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氧化偶联论文_刘玉成,郑啸,黄培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催化氧化偶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多相,自由基,酰胺,官能团,卟啉,碳氢,亚胺。

催化氧化偶联论文文献综述

刘玉成,郑啸,黄培强[1](2019)在《光催化氧化还原体系中硝酮与芳香叔胺的自由基偶联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氮α-位碳自由基构造氮α-位碳-碳键是合成含氮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方法.近期,利用可见光催化氧化芳香叔胺—氮α-位去质子化形成氮α-位碳自由基的原理发展了一系列新颖的自由基加成(偶联)反应,成为氮α-位碳自由基化学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应用Ir-催化剂,实现了光催化氧化还原体系中硝酮与芳香叔胺的自由基偶联反应,高效地合成β-氨基羟胺化合物.该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具有较高的原子经济性,且对于各种链状、环状以及手性硝酮都具有良好的适用性,产物可方便地转化为重要的邻二胺化合物.(本文来源于《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熊明峰[2](2019)在《乙氧羰基铜卟啉催化氧化脱氢偶联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烯丙基酯是具有多种用途的关键模块,在合成中有广泛的应用,在许多天然产物、药物分子和精细化学品中有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通过C-X(C,O,N等)键的构建,使烯丙基酯的合成获得高效、方便、直接和高原子经济的方法引起了人们的持续关注。直接氧化交叉脱氢偶联(CDC)策略用于以烯丙基底物和酸为起始原料合成烯丙基酯,比酸的前体(醛、芳基甲烷、烯烃或炔烃)和烯烃之间的串联C–H氧化酯化更具原子经济性。近年来,我们成功地将5,10,15,20-四(乙氧基羰基)卟啉铜(II)(CuTECP)和5,10,15,20-四(乙氧基羰基)卟啉氯化铁(III)(FeTECPCl)用于1,4-二氧六环C(sp~3)–H与羧酸的酯化反应。为了进一步拓展催化剂的适用范围,本文探讨金属卟啉催化烯丙基C(sp~3)–H与苯甲酸衍生物之间的CDC酯化反应。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合成了四苯基卟啉(TPP)、四五氟苯基卟啉(F_(20)TPP)、和四乙氧基羰基卟啉(TECP)以及相应的配合物CuTPP、CuF_(20)TPP、MnTECPCl、FeTECPCl、CoTECP、NiTECP、CuTECP、AgTECP、PdTECP、CuTPP、CuF_(20)TPP、和(FeTECP)_2O,并用紫外、核磁和高分辨质谱表征了这些化合物。2、本文首次将卟啉配合物应用于催化Kharasch–Sosnovsky反应。通过筛选了大量的卟啉的金属配合物CuTPP、CuF_(20)TPP、MnTECPCl、FeTECPCl、CoTECP、NiTECP、CuTECP、AgTECP、PdTECP、CuTPP、CuF_(20)TPP和(FeTECP)_2O,并和传统的无机催化剂醋酸铜和氯化铜进行对比,我们发现只有铜和铁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并且在所有的催化剂中,四乙氧基羰基铜卟啉具有最好的催化活性。其次我们筛选了催化剂的当量、氧化剂的种类、溶剂的种类、反应的温度和反应物的浓度,我们得到的最佳反应条件是:苯甲酸(0.5 mmol),环己烯(5 mmol),催化剂CuTECP(0.1 mol%),苯(1 mL)在100℃搅拌24 h。在此条件下我们的最终分离产率达到91%。基于以上的最优条件,我们对这个双分子的氧化交叉偶联反应进行底物拓展。我们发现在拓展的40多种底物中,无论是贫电子的苯甲酸还是富电子的苯甲酸,环状烯烃和链状烯烃,甚至是链状炔烃偶联反应都有很好的适应性。3、同时当我们将四乙氧基羰基铜卟啉催化剂的当量降到万分之一时,反应的产率依然能达到81%,这是目前为止Kharasch–Sosnovsky反应报道的最高的转化数。另外,我们进行了自由基捕捉实验和离子反应过程验证实验。证明了本文中乙氧基羰基铜卟啉催化的烯丙基酯化反应是自由基的单电子转移的反应过程。(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9-05-23)

张振雷,钱朋,查正根[3](2019)在《芳香磺酰肼与胺通过铜催化氧化偶联合成芳香磺酰胺(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报道了在铜催化的条件下,芳香磺酰肼与各种胺氧化偶联合成芳香磺酰胺化合物.相比于传统的合成磺酰胺方法,该合成方法利用铜和氧气作为氧化体系,无需额外添加其他氧化剂,副产物只有氮气,是一个比较绿色的合成磺酰胺类化合物的方法.(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2019年05期)

张俊杰,蒋婷婷,麦裕良,王曦,陈佳志[4](2019)在《Fe_2O_3/AC催化剂上对甲基苯硫酚的水相催化氧化偶联》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对甲基苯硫酚为模型底物,空气为氧化剂,来研究硫醇水相催化氧化偶联制备二硫醚。以活性炭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负载型氧化物催化剂,并考察了其在对甲基苯硫酚氧化偶联制备对甲苯二硫醚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反应结果表明,活性炭负载的铁氧化物具有最佳催化性能。采用N_2物理吸附、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透射电镜等表征手段对活性炭负载的铁氧化物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表明,铁氧化物为高度分散在活性炭上的Fe_2O_3物种。以Fe_2O_3/AC为催化剂,当催化剂焙烧温度为400℃,Fe负载量为5%,在50℃下反应30min时,对甲苯二硫醚的收率高达97.4%;该催化剂循环使用5次后活性无明显下降。(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9年04期)

翟永彦[5](2018)在《Anderson型多金属氧酸盐催化氧化偶联反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选择性氧化一直是化学领域中重要的并富有挑战性的课题之一。传统的醇类选择性氧化方法需要消耗化学计量或更大量的氧化剂,毒性大,价格成本高,有些反应还会产生化学计量的金属盐废弃物或者废酸加剧了环境污染等问题。随着人们对生态坏境的重视,空气、氧气和双氧水被认为是非常绿色的氧化剂,但是,这种氧化过程通常需要催化剂。催化剂是绿色氧化的核心技术,研发绿色、高选择性和高活性的催化剂是催化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金属催化剂是最受欢迎的选择之一,尤其是有机金属络合催化剂。近二十年来,金属有机催化剂在选择性氧化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在催化氧化过程中它们存在不稳定性、金属残留、难回收利用和环境不友好等问题一直制约其工业应用。因此,我们认为寻找廉价易得的金属催化剂,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工业上的应用都具有深远的意义。相比之下,多金属氧酸盐是一种非常具有优势的催化剂,它有着独特的氧化还原性质,对氧化剂的强耐久性和环境兼容性。近些年来,多金属氧酸盐因为其丰富的特性而在众多催化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结构相对简单、分子量小、活性位点明确的Anderson型多酸在催化领域研究至今报道极少。基于文献报道和我们课题组的研究成果,本论文主要探究Anderson型多金属氧酸催化氧化偶联反应进行研究,工作主要分为以下3部分:(1)以Cu为中心的Anderson型多金属氧酸盐作为一种无机配体支撑的金属催化剂催化胺类化合物自身氧化偶联生成亚胺化合物,同时探究了醇与胺交叉偶联生成不对称亚胺化合物。(2)以Fe为中心Anderson型多金属氧酸盐催化有机卤化物氧化到醛或酮、胺的氧化合成亚胺以及醇与胺交叉偶联生成亚胺。(3)使用Cr催化剂[N(C_4H_9)_4]_3[CrMo_6O_(18)(OH)_3C(OCH_2)_3CH_2OH]催化醇与胺一锅法制备酰胺化合物。反应都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进行,分子氧或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优良的稳定性和耐用性,并且该催化氧化反应可以很容易地扩大到克级,催化活性几乎没有改变。另外,我们做了控制实验对催化剂催化机理进行了简单推测。(本文来源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期刊2018-05-16)

李恒辉[6](2018)在《可见光催化氧化还原体系中α-氨基酸或α-酮酸与硝酮的脱羧偶联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在实验室先前研究氮α-位自由基形成碳-碳键的方法学和路易斯酸协同光催化实现邻氨基醇的对映选择性合成的基础上,在可见光催化的氧化还原体系中探索了通过α-氨基酸或α-酮酸与硝酮的脱羧偶联反应高效合成邻二胺和α-氨基酮的方法,取得的主要成果有:一、发展了可见光催化氧化还原体系中α-氨基酸与硝酮的脱羧偶联反应邻二胺作为一类重要的结构单元,普遍存在于许多天然产物、药物分子中,并且可作为手性催化剂及配体使用。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发展了铱络合物作为光氧化还原催化剂,在可见光催化下的α-氨基酸与硝酮的脱羧偶联反应;在温和的条件下制备了一系列的邻氨基羟胺化合物,该类化合物可经锌粉一步还原转化为邻二胺化合物。进而,应用该方法实现了抗组胺药物美吡拉敏(Mepyramine)的合成。二、发展了可见光催化氧化还原体系中α-酮酸与硝酮的脱羧偶联反应作为一类重要的结构单元,α-氨基酮存在于许多具有生物活性的分子当中。在α-氨基酸与硝酮脱羧偶联反应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发现了 αα-酮酸在光催化氧化还原体系中同样可通过氧化脱羧产生羰自由基中间体,并对硝酮进行加成,从而发展了一种新的合成α-氨基酮的方法学。(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18-05-01)

付亚杰[7](2017)在《铜催化氧化偶联合成多取代吡啶化合物》一文中研究指出吡啶类化合物是一类公认的非常有价值的含氮六元杂环化合物,其在天然产物、药物和功能材料等领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吡啶类化合物宝贵的应用价值,化学领域的科研工作者们一直在努力探索吡啶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其应用价值,并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尤其是过渡金属催化合成吡啶化合物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有机合成领域的一个热点,吸引着很多化学研究人员加入该研究行列。本文介绍了近几十年科研工作者们对合成吡啶类化合物方法的研究及其进展,另外详细介绍了我们实验小组研究的铜催化合成多取代吡啶化合物的新方法。论文主要由以下叁个章节组成:第一章是对吡啶类化合物的应用价值以及合成方法研究的综述。我们主要介绍了近几十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报道的关于合成吡啶化合物的方法,并根据反应所用的催化剂种类的不同对合成方法进行了归纳阐述。第二章是基于以上介绍的研究成果,对我们课题组发展的铜催化氧化偶联合成多取代吡啶类化合物的新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新方法以肟酯衍生物为底物,将其与甲苯反应,反应以叁氟甲基磺酸铜为催化剂,经氧化偶联反应,得到了一系列多取代吡啶化合物。该合成方法的特点是实现了sp3 C-H键的活化,具有成本低廉、反应条件温和、产率较高和底物适用性良好等优点。第叁章是在此新方法的基础上,对多取代吡啶化合物的合成体系进行了拓展。我们引入苄胺和对甲苯磺酰腙作为结构单元,进一步开发出了新的多取代吡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7-05-01)

蒙志林[8](2016)在《苄醚类化合物与醛的不对称催化氧化偶联反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化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发展新的高效、高选择性的有机合成反应。近年来,随着原子经济和绿色化学概念的出现,通过直接活化碳氢键来构建碳碳键已经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交叉脱氢偶联(CDC)作为一种高效的新合成策略,因具有操作简单、条件温和、原料廉价易得、原子利用率高等优点,而越来越受到有机化学家们的关注。α取代的含氧杂环是许多复杂的天然产物以及生物活性分子的重要骨架,如何高效的合成此类化合物是化学家们研究的重点。对氧化环醚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科学家们报道了各种活化环醚类化合物α位的方法,很多方法的底物适用范围已经很广泛。由于许多手性含氧杂环具有重要生物学活性,不对称的合成α取代的环醚也变得很重要,现在也有不少相关的报道。一个很重要的不对称合成α取代环醚的策略是对潜手性环状氧鎓离子进行亲核加成。目前报道的不对称催化合成研究中的氧鎓离子一般是中间体在酸的作用下得到,为了提高其原子利用率,我们可以通过碳氢键氧化a取代环醚获得氧鎓离子。但是,现在关于环醚α位的氧化不对称催化偶联反应的报道有限,原因是氧化剂和催化体系的兼容性以及反应体系的复杂组成而导致反应较难控制。这一问题充满挑战但又面临机遇,发展有效的方法来实现它变得很重要。为此,本工作选定合适氧化体系来氧化异色满,使用适当催化剂实现了其与醛的不对称催化氧化偶联反应。具体工作如下:首先,我们选定异色满为初始底物,因为异色满的骨架存在于许多药物以及天然产物中,具有很重要的研究意义。同时选定一个普通的戊醛作为亲核试剂。通过尝试不同的氧化体系以及催化体系,我们选定了DDQ作为氧化剂,麦克米兰类催化剂作为催化剂。其次,选定氧化和催化体系后,我们通过对催化剂种类、布朗斯特酸、添加剂、反应溶剂以及反应温度等条件的筛选,得到了最佳的反应条件。然后开始扩展底物,我们发现无论对于不同长度的醛还是对于苄基醚或叔丁基二甲基硅基醚的官能团醛,本方法都能取得良好的产率,优秀的ee值。我们尝试了多个异色满底物,发现对于苯环上供电子取代的底物产率更好,而ee值与其它取代的底物一样都很优秀。最后,我们分离并验证了反应的中间体。同时也通过单晶衍射确定了不对称合成产物的绝对构型。我们成功的发展了一种方法实现了异色满与醛的不对称催化氧化偶联反应。该方法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能获得良好的产率,优秀的ee值,同时具有良好的官能团兼容性。我们发展了一种简单高效的合成手性α取代异色满的方法,为以后相关课题的研究以及复杂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作用。(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6-05-22)

王东升[9](2015)在《DMOX和Dm-Pybox Cu(II)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氧化偶联反应合成系列芳香醛和苄腈》一文中研究指出以DMOX双齿恶唑啉作为螯合配体与廉价的铜进行配位。叁种不同的配合物双核桥连[{(DMOX)Cu Cl}2(μ-Cl)2](1),单核[(DMOX)Cu Br2](2),单核[(Dm-Pybox)Cu Br2](3)被合成出来。在(3)催化酮和酯C-N偶联反应实现α-氨基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叁种恶唑铜配合物的催化性能。研究了它们与TEMPO协同的选择性催化氧化苄基醇的能力,在水溶液中研究发现{(DMOX)Cu Cl2}(μ-Cl)2]是选择性催化氧化苄醇较好的试剂,选择优化后的条件,多种带有不同功能基团的苄基醇被催化转化成芳香醛。在筛选苄腈的合成苄腈最优化条件时,选用用非质子型溶剂DMSO时,研究发现配合物[(DMOX)Cu Br2](2)有比较好的催化效果,利用优化的最佳条件,催化氧化偶联一系列带有各种基团的苄基醇来合成腈。实现直接从苄基醇到苄腈的一步合成,在5h内实现95%以上的催化转化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无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J原子簇化学及金属有机化学》期刊2015-07-25)

李范美[10](2015)在《铟催化氧化的交叉脱氢偶联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原子经济和绿色化学概念的出现,通过直接活化C-H键来构建C-C键已经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其中,交叉脱氢偶联(CDC)方法作为一种有效的合成新方法和新策略,具有操作简单、条件温和、原料廉价易得、原子利用率高等优点,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交叉脱氢偶联反应中,氧化剂和金属添加剂能够有效地促进C-H键的活化进而完成2H-苯并吡喃类化合物和二羰基类化合物及芳环类化合物的偶联反应。这种烷基化及芳基化过程能够直接生成相应的产物,并且有较高的产率,因而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氧化剂和金属添加剂的化学作用,使得交叉偶联反应步骤缩短,副产物少,为相应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条简便而有效的方法,因此对这种催化氧化的偶联反应体系的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本课题主要对这种新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和论证,具体内容如下: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确立了基本的研究方向。首先选择2H-苯并吡喃和丙二酸二异丙酯作为最初的反应底物开始试反应,然后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反应中金属添加剂的种类、添加剂的量、氧化剂的种类和溶剂的种类。通过研究,获得最佳的反应条件:DDQ为氧化剂、In(OTf)3为添加剂,溶剂为1,2-二氯乙烷。为验证此方法的适用性,利用获得的最佳反应条件,首先选用不同种类的二羰基化合物和芳环化合物,对此催化氧化体系的亲核试剂的类型进行扩展,发现他们都能很好的适应此反应条件。然后合成一些带有不同取代基的2H-苯并吡喃衍生物,固定丙二酸二异丙酯为亲核试剂和底物进行偶联反应,也取得了很好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此氧化体系具有良好的适用范围。实验完成之后,对此氧化体系的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本文来源于《山东中医药大学》期刊2015-05-30)

催化氧化偶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烯丙基酯是具有多种用途的关键模块,在合成中有广泛的应用,在许多天然产物、药物分子和精细化学品中有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通过C-X(C,O,N等)键的构建,使烯丙基酯的合成获得高效、方便、直接和高原子经济的方法引起了人们的持续关注。直接氧化交叉脱氢偶联(CDC)策略用于以烯丙基底物和酸为起始原料合成烯丙基酯,比酸的前体(醛、芳基甲烷、烯烃或炔烃)和烯烃之间的串联C–H氧化酯化更具原子经济性。近年来,我们成功地将5,10,15,20-四(乙氧基羰基)卟啉铜(II)(CuTECP)和5,10,15,20-四(乙氧基羰基)卟啉氯化铁(III)(FeTECPCl)用于1,4-二氧六环C(sp~3)–H与羧酸的酯化反应。为了进一步拓展催化剂的适用范围,本文探讨金属卟啉催化烯丙基C(sp~3)–H与苯甲酸衍生物之间的CDC酯化反应。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合成了四苯基卟啉(TPP)、四五氟苯基卟啉(F_(20)TPP)、和四乙氧基羰基卟啉(TECP)以及相应的配合物CuTPP、CuF_(20)TPP、MnTECPCl、FeTECPCl、CoTECP、NiTECP、CuTECP、AgTECP、PdTECP、CuTPP、CuF_(20)TPP、和(FeTECP)_2O,并用紫外、核磁和高分辨质谱表征了这些化合物。2、本文首次将卟啉配合物应用于催化Kharasch–Sosnovsky反应。通过筛选了大量的卟啉的金属配合物CuTPP、CuF_(20)TPP、MnTECPCl、FeTECPCl、CoTECP、NiTECP、CuTECP、AgTECP、PdTECP、CuTPP、CuF_(20)TPP和(FeTECP)_2O,并和传统的无机催化剂醋酸铜和氯化铜进行对比,我们发现只有铜和铁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并且在所有的催化剂中,四乙氧基羰基铜卟啉具有最好的催化活性。其次我们筛选了催化剂的当量、氧化剂的种类、溶剂的种类、反应的温度和反应物的浓度,我们得到的最佳反应条件是:苯甲酸(0.5 mmol),环己烯(5 mmol),催化剂CuTECP(0.1 mol%),苯(1 mL)在100℃搅拌24 h。在此条件下我们的最终分离产率达到91%。基于以上的最优条件,我们对这个双分子的氧化交叉偶联反应进行底物拓展。我们发现在拓展的40多种底物中,无论是贫电子的苯甲酸还是富电子的苯甲酸,环状烯烃和链状烯烃,甚至是链状炔烃偶联反应都有很好的适应性。3、同时当我们将四乙氧基羰基铜卟啉催化剂的当量降到万分之一时,反应的产率依然能达到81%,这是目前为止Kharasch–Sosnovsky反应报道的最高的转化数。另外,我们进行了自由基捕捉实验和离子反应过程验证实验。证明了本文中乙氧基羰基铜卟啉催化的烯丙基酯化反应是自由基的单电子转移的反应过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催化氧化偶联论文参考文献

[1].刘玉成,郑啸,黄培强.光催化氧化还原体系中硝酮与芳香叔胺的自由基偶联反应[J].化学学报.2019

[2].熊明峰.乙氧羰基铜卟啉催化氧化脱氢偶联反应[D].华南理工大学.2019

[3].张振雷,钱朋,查正根.芳香磺酰肼与胺通过铜催化氧化偶联合成芳香磺酰胺(英文)[J].有机化学.2019

[4].张俊杰,蒋婷婷,麦裕良,王曦,陈佳志.Fe_2O_3/AC催化剂上对甲基苯硫酚的水相催化氧化偶联[J].化工进展.2019

[5].翟永彦.Anderson型多金属氧酸盐催化氧化偶联反应的研究[D].上海应用技术大学.2018

[6].李恒辉.可见光催化氧化还原体系中α-氨基酸或α-酮酸与硝酮的脱羧偶联反应研究[D].厦门大学.2018

[7].付亚杰.铜催化氧化偶联合成多取代吡啶化合物[D].兰州大学.2017

[8].蒙志林.苄醚类化合物与醛的不对称催化氧化偶联反应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6

[9].王东升.DMOX和Dm-PyboxCu(II)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氧化偶联反应合成系列芳香醛和苄腈[C].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无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J原子簇化学及金属有机化学.2015

[10].李范美.铟催化氧化的交叉脱氢偶联反应[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5

论文知识图

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势年代,对于廉价易得的芳基氯化物(A...偶联反应除了利用上文提到的钯或镍作...直到2000年以后,随着新型的铜/配体催...过渡金属催化的偶联反应经过四十年的...芳基氯代物相对于芳基溴代物和碘代物...

标签:;  ;  ;  ;  ;  ;  ;  

催化氧化偶联论文_刘玉成,郑啸,黄培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