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包括:固定部、活动部以及驱动组件。前述固定部包括:外框、框架、电路构件以及底座。外框具有一顶壁以及多个侧壁,前述侧壁与顶壁形成第一容置空间。框架设置于前述第一容置空间内,并具有一第二容置空间。电路构件设置于前述框架。底座连接于前述外框。活动部活动地连接前述固定部,并承载光学元件。前述顶壁垂直于前述光学元件的光轴,且前述侧壁由前述顶壁沿着前述光轴延伸。驱动组件驱动前述活动部相对前述固定部移动,其中前述驱动组件与前述电路构件电性连接,且前述驱动组件部分设置于前述第二容置空间。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包括:一固定部,包括:一外框,具有一顶壁以及多个侧壁,其中所述多个侧壁与该顶壁形成一第一容置空间;一框架,设置于该第一容置空间内,并具有一第二容置空间;一电路构件,设置于该框架;以及一底座,连接于该外框;一活动部,活动地连接该固定部,并承载一光学元件,其中该顶壁垂直于该光学元件的一光轴,且所述多个侧壁由该顶壁沿着该光轴延伸;以及一驱动组件,驱动该活动部相对于该固定部移动,其中该驱动组件与该电路构件电性连接,且该驱动组件部分设置于该第二容置空间。
设计方案
1.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包括:
一固定部,包括:
一外框,具有一顶壁以及多个侧壁,其中所述多个侧壁与该顶壁形成一第一容置空间;
一框架,设置于该第一容置空间内,并具有一第二容置空间;
一电路构件,设置于该框架;以及
一底座,连接于该外框;
一活动部,活动地连接该固定部,并承载一光学元件,其中该顶壁垂直于该光学元件的一光轴,且所述多个侧壁由该顶壁沿着该光轴延伸;以及
一驱动组件,驱动该活动部相对于该固定部移动,其中该驱动组件与该电路构件电性连接,且该驱动组件部分设置于该第二容置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一第一弹性元件,弹性地连接该活动部以及该固定部,其中该框架还包括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及该第二表面面朝该顶壁,该第一表面与该顶壁的间距小于该第二表面与该顶壁的间距,且该第一弹性元件设置于该第二表面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中该外框还包括一绝缘结构,设置于该外框朝向该框架的表面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一第二弹性元件,弹性地连接该活动部以及该固定部,其中该框架还包括一第三表面,面朝该底座,且该第二弹性元件设置于该第三表面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中该电路构件部分显露于该第三表面,与该第二弹性元件电性连接,且该驱动组件经由该第二弹性元件与该电路构件电性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中该框架还包括多个凸出部,且该第二容置空间位于所述多个凸出部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一位置传感组件,包括一参考元件以及一位置传感器,且该框架部分位于该参考元件以及该位置传感器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中该光轴的位置偏离该外框的几何中心。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中该框架大致呈ㄇ字形,并形成有一开口,该框架还具有三个边框,且所述三个边框形成该第二容置空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中该活动部还具有一定位部,该活动部设置于该第二容置空间,且该定位部位于该框架的该开口。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中该外框的底面设置有多个卡接部,该底座的周面则设置有多个内凹部,当该外框与该底座互相组接时,所述多个卡接部卡接于所述多个内凹部。
12.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包括:
一固定部,包括:
一外框,具有一顶壁以及多个侧壁,形成一第一容置空间;
一框架,设置于该第一容置空间内;
一电路构件,设置于该框架;以及
一底座,固定地连接于该外框;
一活动部,活动地连接该固定部,承载具有一光轴的一光学元件,其中该顶壁垂直于该光轴,所述多个侧壁由该顶壁沿着该光轴延伸,且该电路构件沿着该光轴延伸;
一第一弹性元件,设置于该框架,且与该电路构件电性连接,其中该第一弹性元件具有一板状结构,且该第一弹性元件的厚度方向与该光轴平行;以及
一驱动组件,驱动该活动部相对该固定部运动,并与该第一弹性元件电性连接。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一第二弹性元件,位于该外框与该框架之间,其中由垂直于该光轴的方向观察,该框架的尺寸大于或等于该第二弹性元件的尺寸。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中由该光轴的方向观察,该框架的两侧边与该第二弹性元件至少部分重叠,且所述两侧边为该框架的相反侧。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中该活动部还包括多个止动部,朝该底座凸出于该活动部,其中所述多个止动部包括一第一止动部与一第二止动部,该第一止动部的尺寸大于该第二止动部,且该第一止动部与该底座之间的距离小于该第二止动部与该底座之间的距离。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一第二弹性元件,位于该外框与该框架之间,其中该框架还具有多个定位柱,该第二弹性元件通过所述多个定位柱与该框架连接,该外框还包括多个孔洞,且所述多个定位柱分别设置于所述多个孔洞中。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一第二弹性元件,位于该外框与该框架之间,其中由该光轴的方向观察,该第二弹性元件于该框架的一侧与该驱动组件至少部分重叠,且该框架还具有一凸起部,位于该框架的另一侧,且该凸起部的顶面与该第二弹性元件的顶面齐平。
18.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中该框架还包括一凸柱及一孔洞,位于该框架面朝该底座的表面,且该第一弹性元件在该凸柱、该孔洞与该框架连接。
19.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中该驱动组件还包括两驱动线圈及连接所述两驱动线圈的一连接线,由垂直于该光轴的方向观察,该连接线与该电路构件至少部分重叠,且该连接线与该电路构件位于该活动部的相反侧。
20.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中该框架还包括多个定位结构,抵接该驱动组件,且该驱动组件位于该定位结构与该外框之间。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包括设置有电路构件的框架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今许多电子装置(例如智能手机或数位相机)皆具有照相或录影的功能。这些电子装置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并朝着便利和轻薄化的设计方向进行发展,以提供使用者更多的选择。
前述具有照相或录影功能之电子装置通常设有一镜头驱动模组,以驱动一镜头沿一光轴进行移动,进而达到自动对焦(autofocus;AF)的功能。此外,光线可穿过前述镜头在一感光元件上成像。然而,电子装置的小型化逐渐成为消费需求的主流,而电子装置的厚度往往取决于镜头驱动模组的厚度。如此一来,缩减镜头驱动模组的厚度始成一重要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包括:固定部、活动部以及驱动组件。前述固定部包括:外框、框架、电路构件以及底座。外框具有一顶壁以及多个侧壁,前述侧壁与顶壁形成第一容置空间。框架设置于前述第一容置空间内,并具有一第二容置空间。电路构件设置于前述框架。底座连接于前述外框。活动部活动地连接前述固定部,并承载光学元件。前述顶壁垂直于前述光学元件的光轴,且前述侧壁由前述顶壁沿着前述光轴延伸。驱动组件驱动前述活动部相对前述固定部移动,其中前述驱动组件与前述电路构件电性连接,且前述驱动组件部分设置于前述第二容置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一弹性元件,弹性地连接前述活动部以及前述固定部。前述框架还包括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前述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面朝前述顶壁。前述第一表面与前述顶壁之间距小于前述第二表面与前述顶壁的间距,且前述第一弹性元件设置于前述第二表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电路构件部分显露于前述第二表面,且电性连接前述第一弹性元件,前述驱动组件经由前述第一弹性元件与前述电路构件电性连接。前述电路构件与前述第一弹性元件之间以焊接或设置导电胶的方式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外框还包括绝缘结构,设置于前述外框朝向前述框架的表面上。前述外框的顶壁对应于前述第一弹性元件与前述第二表面的连接处沿前述光轴朝向前述第一弹性元件凹陷,并抵接于前述第一弹性元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弹性元件,弹性地连接前述活动部以及前述固定部。前述框架还包括第三表面,面朝前述底座,且前述第二弹性元件设置于前述第三表面上。前述底座由金属材质所制成。前述电路构件部分显露于前述第三表面,与前述第二弹性元件电性连接。前述驱动组件经由前述第二弹性元件与前述电路构件电性连接。前述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绝缘层,设置于前述底座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框架还包括多个凸出部,且前述第二容置空间位于前述凸出部之间。前述凸出部分别具有面朝前述活动部的表面。前述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位置传感组件,其包括参考元件以及位置传感器。前述框架部分位于前述参考元件以及前述位置传感器之间。前述光轴的位置偏离前述外框的几何中心。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框架大致呈ㄇ字形,并形成有一开口。前述框架还具有三个边框,且前述边框形成前述第二容置空间。前述活动部还具有定位部,前述活动部设置于前述第二容置空间,且前述定位部位于前述框架的开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外框的底面设置有多个卡接部,前述底座的周面则设置有多个内凹部。当前述外框与前述底座互相组接时,前述卡接部卡接于前述内凹部。前述卡接部与前述内凹部之间形成有段差。前述外框与前述底座之间以熔接或焊接方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包括:固定部、活动部、第一弹性元件以及驱动组件。前述固定部包括:外框、框架、电路构件以及底座。外框具有一顶壁以及多个侧壁,前述侧壁与顶壁形成第一容置空间。框架设置于前述第一容置空间内,并具有一第二容置空间。电路构件设置于前述框架。底座固定地连接于前述外框。活动部活动地连接前述固定部,并承载光学元件。前述顶壁垂直于前述光学元件的光轴,且前述侧壁由前述顶壁沿着前述光轴延伸。电路构件沿着前述光轴延伸。第一弹性元件设置于前述框架,且与前述电路构件电性连接,其中前述第一弹性元件具有板状结构,且前述第一弹性元件的厚度方向与前述光轴平行。驱动组件驱动前述活动部相对前述固定部移动,其中前述驱动组件与前述第一弹性元件电性连接,且前述驱动组件部分设置于前述第二容置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活动部还包括绕线柱,设置于前述活动部的一侧,且面对前述电路构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弹性元件,位于前述外框与前述框架之间,其中由垂直于前述光轴的方向观察,前述框架的尺寸大于或等于前述第二弹性元件的尺寸。由前述光轴的方向观察,前述框架的两侧边与前述第二弹性元件至少部分重叠,且前述侧边为前述框架的相反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活动部还包括多个止动部,朝前述底座凸出于前述活动部。前述止动部包括第一止动部与第二止动部,前述第一止动部的尺寸大于前述第二止动部,且前述第一止动部与前述底座之间的距离小于前述第二止动部与前述底座之间的距离。前述第一止动部与前述第二止动部分别位于前述活动部的不同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绝缘层,设置于前述底座面朝前述第一弹性元件的表面。前述活动部还包括多个止动部,朝前述底座凸出于前述活动部,且由前述光轴的方向观察时,前述止动部与前述绝缘层不会重叠。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弹性元件,位于前述外框与前述框架之间。前述框架还具有多个定位柱,前述第二弹性元件通过前述定位柱与前述框架连接。前述外框还包括多个孔洞,且前述定位柱分别设置于前述孔洞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弹性元件,位于前述外框与前述框架之间,其中由前述光轴的方向观察,前述第二弹性元件于前述框架的一侧与前述驱动组件至少部分重叠,且前述框架还具有凸起部,位于前述框架的另一侧,且前述凸起部的顶面与前述第二弹性元件的顶面齐平。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框架还包括凸柱及孔洞,位于前述框架面朝前述底座的表面,且前述第一弹性元件于前述凸柱、前述孔洞与前述框架连接。前述驱动组件还包括两驱动线圈及连接前述驱动线圈的连接线,由垂直于前述光轴的方向观察,前述连接线与前述电路构件至少部分重叠,且前述连接线与前述电路构件位于前述活动部的相反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框架还包括多个定位结构,抵接前述驱动组件,且前述驱动组件位于前述定位结构与前述外框之间。前述框架与前述底座之间具有一间隙,且前述框架与前述底座不直接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包括:固定部、活动部、驱动组件、第一电路组件以及第二电路组件。前述固定部包括:外框、框架以及底座。框架固定于前述外框上。底座与前述外框固定地连接。活动部活动地连接前述固定部,并承载光学元件。驱动组件驱动前述活动部相对前述固定部移动。第一电路组件设置于前述框架,且与前述驱动组件电性连接。第二电路组件设置于前述底座。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位置传感组件,检测前述活动部相对于前述固定部的运动,其中前述第二电路组件与前述位置传感组件电性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外框、前述框架以及前述底座沿着前述光轴依序排列。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框架具有多个凸出部,朝向前述底座延伸。前述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制震材,设置于前述凸出部与前述活动部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驱动组件驱动前述承载座沿着前述光轴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第一电路组件包括第一电接点及第二电接点,其中前述第一电接点及前述第二电接点位于前述框架的平面上。前述第一电路组件具有立体结构,分布于多个平面上。前述第二电路组件具有立体结构,分布于多个平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着垂直于前述光轴的方向观察时,前述第一电路组件、第二电路组件部分重叠。前述第一电路组件与前述第二电路组件电性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弹性元件,设置于前述外框与前述框架之间,且与前述驱动组件、前述第一电路组件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包括:固定部、活动部、驱动组件以及至少一制震材。前述固定部包括:外框、框架以及底座。框架固定于前述外框上。底座与前述外框固定地连接。活动部活动地连接前述固定部,并承载光学元件。驱动组件驱动前述活动部相对前述固定部移动。前述制震材设置于该框架及该活动部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前述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具有一主轴,且包括:固定部、活动部以及驱动组件。前述固定部包括:外框、底座以及框架。底座沿前述主轴固定地连接至前述外框。框架设置于前述外框内,其中前述框架具有多个凸柱,沿前述主轴延伸。前述凸柱分别具有第一段部以及第二段部,且前述第一段部相较于前述第二段部更靠近前述底座。活动部可相对于前述固定部运动,并承载光学元件,前述第一段部与前述活动部的最短距离大于前述第二段部与前述活动部的最短距离。驱动组件驱动前述活动部相对前述固定部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电路构件,设置于前述框架的一侧,并沿前述主轴延伸,由前述主轴观察,前述外框及前述底座于前述一侧齐平,且前述外框及前述底座于前述框架的另一侧不齐平。由垂直于前述主轴的方向观察,前述外框与前述底座不重叠。前述外框与前述底座形成有段差。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框架包括凸出部,且前述凸出部与前述电路构件形成凹孔。前述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弹性元件,连接前述活动部及前述框架,其中前述弹性元件包括第一电接点,延伸至前述凹孔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弹性元件还包括多个第二电接点,与前述驱动组件电性连接,且前述第一电接点及第二电接点的延伸方向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电路构件,设置于前述框架的一侧,前述底座包括挡墙,朝远离前述外框的方向延伸,前述挡墙沿第一方向抵接前述电路构件,且前述第一方向垂直于前述主轴。前述挡墙与前述底座沿第二方向具有间隙,且前述第二方向垂直于前述主轴及前述第一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框具有第一磁导率,前述底座具有第二磁导率,且前述第一磁导率与前述第二磁导率不同。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参考元件,设置于前述活动部中,其中前述活动部包括第一止动部,朝向前述底座凸出,且由前述主轴观察,前述参考元件与前述第一止动部重叠。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弹性元件,连接前述活动部及前述框架,其中前述活动部包括第二止动部,朝向前述底座凸出,且前述第二止动部与前述底座之间的距离小于前述弹性元件与前述底座之间的距离。前述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至少一制震材,设置于前述活动部与前述凸柱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驱动组件包括磁性元件,设置于前述框架中,前述框架包括定位部,位于前述磁性元件与前述外框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框架与前述磁性元件之间形成凹槽,位于前述凸柱的相邻两者的连线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活动部还包括至少一侧止动部,形成于前述活动部的角落,并沿垂直于前述主轴的方向朝向前述框架。前述外框包括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前述第一表面相较于前述第二表面更接近前述底座,且由前述主轴观察,前述第一表面与前述凸柱重叠。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活动部还包括上止动部及胶槽,前述上止动部沿前述主轴朝前述外框凸出,前述胶槽邻接于前述止动部。由前述主轴观察,前述框架与前述活动部部分重叠。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做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立体图。
图2显示图1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爆炸图。
图3显示图1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沿线A-A’的剖视图。
图4显示图1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5显示图1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俯视图。
图6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剖视图。
图7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剖视图。
图8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框架与电路构件的侧视图。
图9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局部立体图。
图10显示图1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沿线B-B’的剖视图。
图11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立体图。
图12显示图11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爆炸图。
图13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框架、承载座及第二弹性元件的立体图。
图14显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框架、承载座及第一弹性元件的仰视图。
图15显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承载座、电路构件的立体图。
图16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承载座的立体图。
图17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立体图。
图18显示图17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爆炸图。
图19显示图17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沿线C-C’的剖视图。
图20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框架及第一电路组件的立体图。
图21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底座及第二电路组件的立体图。
图22显示图17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23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立体图。
图24显示图23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爆炸图。
图25A显示图23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沿线D-D’的剖视图。
图25B显示图25A的区域P的放大图。
图26A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内部结构的局部立体图。
图26B显示图26A所示的线E-E’的剖视图。
图27显示图23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28A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仰视图。
图28B显示图28A的区域Q的放大图。
图29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内部结构的仰视图。
图30显示根据图29的框架及承载座的仰视图。
图31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1A、1B、1C: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10、110、210、310:外框
11、111、211、311:顶壁
12、112、212、312:侧壁
13、113、213、313:开孔
14、114:卡接部
15:绝缘结构
20、120、220、320:底座
21:内凹部
221:凹陷
260:弹性元件
271:第一电路组件
271A:第一电接点
271B:第二电接点
272:第二电路组件
30、130、230、330:承载座
31:定位部
321:挡墙
322:间隙
331:第一止动部
332:第二止动部
333:侧止动部
334:上止动部
335:绕线柱
336:胶槽
351:凸柱
351A:第一段部
351B:第二段部
353:凹孔
354:定位部
355:凹槽
40、140、240、340:驱动组件
41、141、241、341:驱动线圈
42、142、242、342:磁性元件
50、150、250、350:框架
51:边框
52、251、352:凸出部
53、314:第一表面
54、315:第二表面
55:第三表面
56:凹陷
61、162、361:第一弹性元件
62、161、362:第二弹性元件
70、170、370:电路构件
71:电子元件
80、280:位置传感组件
81、281、381:位置传感器
82、182、282、382:参考元件
90、290:制震材
122:绝缘层
131:绕线柱
132A:第一止动部
132B:第二止动部
141A:连接线
151:固定柱
152:凸起部
153:定位结构
154:第一承靠面
155:第二承靠面
156:凸柱
157:孔洞
A-A’、B-B’、C-C’、D-D’、E-E’:线
D:段差
F、F’、F”:固定部
M、M’、M”:活动部
O、O’:光轴
O”:主轴
P、Q:区域
R1:第一凹陷
R2:第二凹陷
S1<\/sub>:第一容置空间
S2<\/sub>:第二容置空间
T1<\/sub>:第一厚度
T2<\/sub>:第二厚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然而,可轻易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许多合适的实用新型概念而可实施于广泛的各种特定背景。所揭示的特定实施例仅仅用于说明以特定方法使用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以局限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在此使用的全部用语(包括技术及科学用语)具有与此篇公开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相同涵义。能理解的是这些用语,例如在通常使用的字典中定义的用语,应被解读成具有一与相关技术及本公开的背景或上下文一致的意思,而不应以一理想化或过度正式的方式解读,除非在此特别定义。此外,应理解的是,以下说明书段落及权利要求所使用的「第一…」、「第二…」、「第三…」等用语仅用来区别数个相同或相似的元件或部分,而非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本揭露的保护范围仍应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请先参照图1,图1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的立体图。应先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例如为一音圈马达(Voice Coil Motor;VCM),可设置于具有照相功能的电子装置内,用以驱动一光学元件(例如一镜片),并可具备自动对焦(autofocus;AF)的功能。此外,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具有大致呈四边形的结构,其外框10具有一顶壁11以及四个侧壁12,并形成一第一容置空间S 1<\/sub>。在顶壁11上具有对应于光学元件(未图示)的开孔13。亦即光轴O会穿过开孔13,使得光线可经由光轴O进入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中。
图2显示图1所示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的爆炸图。由图2中可以看出,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主要包含外框10、底座20、承载座30、驱动组件40、框架50、第一弹性元件61、第二弹性元件62、电路构件70以及位置传感组件80。此外,外框10、底座20、框架50与电路构件70可构成一固定部F,而承载座30为一活动部M。外框10与底座20可相互连接并组合为中空的盒体,借此前述承载座30、驱动组件40、框架50、第一弹性元件61、第二弹性元件62可被外框10所围绕而容置于此盒体中(亦即设置于上述第一容置空间S1<\/sub>中)。
承载座30具有一中空结构,并承载具有光轴O的光学元件。前述框架50设置于底座20上,并固定至外框10。此外,承载座30活动地(movably)连接外框10及底座20。更具体而言,承载座30可分别通过金属材质的第一弹性元件61及第二弹性元件62连接框架50及底座20,借以将承载座30活动地悬吊于框架50与底座20之间。
驱动组件40包括两组驱动线圈41与磁性元件42,其中驱动线圈41设置于承载座30上,而磁性元件42则可设置于框架50上。当一电流被施加至驱动线圈41时,可透过前述驱动线圈41和前述磁性元件42产生一电磁驱动力(electromagnetic driving force),驱使承载座30和其所承载的光学元件相对于底座20沿Z轴(即光轴O)移动,以执行自动对焦(AF)的功能。位置传感组件80包括位置传感器81及参考元件82,其中位置传感器81设置于框架50上,而参考元件82则是设置于承载座30内。位置传感器81可检测参考元件82的位置,进而判断承载座30及光学元件的位置。
图3显示沿图1所示的线A-A’的剖视图。如图3所示,承载座30及框架50设置于外框10及底座20之间。换言之,承载座30及框架50设置于外框10的第一容置空间S1<\/sub>中。在本实施例中,承载座30包括定位部31,朝向外框10的一侧壁12凸出。由水平方向(Y轴)观察,定位部31与框架50配置于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的相对两侧。有关于定位部31与框架50的配置关系,以下将配合图4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图4显示图1的承载座30与框架50的俯视图。如图4所示,框架50包括三个边框51,其构成一第二容置空间S2<\/sub>,其中承载座30设置于第二容置空间S2<\/sub>中。上述边框51的其中两者分别对应于驱动线圈41,且磁性元件42(见图2)设置于前述边框51上。此外,框架50还包括两个凸出部52,凸出于上述设置有磁性元件42的前述边框51,且凸出部52之间形成有一开口。凸出部52具有面朝承载座30的定位部31的表面。换言之,定位部31位于前述凸出部52之间的开口。通过凸出部52的设置,可将定位部31定位于适当的位置,进而避免承载座30于水平面(X-Y平面)上旋转。在承载座30与框架50之间设置有制震材90,借以在承载座30移动时,提供缓冲的效果,使得承载座30可更快速地到达预定的位置。举例而言,制震材90可设置于承载座30的四个角落处。
图5显示图1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的俯视图。如图5所示,开孔13的中心(即光轴O的位置)会偏离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的中心处,亦即偏离外框10的几何中心处。换言之,开孔13的边缘与一侧壁12之间的第一厚度T1<\/sub>会大于开孔13的边缘与另一相对侧壁12之间的第二厚度T2<\/sub>。通过将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其中一侧的厚度设计得较大,可提供更多空间供电子装置的显示区域来设置,亦即可增加电子装置的显示区域与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重叠的面积。如此一来,可使设置有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的电子装置更符合现今消费者的需求。
图6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的剖视图。在本实施例中,框架50包括第一表面53、第二表面54及第三表面55,其中第一表面53、第二表面54朝向外框10,而第三表面55则是朝向底座20。换言之,第一表面53、第二表面54与第三表面55位于框架50的相对侧。如图6所示,第一表面53高于第二表面54,亦即第一表面53与顶壁11的间距小于第二表面54与顶壁11的间距。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表面53可抵接外框10。第一弹性元件61设置于第二表面54上,借此可省略在外框10与框架50之间设置第一弹性元件61的空间,进而可缩减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整体的高度。
此外,第二弹性元件62设置于第三表面55上。如此一来,在底座20上不需设置有供第二弹性元件62倚靠的结构。可简化底座20的结构设计,进而降低底座20的生产成本,并达到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的小型化。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路构件70部分显露于第三表面55,并与第二弹性元件62电性连接。驱动组件40经由第二弹性元件62与电路构件70电性连接。
图7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的剖视图。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仅设置有第一弹性元件61,使得第一弹性元件61的悬吊重心更接近光学元件(未图示)的中心。如此一来,承载座30可更加平稳地移动,亦可降低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整体的高度。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可仅设置有第二弹性元件62,亦可降低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整体的高度。此外,通过设置单一个弹性元件,可降低制造成本。
图8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框架50与电路构件70的侧视图。在本实施例中,电路构件70以模内成形(insert molding)的方式形成在框架50中。此外,框架50的侧边形成有凹陷56,以容置电子元件71以及位置传感器81。换言之,框架50会围绕电子元件71、位置传感器81的四周。电子元件71、位置传感器81与电路构件70电性连接。举例而言,电子元件71可以是电容,并可滤除电讯号中的杂讯。位置传感器81则是用以检测参考元件82的位置,进而判断光学元件的位置。虽然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两个凹陷56,分别容置电子元件71、位置传感器81,但在一些实施例中,亦可设置单一个凹陷56以容置电子元件71、位置传感器81。通过将电路构件70设置于框架50中,底座20可不需设置有导电结构,进而可有效缩小底座20的厚度。
图9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的局部立体图。如图9所示,外框10具有卡接部14,位于外框10的角落处,并沿Z轴向下方延伸。底座20具有内凹部21,对应于卡接部14。换言之,在将外框10与底座20结合之后,由垂直于Z轴(即光轴O)的方向观察,卡接部14会与内凹部21至少部分重叠。此外,在将外框10与底座20结合时,卡接部14会与内凹部21形成段差D,可在段差D处填入黏着剂,借以使外框10与底座20稳固地连接。透过段差D的设置,可降低黏着剂溢流的状况。在一些实施例中,外框10与底座20是由金属材质制成,并以熔接或焊接的方式相互连接。
图10显示图1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沿线B-B’的剖视图。如图10所示,第一弹性元件61可与电路构件70电性连接。此外,外框10设置有绝缘结构15,且绝缘结构15会抵接第一弹性元件61,借以避免因第一弹性元件61与外框10电性连接而产生短路的问题。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元件61可与电路构件70透过焊接的方式电性连接。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元件61可与电路构件70透过设置导电胶的方式电性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外框10可在第一弹性元件61与电路构件70的电性连接处沿光轴O向下凹陷,使得外框10抵接第一弹性元件61,以提升第一弹性元件61与电路构件70的接着度。
图11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A的立体图。如图11所示,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A具有大致呈四边形的结构,其外框110具有一顶壁111以及四个侧壁112,并在顶壁111上具有对应于光学元件(未图示)的开孔113。亦即光轴O会穿过开孔113,使得光线可经由光轴O进入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A中。应注意的是,在顶壁111上形成有卡接部114,对应于框架150(见图12)的固定柱151。在本实施例中,卡接部114可以是孔洞,且固定柱151可插入卡接部114中,借以达到组装定位的效果。
图12显示图11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A的爆炸图。应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A与图2所示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包括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前述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以相似的标号表示,且不再详细地说明。由图12中可以看出,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A主要包含外框110、底座120、承载座130、驱动组件140、框架150、第一弹性元件162、第二弹性元件161、电路构件170以及参考元件182。举例而言,电路构件170可以是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软性印刷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或任何其他适合的电路板。电路构件170可设置于框架150的一侧,并可传递电讯号至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A内的驱动线圈141。此外,位置传感器(未图示)可设置于电路构件170上,可检测参考元件182的位置,进而判断承载座130的位置。
图13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框架150、承载座130及第二弹性元件161的立体图。如图13所示,框架150包括固定柱151、凸起部152、定位结构153、第一承靠面154及第二承靠面155。固定柱151沿Z轴凸出于框架150的四个角落处,并可与外框110的卡接部114(见图11)进行定位。此外,固定柱151亦可供第二弹性元件161设置。换言之,固定柱151为第二弹性元件161与框架150的连接处。第二弹性元件161设置于外框110与框架150之间。由垂直于光轴O的方向观察,框架150的尺寸会大于或等于第二弹性元件161的尺寸,亦即第二弹性元件161不会沿水平方向(X-Y平面)延伸至框架150之外。另外,沿光轴O观察,第二弹性元件161会与框架150的两侧重叠,且前述两侧为框架150的相反侧。第二弹性元件161亦会于前述两侧与驱动组件140(包括驱动线圈141与磁性元件142)重叠。
凸起部152位于框架150的一侧,并沿Z轴(光轴O)凸出于框架150。在一些实施例中,凸起部152的顶面与第二弹性元件161的顶面齐平,借此可降低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A的整体高度,并达到小型化的效果。另外,定位结构153设置于框架150的侧面。定位结构153设置于驱动线圈141与磁性元件142之间。将磁性元件142设置在框架150上,此时磁性元件142会位于定位结构153与外框110之间。通过将磁性元件142抵接定位结构153,即可得知磁性元件142已设置在正确的位置上,借此可降低组装的难度。
第一承靠面154及第二承靠面155设置于框架150的一侧,用以供电路构件170承靠。借此,可增加设置电路构件170的稳定性。若电路构件170的尺寸较小,电路构件170可抵接第一承靠面154;若电路构件170的尺寸较大,电路构件170则可抵接第二承靠面155。在本实施例中,凸起部152与第一承靠面154、第二承靠面155设置于框架150的同一侧。因此,若电路构件170抵接于第一承靠面154,则沿光轴O观察,凸起部152与电路构件170会至少部分重叠。
图14显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框架150、承载座130及第一弹性元件162的仰视图。如图14所示,框架150还包括凸柱156、孔洞157,设置于框架150的下表面(即面朝底座120的表面)。第一弹性元件162于凸柱156、孔洞157处与框架150连接。在组装时,凸柱156可供第一弹性元件162定位,孔洞157则可用以设置黏着剂来将第一弹性元件162固定于框架150。应注意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框架150与底座120之间具有一间隙,且框架150与底座120不直接接触。举例而言,前述间隙可用于填入黏着剂,以结合框架150与底座120。
图15显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承载座130、电路构件170的立体图。在本实施例中,两个驱动线圈141设置于承载座130的相对侧,且连接线141A设置于前述驱动线圈141之间。前述驱动线圈141通过连接线141A相互电性连接。连接线141A设置于承载座130的一侧,而电路构件170则是设置在相反于连接线141A所设置的另一侧。换言之,由垂直于光轴O的方向(X轴)观察,连接线141A与电路构件170会至少部分重叠。
图16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承载座130的立体图。如图16所示,承载座130包括绕线柱131、第一止动部132A及第二止动部132B。应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止动部132A、第二止动部132B可统称为「止动部132A、132B」。绕线柱131设置于承载座130的侧边,可供驱动线圈141的线路缠绕设置,并与电路构件170电性连接。止动部132A、132B设置于承载座130上,并凸出于承载座130的下表面(即面朝底座120的表面),其中第一止动部132A与第二止动部132B分别位于承载座130的不同侧。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止动部132A的尺寸大于第二止动部132B的尺寸,且第一止动部132A相较于第二止动部132B更接近底座120。换言之,第一止动部132A与底座120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止动部132B与底座120之间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底座120对应于止动部132A、132B的位置上不设置绝缘层122(见图12)。由光轴O的方向观察时,第一止动部132A、第二止动部132B与绝缘层122不会重叠。如此一来,可降低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A的整体高度,并达到小型化的效果。此外,如图16所示,在承载座130的上表面的角落处(除了参考元件182设置的角落之外)设置有凹陷,借以提供第二弹性元件161更多的活动空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包括设置有电路构件的框架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通过将电路构件埋设于框架中,可简化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内部结构,及\/或可强化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结构强度。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将弹性元件设置于框架的表面上,可降低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整体高度,进而达成小型化的作用。
图17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B的立体图。应先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B例如为一音圈马达(Voice Coil Motor;VCM),可设置于具有照相功能的电子装置内,用以驱动一光学元件(例如一镜片),并可具备自动对焦(autofocus;AF)的功能。此外,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B具有大致呈四边形的结构,其外框210具有一顶壁211以及四个侧壁212。在顶壁211上具有对应于光学元件(未图示)的开孔213。亦即光轴O’会穿过开孔213,使得光线可经由光轴O’进入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B中。
图18显示图17所示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B的爆炸图。由图18中可以看出,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B主要包含外框210、底座220、承载座230、驱动组件240、框架250、弹性元件260、第一电路组件271、位置传感组件280以及制震材290。此外,外框210、底座220与框架250可构成一固定部F’,而承载座230为一活动部M’。外框210与底座220可相互连接并组合为中空的盒体,借此前述承载座230、驱动组件240、框架250、弹性元件260可被外框210所围绕而容置于此盒体中。由此可知,外框210、框架250及底座220会沿光轴O’依序排列。换言之,光线会依序穿过外框210、框架250及底座220到达设置于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B之外的成像装置(未图示),进而产生影像。
承载座230具有一中空结构,并承载具有光轴O’的光学元件。前述框架250设置于底座220上,并固定至外框210。此外,承载座230活动地(movably)连接外框210及底座220。弹性元件260设置于外框210与框架250之间。更具体而言,承载座230可通过金属材质的弹性元件260与框架250连接,借以将承载座230活动地悬吊于框架250与底座220之间。
驱动组件240包括两组驱动线圈241与磁性元件242,其中驱动线圈241可设置于承载座230上,而磁性元件242则可设置于框架250上。当一电流被施加至驱动线圈241时,可透过前述驱动线圈241和前述磁性元件242产生一电磁驱动力(electromagnetic drivingforce),驱使承载座230和其所承载的光学元件相对于底座220沿Z轴(即光轴O’)移动,以执行自动对焦(AF)的功能。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线圈241与磁性元件242的位置可互换。换言之,驱动线圈241可设置于框架250上,而磁性元件242则可设置于承载座230上,借此亦可达到自动对焦的效果。
位置传感组件280包括位置传感器281及参考元件282,其中位置传感器281设置于底座220上,而参考元件282则是设置于承载座230内。位置传感器281可检测参考元件282的位置,进而判断承载座230及光学元件的位置。借此,驱动组件240可根据位置传感器281的检测结果,驱动活动部M’相对于固定部F’移动。
图19显示沿图17所示的线C-C’的剖视图。如图19所示,第一电路组件271设置于框架250内,且部分显露于框架250的上表面。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路组件271可与设置于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B之外的驱动单元(未图示)电性连接,并将电讯号传递至驱动线圈241,借以控制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B的运作。第一电路组件271可透过弹性元件260与驱动线圈241电性连接。换言之,弹性元件260会与第一电路组件271、驱动线圈241电性连接。
图20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框架250及第一电路组件271的立体图。在本实施例中,框架250包括两个凸出部251,沿光轴O’朝向底座220延伸。此外,第一电路组件271以模内成形(insert molding)的方式形成于框架250中。第一电路组件271包括第一电接点271A及第二电接点271B,其中第一电接点271A、第二电接点271B位于框架250的平面上,且前述平面与光轴O’垂直。第一电路组件271透过第一电接点271A、第二电接点271B与驱动线圈241电性连接,借以将电讯号传递至驱动线圈241。如图20所示,第一电路组件271具有立体结构,亦即第一电路组件271会分布于多个平面(包括:X-Y平面、Y-Z平面及\/或X-Z平面)上。
应注意的是,虽然在本实施例中以模内成形(insert molding)的方式形成第一电路组件271,但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可利用激光直接成型(laserdirect structuring;LDS)或任何其他适合的方式来形成第一电路组件271。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路组件271可以是设置于框架250上的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board;PCB)。
图21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底座220及第二电路组件272的立体图。如图21所示,底座220具有多个凹槽221,位于底座220的侧边,并沿光轴O’延伸。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电路组件272设置于凹槽221中。第二电路组件272可与位置传感器281以及设置于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B之外的驱动单元电性连接,进而在位置传感器281与前述驱动单元之间传递电讯号。应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220可由金属材料制成,借以降低底座220于Z轴的厚度。因此,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底座220上设置有绝缘层(未图示),以避免因底座220与第二电路组件272直接接触而产生短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电路组件272具有立体结构,分布于多个平面上。换言之,第二电路组件272可延伸至底座220的上表面上,及\/或朝不平行于光轴O’的方向延伸。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路组件271可与第二电路组件272电性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由垂直于光轴O’的方向(X轴)观察时,第一电路组件271与第二电路组件272部分重叠。
位置传感器281设置于底座220上,并检测位于承载座230中的参考元件282的位置。举例而言,位置传感器281可以是霍尔传感器(Hall effect sensor)、磁阻(magnetoresistance;MR)传感器(例如穿隧磁阻(tunnel magnetoresistance;TMR)传感器)或是其他任何适合的磁阻传感器。在位置传感器281两侧分别设置有磁轭(yoke)281A。通过磁轭281A的设置,可集中参考元件282所产生的磁场,使得位置传感器281可更精确地检测光学元件的位置,提升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B的性能。
图22显示图17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B的内部结构的俯视图。应注意的是,为了清楚地显示制震材290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并未绘示外框210及弹性元件260。如图22所示,在框架250的凸出部251与承载座230之间设置有制震材290,借此可防止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B产生共振效应,亦可使承载座230到达预定位置后可迅速定位,进而提升自动对焦的效率。应理解的是,虽然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四个制震材290,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需求调整制震材290的数量及位置,只要设置有至少一个制震材290即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框架及底座设置有电路组件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通过将传递电讯号的电路分别设置于框架及底座上,可简化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内部的电路,并降低电路布线及设计的难度。此外,将制震材设置于框架的凸出部与活动部之间,可防止光学元件驱动机构产生共振效应,亦可使活动部到达预定位置后可迅速定位,提升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性能。
图23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C的立体图。应先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C例如为一音圈马达(Voice Coil Motor;VCM),可设置于具有照相功能的电子装置内,用以驱动一光学元件(例如一镜片),并可具备自动对焦(autofocus;AF)的功能。此外,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C具有大致呈四边形的结构,其外框310具有一顶壁311以及四个侧壁312。在顶壁311上具有对应于光学元件(未图示)的开孔313。亦即光线可经由主轴O”穿过开孔313,进入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C中。
此外,顶壁311具有第一表面314及第二表面315,其中第一表面314低于第二表面315,且位于外框310的四个角落处。换言之,第一表面314会相较于第二表面315更接近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C的底座320(如图24所示)。通过设置较高的第二表面315,可增加位于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C内的弹性元件活动的空间,并提高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C运作的可靠度。
图24显示图23所示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C的爆炸图。由图24中可以看出,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C主要包含外框310、底座320、承载座330、驱动组件340、框架350、第一弹性元件361、第二弹性元件362、电路构件370以及参考元件382。此外,外框310、底座320与框架350可构成一固定部F”,而承载座330为一活动部M”。
外框310与底座320可相互连接并组合为中空的盒体,借此前述承载座330、驱动组件340、框架350、第一弹性元件361、第二弹性元件362可被外框310所围绕而容置于此盒体中。由此可知,外框310、框架350及底座320会沿主轴O”依序排列。换言之,光线会依序通过外框310、框架350及底座320到达设置于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C之外的成像装置(未图示),进而产生影像。此外,外框310具有第一磁导率,底座320则具有第二磁导率,且前述第一磁导率与前述第二磁导率不同。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磁导率大于第二磁导率,但本揭露并不限于此。
承载座330具有一中空结构,并承载具有一光轴(其与主轴O”平行)的光学元件。前述框架350设置于底座320上,并固定至外框310。此外,承载座330活动地(movably)连接外框310及底座320。第一弹性元件361设置于外框310与框架350之间,而第二弹性元件362则设置于框架350与底座320之间。更具体而言,承载座330可通过金属材质的第一弹性元件361、第二弹性元件362与框架350连接,借以将承载座330活动地悬吊于框架350中,且在外框310与底座320之间沿主轴O”移动。
驱动组件340包括两组驱动线圈341与磁性元件342,其中驱动线圈341可设置于承载座330上,而磁性元件342则可设置于框架350上。当一电流被施加至驱动线圈341时,可透过前述驱动线圈341和前述磁性元件342产生一电磁驱动力(electromagnetic drivingforce),驱使承载座330和其所承载的光学元件相对于底座320沿Z轴(即主轴O”)移动,以执行自动对焦(AF)的功能。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线圈341与磁性元件342的位置可互换。换言之,驱动线圈341可设置于框架350上,而磁性元件342则可设置于承载座330上,借此亦可达到自动对焦的效果。
电路构件370设置于框架350的一侧,且沿主轴O”延伸。在本实施例中,电路构件370与磁性元件342位于框架350的不同侧。此外,在承载座330内设置有参考元件382,其与设置于电路构件370上的位置传感器381(如图25A所示)构成一位置传感组件。通过将位置传感器381与参考元件382设置于框架350的同一侧,使得位置传感器381可检测参考元件382的位置,进而判断承载座330及光学元件的位置。
图25A显示沿图23所示的线D-D’的剖视图。如图25A所示,外框310与底座320在框架350设置有电路构件370的一侧齐平,借以在组装外框310与底座320时进行定位。在框架350未设置有电路构件370的另一侧不齐平。图25B显示图25A的区域P的放大图。如图25B所示,外框310与底座320会形成有段差D。可于前述段差D处进行激光烧结以结合外框310与底座320,借此可大幅提升外框310与底座320之间的接着力,使得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C不会轻易受外力影响而解体。应理解的是,虽然在本实施例中仅于一侧显示有段差D,但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在未设置有电路构件370的所有侧边皆设置有段差D。
在本实施例中,由垂直于主轴O”的方向观察,外框310与底座320不会重叠。借此可简化外框310与底座320的结构,并降低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C的整体高度。此外,底座320包括挡墙321,朝远离外框310的方向沿主轴O”(Z轴)延伸。挡墙321沿一第一方向(X轴)抵接电路构件370,且前述第一方向垂直于主轴O”。通过挡墙321的设置,可提供电路构件370稳固的支撑,提升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C的结构强度及稳定性。此外,在电路构件370上设置有位置传感器381。举例而言,位置传感器381可以是霍尔传感器(Hall effect sensor)、磁阻(magnetoresistance;MR)传感器(例如穿隧磁阻(tunnel magnetoresistance;TMR)传感器)或是其他任何可传感磁场的传感器。
图26A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C内部结构的局部立体图。应注意的是,为了清楚地显示框架350的详细结构,在图26A中省略外框310及底座320,并将承载座330及框架350的底部(即面向底座320的一侧)绘示为上方。如图26A所示,在框架350的角落处形成有凸柱351,其沿主轴O”朝向底座320延伸。换言之,由主轴O”观察,第一表面314会与凸柱351重叠。应理解的是,虽然在本实施例中仅显示框架350的其中一个凸柱351,但在框架350的其他角落亦可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结构,以下将不再赘述。
图26B显示图26A所示的线E-E’的剖视图。如图26B所示,凸柱351具有第一段部351A以及第二段部351B,其中第一段部351A较第二段部351B靠近底座320。第一段部351A与承载座330的最短距离大于第二段部351B与承载座330的最短距离,使得凸柱351会朝下方形成一渐缩结构。通过前述渐缩结构的设置,可有利于框架350与承载座330的组装。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于承载座330与凸柱351之间设置至少一制震材,其中前述制震材可从框架350的下方设置于承载座330与凸柱351之间。由于框架350与承载座330之间形成有较大的空间,可避免制震材因毛细现象而流到非原本设计的位置。
此外,请再参照图26A,在承载座330的侧边形成有第一凹陷R1,且参考元件382设置于第一凹陷R1中。可在第一凹陷R1中填入黏着剂以将参考元件382固定于第一凹陷R1中。应理解的是,第一凹陷R1并不会显露于承载座330的上表面及下表面。换言之,沿Z轴观察,承载座330的一部分会位于参考元件382与外框310、底座320之间,借此参考元件382不会受金属材质的外框310、底座320的吸引而向上方或下方移动,且可保护参考元件382不会因Z轴方向的撞击而受损。承载座330包括第一止动部331,朝向底座320凸出,且沿主轴O”观察,参考元件382与第一止动部331重叠。通过上述设计,可有效地降低承载座330所需的空间,达成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C的小型化。
图27显示图23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C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应注意的是,为了清楚地显示框架350的详细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将承载座330的底部(即面向底座320的一侧)绘示为上方。如图27所示,框架350包括凸出部352,且凸出部352与电路构件370之间形成有凹孔353。第二弹性元件362包括第一电接点362A,其延伸至凹孔353中,并与电路构件370电性连接。可将黏着剂填入凹孔353中,以固定第二弹性元件362与电路构件370。通过凸出部352的设置,可有效避免前述黏着剂溢流至凹孔353之外。
在本实施例中,电路构件370设置于框架350上,且在电路构件370与框架350之间具有第二凹陷R2。可将黏着剂填入第二凹陷R2中,借以将电路构件370固定至框架350。框架350还包括定位部354,其中磁性元件342设置于框架350中,且定位部354位于磁性元件342与外框310之间。透过定位部354的设置,在将磁性元件342设置于框架350中时,可有效地判断磁性元件342是否到达正确的位置,并可有利于组装。此外,在将磁性元件342设置于框架350中之后,在磁性元件342的两侧形成有凹槽355。可于凹槽355中填入黏着剂,以将磁性元件342固定至框架350。
另外,承载座330包括第二止动部332,朝向底座320凸出,且第二止动部332与底座320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弹性元件362与底座320之间的距离,以降低第二弹性元件362直接撞击底座320的机率,进而防止形成短路或是造成第二弹性元件362受损。
图28A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C的仰视图,图28B显示图28A的区域Q的放大图。如图28A、图28B所示,在挡墙321与底座320之间沿一第二方向(Y轴)形成有间隙322,且前述第二方向垂直于主轴O”(Z轴)及第一方向(X轴)。通过设置间隙322,在形成挡墙321时可降低挡墙321、底座320产生毛边的机率,并提高制造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C的良率。
图29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C的内部结构的仰视图。如图29所示,在框架350与磁性元件342之间形成有凹槽355,其中凹槽355位于相邻凸柱351的连线上,其中前述连线平行于X轴或Y轴。第二弹性元件362还包括多个第二电接点362B,且前述第二电接点362B的延伸方向各自不同。沿主轴O”观察,第二电接点362B会与承载座330的绕线柱335重叠,并透过绕线柱335与驱动线圈341电性连接,使得电路构件370与驱动线圈341之间可透过第二弹性元件362传递电讯号。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接点362A的延伸方向(例如平行于X轴)与第二电接点362B的延伸方向(例如平行于Y轴)不平行。
图30显示根据图29的框架350及承载座330的仰视图。承载座330还包括至少一侧止动部333,位于承载座330的角落,并沿垂直于主轴O”的方向(即平行于X-Y平面的方向)朝向框架350。举例而言,侧止动部333可以是直角状的结构,而框架350亦具有对应于侧止动部333的结构,使得框架350与侧止动部333之间的间距大体上维持一致。透过侧止动部333的设置,可有效避免承载座330以主轴O”为中心相对于框架350旋转。此外,由主轴O”观察,框架350与承载座330部分重叠。更具体而言,框架350会与侧止动部333、绕线柱335部分重叠。
图31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C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如图31所示,承载座330还包括上止动部334及胶槽336,其中上止动部334沿主轴O”朝外框310凸出,而胶槽336则设置于承载座330的内侧,并邻接于上止动部334。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制造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C的过程中,上止动部334及胶槽336可用以供治具定位。此外,将光学元件装配至承载座330上时,可于胶槽336处填入黏着剂,以将光学元件固定至承载座330。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框架的凸柱与活动部的间距朝底座方向增加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通过将前述凸柱设计成朝下的渐缩结构,可从下方在框架与活动部之间设置制震材,使活动部可更快速地到达预定的位置,提升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性能。此外,将外框及底座以激光烧结的方式结合,亦可提高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结构强度。
虽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其优点已揭露如上,但应该了解的是,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更动、替代与润饰。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未局限于说明书内所述特定实施例中的制程、机器、制造、物质组成、装置、方法及步骤,任何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从本实用新型揭示内容中理解现行或未来所发展出的制程、机器、制造、物质组成、装置、方法及步骤,只要可以在此处所述实施例中实施大抵相同功能或获得大抵相同结果皆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使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包括上述制程、机器、制造、物质组成、装置、方法及步骤。另外,每一权利要求构成个别的实施例,且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也包括各个权利要求及实施例的组合。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663690.7
申请日:2019-05-1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TW
国家/省市:71(台湾)
授权编号:CN209657057U
授权时间:20191119
主分类号:G03B 13/36
专利分类号:G03B13/36;G02B7/09
范畴分类:30B;
申请人: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中国台湾桃园市
发明人:胡朝彰;何亮廷;张少中;宋欣忠
第一发明人:胡朝彰
当前权利人: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张福根;付文川
代理机构:72003
代理机构编号: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优先权:US62/670,580;US62/677,753
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