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结构论文和设计-何中英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结构,包括两组底板,底板的顶部中心设有下顶针板,下顶针板的顶部设有上顶针板,底板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支撑块,上顶针板的左侧内腔分别插接有第一顶针和第二顶针,第二顶针的底部连接有弹簧,下顶针板和左侧底板的内腔均开有弹簧槽,且弹簧位于弹簧槽的内腔,支撑块的顶部设有B板,两组B板之间固接有后模,第一顶针和第二顶针的顶部均贯穿后模,后模的底部和与B板的连接处设有嵌合安装槽。本实用新型能解决了模具在一次顶出后,成品仍然留在模穴中,或者是无法自动脱落时,就需要再增加一次顶出动作,二次顶出结构复杂的问题。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结构,包括两组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中心设有下顶针板(2),所述下顶针板(2)的顶部设有上顶针板(3),所述底板(1)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支撑块(6),所述上顶针板(3)的左侧内腔分别插接有第一顶针(5)和第二顶针(7),所述第二顶针(7)的底部连接有弹簧(4),所述支撑块(6)的顶部设有B板(8),两组所述B板(8)之间固接有后模(9)。

设计方案

1.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结构,包括两组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中心设有下顶针板(2),所述下顶针板(2)的顶部设有上顶针板(3),所述底板(1)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支撑块(6),所述上顶针板(3)的左侧内腔分别插接有第一顶针(5)和第二顶针(7),所述第二顶针(7)的底部连接有弹簧(4),所述支撑块(6)的顶部设有B板(8),两组所述B板(8)之间固接有后模(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顶针板(2)和左侧底板(1)的内腔均开有弹簧槽,且弹簧(4)位于弹簧槽的内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槽的内腔底部固接有弹簧柱,且弹簧(4)套接在弹簧柱的外壁,所述弹簧柱的顶部套接有活动套筒,且活动套筒的顶部与第二顶针(7)相固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针(5)和第二顶针(7)的顶部均贯穿后模(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9)的底部和与B板(8)的连接处设有嵌合安装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底板(1)的相互远离一侧的顶部开有螺纹连接孔,所述螺纹连接孔与外部螺栓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顶针板(2)的顶部右侧设有两组导向柱,所述上顶针板(3)的右侧底部设有两组与导向柱相配合的导向槽。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具体为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从模具中取出成品,无论是采用单一或者是多元件的顶出机构,其顶出动作都是一次完成。但是,由于成品的形状特殊,或者是量产时的要求,如果在一次顶出后,成品仍然留在模穴中,或者是无法自动脱落时,就需要再增加一次顶出动作,二次顶出结构复杂,需要增加辅助顶出机构,此次为了优化顶出,特做了二次顶出的简化结构。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结构,解决了模具在一次顶出后,成品仍然留在模穴中,或者是无法自动脱落时,就需要再增加一次顶出动作,二次顶出结构复杂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结构,包括两组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中心设有下顶针板,所述下顶针板的顶部设有上顶针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支撑块,所述上顶针板的左侧内腔分别插接有第一顶针和第二顶针,所述第二顶针的底部连接有弹簧,所述支撑块的顶部设有B板,两组所述B板之间固接有后模。

前述的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结构,所述下顶针板和左侧底板的内腔均开有弹簧槽,且弹簧位于弹簧槽的内腔。

前述的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结构,所述弹簧槽的内腔底部固接有弹簧柱,且弹簧套接在弹簧柱的外壁,所述弹簧柱的顶部套接有活动套筒,且活动套筒的顶部与第二顶针相固接。

前述的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结构,所述减震底座包括外壳,所述第一顶针和第二顶针的顶部均贯穿后模。

前述的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结构,所述后模的底部和与B板的连接处设有嵌合安装槽。

前述的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结构,所述底板的相互远离一侧的顶部开有螺纹连接孔,所述螺纹连接孔与外部螺栓螺纹连接。

前述的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结构,所述下顶针板的顶部右侧设有两组导向柱,所述上顶针板的右侧底部设有两组与导向柱相配合的导向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模具第一次顶出后,产品尚不能顺利的脱模,这要用到二次顶出的方式来使塑件脱模。而此次的二次脱模,当第一次顶出时,第一顶针和第二顶针一起运动,产品还没有完全脱离开,第二顶针此时有让位空间,能变形,脱离,此时顶针第一顶针再次顶出,第二顶针此时相对于第一顶针不运动,塑件完全脱离型腔,使其完全脱离,从模具中取出成品,无论是采用单一或者是多元件的顶出机构,其顶出动作都是一次完成。但是,由于成品的形状特殊,或者是量产时的要求,如果在一次顶出后,成品仍然留在模穴中,或者是无法自动脱落时,就需要再增加一次顶出动作,本方案的二次顶出,能简单有效,易于操作,不需要增加辅助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上顶针板与下顶针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下顶针板,3、上顶针板,4、弹簧,5、第一顶针,6、支撑块,7、第二顶针,8、B板,9、后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看图1-2: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结构,包括两组底板1,底板1的相互远离一侧的顶部开有螺纹连接孔,所述螺纹连接孔与外部螺栓螺纹连接,底板1的顶部中心设有下顶针板2,下顶针板2的顶部设有上顶针板3,下顶针板2的顶部右侧设有两组导向柱,所述上顶针板3的右侧底部设有两组与导向柱相配合的导向槽,底板1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支撑块6,上顶针板3的左侧内腔分别插接有第一顶针5和第二顶针7,第二顶针7的底部连接有弹簧4,下顶针板2和左侧底板1的内腔均开有弹簧槽,且弹簧4位于弹簧槽的内腔,弹簧槽的内腔底部固接有弹簧柱,且弹簧4套接在弹簧柱的外壁,所述弹簧柱的顶部套接有活动套筒,且活动套筒的顶部与第二顶针7相固接,支撑块6的顶部设有B板8,两组B板8之间固接有后模9,第一顶针5和第二顶针7的顶部均贯穿后模9,后模9的底部和与B板8的连接处设有嵌合安装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模具第一次顶出后,产品尚不能顺利的脱模,这要用到二次顶出的方式来使塑件脱模。而此次的二次脱模,当第一次顶出时,第一顶针5和第二顶针7一起运动,产品还没有完全脱离开,第二顶针7此时有让位空间,能变形,脱离,此时顶针第一顶针5再次顶出,第二顶针7此时相对于第一顶针5不运动,塑件完全脱离型腔,使其完全脱离,从模具中取出成品,无论是采用单一或者是多元件的顶出机构,其顶出动作都是一次完成。但是,由于成品的形状特殊,或者是量产时的要求,如果在一次顶出后,成品仍然留在模穴中,或者是无法自动脱落时,就需要再增加一次顶出动作,本方案的二次顶出,能简单有效,易于操作,不需要增加辅助结构。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设计图

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结构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14616.X

申请日:2019-01-2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682725U

授权时间:20191126

主分类号:B29C33/44

专利分类号:B29C33/44

范畴分类:17J;

申请人:江苏立德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江苏立德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2300 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开发区高楼村通港路

发明人:何中英;姚纪荣;刘斌;周甫芝

第一发明人:何中英

当前权利人:江苏立德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代理人:刘文艳

代理机构:32358

代理机构编号:南京创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8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结构论文和设计-何中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