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联谐振论文_康钧,曲全磊,李军,李渊,孟旋

导读:本文包含了串联谐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谐振,变换器,耐压,矩阵,建模,发电机,高压。

串联谐振论文文献综述

康钧,曲全磊,李军,李渊,孟旋[1](2019)在《1500 kV高海拔试验用交流串联谐振试验系统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特高压输电工程的建设,青海、西藏等地区建设特高压交直流工程可将风、光等可再生资源优势转化为电力能源,并向东、中部负荷中心输送,可有效缓解中国电力能源区域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为了满足青海、西藏等高海拔地区特高压输电工程现场试验的需要,文中研制了国内首套1 500 kV高海拔试验用交流串联谐振试验系统,根据现场特殊环境工况,对整体系统组成进行了论述,对其中的关键部件串联电抗器进行了电场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文中所研制的试验系统在1 500 kV运行时电晕放电量小于10 pC,可满足高海拔地区对特高压设备进行交流耐压及局部放电测量时使用。(本文来源于《高压电器》期刊2019年12期)

杨博,葛琼璇,赵鲁,周志达[2](2019)在《双向全桥串联谐振DC/DC变换器回流功率特性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双向全桥串联谐振DC/DC变换器(dual bridge series resonant DC/DC converter,DBSRC)具有控制简单、损耗低等优点,在电力电子牵引变压器场合具有应用前景。然而若系统参数选择不当,会产生较大回流功率,使开关管的损耗增大,系统效率降低。为了降低系统运行时的回流功率,该文分析DBSRC的工作原理及换流过程,利用微分方程得到系统模型,进而总结DBSRC的3种稳态工作模式及回流功率在不同工作模式的表达式。通过优化电压增益(M)、开关频率谐振频率比(F)、谐振回路的特性阻抗(Zr)参数,达到在宽负载范围内降低系统回流功率的目的。最后,构建一个35 kW实验样机,实验结果证明了DBSRC模型的正确性及回流功率特性优化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23期)

闫朝阳,秦海宁,杨丽君,庞建霞,孙喆[3](2019)在《串联谐振式高频链逆变器及电流型解结耦调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单相高频链矩阵式逆变器在换流时变压器副边后级电路功率器件上存在的电压过冲问题,通过在变压器原边的前级H桥逆变电路中引入LC串联谐振槽的方式,提出一种串联谐振式高频链矩阵逆变器结构,并对此提出一种电流型解结耦单极性调制方法。在所提方案中,高频链变压器前级逆变电路采用脉宽脉位调制(sinusoidal pulse width and position modulation,SPWPM)以输出高频谐振电流,后级矩阵变换器应用电流型解结耦调制策略,通过与前级电路保持同步工作,构造前级输出电流的无中断的流通路径,以避免对变压器副边漏感电流的强制打断,可实现矩阵变换器的谐振软开关安全换流。在重点阐述串联谐振式高频链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并分析电流型解结耦单极性调制策略的具体工作模态的基础上,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所提电路及其调制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太阳能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张璐雅,阮景[4](2019)在《RLC串联谐振电路课程的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谐振电路的原理,谐振电路的优缺点,工程上关于谐振电路的有关运用和注意事项。重点研究了RLC串联谐振电路特性,并针对重要参数设计测试内容与步骤。进一步阐述了串联谐振电路产生的原因,以及发生谐振时的重要特点与电路端口的变化特点。(本文来源于《集成电路应用》期刊2019年11期)

邓涛,孙伟,屠晔炜,夏强峰[5](2019)在《一种多道检测的串联谐振耐压系统的强制接地辅助装置》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了强制接地辅助装置的整体设计,分析了接地辅助装置的多道检测设计和蜂鸣报警设计。该装置通过多道检测可防止误操作导致的安全隐患,提高了串联谐振耐压系统安全性。(本文来源于《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期刊2019年09期)

王飞,周隆霞[6](2019)在《浅谈工频调感式串联谐振交流耐压实际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主要通过对工频调感式串联谐振交流耐压试验原理的阐述并结合在田湾河金窝电站发电机定子现场交流耐压的描述分析,从而总结出此方法在现场试验的利弊。(本文来源于《第二届中西部地区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研讨会暨四川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2019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19-09-25)

韩伟健,马瑞卿,刘青[7](2019)在《变频+移相控制的双有源串联谐振DC-DC变换器的小信号建模》一文中研究指出变频+移相双自由度控制技术能够实现双有源串联谐振DC-DC变换器在宽范围工况下的零电压开通,从而有效提升变换器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提出了变频+移相控制下双有源串联谐振DC-DC变换器的小信号连续域模型,为研究在该控制机制下变换器的动态特性和闭环控制器的设计提供依据。所建立的模型基于广义平均建模法,选取输出电压的直流分量和电感电流、谐振电容电压的基波分量作为状态变量,准确描述了谐振腔对变换器动态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输出电压闭环调节器,实现了变换器在ZVS变频+移相控制下的稳定运行。理论分析通过Matlab/PLECS仿真和1台800 W原理样机进行了验证。(本文来源于《西北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陈云志[8](2019)在《串联谐振装置在电力高压试验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质量和运输效率需要利用电力高压试验对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进行检测,而在此过程中就需要发挥串联谐振装置的基础作用以此来确保电力高压试验的有效进行,所以,本文主要是对串联谐振的在电力高压试验中的应用进行相关研究。(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创新》期刊2019年22期)

艾永乐,韩朝阳,李帅,姜志彬,武稼祥[9](2019)在《基于修正模态法的支路串联谐振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电力系统支路串联谐振识别难的问题,提出了修正节点导纳矩阵模态法的支路串联谐振识别方法。首先,在使用网络矩阵模态法识别节点并联和回路串联谐振点时,发现其对应谐振点重合;经理论分析发现,支路阻抗比越小,对应的回路串联和节点并联谐振点重合度越高。然后,对于支路串联谐振,通过使用添加虚拟支路的方法将其转化为回路串联谐振,并利用系统串并联谐振重合的理论,进一步转化为并联谐振识别。最后,通过对叁节点系统和IEEE14节点系统的仿真分析,验证了该谐振识别的可行性和正确性。(本文来源于《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肖发福,黄明浩[10](2019)在《串联谐振调感法在大容量发电机交流耐压试验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大容量发电机交流耐压试验中串联谐振调感法在核心装置参数选取,以及电抗器问题处理存在的困难,本文根据试验回路基本原理,从关键电抗器部件入手,进行电磁路分析,提出选取参数依据及电抗器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期刊2019年12期)

串联谐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双向全桥串联谐振DC/DC变换器(dual bridge series resonant DC/DC converter,DBSRC)具有控制简单、损耗低等优点,在电力电子牵引变压器场合具有应用前景。然而若系统参数选择不当,会产生较大回流功率,使开关管的损耗增大,系统效率降低。为了降低系统运行时的回流功率,该文分析DBSRC的工作原理及换流过程,利用微分方程得到系统模型,进而总结DBSRC的3种稳态工作模式及回流功率在不同工作模式的表达式。通过优化电压增益(M)、开关频率谐振频率比(F)、谐振回路的特性阻抗(Zr)参数,达到在宽负载范围内降低系统回流功率的目的。最后,构建一个35 kW实验样机,实验结果证明了DBSRC模型的正确性及回流功率特性优化和有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串联谐振论文参考文献

[1].康钧,曲全磊,李军,李渊,孟旋.1500kV高海拔试验用交流串联谐振试验系统研制[J].高压电器.2019

[2].杨博,葛琼璇,赵鲁,周志达.双向全桥串联谐振DC/DC变换器回流功率特性优化[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9

[3].闫朝阳,秦海宁,杨丽君,庞建霞,孙喆.串联谐振式高频链逆变器及电流型解结耦调制[J].太阳能学报.2019

[4].张璐雅,阮景.RLC串联谐振电路课程的设计研究[J].集成电路应用.2019

[5].邓涛,孙伟,屠晔炜,夏强峰.一种多道检测的串联谐振耐压系统的强制接地辅助装置[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9

[6].王飞,周隆霞.浅谈工频调感式串联谐振交流耐压实际应用[C].第二届中西部地区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研讨会暨四川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2019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9

[7].韩伟健,马瑞卿,刘青.变频+移相控制的双有源串联谐振DC-DC变换器的小信号建模[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9

[8].陈云志.串联谐振装置在电力高压试验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9

[9].艾永乐,韩朝阳,李帅,姜志彬,武稼祥.基于修正模态法的支路串联谐振识别[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10].肖发福,黄明浩.串联谐振调感法在大容量发电机交流耐压试验中的应用研究[J].电工技术.2019

论文知识图

基于微带线的方法变容二极管的调谐电压对双端口SIW谐...基于SIW的毫米波双端口平面VCO等效电...长短金属线周期阵列结构的单板实物照...成对H形谐振金属带单元结构的仿真和测试结果

标签:;  ;  ;  ;  ;  ;  ;  

串联谐振论文_康钧,曲全磊,李军,李渊,孟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