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稀土矿物鉴定手册(1973)(论文文献综述)
何佳乐,龚婷婷,潘忠习,杜谷[1](2021)在《细微矿物拉曼成像分析技术与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岩矿鉴定是各类地质工作开展的基础,其鉴定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工作的深入程度和研究程度。传统鉴定方法受人员自身经验水平、光学显微镜分辨率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对于现今需要研究的细微稀有矿物、细粒沉积岩矿物等很难准确地识别鉴定。而依托高精密大型仪器的技术方法多数对样品制备有特殊要求,不利于样品的再利用,诸如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等在高倍数反射光下探寻、观测特定的细微透明矿物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将激光拉曼高分辨大面积快速成像方法(StreamLineHR)运用于两块标准岩石光薄片的全区域大面积扫谱,准确识别出其中透明矿物有碱性长石、斜长石、石英、普通角闪石、黑云母、方解石、榍石、磷灰石、锆石和绿帘石,不透明矿物有磁铁矿,部分矿物间存在紧密伴生的情况(如石英与长石、榍石与角闪石)和次生蚀变的情况(如长石碳酸盐化蚀变为方解石)。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含量统计,将其分别定名为细粒角闪石英二长闪长岩与细粒黑云母斜长角闪岩。实验过程中,荧光效应,类质同象类矿物(长石、角闪石)峰位相似性和蚀变矿物峰位偏移会对矿物识别、谱图解析造成干扰,可结合矿物镜下光性特征来解决。另外,面扫步长设置越小,分析精确度越高,时间成本也会相应增加,应用时需兼顾考虑。该方法实现了对细微矿物便捷、直观、准确的大范围快速识别鉴定,可弥补传统岩矿鉴定和其他技术方法的不足,拓展了拉曼光谱法在地质工作中的应用范围。
苗煦,,王礼胜[2](2021)在《湖南临武黑色石英岩质玉矿物组成特征及成因初探》文中研究说明石英岩质玉是一种市场上常见且产地较多的玉石品种,本文基于前人石英岩质玉的研究基础,通过常规宝石学测试、红外光谱测试、偏反光显微镜下观察,以及采用X射线粉晶衍射、X射线荧光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对样品的宝石学特征、矿物组成进行分析,并对其成因进行讨论。结果表明:该地区黑色石英岩质玉多为中-细粒粒状结构,偏光显微镜观察可见多种变晶/变余结构;成分中主要矿物石英平均含量为44.7%,次要矿物云母、长石平均含量合计31.0%,黏土矿物平均含量为12.7%,另含有有机碳以及红柱石、铁铝榴石、黄铁矿等铁质矿物;结合样品结构、构造特征及矿物化学成分分析可知,样品为典型副变质岩系的中、低温热液交代型区域变质岩,属绿片岩相,原岩为富铝且富含石英、长石的沉积岩,其形成的构造环境属大陆边缘构造。本研究为该地区石英岩质玉的矿物组成鉴定提供了多手段技术支撑。
秦松[3](2021)在《东昆仑造山带西缘刀锋山地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主要岩浆事件岩石学依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古特提斯洋演化过程中洋陆转换过程的深入认识是准确理解冈瓦纳裂离碎片北向漂移过程中微陆块之间拼合机制的重要窗口。位于古特提斯构造域最北缘的东昆仑古特提斯洋,其俯冲-碰撞过程之间的转换过程(包括转换时限和转换机制)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极大制约了对冈瓦纳北缘微地体之间地球动力学过程的深入认识。东昆仑造山带西缘刀锋山地区处于阿尔金断裂和东昆仑的交接部位,研究程度极低,且处于衔接东昆仑、阿尔金、西昆仑的关键部位,保留了晚古生代-中生代岩浆事件和相关的沉积记录,是研究东昆仑古特提斯洋洋陆俯冲和碰撞过程的天然实验室。本文依托中央返还新疆两权价款资金项目(K16-1-LQ20)和四川省地矿局区调队科研项目((2017)02号)项目,对东昆仑刀锋山地区早二叠-早侏罗世岩浆岩和相关沉积岩开展了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锆石U-Pb和Lu-Hf同位素等研究工作。主要取得如下研究进展:(1)通过对马尔争组下部产出的玄武岩-玄武质安山岩和上部发育的流纹岩-英安岩的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其形成时代分别为273.1±1.1 Ma和264.8~266.6 Ma。前者属于钙碱性系列,具有富钠、高镁、Mg#、(Th/Nb)Pm和低(Nb/La)Pm,强烈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s);εHf(t)值主要变化介于+0.15~+7.40,TDMC介于822~1283 Ma之间,表明其形成于早二叠世俯冲阶段板片熔融相关的熔体交代过程。后者属钙碱性系列,具有富钠、低镁和Mg#,显示S型花岗岩特征,强烈富集LILEs,亏损HFSEs;εHf(t)主体介于-1.65~+8.29(平均为+1.85),TDMC介于764 Ma~1396 Ma之间,指示源区具有亏损地幔参与的壳幔混合特征,显示其形成于晚二叠世俯冲背景下深海沉积物(砂、泥岩)不同比例熔融与地幔楔作用的产物。(2)新发现的在刀锋山混杂带南部侵位于黄羊岭组的闪长岩脉,其锆石U-Pb年龄为258.2±1.9 Ma;具有中等SiO2,高Na2O、MgO、Mg#、Cr、Ni,低FeOT/MgO、TiO2、Th、Th/Ce,类似于赞岐质(Sanukitic)高镁安山岩/闪长岩。该闪长岩的高Sr(598.7 ppm)、Sr/Y,低Y、Yb,与俯冲板片熔体相关的埃达克岩特征一致。εHf(t)变化范围是-10.35~-8.19之间,表明其形成于晚二叠世俯冲阶段消减板片及其上覆沉积物熔融产生的熔体和地幔楔橄榄岩的反应。(3)侵位于马尔争组的岩浆岩主要包括辉绿岩和花岗质岩石。辉绿岩锆石U-Pb测年结果为206.5±4.9 Ma和226.5±2.9 Ma;元素地球化学测试结果显示其属于钙碱性系列,具有富钠、高镁、Mg#、(Th/Nb)pm,低(Nb/La)pm,强烈富集LILEs,亏损HFSEs;εHf(t)介于-6.78~-1.82之间(平均-3.51),表现出源区不同程度富集的特征,暗示其形成于晚三叠世俯冲板片部分熔融相关的熔体交代过程,其中俯冲板片富集组分(如沉积物)可能参与该熔融过程。呈大岩基产出的二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209.5±1.5 Ma;显示高钾钙碱性系列,低镁和Mg#,具有Ⅰ型花岗岩特征,富集LILEs、亏损HFSEs。其高Lu/Hf比值指示海相沉积物很可能被俯冲过程带入并参与其形成过程;Zr/Hf比值偏离其与Zr所组成的线性序列,暗示除岩浆结晶分异之外,源区有幔源组分参与。其εHf(t)变化范围为+2.15~+8.23,TDMC介于720~1107 Ma,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新生特征,也进一步支持亏损幔源组分参与其形成过程。因此该二长花岗岩可被认为形成于晚三叠世俯冲阶段俯冲的沉积物(如海相泥岩)部分熔融产生的熔体和地幔楔橄榄岩的反应。晚期呈岩株状产出的花岗质岩石包括二长花岗岩和碱长花岗岩,其锆石测年结果分别为186.6±2.5 Ma和186.1±1.8 Ma。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其均属于钙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整体表现为高钾,低镁和Mg#,均富集LILEs和亏损HFSEs。Zr/Hf比值与Zr所组成的线性序列表明无幔源组分的参与;随Nb含量增加和Nb/Ta比值降低,Y/Ho比值呈现出增加趋势,指示与花岗质岩石分异形成的流体相关。早侏罗世花岗质岩石εHf(t)介于+1.04~+7.23,TDMC介于766~1162 Ma,与早阶段晚三叠世二长花岗岩具有极为一致的εHf(t)值。此外,早侏罗世花岗质岩石样品含有大量与晚三叠世花岗岩时代一致的锆石群(208Ma~212 Ma),可初步得出早侏罗世花岗岩是晚三叠世花岗岩或其碎屑物质在软碰撞阶段强烈挤压背景、源区无幔源岩浆参与下再次熔融的产物。(4)对昆南混杂岩带的马尔争组(P1-2m)、库孜贡苏组(K1kz)和刀锋山组(D3d)构造背景分析表明均形成于活动陆缘。碎屑锆石均呈现多峰分布:马尔争组砂质亮晶灰岩(~302 Ma,~552 Ma和~905 Ma);库孜贡苏组长石石英砂岩(~246 Ma和~446 Ma);刀锋山组含黑云母石英岩(~576 Ma,~657 Ma和~998Ma)。其中,库孜贡苏组两大峰值与东昆仑造山带两期弧岩浆作用密切相关,马尔争组和刀锋山组~576 Ma和~905-998 Ma峰值分别记录了泛非事件和罗地利亚超大陆聚合-裂解事件。最年轻的碎屑锆石表明在~246 Ma仍处于消减阶段。综上所述,本次工作在研究程度极低的关键地区,系统地开展了野外调查、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等研究,分析了研究区岩浆岩的空间分布、形成时限、物质来源,探讨了岩浆岩的成因机制、构造环境及其造山响应,填补了该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主要岩浆事件的研究空白;同时得出阿尼玛卿-昆仑古特提斯洋的北向俯冲在早二叠世(~273Ma)已经开始,持续到晚三叠世(~209Ma),碰撞可能发生在早侏罗世(~186Ma),俯冲-碰撞转换发生在晚三叠世-早侏罗世(209-186Ma),其间经历了大洋俯冲阶段到增生楔-增生楔软碰撞阶段的洋-陆转换过程,为细化阿尼玛卿-昆仑古特提斯洋的俯冲和碰撞过程进行了重要时限和机制约束。
兰茜[4](2021)在《稀土渣中稀土相选择性析出与超重力分离》文中指出白云鄂博矿是我国特有的多元素共生矿床,其稀土储量居世界首位。然而,复杂的矿相结构与化学组成为回收利用其中的稀土资源带来很大难度。而且目前缺乏稀土体系高温相图与稀土矿物的基础数据,导致稀土体系高温冶金过程的研究十分受限。因此,本论文围绕我国白云鄂博稀土矿及冶炼渣中稀土资源的分离提取,系统开展了多元稀土渣系高温相图、典型稀土相的相平衡与结晶长大动力学规律、稀土渣系中不同稀土相的超重力选择性分离与表征等科学问题,获得了如下研究结果。基于白云鄂博典型稀土矿渣冶炼工艺与成分的差异,探究了四种稀土基础渣系(CaO-SiO2-Ce2O3、CaO-SiO2-CaF2-Ce2O3、CaO-SiO2-CaF2-P2O5-Ce2 O3、CaO-SiO2-CaF2-P2O5-FexOy-RE2O3)的相平衡关系,并依据相图的基本构筑规则绘制了相应的等温相平衡图,丰富了稀土渣系高温相图及热力学平衡数据;结合相图与稀土渣的组成范围,在液相与单一稀土相的平衡区域内对稀土相的相平衡、结晶长大动力学规律进行了研究,为分离提取多元稀土渣系中稀土资源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在稀土相选择性析出与长大的最佳条件下,于各个稀土相的熔析结晶区间内施加超重力场,借助其强化相际分离的特点,实现了多元稀土渣系中不同稀土相的选择性分离。同时对获取的高纯稀土相进行解析与表征,补充了目前缺失的稀土相化学式、XRD标准图谱、晶体结构等基本信息,完善了不同稀土相的基础物理化学数据。在获得的热力学数据及结晶动力学规律的支持下,对稀土精矿、稀土高炉渣中稀土相的选择性分离进行了应用探索研究。根据稀土精矿中不同稀土元素Ce、La、Pr、Nd的梯级结晶规律,实现了不同稀土相的梯级分离;开展了超重力分离稀土高炉渣中稀土相的公斤级实验,证实了超重力选择性分离的实际效果,为该技术路线的工程应用提供了可靠依据。本论文为我国稀土矿及冶炼渣中稀土组分的分离提供了新的思路,研究结果为稀土熔渣物理化学性质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数据,对于我国稀土矿及冶炼渣资源利用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王佳美[5](2021)在《山西高阳石炭-二叠纪含煤岩系中伴生元素富集分异机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运用煤田地质学、煤岩学、矿物岩石学、煤化学、有机地球化学、元素地球化学以及数理统计学等理论,应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光学显微镜、带能谱的电子探针(EPMA-EDX),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等方法,对山西孝义高阳9-10-11#含煤岩系中元素的分布规律和矿物质富集分异机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山西高阳9-10-11#煤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组成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1)沉积源区的陆源碎屑输入;(2)成煤期和煤化作用期间海水的影响;(3)多期次热液的淋滤。高阳9-10-11#含煤岩系的矿物组成主要有石英、高岭石、伊利石、伊蒙混层、黄铁矿、方解石、菱铁矿和锐钛矿;存在少量的钾长石、斜长石、水铝英石、白铁矿、磷锶铝石、磷灰石、菱锰矿等。高阳9-10-11#煤富集Li,富集系数为6.17。煤中轻度富集Sr(285.44μg/g)、Zr(72.99μg/g)、La(26.50μg/g)、Ce(46.70μg/g)、Hf(2.54μg/g)、Ta(0.57μg/g)、Pb(17.46μg/g)、Th(7.02μg/g),它们相对于世界煤均值的富集系数分别是2.59、2.03、2.41、2.02、2.12、2.05、2.24和2.13。稀土元素总量(REY)范围为8.72μg/g~307.07μg/g,平均含量为121.71μg/g,为世界煤均值(68.47μg/g)的1.78倍,分布模式为富轻稀土型,稀土分布模式较为平坦,与成煤期受到了海水的影响相关。大部分煤分层表现为弱的Eu负异常,这与阴山古陆陆源区源岩的控制和海水的调节作用关系密切。Y/Ho在26.39-43.54变化,平均值为30,REY与Y/Ho负相关(r=-0.29)表明,来自阴山古陆的陆源碎屑是导致煤中稀土元素分布模式的主要因素。Sr/Ba为0.58-46.14,均值为4.17,Sr/Ba与灰分负相关(r=-0.1),表明陆源碎屑物质与淡水有关。高阳9-10-11#含煤岩系不同煤阶的煤随着变质程度的逐渐增大,中重稀土元素的有机亲和力减弱,中重稀土从有机质中释放,稀土元素以OA结合态转化为无机结合态。Al2O3/Ti O2比值为30-94.15,平均值为50.41,说明陆源区为长英质岩石(阴山古陆的钾长花岗岩)。夹矸和底板中的CIA值分别为98.58和88.86,数值较大,反映了源区遭受了强烈的化学风化,ICV值分别为0.57和0.24,较低的ICV值说明再旋回或沉积之后的风化作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王梓[6](2021)在《内蒙古正镶白旗都比花岗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稀有金属(Nb、Ta、Zr、Hf、U、Th、REE、Y、Rb、Cs、Li、Be等)作为一些特种材料、功能材料的原料,其需求量也日趋增加,并广泛的应用机械工业、国防工业、航空航天工业、信息产业等领域。基于稀有金属在经济建设与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极其重要的战略价值,一些国家将稀有金属矿产资源作为战略性的矿产资源。目前,战略性关键金属矿床的找矿方法、关键金属的超常富集机理及其赋存状态研究、关键金属的高效绿色分离技术等已成为地质矿产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花岗岩型稀有金属矿床是稀有金属矿床的重要类型,同时,也是战略性关键矿产如Nb、Ta、Li、Rb、Cs、REE等的重要或潜在重要来源。该类矿床的主要特点是稀有稀土金属矿化大多产于强分异花岗岩体晚期的边缘相中,或产于晚期高分异的花岗岩株或花岗伟晶岩等酸性岩脉中,后期具有明显的钠长石化、英云岩化等蚀变,或没有钠长石化、英云岩化等蚀变,同时,花岗岩、花岗伟晶岩、蚀变岩本身也是稀有稀土矿化的一部分,矿床的边界主要是通过稀有金属品位来圈定。因此,开展花岗岩型稀有金属矿床成矿规律、富集机理、赋存状态等研究,对提高花岗岩型稀有金属矿、成矿作用等方面的认识,以及区域地质找矿的工作部署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都比花岗岩型稀有金属矿是正镶白旗境内首次发现的稀有金属矿床,该稀有金属矿床赋存于一隐伏的花岗岩株中,前期虽开展过该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初步研究,但对都比花岗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的成矿时代、矿化特点、成矿元素赋存状态、矿床成因等未开展过详细深入的研究。本论文在前人地质、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的基础上,厘定了都比稀有金属花岗岩矿床的成矿时代,研究了都比花岗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都比花岗岩型稀有金属矿的成矿作用。主要取得如下认识:(1)铌钽、稀土矿化主要产于隐伏的花岗岩岩体的边部和顶部,而Rb矿化遍布整个花岗岩体。其中:主要含Nb、Ta的矿物为铌铁矿、铌铁金红石、铌钇矿、钽铁矿、复稀金矿等;含稀土的矿物主要有氟铈矿、氟碳铈矿、氟碳钙铈矿、萤石等;含U、Th的矿物主要为锆石、钍石、晶质铀矿等。含Rb、Cs的矿物主要为黑云母、条纹长石、微斜长石。(2)矿石中Nb2O5Ta2O5平均品位分别为0.016%、0.0016%,Nb2O5>Ta2O5。Rb2O、Cs2O平均品位分别为0.083%、0.002%,Rb2O>Cs2O;Li2O平均含量为0.038%。都比稀有金属矿床是以Nb、Rb为主,同时还伴生稀土、U、Th、Cs、Li等的稀有金属矿床。(3)都比稀有金属花岗岩体中黑云母为铁质云母;岩石富Si、高碱、富铁,而贫Ca、Mg;铝饱和指数(A/CNK)为0.93~1.02,属准铝质-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的岩石。岩石中Rb、U、Th、Ta、Nd、Sm等元素富集,而Ba、Sr、Eu、Ti、P强烈亏损;稀土元素的配分模式呈现轻稀土相对富集的右倾“V”字型,具有明显的负Eu异常。(4)都比稀有金属花岗岩体中肉红色斑状中细粒碱长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为131±2Ma,表明都比稀有金属花岗岩体的成岩成矿时代为早白垩世。岩体属A1型花岗岩,形成于板内非造山的伸展构造背景,其源岩物质主要为富黏土的泥质岩或变沉积岩。富氟、稀有金属的花岗质岩浆在上侵过程中的高度分异演化及其结晶分异作用,促使稀有金属在残余岩浆中逐渐富集成矿。(5)都比稀有金属花岗岩中稀有金属的成矿作用以岩浆结晶分离作用为主导。
魏均启,朱丹,王芳,李健,鲁力,潘诗洋[7](2021)在《湖北断峰山铌钽矿矿物学特征和铌钽赋存状态》文中指出通过全岩化学分析、显微镜下鉴定、扫描电镜分析及矿物自动定量分析(AMICS),查明了断峰山铌钽矿床的矿石物质组成和铌钽赋存状态。矿石Nb2O5品位为0.0112%~0.0117%,Ta2O5品位为0.0033%~0.0084%,主要矿物组成为钠长石、石英、白云母、黑云母及高岭石等,矿石中的铌钽矿物主要有钽锰矿(Ta/Nb=2.94,Fe/Mn=0.45)、钽铌锰矿(Ta/Nb=0.51,Fe/Mn=0.56)和铌锰矿(Ta/Nb=0.11,Fe/Mn=0.82)3种。矿石含Nb2O5量为0.0112%~0.0117%,含Ta2O5量为0.0033%~0.0084%,该矿床为花岗伟晶岩类铌钽矿床。铌在铌锰矿、钽铌锰矿和钽锰矿分布率分别为48.76%、37.26%和13.99%。钽在钽锰矿、钽铌锰矿和铌锰矿的分布率分别为62.65%、28.96%和8.39%。铌钽矿物粒度主要分布于16~75μm之间,矿物单体解离度较低,占24.47%。
朱悦彰[8](2021)在《滇东南都龙锌锡矿床中铟的赋存状态及分布规律》文中提出滇东南都龙超大型锌锡矿床是我国第一大铟资源产地。目前,对其矿石中铟的赋存状态、分布规律及成形成制仍不清楚,限制了资源勘查评价和深度开发利用。本文在对都龙矿床进行了较充分地资料整理的基础上,系统开展了野外调查、采样及测试分析,对该矿床含铟矿石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及和地球化学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和认识:(1)都龙锌锡矿精矿化学分析结果表明,铟主要赋存于锌精矿和铜精矿中,而在铁硫精矿和锡精矿中的含量很低。这反映铟的主要载体矿物为铁闪锌矿,少量赋存于黄铜矿中,而在锡石中很少有分布。(2)矿区内主要硅酸盐类矿体中的铟占比较高,其主矿种(锡、锌)的占比也较高,而矿石中铟主要赋存于矽卡岩矿物(湿矽卡岩化带)中,主要以锡石-硫化物型矿石为主要赋存载体。显微观察结果表明,各类矽卡岩中含铟闪锌矿的自形程度均较高,并表现出呈浸染状或线纹状沿裂隙、解理充填的特点。(3)能谱CT微区化学成分分析表明,铁闪锌矿的不同测点铟的含量变化较小,铟在铁闪锌矿中的分布比较均匀。据此可知,铟在闪锌矿中应以不完全类质同象形式赋存。(4)含铟矽卡岩型矿石的稀土总量与稀土配分模式表现出右倾的轻稀土富集型、Eu负异常的特点,与老君山花岗岩的稀土组成特点较为一致,显示区内矽卡岩中包括铟在内的金属矿物主要来源于花岗岩,具有明确的花岗岩亲缘性。(5)含铟矿石化学组成统计特征显示,从锡石硫化物型矿石,到湿矽卡岩型矿石,再到干矽卡岩型矿石,铟含量逐渐减少。同时,矿石中铟与锡、锌均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且以铟与锡的正相关关系更为明显,即:锡的含量越高,铟的含量也越高。因而,赋存于闪锌矿中的铟与锡的富集矿化表现出连续发生、空间共存的规律。(6)都龙锌锡矿床铟的富集成矿主要受到源于花岗岩富锡、锌含矿热液物理化学条件变化的控制。可以说,区内铟的富集成矿也是燕山早期(晚白垩世)花岗岩体结晶分异的产物,并在湿矽卡岩阶段与锡、锌等金属共同富集而相继成矿。
蒋宗和[9](2021)在《湘南长城岭矿区风吹罗带岩体稀有金属含矿性与富集规律研究》文中提出湘南宜章县长城岭矿区地处钦杭成矿带与南岭成矿带叠合部位,近年来新发现的超大型铷矿。矿区铷资源赋存于沿NE向、NW向和SN向断裂构造侵入的花岗斑岩中。论文通过对风吹罗带花岗斑岩进行构造蚀变岩相填图与系统采样的基础上,开展岩相学、矿物学、岩石主量、微量、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合主要造岩矿物LA-ICPMS原位微区分析等工作,总结矿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稀有金属含矿性、赋铷矿物地球化学特征,探讨该矿床岩浆演化程度、稀有金属富集规律及成矿机制,取得以下主要认识:(1)风吹罗带花岗斑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主量元素具富硅、富碱、富铝的特征,指示岩石为过铝质高钾钙碱性岩。微量元素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U、Th等,亏损高场强元素,Ba、Sr、Ti等元素呈负异常。稀土元素总量极低(8.31×10-6~31.77×10-6),轻稀土富集,具强负δEu异常,配分模式呈“海鸥型”的四分组,指示了岩浆具较高的分异演化程度。(2)通过风吹罗带隐伏花岗斑岩和隐爆角砾岩(花岗斑岩角砾)中Rb等稀有金属元素含量分析,表明岩体Rb的平均含量为1525×10-6,达到工业品位,Nb+Ta平均总量为140×10-6,达到边界品位。风吹罗带岩体铷矿化较均匀,具较好找矿潜力。(3)花岗斑岩主要造岩矿物LA-ICPMS原位微区测试分析结果显示:矿区赋铷矿物以白云母为主,长石次之。白云母具原、次生之分。其中,原生白云母在花岗斑岩中分布均匀,为典型岩浆冷凝结晶析出的白云母。次生白云母主要存在于花岗斑岩角砾中,多沿角砾基质的细小裂隙发育,形成与引发隐爆作用的岩浆热液有关。原生白云母类型介于白云母-多硅白云母之间,次生白云母为富锂多硅白云母。原生白云母地球化学特征同样指示了岩浆经历了高分异演化。(4)原生白云母与次生白云母中稀有金属含量具有显着差异,原生白云母更富集Nb、Sn、Ga,次生白云母更富集Li、Rb、Cs,指示了Nb、Sn、Ga在岩浆中可能更趋向分配于岩浆熔体,Li、Rb、Cs则在岩浆析出并引发隐爆作用的岩浆热液中进一步富集。(5)综合风吹罗带岩体的稀有金属含矿性分析、岩浆分异演化程度以及两类白云母中稀有金属的富集规律的探讨,认为长城岭矿区的铷等稀有金属成矿与岩浆高分异演化及晚阶段伴随的岩浆热液作用密切相关。
杨莉,王昭静,杨波,李丹煜,王金龙[10](2021)在《白云鄂博矿床钍的赋存状态及其对周边矿物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白云鄂博矿床不同类型的铌、稀土铁矿石中均不同程度含有钍、铀,钍元素除形成独立矿物方钍石、钍石外,多以类质同象的形式赋存于稀土矿物及稀土铌矿物中,这是因为钍的离子半径和负电荷与铈族稀土近似。钍的放射性使与其紧密接触的萤石矿物有放射性晕圈,萤石颜色呈深紫色-紫黑色,钪含量增高,部分萤石发生异常干涉色,呈现非均性。
二、稀土矿物鉴定手册(1973)(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稀土矿物鉴定手册(1973)(论文提纲范文)
(1)细微矿物拉曼成像分析技术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实验样品 |
1.2 实验方法 |
1.2.1 分析仪器及工作条件 |
1.2.2 实验步骤 |
2 结果与讨论 |
2.1 Mapping实验条件选取依据 |
2.2 矿物组分及含量特征 |
2.2.1 类质同象系列矿物——长石族矿物拉曼光谱特征 |
2.2.2 类质同象系列矿物——角闪石族矿物拉曼光谱特征 |
2.2.3 其他矿物的拉曼光谱特征 |
2.2.4 含量统计 |
2.3 综合定名 |
3 方法对比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 拉曼Mapping技术与主要岩矿鉴定方法对比 |
3.2 影响拉曼Mapping鉴定准确性的因素及解决方法 |
4 结论 |
(2)湖南临武黑色石英岩质玉矿物组成特征及成因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 实验部分 |
2.1 样品 |
2.2 仪器及工作条件 |
2.2.1 宝石学常规测试 |
2.2.2 红外光谱测试 |
2.2.3 偏光显微镜观察 |
2.2.4 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 |
2.2.5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
2.2.6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宝石学特征 |
3.2 红外谱学特征 |
3.3 偏光镜下特征 |
3.4 矿物相特征 |
3.5 地球化学特征 |
3.5.1 主量元素特征 |
3.5.2 微量元素特征 |
3.5.3 稀土元素特征 |
4 矿物成因讨论 |
4.1 样品原岩性质分析 |
4.2 样品成矿环境分析 |
5 结论 |
(3)东昆仑造山带西缘刀锋山地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主要岩浆事件岩石学依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3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1.5 创新点 |
第2章 东昆仑造山带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1.1 东昆北构造带 |
2.1.2 东昆中蛇绿混杂岩带 |
2.1.3 东昆南构造带 |
2.1.4 布青山-阿尼玛卿构造混杂岩带 |
2.1.5 巴颜喀拉构造带 |
2.2 区域地层 |
2.2.1 元古代—早古生代 |
2.2.2 晚古生代 |
2.2.3 中生代 |
2.2.4 新生代 |
2.3 区域侵入岩 |
2.3.1 前寒武纪 |
2.3.2 早古生代 |
2.3.3 晚古生代-早中生代 |
2.3.4 晚中生代-新生代 |
第3章 刀锋山地区地质特征 |
3.1 大地构造位置 |
3.2 地层 |
3.2.1 东昆南构造分区 |
3.2.2 布青山-阿尼玛卿构造分区 |
3.2.3 巴颜喀拉构造分区 |
3.3 岩浆岩 |
3.3.1 火山岩 |
3.3.2 侵入岩 |
3.4 构造 |
3.4.1 构造单元特征 |
3.4.2 主断裂特征 |
第4章 岩石学特征 |
4.1 沉积岩 |
4.2 火山岩 |
4.3 侵入岩 |
第5章 刀锋山地区岩石年代学特征 |
5.1 采样位置和分析方法 |
5.2 锆石U-PB同位素定年 |
5.3 岩浆活动时限和期次划分 |
第6章 晚石炭世-早侏罗世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6.1 采样位置和分析方法 |
6.2 全岩元素地球化学 |
6.3 锆石LU-HF同位素 |
第7章 岩石成因 |
7.1 岩浆期后蚀变、地壳混染与分离结晶作用影响 |
7.1.1 早二叠世基性火山岩 |
7.1.2 中-晚二叠世中酸性火山岩 |
7.1.3 晚三叠世侵入岩 |
7.1.4 早侏罗世花岗岩 |
7.2 碎屑岩沉积物再循环及沉积后蚀变影响 |
7.3 二叠纪镁铁质-长英质岩石成因 |
7.3.1 早二叠世玄武岩-安山岩 |
7.3.2 中-晚二叠世流纹岩-英安岩 |
7.3.3 晚二叠世高镁闪长玢岩 |
7.4 晚三叠世镁铁质-长英质岩石成因 |
7.4.1 辉绿岩 |
7.4.2 二长花岗岩 |
7.5 早侏罗世花岗质岩石成因 |
7.6 沉积岩物源及其构造背景 |
7.6.1 沉积岩成分分析 |
7.6.2 晚石炭世-早三叠世碎屑岩碎屑锆石年龄分析 |
第8章 东昆仑造山带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地球动力学过程探讨 |
8.1 东昆仑古特提斯洋俯冲过程 |
8.1.1 蛇绿岩对洋盆存在和演化时限的约束 |
8.1.2 俯冲阶段岛弧岩浆记录对俯冲时限的约束 |
8.1.3 俯冲相关沉积记录对俯冲时限的约束 |
8.2 早中生代碰撞过程 |
8.3 俯冲与碰撞构造体制转换时限约束 |
8.4 大地构造演化过程简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
(4)稀土渣中稀土相选择性析出与超重力分离(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稀土元素概论 |
2.2 稀土资源概述 |
2.2.1 我国稀土资源概况 |
2.2.2 白云鄂博稀土矿特点及主流工艺 |
2.3 白云鄂博稀土渣利用现状 |
2.3.1 白云鄂博矿火法冶炼技术发展 |
2.3.2 稀土渣处理工艺研究进展 |
2.4 白云鄂博稀土精矿利用现状 |
2.4.1 白云鄂博矿选矿技术发展 |
2.4.2 稀土精矿处理工艺研究进展 |
2.5 超重力分离技术 |
2.5.1 超重力分离技术与发展 |
2.5.2 超重力分离技术在冶金领域的应用 |
2.6 课题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2.6.1 研究思路 |
2.6.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3 多元稀土渣系等温相图 |
3.1 CaO-SiO_2-Ce_2O_3体系 |
3.1.1 平衡物相组成 |
3.1.2 CaO-SiO_2-Ce_2O_3等温相图 |
3.2 CaO-SiO_2-CaF_2-Ce_2O_3体系 |
3.2.1 平衡物相组成 |
3.2.2 CaO-SiO_2-CaF_2-Ce_2O_3等温相图 |
3.3 CaO-SiO_(2-)CaF_2-P_2O_5-Ce_2O_3体系 |
3.3.1 平衡物相组成 |
3.3.2 CaO-SiO_2-CaF_2-P_2O_5-Ce_2O_3等温相图 |
3.4 本章小结 |
4 稀土相相平衡研究 |
4.1 CaO-SiO_2-Ce_2O_3体系 |
4.1.1 实验过程及检测分析 |
4.1.2 铈钙硅石相相平衡 |
4.2 CaO-SiO_2-CaF_2-Ce_2O_3体系 |
4.2.1 实验过程及检测分析 |
4.2.2 铈氟硅石相相平衡 |
4.3 CaO-SiO_2-CaF_2-P_2O_5-Ce_2O_3体系 |
4.3.1 铈磷灰石相形成机理 |
4.3.2 铈磷灰石相相平衡 |
4.4 CaO-SiO_2-CaF_2-P_2O_5-Fe_xO_y-RE_2O_3体系 |
4.4.1 实验过程及检测分析 |
4.4.2 不同稀土相相平衡 |
4.5 本章小结 |
5 稀土相析出与长大动力学 |
5.1 稀土相形核、析出与长大动力学机理 |
5.1.1 稀土相形核规律 |
5.1.2 稀土相析出动力学 |
5.1.3 稀土相长大动力学 |
5.2 CaO-SiO_2-Ce_2O_3体系 |
5.2.1 铈钙硅石相形核规律 |
5.2.2 铈钙硅石相等温析出长大动力学 |
5.2.3 钸钙硅石相非等温析出长大动力学 |
5.3 CaO-SiO_2-CaF_2-Ce_2O_3体系 |
5.3.1 铈氟硅石相形核规律 |
5.3.2 铈氟硅石相等温析出长大动力学 |
5.3.3 铈氟硅石相非等温析出长大动力学 |
5.4 CaO-SiO_2-CaF_2-P_2O_5-Ce_2O_3体系 |
5.4.1 铈磷灰石相形核规律 |
5.4.2 铈磷灰石相等温析出长大动力学 |
5.4.3 铈磷灰石相非等温析出长大动力学 |
5.5 本章小结 |
6 稀土相超重力选择性分离与表征 |
6.1 CaO-SiO_2-Ce_2O_3体系 |
6.1.1 超重力选择性分离铈钙硅石相 |
6.1.2 铈钙硅石相的解析与表征 |
6.2 CaO-SiO_2-CaF_2-Ce_2O_3体系 |
6.2.1 超重力选择性分离铈氟硅石相 |
6.2.2 铈氟硅石相的解析与表征 |
6.3 CaO-SiO_2-CaF_2-P_2O_5-Ce_2O_3体系 |
6.3.1 超重力选择性分离铈磷灰石相 |
6.3.2 铈磷灰石相的解析与表征 |
6.4 CaO-SiO_2-CaF_2-P_2O_5-Fe_xO_y-RE_2O_3体系 |
6.4.1 超重力选择性分离不同稀土相 |
6.4.2 不同稀土相的解析与表征 |
6.5 本章小结 |
7 超重力选择性分离稀土渣中稀土相应用研究 |
7.1 稀土精矿中Ce、La、Pr、Nd梯级分离 |
7.1.1 原料表征 |
7.1.2 稀土精矿的矿相演变及元素迁移规律 |
7.1.3 超重力梯级分离稀土精矿中稀土相 |
7.2 超重力分离稀土高炉渣中稀土相放大试验研究 |
7.2.1 白云鄂博矿高温还原熔分 |
7.2.2 超重力分离稀土高炉渣中稀土相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山西高阳石炭-二叠纪含煤岩系中伴生元素富集分异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5 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矿区构造特征 |
2.3 研究区地层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山西高阳石炭-二叠纪煤的煤质特征 |
3.1 水分 |
3.2 灰分 |
3.3 挥发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高阳9-10-11#含煤岩系矿物学特征 |
4.1 石英 |
4.2 黏土矿物 |
4.2.1 高岭石 |
4.2.3 伊利石、蒙脱石和伊蒙混层 |
4.2.4 水铝英石 |
4.3 长石 |
4.3.1 钾长石 |
4.3.2 斜长石 |
4.4 硫化物矿物 |
4.4.1 白铁矿 |
4.4.2 黄铁矿 |
4.5 含磷矿物 |
4.5.1 磷锶铝石 |
4.5.2 磷灰石 |
4.6 锐钛矿 |
4.7 菱铁矿 |
4.8 方解石 |
4.9 氯化物矿物 |
4.10 菱锰矿 |
4.11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阳石炭-二叠纪煤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1 样品采集及测试方法 |
5.1.1 常量元素的测试方法 |
5.1.2 微量元素的测试方法 |
5.2 常量元素特征 |
5.2.1 高阳煤的常量元素特征 |
5.2.2 顶底板及夹矸中常量元素 |
5.3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3.1 高阳9-10-11~#含煤岩系微量元素总体含量特征 |
5.3.2 Li的分布特征、赋存状态 |
5.3.3 Ge的含量特征及赋存状态 |
5.3.4 Ga的含量特征及赋存状态 |
5.3.5 V的含量特征及地球化学指示 |
5.3.6 Mo的地球化学特征 |
5.3.7 U和Th |
5.3.8 Sr和Ba |
5.3.9 Pb的含量特征 |
5.3.11 高场强元素 Nb、Ta、Zr、Hf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高阳9-10-11~#煤中稀土元素特征 |
6.1高阳9-10-11~#含煤岩系中稀土元素含量(REY) |
6.2高阳9-10-11~#含煤岩系稀土元素分布模式 |
6.3 含煤岩系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参数特征 |
6.3.1 煤中Eu异常 |
6.3.2 煤中Ce异常 |
6.3.3 煤中Y异常 |
6.3.4 煤中La异常 |
6.3.5 煤中Gd异常 |
6.4 稀土元素赋存状态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高阳9-10-11#含煤岩系矿物学和地球化学异常的主控因素 |
7.1 沉积源区的影响 |
7.1.1 沉积物源区分析 |
7.1.2 沉积源区化学风化 |
7.2 泥炭聚集期间海水的作用 |
7.3 多期热液的输入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6)内蒙古正镶白旗都比花岗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稀有稀土金属矿床类型的划分 |
1.2.2 花岗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的研究现状 |
1.2.3 以往地质勘查工作评述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3.4 完成的实物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及矿区地质特征 |
2.1 区域地质 |
2.1.1 区域地质概况 |
2.1.2 区域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特征 |
2.1.3 区域矿产 |
2.2 矿区地质特征 |
2.2.1 地层 |
2.2.2 侵入岩 |
2.2.3 构造 |
2.2.4 矿产 |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体形态、规模及品位变化 |
3.2 矿物组合及成矿阶段 |
3.2.1 矿物组合及矿石组构 |
3.2.2 成矿阶段划分 |
3.2.3 矿体围岩蚀变 |
第4章 稀有金属花岗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 |
4.1 成岩成矿年龄 |
4.2 地球化学特征 |
4.2.1 矿物的化学成分 |
4.2.2 地球化学特征 |
4.2.3 岩体的成因类型 |
第5章 矿床成矿作用探讨 |
5.1 岩浆分异演化对稀有金属成矿的制约 |
5.1.1 岩体中稀有金属元素含量对比 |
5.1.2 岩体的分异演化与稀有金属富集的制约 |
5.2 都比稀有金属花岗岩体与外围花岗岩体的分异演化特征 |
5.3 成矿作用及其成矿模式 |
5.3.1 成矿作用 |
5.3.2 成矿模式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湖北断峰山铌钽矿矿物学特征和铌钽赋存状态(论文提纲范文)
1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
1.1 样品采集及处理 |
1.2 样品分析 |
2 矿石特征 |
2.1 矿石的物质组成 |
2.1.1 矿石的化学组成 |
2.1.2 矿石的矿物组成 |
2.1.3 矿石的结构构造 |
2.2 铌钽矿物特征 |
2.2.1 铌锰矿(Mn,Fe)Nb2O6 |
2.2.2 钽铌锰矿(Mn,Fe)(Nb,Ta)2O6 |
2.2.3 铌钽锰矿(Mn,Fe)(Ta,Nb)2O6 |
3 铌钽元素的赋存状态 |
4 粒度分布及连生关系 |
4.1 铌钽矿物粒度分布 |
4.2 铌钽矿物解离度和连生关系 |
5 结论 |
(8)滇东南都龙锌锡矿床中铟的赋存状态及分布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富铟矿床研究现状 |
1.2.1 铟的载体矿物学研究 |
1.2.2 铟的矿床类型 |
1.2.3 铟的成矿作用研究 |
1.3 都龙锡锌矿区以往地质工作及研究现状 |
1.3.1 以往区域地质及矿产勘查工作 |
1.3.2 都龙矿床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 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大地构造位置 |
2.1.2 区域地层 |
2.1.3 区域构造 |
2.1.4 区域岩浆岩 |
2.1.5 区域变质岩 |
2.1.6 区域矿产 |
2.2 矿区地质特征 |
2.2.1 矿区地层 |
2.2.2 矿区构造 |
2.2.3 矿区岩浆岩 |
2.2.4 矿区变质作用 |
2.2.5 矿体特征 |
2.3 矿区铟的成矿物质来源 |
2.3.1 含铟矽卡岩的稀土元素特征 |
2.3.2 含铟矽卡岩与矿区花岗岩、老君山花岗岩稀土特征对比 |
第三章 含铟矿石的地质特征 |
3.1 矿石类型及其特征 |
3.1.1 矿石的工业类型 |
3.1.2 矿石的自然组合类型 |
3.2 含铟矿物的种类及特征 |
3.2.1 含铟矿物的种类 |
3.2.2 含铟矿物的特征 |
3.2.3 铟的主要载体矿物 |
3.3 不同矿石类型中含铟矿物的组合特征 |
3.4 含铟矿石的赋存层位 |
3.4.1 矽卡岩的类型 |
3.4.2 矽卡岩的空间分带特征 |
3.4.3 含铟矿石在矽卡岩中的分布 |
第四章 闪锌矿中铟的赋存特征 |
4.1 含铟闪锌矿的显微特征 |
4.1.1 片理化透辉矽卡岩矿石中闪锌矿的特征 |
4.1.2 透辉透闪矽卡岩矿石中闪锌矿的特征 |
4.1.3 透闪透辉矽卡岩中闪锌矿的特征 |
4.1.4 符山透辉透闪矽卡岩矿石闪锌矿的特征 |
4.2 闪锌矿化学组成的微区变化 |
4.2.1 含铟闪锌矿的能谱分析结果 |
4.2.2 铟在闪锌矿中的微区变化特征 |
4.3 铟在闪锌矿中的赋存特征 |
4.3.1 铟的赋存状态 |
4.3.2 铟在闪锌矿中的替换机制 |
第五章 铟的分布规律 |
5.1 矿化类型及空间分带性 |
5.1.1 矿化类型及特征 |
5.1.2 矿化空间分带性 |
5.2 铟与锡、锌等主矿种的相关性 |
5.2.1 化学分析结果 |
5.2.2 铟与主矿种的相关性 |
5.3 铟在都龙矿区的分布特征 |
5.3.1 铟资源量概况 |
5.3.2 铟资源量的空间分布 |
5.3.3 铟在主要矿体中的分布规律 |
第六章 铟的富集机制及控制因素 |
6.1 铟的富集机制 |
6.1.1 铟与锡的成因联系 |
6.1.2 铟与岩浆岩的关系 |
6.2 铟成矿的控制因素 |
6.2.1 含铟成矿流体的富集与沉淀 |
6.2.2 铟的成矿作用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项目情况 |
(9)湘南长城岭矿区风吹罗带岩体稀有金属含矿性与富集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交通位置及自然经济地理 |
1.1.1 交通位置 |
1.1.2 自然经济地理 |
1.2 铷资源概况 |
1.2.1 国内外铷资源分布 |
1.2.2 铷的富集矿物 |
1.2.3 铷矿床成因类型与富集机制 |
1.3 长城岭矿区研究现状 |
1.3.1 锑铅锌矿床研究进展 |
1.3.2 岩浆岩研究进展 |
1.3.3 矿区铷矿床的发现 |
1.4 存在的问题与选题依据 |
1.4.1 存在的问题 |
1.4.2 选题依据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构造 |
2.4 区域岩浆岩 |
2.5 区域矿产 |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大地构造位置 |
3.2 地层 |
3.3 构造 |
3.4 岩浆岩 |
第四章 岩体稀有金属含矿性 |
4.1 岩体地质特征 |
4.2 主量元素特征 |
4.3 微量元素与稀土元素特征 |
4.4 岩体含矿性 |
第五章 稀有金属富集规律与成矿机制 |
5.1 矿物化学组分 |
5.1.1 白云母化学组分 |
5.1.2 长石假象的化学组分 |
5.1.3 石英化学组分 |
5.2 岩浆演化程度 |
5.3 稀有金属元素富集规律 |
5.4 稀有金属元素成矿机制 |
第六章 结论及下一步研究方向 |
6.1 结论 |
6.2 下一步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附录C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10)白云鄂博矿床钍的赋存状态及其对周边矿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钍的独立矿物 |
1.1 钍石 |
1.2 方钍石 |
1.3 含锰含铁的钍石 |
2 含钍的矿物 |
2.1 含钍独居石 |
2.2 含钍易解石 |
2.3 含钍磷硅钙铈矿 |
2.4 含钍褐铈铌矿 |
2.5 含钍褐钇铌矿 |
3 结论 |
四、稀土矿物鉴定手册(1973)(论文参考文献)
- [1]细微矿物拉曼成像分析技术与方法研究[J]. 何佳乐,龚婷婷,潘忠习,杜谷. 岩矿测试, 2021(04)
- [2]湖南临武黑色石英岩质玉矿物组成特征及成因初探[J]. 苗煦,,王礼胜. 岩矿测试, 2021(04)
- [3]东昆仑造山带西缘刀锋山地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主要岩浆事件岩石学依据[D]. 秦松. 成都理工大学, 2021
- [4]稀土渣中稀土相选择性析出与超重力分离[D]. 兰茜.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5]山西高阳石炭-二叠纪含煤岩系中伴生元素富集分异机理[D]. 王佳美. 河北地质大学, 2021(07)
- [6]内蒙古正镶白旗都比花岗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作用[D]. 王梓. 吉林大学, 2021(01)
- [7]湖北断峰山铌钽矿矿物学特征和铌钽赋存状态[J]. 魏均启,朱丹,王芳,李健,鲁力,潘诗洋. 矿物学报, 2021(03)
- [8]滇东南都龙锌锡矿床中铟的赋存状态及分布规律[D]. 朱悦彰.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9]湘南长城岭矿区风吹罗带岩体稀有金属含矿性与富集规律研究[D]. 蒋宗和.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10]白云鄂博矿床钍的赋存状态及其对周边矿物的影响[J]. 杨莉,王昭静,杨波,李丹煜,王金龙. 稀土, 2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