显性效应。优异杂交组合等位变异中,杂合位点数高于纯合位点数;杂合位点中均为增效数;超显性效应频率78.93%。F1遗传效应构成中,杂合位点的超显性效应是大豆杂种产量的主要组成部分,加性效应也是其组成部分。超显性效应是大豆产量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5.大豆产量的亲本配合力分析鲁西南和豫东南地区的四组NCⅡ试验的表型配合力分析,筛选出一批有潜力的亲本:豫豆22、中黄13、晋豆23、周豆13、徐0705、汾豆79、周豆19、Willimas82等等;筛选出一批高特殊配合力的组合:中黄13 ×晋豆23、山宁14×冀豆17、周豆13×MN413、和徐 0705×Willimas82 等等。四组NCⅡ试验基于产量表型的配合力分析结果均显示特殊配合力与中亲优势、超亲优势、超标优势在产量呈极显着相关(P<0.01)。可用表型配合力预测杂种优势。表型配合力和基因型配合力分别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呈极显着相关(P<0.01)。基因型配合力可以像表型配合力一样用来预测杂种优势。6.影响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异交产量的自然昆虫群体大豆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传粉媒介观察发现,田间访大豆花的自然昆虫群体包括六个目,11个科。大豆田间主要有8种蜂利于大豆异花传粉,且均为膜翅目,包括蜜蜂科的中华蜜蜂、意大利蜜蜂和熊蜂,切叶蜂科的北方切叶蜂、细切叶蜂和黄鳞切叶蜂,以及遂蜂科的玉米毛带蜂和拟绒毛淡脉隧蜂。其中访花昆虫出现频率最高的是中华蜜蜂,其次是意大利蜜蜂和北方切叶蜂,并且它们在一天中的12:00~13:00数量最多。7.影响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性的生物学因子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性影响因子研究结果显示:有效的外源花粉是影响大豆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的关键因子之一。保持系和恢复系在无露水环境下,花粉能够释放良好,可以为不育系异交提供更多有效的外源性花粉。昆虫媒介是影响大豆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的另一关键因子。开放环境下这些蜂类活动能够提高CMS系的结荚率和结实率,与不放蜂网室相比,开放环境中CMS的结荚率提高了 45.2%,可以达到网室放蜂的效果。雄性不育系的异交能力是影响大豆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的最关键因子。在放蜂网室和开放环境下,雄性不育系的异交率差异较大,从不到10.0%到99.0%以上。在开放条件下,利用自然昆虫群体做传粉媒介,高蜜量不育系异交率高达 1 00.0%。
舒金帅[5](2016)在《青花菜雄性不育系开花结实特性及花蜜分泌调控机制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花菜(Brassica oleracea var.italica)是一种重要蔬菜作物,利用雄性不育系进行新品种选育和杂交种子生产是其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我国青花菜遗传育种起步较晚,目前主要通过引进国外资源寻找优良的不育源,但引种获得的细胞质雄性不育(CMS)源的遗传背景往往不明确,常导致同一类不育源的重复转育,有的不育源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死花蕾严重、雄蕊心皮化、开花时间晚、花小、花蜜分泌量少和制种产量低等问题。因此,解决上述问题对青花菜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青花菜自交系、CMS材料和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DGMS)系为试材,对CMS材料的开花结实特性及不育源来源、雄蕊心皮化、死花蕾的基因表达特征、开花时间和花大小的遗传模式、蜜腺发育及花蜜分泌的调控机制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以期明确不同来源的不育源对青花菜开花结实特性的影响,开发出区分雄蕊心皮化的分子标记,发现参与死花蕾调控的基因,获得开花时间和花器官大小的遗传模式,解析花蜜分泌的调控机制。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来源的不育源转育获得的CMS系的开花结实特性和蜜蜂访花情况差异明显;筛选出4份开花结实优良的CMS材料:CMS738、CMSGD、CMS1169和CMS1183。2、首次获得1个能区分雄蕊心皮化和非心皮化细胞质的线粒体标记mtSSR2,雄蕊心皮化多态性产物与萝卜和埃塞俄比亚芥相似性最高,与非心皮化相比缺失51个碱基。3、青花菜39份不同来源CMS资源中均含有萝卜orf138片段,均属于ogu CMS类型,当相似系数>0.89时,39份CMS资源分为5个组,ogu CMS R3类型占79.49%。4、死花蕾与多聚半乳糖代谢、糖基水解、氧化还原过程、苯丙氨酸代谢和苯丙烷生物合成相关,首次发现了12个可能参与调控死花蕾的基因和2个转录因子ERF115和bHLH137。5、花冠和花瓣宽、雄蕊和花药长受多基因控制,开花时间、花瓣和柱头长受两对主基因+多基因控制,花柱长受一对主基因+多基因控制。在2号染色体0.9-2.9 Mb获得主控开花时间、花瓣宽和花柱长的QTL,分别记为ft2.1、pw2.1和sl2.1。ft2.1的候选区域为228Kb,包含29个基因,其中14-3-3蛋白在拟南芥中促进开花。pw2.1和sl2.1存在共定位现象,候选区域为191.66Kb,包含21个基因,其中E3泛素连接酶在拟南芥中调控花器官大小。6、首次明确了保持系、DGMS系和ogu CMS系间花蜜分泌量和含糖量、蜜腺发生和发育过程中的异同。明确了花蜜分泌的细胞学途径:原蜜汁由筛管产生,通过孔状和泡状结构及胞间连丝运输,以淀粉粒形式贮存,在高尔基体和内质网中加工,通过蜜孔分泌。分析了导致上述材料花蜜分泌差异的相关基因,获得1个在DGMS系中高表达的特异性基因。
陈海玲,徐军,石凤翎,余新春,蔡丽艳,高翠萍,高霞[6](2016)在《苜蓿雄性不育系高产优质杂交组合筛选》文中指出以8个苜蓿雄性不育(株)系、4个苜蓿品种为杂交亲本,通过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32个组合,对组合产量相关性状及其影响因子、营养品质性状进行优势分析,结果表明,干草产量与产量构成因子的回归方程为:Y=-41.9807+0.1996X1+1.7589X2+0.3159X3+2.3152X4,分枝数和节间数是影响干草产量的主要性状;通过对杂交组合的超高亲优势和聚类分析筛选出高产组合2×Ⅱ、2×Ⅲ、10×Ⅳ、12×Ⅰ,结合营养品质进行综合分析筛选出高产优质组合2×Ⅱ,其干草产量为43.85g/株、粗蛋白质含量24.07%,超亲优势和竞争优势分别为23.79%、18.22%。
舒金帅,刘玉梅,李占省,张黎黎,方智远,杨丽梅,庄木,张扬勇,孙培田[7](2014)在《植物蜜腺研究进展及展望》文中提出总结了植物花蜜的组分,蜜腺的类型和结构,花蜜分泌和分泌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蜜腺发育及花蜜分泌调控的分子机理,并对蜜腺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伊风艳[8](2014)在《苜蓿雄性不育性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差异表达分析》文中提出雄蕊育性涉及众多基因的表达和调控,从不同水平上研究花粉发育与育性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是明确雄性不育分子机理的重要内容。对苜蓿雄性不育株与可育株花蕾转录组和蛋白质组的表达差异进行研究,并结合代谢过程中的生理生化指标,分析雄性不育性表达的调控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苜蓿雄性不育株(Ms-4)和可育株(MF)花蕾为材料,对影响苜蓿cDNA-AFLP技术的关键因素进行了优化,建立了适于苜蓿花蕾的cDNA-AFLP体系,对256对引物进行筛选,获得扩增条带清晰,分散性比较好的引物69对。(2)利用cDNA-AFLP技术,比较了Ms-4和MF花蕾发育过程中转录组基因的表达差异。通过克隆测序获得103条差异表达片段,进一步经Blast比对,有34条差异表达片段无同源性或同源性较低,可能为新基因,69条差异表达片段具有较好的同源性,其中73.9%的差异表达片段与蒺藜苜蓿相关序列高度一致。功能分析表明差异表达片段主要参与了物质代谢及合成(28.36%)、信号转导和转录调控(20.90%)、能量代谢(8.96%)等过程。对其中6个差异表达片段量化分析发现,在花蕾发育过程中Ms-4和MF间的表达存在显着差异,基因表达量与表达特异性可能与植株育性形成有一定的相关性。(3)利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对Ms-4和MF花蕾的蛋白进行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从Ms-4和MF银染图谱上鉴定出6000个左右蛋白点,表达量大于2倍的差异表达蛋白点98个,在Ms-4中表达上调的蛋白点占35.7%,下调的蛋白点占64.3%。从Ms-4和MF考马斯亮蓝图谱上鉴定出2600个左右蛋白点,表达量大于2倍的差异表达蛋白点54个,Ms-4中表达上调的蛋白点占61.1%,下调的蛋白点占38.9%。运用MALDI-TOF/TOF质谱技术成功鉴定出22个差异表达蛋白。功能分析发现,这些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参与代谢(27.08%)、细胞加工(18.75%)、刺激反应(18.75%)、发育(8.33%)等生物学过程,执行着催化、绑定等分子功能。结合转录组差异分析,发现在花粉发育过程中,影响代谢水平的差异片段与育性的形成有关。(4)为进一步深入了解苜蓿雄性不育的形成机理,对Ms-4和MF的代谢水平进行了研究,发现Ms-4和MF在生殖生长期茎和叶中营养物质的积累量高于营养生长期,尤其是脯氨酸含量和淀粉含量。Ms-4花蕾发育各个时期的脯氨酸、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均表现出亏缺现象,而可溶性蛋白含量则相对较高;Ms-4中叶绿素含量、POD活性和CAT活性均低于MF,而丙二醛含量则高于MF。育性相关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调控着抗氧化物酶、叶绿素、丙二醛和营养物质等代谢过程,对花粉发育过程中的物质和能量的形成产生一定影响,进而影响花粉育性。
张先红[9](2013)在《大白刺传粉生物特性及胚胎学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以分布于内蒙古荒漠区大白刺(Nitraria roborowskii Kom)为实验材料,采取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大白刺可育株和不育株花器官的形态及解剖结构、结实率变化、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繁育系统、大、小孢子发育以及不育株和可育株的分布格局等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大白刺种内分化出雄性不育株和可育株。群体花期50d,单花花期4–6d,开花高峰期为早上8:30–11:30及下午的3:30–5:30。大白刺可育株和不育株的结实率从枝条上部至下部逐渐呈现出下降趋势,不同部位结实率不育株高于可育株。从枝条上部至下部可育株和不育株的结实率分别为:68.90%、51.79%、31.47%和76.83%、68.04%、41.04%。(2)大白刺可育株花粉活力在开花后第4d时最强,达到75.24%,其花粉的活力可维持9d。雄性不育株和可育株的柱头可授性在开花后的3–4d内达到最大值,其柱头可授性维持时间为8d。大白刺为专性异交植物,主要以风媒方式进行传粉,不存在无融合生殖现象。(3)在大白刺雄性不育株花粉粒形成过程中导致其不能形成花粉粒的关键在于发育过程中绒毡层的解体。雄性可育株可形成二胞型并具有3个萌发孔的成熟花粉粒,在其小孢子的发育和形成过程中,绒毡层属于腺质型;在大孢子的发育过程中,其四分体的整体结构属于线性排列;大白刺发育成熟的胚囊属于蓼型。4在大白刺群落中,大白刺雄性不育株和可育株的居群分布面积之比为1:1.5。
高霞[10](2012)在《苜蓿花药培养与雄性不育差异表达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为了解雄性不育形成的分子机理,获得苜蓿雄性不育纯合系植株,进一步提高苜蓿雄性不育杂种优势的利用价值,本试验以苜蓿雄性不育株及其对应可育株的花蕾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花药组织培养技术获得苜蓿单倍体植株,同时利用cDNA.AFLP差异显示技术对不同发育时期不育株和可育株花蕾的基因差异表达进行研究,探讨了苜蓿雄性不育性的基因差异表达模式,并进一步对差异基因片段进行氨基酸序列和蛋白质结构的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苜蓿雄性不育株与可育株花药组织培养的研究表明,在现蕾初期取材、不经低温处理的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可高达66.7%,且培养条件为MS+2,4-D0.5mg/L+6-BA0.25mg/L+NAA0.2mg/L+KT3mg/L+3%蔗糖+0.7%琼脂:适宜不育材料的分化培养基为MS+KT1mg/L+NAA0.2mg/L+2%蔗糖+0.7%琼脂,适宜可育材料的为MS+KT4mg/L+NAA0.2mg/L+2%蔗糖+0.7%琼脂;适合诱导幼苗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NAA0.1mg/L+2%蔗糖+0.9%琼脂;此外,不添加激素的MS培养基可以诱导玻璃化苗生根。(2)在苜蓿花药组织培养再生植株的倍性鉴定研究中,适宜的细胞核悬液制备方法是选择新鲜幼苗叶片,在0.1mol/L柠檬酸和0.2%TritonX.100组成的分离缓冲液中用刀片进行机械切割,经两步离心法(800rpm离心5min)分离;同时,利用100~200μL浓度为50mg/L的PI染液对材料细胞核染色效果好;通过流式细胞仪对再生植株进行倍性鉴定,结果获得单倍体、四倍体和混倍体的比例分别为:16%、78%和6%。(3)对苜蓿不育株与可育株花蕾的cDNA.AFLP技术体系进行优化,发现该技术重复性高、多态性好,适用于苜蓿不同时期花蕾基因差异表达的研究。通过12对引物获得1746条能够稳定存在的条带,其中差异表达基因占12.37%,且包括不育性特异表达、不育性表达和育性特异表达3种类型。(4)将4条苜蓿花蕾期的基因差异片段进行cDNA序列分析。通过NCBI中BlastN和BlastX数据库检索,结果发现3条片段与苜蓿具有较高同源性(93%~100%)。其中,3号差异片段与蚕豆叶绿体中的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基因和氧化酶大亚基基因的同源性高达98~99%,而二磷酸核酮塘羧化酶与植物的CMS有关,参与了小麦花药发育调控、细胞程序性死亡及物质能量代谢等过程,因此推测该差异片段与苜蓿雄性不育性的形成有关。
二、苜蓿雄性不育系花蜜腺的解剖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苜蓿雄性不育系花蜜腺的解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苜蓿雄性不育系杂交组合F1代材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及管理措施 |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生长指标 |
2.2 产量指标 |
2.3 生长指标及产量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2.4 品质性状 |
2.5 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2.6 杂交组合的综合评价 |
3 讨 论 |
4 结 论 |
(2)紫花苜蓿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花药的细胞学和生理生化特性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雄性不育的概念 |
1.2 植物雄性不育产生的途径 |
1.3 植物雄性不育的类型 |
1.4 植物雄性不育细胞学研究 |
1.5 植物雄性不育生理生化特性研究进展 |
1.6 国内外紫花苜蓿雄性不育系研究进展 |
1.7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花粉育性观察 |
2.3 产量性状和营养品质的测定方法 |
2.4 花药石蜡切片制备 |
2.5 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测验方法 |
2.6 数据的处理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紫花苜蓿的育性分析及品质性状和产量性状的指标测定 |
3.2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的花药细胞学观察分析 |
3.3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的生理生化指标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紫花苜蓿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的花药细胞学显微结构的研究 |
4.2 紫花苜蓿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 |
4.3 紫花苜蓿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膜质稳定性的关系 |
4.4 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
第五章 结论 |
5.1 紫花苜蓿的育性分析和产量性状及品质性状指标测定 |
5.2 紫花苜蓿细胞质雄性不育花药和小孢子细胞学特征 |
5.3 紫花苜蓿细胞质雄性不育的育性相关的生理生化特性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苜蓿雄性不育系杂交组配及花蕾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植物雄性不育概述 |
1.1.1 雄性不育分类 |
1.1.2 苜蓿雄性不育的生产应用进展 |
1.2 杂种优势概述 |
1.2.1 杂种优势的利用进展 |
1.2.2 杂种优势的展现 |
1.2.3 生长发育及抗性与杂种优势 |
1.2.4 营养品质和农艺性状与杂种优势 |
1.2.5 配合力与杂种优势 |
1.2.6 光合特性与杂种优势 |
1.2.7 杂种遗传力与杂种优势 |
1.2.8 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 |
1.2.9 分子标记与杂种优势 |
1.2.10 苜蓿杂种优势利用现状 |
1.2.11 苜蓿雄性不育系与杂种优势研究现状 |
1.3 杂种优势群概述 |
1.3.1 杂种优势群划分方法与研究进展 |
1.3.2 苜蓿雄性不育系与杂种优势群划分 |
1.4 转录组学概述 |
1.4.1 转录因子 |
1.4.2 转录组学研究概况 |
1.4.3 RNA测序(RNA-seq)技术研究 |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5.1 研究目的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图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苜蓿雄性不育系杂交组配研究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杂交组配亲本材料 |
2.1.3 试验方法 |
2.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2 苜蓿杂种优势群划分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仪器 |
2.2.3 主要药品 |
2.2.4 试剂盒及试剂配置 |
2.2.5 植物基因组DNA提取 |
2.2.6 DNA-SSR体系建立及优化 |
2.3 杂交组配与强优势组合筛选方法 |
2.4 群体构建与多态性引物筛选 |
2.5 转录组测序及基因功能注释及差异表达分析 |
2.5.1 植物材料 |
2.5.2 RNA提取和制备 |
2.5.3 cDNA文库构建与测序 |
2.5.4 转录组测序和功能注释 |
2.5.5 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s)和富集分析 |
2.5.6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验证DEGs |
3 结果分析 |
3.1 杂交亲本及其杂交组合产量配合力、杂种遗传力与杂种优势表现 |
3.1.1 杂交亲本产量性状表现 |
3.1.2 父本材料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
3.1.3 杂交亲本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计算 |
3.1.4 杂交组合产量性状特殊配合力计算 |
3.1.5 产量特殊配合力杂种优势的相关研究 |
3.1.6 牧草产量性状配合力杂种优势效应聚类分析 |
3.2 杂交组合杂种遗传力与杂种优势效应表现 |
3.3 杂种优势形成的光合生理特性 |
3.3.1 杂交组合及其亲本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 |
3.3.2 杂交组合及其亲本蒸腾速率(Tr)日变化 |
3.3.3 杂交组合及其亲本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变化 |
3.3.4 杂交组合光合生理特性与杂种优势 |
3.3.5 光合生理特性与主要产量性状相关性 |
3.3.6 苜蓿雄性不育系及其杂交组合营养品质性状分析 |
3.4 SSR分子标记与亲本间遗传距离分析 |
3.4.1 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分析 |
3.4.2 遗传距离与特殊配合力的相关性分析 |
3.5 群体构建与多态性引物筛选 |
3.5.1 育性鉴定与群体构建 |
3.5.2 多态性引物筛选 |
3.6 转录组测序 |
3.6.1 总RNA的提取及检测 |
3.6.2 cDNA合成 |
3.6.3 转录组测序结果分析 |
3.6.4 同源性比对与功能注释 |
3.6.5 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s) |
3.6.6 差异表达基因的基因富集分析 |
3.6.7 苜蓿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的分析 |
3.6.8 通过荧光定量分析差异表达基因 |
4 讨论 |
4.1 杂种优势与产量性状配合力相关性 |
4.2 杂种优势与光合生理特性相关性 |
4.3 杂种优势与杂种遗传力相关性 |
4.4 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和特殊配合力相关性 |
4.5 不育基因遗传模式与基因定位分析 |
4.6 转录组学与苜蓿雄性不育分析 |
5 结论 |
6 下一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大豆产量杂种优势的QTL-等位变异构成和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性的主要影响因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作物杂种优势及其遗传机制 |
1.1 作物杂种优势的概述 |
1.2 作物杂种优势的度量 |
1.3 作物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
2 作物杂种优势的亲本选配与亲本配合力 |
2.1 作物杂种优势研究的遗传交配设计 |
2.2 亲本配合力 |
3 作物杂种性状的QTL分析方法 |
3.1 位点组方法解析杂种优势 |
3.2 利用分子标记方法解析杂种优势 |
3.3 基于遗传算法变量选择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解析杂种优势 |
4 作物杂种性状的QTL与杂种优势 |
4.1 作物杂种性状的QTL定位 |
4.2 分子设计育种 |
5 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杂种种子生产途径 |
5.1 “三系”配套生产杂种种子 |
5.2 “两系”配套生产杂种种子 |
5.3 化学杀雄生产杂种种子 |
6 大豆雄性不育系与杂种优势利用 |
6.1 大豆强优势组合筛选的研究进展 |
6.2 大豆雄性不育系及“三系”选育的研究进展 |
6.3 大豆杂交种选育 |
7 大豆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性研究及制种技术 |
7.1 大豆的制种技术概况 |
7.2 大豆父母本的异交性能 |
7.3 大豆异交结实的传粉媒介 |
8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鲁西南地区大豆杂种产量的QTL-等位变异解析 |
1 研究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
2.2 性状调查 |
2.3 表型数据分析 |
2.4 杂种优势分析 |
2.5 全基因组分子标记测序 |
2.6 NCⅡ设计杂交组合产量相关位点的检测及效应估计 |
2.7 配合力分析 |
3 第一组NCⅡ试验的结果与分析 |
3.1 大豆F_1杂种产量及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 |
3.1.1 第一组NCⅡ试验的杂交组合产量及品质性状的优势表现 |
3.1.2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杂种优势 |
3.2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QTL解析 |
3.2.1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QTL及贡献率 |
3.2.2 大豆F_1杂种产量QTL-等位变异的加性效应 |
3.2.3 大豆F_1杂种产量QTL-等位变异间的显性效应 |
3.2.4 大豆优异组合的QTL-等位变异解析 |
3.3 优异杂种优势组合的改良方案 |
4 第二组NCⅡ试验的结果与分析 |
4.1 大豆F_1杂种产量及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 |
4.1.1 第二组NCⅡ试验的杂交组合产量及品质性状的优势表现 |
4.1.2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杂种优势 |
4.2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QTL解析 |
4.2.1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QTL及贡献率 |
4.2.2 大豆F_1杂种产量QTL-等位变异的加性效应 |
4.2.3 大豆F_1杂种产量QTL-等位变异间的显性效应 |
4.2.4 大豆优异组合的QTL-等位变异解析 |
4.3 优异杂种优势组合的改良方案 |
5 亲本配合力与亲本遗传构成间关系 |
5.1 大豆产量配合力方差分析 |
5.2 基于表型的配合力分析 |
5.3 基于基因型的配合力分析 |
5.4 配合力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分析 |
5.5 高产高优势组合配合力分析 |
6 讨论 |
6.1 鲁西南地区产量及品质的杂种优势表现 |
6.2 鲁西南地区产量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
6.3 鲁西南地区杂种优势亲本选配 |
第三章 豫东南地区大豆杂种产量的QTL-等位变异解析 |
1 研究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
2.2 性状调查 |
2.3 表型数据分析 |
2.4 杂种优势分析 |
2.5 全基因组分子标记测序 |
2.6 NCⅡ设计杂交组合产量相关位点的检测及效应估计 |
2.7 配合力分析 |
3 第三组NCⅡ试验的结果与分析 |
3.1 大豆F_1杂种产量及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 |
3.1.1 第三组NCⅡ试验的杂交组合产量及品质性状的优势表现 |
3.1.2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杂种优势 |
3.2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QTL解析 |
3.2.1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QTL及贡献率 |
3.2.2 大豆F_1杂种产量QTL-等位变异的加性效应 |
3.2.3 大豆F_1杂种产量QTL-等位变异间的显性效应 |
3.2.4 大豆优异组合的QTL-等位变异解析 |
3.3 优异杂种优势组合的改良方案 |
4 第四组NCⅡ试验的结果与分析 |
4.1 大豆F_1杂种产量及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 |
4.1.1 第四组NCⅡ试验的杂交组合产量及品质性状的优势表现 |
4.1.2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杂种优势 |
4.2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QTL解析 |
4.2.1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QTL及贡献率 |
4.2.2 大豆F_1杂种产量QTL-等位变异的加性效应 |
4.2.3 大豆F_1杂种产量QTL-等位变异间的显性效应 |
4.2.4 大豆优异组合的QTL-等位变异解析 |
4.3 优异杂种优势组合的改良方案 |
5 亲本配合力与亲本遗传构成间关系 |
5.1 大豆产量配合力方差分析 |
5.2 基于表型的配合力分析 |
5.3 基于基因型的配合力分析 |
5.4 配合力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分析 |
5.5 高产高优势组合配合力分析 |
6 讨论 |
6.1 豫东南地区产量及品质的杂种优势表现 |
6.2 豫东南地区产量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
6.3 豫东南地区杂种优势亲本选配 |
第四章 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性影响因子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试验地点 |
2.3 试验内容 |
2.4 花粉萌发率的调查 |
2.5 田间露水情况的调查 |
2.6 散粉情况的观察 |
2.7 田间昆虫访问的调查 |
2.8 花泌蜜量的调查 |
2.9 花蜜腺形态的观察 |
2.10 结实调查 |
2.11 数据分析 |
3 结果 |
3.1 大豆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保持系和恢复系花粉源的分析 |
3.1.1 保持系和恢复系花粉活性的调查 |
3.1.2 保持系和恢复系花粉有效性的调查 |
3.2 大豆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传粉媒介的调查 |
3.3 大豆雄性不育系花泌蜜量与昆虫访问之间的关系 |
3.4 不同基因型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的异交结实差异 |
3.4.1 太原环境下不同基因型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的结实差异 |
3.4.2 南京环境下不同基因型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的结实差异 |
3.4.3 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的异交产量 |
4 讨论 |
4.1 有效的外源花粉是影响大豆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的关键因子之一 |
4.2 昆虫媒介是影响大豆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的另一关键因子 |
4.3 雄性不育系的异交能力是影响大豆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的最关键因子 |
第五章 全文讨论、结论和创新点 |
1 全文讨论 |
1.1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QTL分析 |
1.2 大豆产量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和亲本改良 |
1.3 影响大豆雄性不育系杂种制种的生物学因子 |
2 全文主要结论 |
3 全文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5)青花菜雄性不育系开花结实特性及花蜜分泌调控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十字花科作物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研究 |
1.1.1 细胞质雄性不育源的类型 |
1.1.2 细胞质雄性不育线粒体基因组的研究 |
1.1.3 细胞质雄性不育叶绿体基因组的研究 |
1.1.4 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的分子鉴定 |
1.1.5 核质互作对花器官形态及结实性影响的研究 |
1.2 植物开花时间的研究 |
1.2.1 开花时间的遗传模型 |
1.2.2 开花时间的QTL定位 |
1.2.3 调控开花的途径及基因 |
1.3 植物花器官大小的研究 |
1.3.1 花器官大小的遗传分析 |
1.3.2 花器官大小调控的分子机理 |
1.4 植物死花蕾现象的研究 |
1.4.1 死花蕾现象的影响因素 |
1.4.2 死花蕾结构和生理生化的研究 |
1.4.3 死花蕾的分子机理研究 |
1.5 植物蜜腺的研究 |
1.5.1 花蜜的组分及功能 |
1.5.2 蜜腺的形态和类型 |
1.5.3 蜜腺的细胞学结构和花蜜分泌 |
1.5.4 花蜜分泌过程中的物质变化 |
1.5.5 蜜腺发育及花蜜分泌的分子机理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青花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开花结实特性的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细胞质雄性不育源对花器官形态的影响 |
2.2.2 细胞质雄性不育源对花器官大小的影响 |
2.2.3 细胞质雄性不育源对花蜜分泌的影响 |
2.2.4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间蜜蜂访花的比较 |
2.2.5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间结实特性的比较 |
2.3 讨论 |
第三章 青花菜细胞质雄性不育雄蕊心皮化分子标记的开发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雄蕊心皮化植株的开花和结实特征 |
3.2.2 雄蕊心皮化分子标记的开发 |
3.2.3 多态性条带的序列特征 |
3.2.4 雄蕊心皮化相关基因的亲缘关系分析 |
3.3 讨论 |
3.3.1 雄蕊心皮化现象和遗传方式 |
3.3.2 细胞器SSR标记的母系遗传和应用 |
第四章 青花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的分子鉴定及多样性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利用线粒体特异性标记鉴定青花菜中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 |
4.2.2 利用线粒体SSR标记鉴定青花菜中的细胞质雄性不育源 |
4.2.3 多态性标记的验证 |
4.2.4 青花菜中细胞质雄性不育源的遗传多样性 |
4.2.5 多态性产物的序列特征 |
4.3 讨论 |
4.3.1 青花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的来源 |
4.3.2 青花菜ogu CMS的类型 |
第五章 青花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死花蕾的基因表达特征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转录组测序与组装 |
5.2.2 基因注释与功能分类 |
5.2.3 基因差异表达和聚类分析 |
5.2.4 死花蕾和正常花蕾间的差异表达基因 |
5.2.5 qRT-PCR分析 |
5.2.6 参与青花菜死花蕾的相关基因 |
5.2.7 参与调控青花菜死花蕾的转录因子 |
5.3 讨论 |
5.3.1 细胞程序性死亡相关基因与死花蕾调控 |
5.3.2 参与死花蕾过程的糖基水解酶和抑制剂及植物防御相关基因 |
5.3.3 调控死花蕾的转录因子 |
第六章 青花菜ⅹ甘蓝开花时间及花大小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表型数据分析 |
6.2.2 分离群体中开花时间和花大小相关性状的频率分布 |
6.2.3 开花时间和花大小相关性状的最优遗传模型 |
6.2.4 开花时间和花大小相关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 |
6.2.5 QTL-seq预测控制开花时间及花大小相关性状的候选区域 |
6.2.6 遗传连锁分析及候选基因预测 |
6.3 讨论 |
6.3.1 开花时间的遗传分析 |
6.3.2 花大小的遗传分析 |
第七章 青花菜不育系蜜腺结构及花蜜分泌调控机制的研究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试验材料 |
7.1.2 试验方法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青花菜保持系和两类雄性不育系花蜜分泌的比较 |
7.2.2 青花菜保持系和两类雄性不育系花蜜含糖量的比较 |
7.2.3 青花菜蜜腺的基本形态特征 |
7.2.4 青花菜保持系和两类雄性不育系蜜腺的发生和发育过程 |
7.2.5 青花菜保持系和两类雄性不育系蜜腺发育过程中超微结构的变化 |
7.2.6 青花菜花蜜分泌的细胞学途径 |
7.2.7 青花菜保持系和两类雄性不育系成熟蜜腺的转录组测序和基因注释 |
7.2.8 青花菜保持系和两类雄性不育系成熟蜜腺的差异基因 |
7.2.9 青花菜保持系和两类雄性不育系成熟蜜腺差异基因功能分析 |
7.2.10 青花菜保持系和两类雄性不育系成熟蜜腺糖代谢相关基因分析 |
7.2.11 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中特异性表达基因分析 |
7.3 讨论 |
7.3.1 青花菜蜜腺的起源 |
7.3.2 青花菜蜜腺发育和花蜜分泌过程中的细胞器和物质变化 |
7.3.3 导致青花菜保持系和两类雄性不育系花蜜分泌差异的基因 |
第八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苜蓿雄性不育系高产优质杂交组合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杂交组合及其亲本产量性状分析 |
2.1.1 亲本及其杂交组合牧草产量性状分析 |
2.1.1.1 不育系的产量性状分析 |
2.1.1.2 杂交父本的产量性状表现及其方差分析 |
2.1.1.3 杂交组合草产量性状聚类分析 |
2.1.2 杂交组合9个产量性状间相关性分析 |
2.2 杂交组合产量性状的超高亲优势分析 |
2.3 杂交组合草产量性状超高亲优势聚类图 |
2.4 杂交组合及其亲本的营养品质性状分析 |
2.5 组合营养品质性状的超亲和竞争优势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7)植物蜜腺研究进展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花蜜的组分及功能 |
2 蜜腺的形态和类型 |
3 蜜腺的细胞学结构和花蜜分泌 |
3.1 蜜腺的细胞学结构 |
3.2 花蜜分泌的细胞学基础 |
3.3 花蜜分泌量及影响因素 |
4 花蜜分泌过程中的物质变化 |
4.1 花蜜分泌过程中的细胞器变化 |
4.2 花蜜分泌过程中的物质变化 |
5 蜜腺发育及花蜜分泌的分子机理 |
5.1 蜜腺发育的分子机理 |
5.2 花蜜分泌的分子机理 |
6 展望 |
(8)苜蓿雄性不育性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差异表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缩略语表 |
1 前言 |
1.1 植物雄性不育概述 |
1.2 植物雄性不育的生理生化研究 |
1.2.1 雄性不育与脯氨酸代谢 |
1.2.2 雄性不育与碳水化合物代谢 |
1.2.3 雄性不育与蛋白质代谢 |
1.2.4 雄性不育与膜脂稳定性 |
1.2.5 雄性不育与叶绿素 |
1.3 转录组学技术及其应用 |
1.3.1 cDNA-AFLP技术原理与方法 |
1.3.2 cDNA-AFLP技术在植物雄性不育中的应用 |
1.4 蛋白质组学技术及其应用 |
1.4.1 蛋白质组学的概念 |
1.4.2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技术和方法 |
1.4.3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植物雄性不育上的应用 |
1.5 苜蓿雄性不育研究概况 |
1.5.1 国外苜蓿雄性不育研究利用现状 |
1.5.2 国内苜蓿雄性不育研究利用现状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7 研究内容 |
1.8 技术路线 |
2 苜蓿雄性不育性的转录组差异表达分析 |
2.1 试验材料 |
2.1.1 材料来源 |
2.1.2 试剂配置 |
2.1.3 接头和引物 |
2.2 试验方法 |
2.2.1 育性鉴定 |
2.2.2 总RNA的提取 |
2.2.3 双链cDNA双链的合成及精制 |
2.2.4 cDNA-AFLP体系的优化 |
2.2.5 cDNA-AFLP差异表达 |
2.2.6 差异片段回收、二次扩增和测序 |
2.2.7 差异片段的连接、转化和测序 |
2.2.8 差异片段生物信息学分析 |
2.2.9 荧光定量PCR检测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Ms-4和MF形态区别 |
2.3.2 RNA质量和双链cDNA检测 |
2.3.3 酶切产物检测 |
2.3.4 cDNA-AFLP体系的建立 |
2.3.5 cDNA-AFLP多态性分析 |
2.3.6 差异片段的回收产物二次扩增和连接转化 |
2.3.7 差异表达片段的测序结果和比对分析 |
2.3.8 差异片段的功能分析 |
2.3.9 差异表达片段在花蕾中的相对表达量 |
2.4 讨论 |
2.4.1 cDNA-AFLP技术体系的优化 |
2.4.2 苜蓿育性相关基因片段的分析 |
2.5 小结 |
3 苜蓿雄性不育性的蛋白质组差异表达分析 |
3.1 试验材料 |
3.1.1 材料来源 |
3.1.2 主要试剂配置 |
3.2 试验方法 |
3.2.1 蛋白质的提取 |
3.2.2 蛋白质的溶解 |
3.2.3 蛋白质浓度测定 |
3.2.4 双向凝胶电泳 |
3.2.5 染色方法 |
3.2.6 凝胶图像分析 |
3.2.7 差异蛋白点回收 |
3.2.8 差异蛋白质谱鉴定 |
3.2.9 基因注释及功能分类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Ms-4和MF花蕾蛋白质浓度测定 |
3.3.2 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 |
3.3.3 染色方法比较 |
3.3.4 Ms-4与MF现蕾初期花蕾蛋白质银染图谱比较分析 |
3.3.5 Ms-4与MF现蕾初期花蕾蛋白质考马斯亮蓝染色图谱比较分析 |
3.3.6 差异蛋白点质谱分析 |
3.3.7 差异蛋白质的功能分析 |
3.3.8 KEGG代谢途径分析 |
3.4 讨论 |
3.4.1 蛋白质提取、溶解的影响因素 |
3.4.2 染色形式对差异点识别的影响 |
3.4.3 苜蓿育性相关蛋白功能分析 |
3.5 小结 |
4 苜蓿雄性不育系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
4.1 试验材料 |
4.1.1 材料来源 |
4.1.2 试剂配置 |
4.2 试验方法 |
4.2.1 营养物质含量的测定 |
4.2.2 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
4.2.3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4.2.4 酶活性的测定 |
4.2.5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Ms-4和MF不同发育时期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 |
4.3.2 Ms-4和MF不同发育时期MDA的变化 |
4.3.3 Ms-4和MF不同发育时期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
4.3.4 Ms-4和MF不同发育时期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 |
4.3.5 生理指标间及其与基因表达量间相关性分析 |
4.4 讨论 |
4.4.1 物质代谢与苜蓿雄性不育的表达 |
4.4.2 MDA与苜蓿雄性不育的表达 |
4.4.3 叶绿素与苜蓿雄性不育的表达 |
4.4.4 抗氧化物酶活性与雄性不育的表达 |
4.5 小结 |
5 结论 |
6 本研究创新 |
7 进一步研究设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大白刺传粉生物特性及胚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传粉生物学研究概况 |
1.1.1 国内外传粉生物学研究概况 |
1.1.2 繁育系统与传粉机制研究 |
1.1.3 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研究 |
1.1.4 传粉方式研究 |
1.2 植物胚胎学研究 |
1.2.1 植物胚胎学的起源 |
1.2.2 植物胚胎学研究概述 |
1.3 植物雄性不育研究 |
1.3.1 植物雄性不育的分类 |
1.3.2 植物雄性不育的特征表现 |
1.4 白刺属植物研究概况 |
1.4.1 白刺属生物学特性研究 |
1.4.2 白刺属植物的生态学特性研究 |
1.4.3 白刺属植物繁殖技术研究 |
1.4.4 白刺属植物胚胎学研究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样地设置与取材 |
2.3 研究方法 |
2.3.1 大白刺开花生物学研究方法 |
2.3.2 大白刺结实率测定法 |
2.3.3 大白刺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的测定方法 |
2.3.4 大白刺繁育系统的研究方法 |
2.3.5 大白刺传粉方式研究方法 |
2.3.6 大白刺大、小孢子发育及雌雄配子体研究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大白刺开花生物学 |
3.1.1 大白刺花开放式样 |
3.1.2 大白刺花开放时期观察 |
3.1.3 大白刺雄性不育株和可育株花器官解剖结构 |
3.1.4 大白刺物候期 |
3.2 大白刺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 |
3.2.1 大白刺花粉活力 |
3.2.2 大白刺柱头可授性 |
3.3 大白刺繁育系统 |
3.3.1 大白刺花粉-胚珠比的估算(Pollen-ovule ratio,P/O) |
3.3.2 大白刺杂交指数 |
3.4 大白刺传粉方式 |
3.5 大白刺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的形成 |
3.5.1 大白刺雄性不育株小孢子发育过程 |
3.5.2 大白刺雄性可育株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形成 |
3.5.3 大白刺雄性不育株大孢子发生及雌配子体的形成 |
3.5.4 大白刺花蜜腺的发育过程研究 |
3.6 大白刺结实率 |
3.7 大白刺雄性可育株与不育株的居群分布格局 |
4 讨论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10)苜蓿花药培养与雄性不育差异表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植物雄性不育研究现状 |
1.1.1 植物雄性不育类型 |
1.1.2 植物雄性不育经典遗传学研究进展 |
1.1.3 植物雄性不育细胞生物学研究进展 |
1.1.4 植物雄性不育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1.2 生物技术在植物雄性不育系上的应用 |
1.2.1 组织培养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
1.2.2 基因工程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
1.2.3 花药培养单倍体育种技术 |
1.2.4 植物雄性不育基因分子生物学研究 |
1.3 国内外苜蓿雄性不育系研究现状 |
1.3.1 国外苜蓿雄性不育系研究现状 |
1.3.2 国内苜蓿雄性不育系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意义 |
1.5 研究主要内容 |
1.6 技术路线图 |
2 苜蓿花药培养的研究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材料预处理 |
2.2.2 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培养条件的试验设计 |
2.2.3 花药愈伤组织分化培养条件的试验设计 |
2.2.4 花药植株生根培养条件的试验设计 |
2.2.5 花药再生植株移栽成活条件的试验设计 |
2.2.6 评价方法和指标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愈伤组织诱导培养条件的筛选 |
2.3.2 愈伤组织分化培养条件的筛选 |
2.3.3 再生植株生根诱导培养条件的筛选 |
2.3.4 花药再生植株移栽成活情况 |
2.4 讨论 |
2.4.1 基本培养基对苜蓿花药培养的影响 |
2.4.2 植物激素对苜蓿花药培养的影响 |
2.4.3 取材时期的选择对苜蓿雄性不育株花药愈伤形成的影响 |
2.4.4 低温对苜蓿雄性不育株花药愈伤形成的影响 |
2.4.5 愈伤组织形态对分化能力的影响 |
2.4.6 玻璃苗成因及防治措施 |
2.4.7 不育材料与可育材料在花药培养中的差异 |
2.5 结论 |
3 苜蓿花药培养再生植株的倍性鉴定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2.1 试验仪器及药品 |
3.2.2 试验样品预处理 |
3.2.3 上机测定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离心方法对细胞核悬液DNA分辨率的影响 |
3.3.2 离心转速对细胞核悬液DNA分辨率的影响 |
3.3.3 材料破碎方法对细胞核悬液DNA分辨率的影响 |
3.3.4 不同分离缓冲液对细胞核悬液DNA分辨率的比较 |
3.3.5 PI染液和RNA酶A浓度对细胞核悬液DNA分辨率的影响 |
3.3.6 低温保存苜蓿花药培养再生植株叶片对倍性检测的影响 |
3.3.7 苜蓿花药组培再生植株的倍性检测结果分析 |
3.4 讨论 |
3.4.1 细胞核悬液的质量对流式细胞仪测定的影响 |
3.4.2 DNA荧光染色对流式细胞仪测定的影响 |
3.4.3 参照样本的选择对流式细胞仪测定结果的影响 |
3.4.4 流式细胞仪测定苜蓿花药培养再生植株倍性的可行性 |
3.5 结论 |
4 苜蓿雄性不育株及其可育株的CD、N-AFLP差异显示分析 |
4.1 试验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4.2.1 总RNA的提取 |
4.2.2 RNA浓度和质量的检测 |
4.2.3 双链cDNA的合成 |
4.2.4 双链cDNA的电泳检测 |
4.2.5 cDNA-AFLP分析 |
4.2.6 扩增产物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 |
4.2.7 数据统计及分析 |
4.2.8 水煮法回收差异片段 |
4.2.9 差异片段的再扩增 |
4.2.10 再扩增产物的纯化回收 |
4.2.11 差异片段的测序与分析 |
4.3 结果分析 |
4.3.1 总RNA质量和浓度检测结果分析 |
4.3.2 保存时间对RNA质量的影响 |
4.3.3 cDNA的合成结果分析 |
4.3.4 双酶切和连接产物结果分析 |
4.3.5 预扩增体系筛选及优化 |
4.3.6 选择性扩增体系分析 |
4.3.7 差异表达基因片段模式 |
4.3.8 苜蓿cDNA-AFLP的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4.3.9 差异表达基因片段的回收与测序 |
4.3.10 差异表达基因片段序列分析 |
4.3.11 差异表达基因片段的同源性分析 |
4.3.12 差异表达基因片段亲疏水性及跨膜结构的分析 |
4.3.13 差异表达基因片段的二级结构预测 |
4.3.14 差异表达基因片段的亚细胞定位 |
4.4 讨论 |
4.4.1 RNA提取及cDNA合成中的影响因素 |
4.4.2 cDNA-AFLP技术体系优化 |
4.4.3 多态性差异片段的表达 |
4.4.4 差异片段的回收、测序及功能预测 |
4.4.5 差异表达基因片段的序列及蛋白质结构分析 |
4.4.6 苜蓿雄性不育性形成机理初探 |
4.5 结论 |
5 下一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四、苜蓿雄性不育系花蜜腺的解剖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苜蓿雄性不育系杂交组合F1代材料的研究[J]. 尚继红,陈彩锦,吴娟,曾燕霞,张晓娟,王晓春,金学平,薛伟,高婷,魏淑花,张蓉. 种子, 2020(10)
- [2]紫花苜蓿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花药的细胞学和生理生化特性比较分析[D]. 王莹. 吉林农业大学, 2018(02)
- [3]苜蓿雄性不育系杂交组配及花蕾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D]. 乌云塔娜.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7(10)
- [4]大豆产量杂种优势的QTL-等位变异构成和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性的主要影响因子[D]. 代金英.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4)
- [5]青花菜雄性不育系开花结实特性及花蜜分泌调控机制的研究[D]. 舒金帅.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01)
- [6]苜蓿雄性不育系高产优质杂交组合筛选[J]. 陈海玲,徐军,石凤翎,余新春,蔡丽艳,高翠萍,高霞. 中国草地学报, 2016(01)
- [7]植物蜜腺研究进展及展望[J]. 舒金帅,刘玉梅,李占省,张黎黎,方智远,杨丽梅,庄木,张扬勇,孙培田. 园艺学报, 2014(09)
- [8]苜蓿雄性不育性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差异表达分析[D]. 伊风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4(01)
- [9]大白刺传粉生物特性及胚胎学研究[D]. 张先红.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3(S1)
- [10]苜蓿花药培养与雄性不育差异表达分析[D]. 高霞.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