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节盖梁端模位置的顶撑机构论文和设计-顾进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调节盖梁端模位置的顶撑机构,该机构包括盖梁底模、支撑机构和调节机构,支撑机构包括下层支撑架和上层支撑架,下层支撑架通过第一组调节孔和上层支撑架之间活动连接,在上层支撑架上设有第二组调节孔,调节机构包括下层调节螺杆、上层调节螺杆,旋转机构和上层支撑梁,下层调节螺杆的一端与下层支撑架的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旋转机构活动连接,上层调节螺杆的一端通过第二组调节孔与上层支撑架活动连接、另一端与上层支撑梁之间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盖梁端模的左右运动和盖梁端模的形状自由组合,通过调整机构可方便改变端模位置和盖梁端截面形状实现不同结构长度和端截面形状盖梁的浇筑。

设计方案

1.一种调节盖梁端模位置的顶撑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机构包括盖梁底模(1)、支撑机构和调节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至少两层支撑架,分别为下层支撑架(21)和上层支撑架(22),所述下层支撑架(21)置于盖梁底模(1)的上表面,所述下层支撑架(21)上设有第一组调节孔(211),所述下层支撑架(21)通过第一组调节孔(211)和上层支撑架(22)之间活动连接,在上层支撑架(22)上设有第二组调节孔(221),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下层调节螺杆(31)、上层调节螺杆(32),旋转机构(4)和上层支撑梁(5),所述下层调节螺杆(31)的一端与下层支撑架(21)的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旋转机构(4)活动连接,所述上层调节螺杆(32)的一端通过第二组调节孔(221)与上层支撑架(22)活动连接、另一端与上层支撑梁(5)之间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盖梁端模位置的顶撑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机构(4)包括第一槽钢(41)、第二槽钢(42)、支座(43)和圆筒(44),所述圆筒(44)套设在支座(43)的安装孔中,所述第一槽钢(41)、第二槽钢(42)分别穿设于圆筒(44)中,所述第一槽钢(41)、第二槽钢(42)之间留有间隙,所述下层调节螺杆(31)与旋转机构(4)相连接的端部穿设于第一槽钢(41)和第二槽钢(42)之间的间隙并通过螺母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盖梁端模位置的顶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支撑梁(5)包括第三槽钢(51)和第四槽钢(52),所述第三槽钢(51)和第四槽钢(52)相背设置形成安装间隙,所述上层调节螺杆(32)设置于第三槽钢(51)和第四槽钢(52)形成的安装间隙中并通过螺母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盖梁端模位置的顶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调节孔(211)为一组腰形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盖梁端模位置的顶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的外端面设有与盖梁端模相连的螺栓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盖梁端模位置的顶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的形状与所需支撑的盖梁端模的形状相匹配。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调节盖梁端模位置的顶撑机构。

背景技术

盖梁端部模具作为制作盖梁必不可少的部分,传统的盖梁端模大部分采用一种型号盖梁端模制作一种端模,大部分采用法兰连接或者固定支撑方式在制作时将端模与侧模固定,这样制作在端模位置发生变化时需重新制作法兰或固定机构,该种制作方式当盖梁型号多数量少时,会造成模具的很大浪费,也降低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调节盖梁端模位置的顶撑机构,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调节机构调节端模的位置,实现不同结构长度盖梁的浇筑。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调节盖梁端模位置的顶撑机构,该机构包括盖梁底模、支撑机构和调节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至少两层支撑架,分别为下层支撑架和上层支撑架,所述下层支撑架置于盖梁底模的上表面(只接触但不固定),所述下层支撑架上设有第一组调节孔,所述下层支撑架通过第一组调节孔和上层支撑架之间活动连接,在上层支撑架上设有第二组调节孔,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下层调节螺杆、上层调节螺杆,旋转机构和上层支撑梁,所述下层调节螺杆的一端与下层支撑架的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旋转机构活动连接,所述上层调节螺杆的一端通过第二组调节孔与上层支撑架活动连接、另一端与上层支撑梁之间活动连接。

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第一槽钢、第二槽钢、支座和圆筒,所述圆筒套设在支座的安装孔中,所述第一槽钢、第二槽钢分别穿设于圆筒中,所述第一槽钢、第二槽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下层调节螺杆与旋转机构相连接的端部穿设于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之间的间隙并通过螺母固定。

所述上层支撑梁包括第三槽钢和第四槽钢,所述第三槽钢和第四槽钢相背设置形成安装间隙,所述上层调节螺杆设置于第三槽钢和第四槽钢形成的安装间隙中并通过螺母固定。

所述第一组调节孔为一组腰形孔。

所述支撑机构的外端面设有与盖梁端模相连的螺栓孔。

所述支撑机构的形状与所需支撑的盖梁端模的形状相匹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可调整端模位置的支撑机构,根据不同盖梁端模的高低程度,通过第一组调节孔上安装孔位置的选择,实现下层支撑架和上层支撑架可变高度的连接固定,并且通过第一组调节孔的选择实现端模高度的调整;下层支撑架置于盖梁底模的上表面,由于下层调节螺杆与旋转机构相连接的端部穿设于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之间的间隙并通过螺母固定,可以通过调节螺母实现下层调节螺杆位于旋转机构和下层支撑架底部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盖梁端模的左右运动,尤其在制作不同型号盖梁时,通过调整机构可方便改变端模位置实现不同结构长度盖梁的浇筑,大大减少了浪费和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调节盖梁端模位置的顶撑机构,该机构包括盖梁底模1、支撑机构和调节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两层支撑架,(支撑机构可以根据端模的体积设置不同的长宽高的尺寸,并且可以设置若干层支撑架以利于端模的长度方向和高度方向的调节)分别为下层支撑架21和上层支撑架22,所述下层支撑架21置于盖梁底模1的上表面,所述下层支撑架21上设有第一组调节孔211,所述下层支撑架21通过第一组调节孔211和上层支撑架22之间活动连接,在上层支撑架22上设有第二组调节孔221。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下层调节螺杆31、上层调节螺杆32,旋转机构4和上层支撑梁5,所述下层调节螺杆31的一端与下层支撑架21的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旋转机构4活动连接,所述上层调节螺杆32的一端通过第二组调节孔221与上层支撑架22活动连接、另一端与上层支撑梁5之间活动连接。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旋转机构4包括第一槽钢41、第二槽钢42、支座43和圆筒44,所述圆筒44套设在支座43的安装孔中,所述第一槽钢41、第二槽钢42分别穿设于圆筒44中,所述第一槽钢41、第二槽钢42之间留有间隙,所述下层调节螺杆31与旋转机构4相连接的端部穿设于第一槽钢41和第二槽钢42之间的间隙并通过螺母固定。

作为进一步优选,本实施例上层支撑梁5包括第三槽钢51和第四槽钢52,所述第三槽钢51和第四槽钢52相背设置形成安装间隙,所述上层调节螺杆32设置于第三槽钢51和第四槽钢52形成的安装间隙中并通过螺母固定。

作为进一步优选,本实施例所述第一组调节孔211为一组腰形孔。

作为进一步优选,本实施例所述支撑机构的外端面设有与盖梁端模相连的螺栓孔。

作为更进一步优选,本实施例所述支撑机构的形状与所需支撑的盖梁端模的形状相匹配。

本实施例中将端模6通过支撑机构的外端面设有的与盖梁端模相连的螺栓孔螺栓连接或采用其他活动连接方式,本实施例中第一槽钢、第二槽钢均为20#槽钢,下层调节螺杆、上层调节螺杆均为M30的调节螺杆。下部旋转机构通过双拼槽钢和长度170mm外径168mm无缝钢管结构,实现槽钢间隙方向的转动,带动螺杆上下转动调整角度,由于盖梁底部为斜向结构,在斜向斜率不变情况下,改变盖梁底模长度,端模位置会随之斜向上升,该机构通过无缝钢管与固定在底模上的定位架装置中转动,带动螺杆的角度调整,从而带动端模上下和高度方向的位置和角度调整,满足了各型号盖梁的浇筑;上层调节螺杆水平向固定,上层调节螺杆所在的方向与盖梁底模所在的安装底面平行,可同调整螺杆端部与端模连接位置和结构与侧模螺杆位置协调调整更好保证端模位置微调精确度。

尽管上述实施例已对本实用新型作出具体描述,但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应该理解为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以及范围之内基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进行修改或改进,这些修改和改进都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以及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调节盖梁端模位置的顶撑机构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27787.9

申请日:2019-01-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1(上海)

授权编号:CN209887848U

授权时间:20200103

主分类号:B28B17/00

专利分类号:B28B17/00

范畴分类:26K;

申请人:上海建工材料工程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上海建工材料工程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00135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东大道2123号3E-1178室

发明人:顾进;周强;朱敏涛

第一发明人:顾进

当前权利人:上海建工材料工程有限公司

代理人:周涛

代理机构:31105

代理机构编号: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5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调节盖梁端模位置的顶撑机构论文和设计-顾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