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财税改革成效显著,构建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要求的财税体制框架,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支柱作用逐步显现。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在宏观经济运行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回顾和梳理40年重大财税改革的出台,在还原历史的同时,澄清社会上存在的典型片面认识和错误观点,以更好地推动现代财政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论文目录
一、财税改革作为突破口为经济体制改革“杀出一条血路” (一) 打破“统收统支”, 在摸索中寻找改革方向 1.“统收统支”“必须坚决加以改变” 2. 财税改革先行一步 (二) “放权让利”, 调整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 1. 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探索:试行企业基金制、利润留成制 2. 两步“利改税”势在必行 3.“利改税”是改革的方向 4. 从企业承包制到“税利分流” (三) “分灶吃饭”, 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1. 从“分灶吃饭”到“财政大包干” 2. 预算外资金膨胀 3. 土地财政起源 4. 中央财政职能弱化 5. 分税制的早期探索 (四) 矫正包干制, 酝酿价税财联动改革 1. 从价格“双轨制”到“价格闯关” 2. 价税财联动改革的设想 3. 市场化改革取向的艰难探索二、税制和分税制财税体制改革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基础 (一) 工商税制改革为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1. 税制替代承包制 2. 税制改革“一石三鸟” 3. 为控制投资过热实行生产型增值税 (二) 分税制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1. 分税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整体性改革的中心环节 2. 原有的财税体制不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3. 中央财政“站在悬崖边上”, 危及国家长治久安 (三) 分税制财税体制建立了中央与地方稳定规范的财政分配关系 1. 收入按企业隶属关系划分改为按税种划分 2. 把地方政府藏于预算外的财政资金引入“分税制基数” 3. 建立转移支付制度调节地区财力差距 (四) 分税制改革“怎么评价都不过分” 1. 分税制改革是制度建设的里程碑, 奠定了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 2. 分税制改革:在历史约束条件下做出了最大努力三、公共财政:基于市场化的财政改革目标模式 (一) 建立公共财政解决政府越位和缺位问题 1. 市场化改革要求转变财政大包大揽的模式 2. 日益增长的社会公共需要要求财政支出结构调整与优化 (二) 预算制度成为财政改革的重点 1. 首部《预算法》的出台 2. 从一本预算到四本预算 3. 从预算角度看宏观税负和土地收入 4. 预算外资金的终结 (三) 扩大社会性支出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1. 公共财政的阳光照耀农村 2.“非典”后大幅增加公共卫生支出 3. 社会保障制度逐步覆盖城市和乡村 (四) 公共财政参与和支撑关键领域市场化改革 1. 支撑完成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脱困, 塑造成熟市场经济主体 2. 财政支撑金融改革破局 3. 推动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五) 首次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1. 启动积极财政政策, 应对东南亚金融危机 2. 从积极到稳健、再到积极, 积极财政政策退出受阻四、新时代财税改革推动国家治理的现代化 (一) 财税改革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1. 国家治理的现代化要求财政发挥基础性和支柱性作用 2.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要求财政主动改革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3. 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要求财政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二) 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打造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1. 以“营改增”为重点完善税收制度 2. 修订《预算法》现代预算制度起步 3. 启动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 (三) 保障和改善民生,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1. 初步实现全民医保 2. 完善社会保障和就业 3. 推进劳动力自由流动 4. 加强基本住房保障 5. 支持生态环境建设 (四) 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任重道远 1. 防控重大财政风险 2. 夯实国家治理的基础 3. 推动实现“四个全面” 4. 协调改革、发展和稳定之间的关系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楼继伟
关键词: 改革开放,财税改革,经济体制,国家治理,现代财政
来源: 财政研究 2019年02期
年度: 2019
分类: 经济与管理科学
专业: 财政与税收
单位: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中国财政学会
分类号: F812.2
DOI: 10.19477/j.cnki.11-1077/f.2019.02.001
页码: 3-29
总页数: 27
文件大小: 1218K
下载量: 3197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改革开放论文; 财税改革论文; 经济体制论文; 国家治理论文; 现代财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